A.龈径最大 B.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 C.近远中径最小 D.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E.龈径大于颊舌径
下颌磨牙牙尖斜面中在正中时无接触的是()
A.组成三角嵴的两个斜面 B.颊尖的舌斜面 C.颊尖的颊斜面 D.舌尖的颊斜面 E.舌尖的舌斜面
A.近中颊根、远中颊根、舌根 B.近中颊根、远中颊根、远中舌根 C.近中根、远中颊根、远中舌根 D.近中舌根、远中舌根、颊根 E.近中根、远中根
A.2个面 B.3个面 C.4个面 D.5个面 E.6个面
A.近远中径大于唇舌径 B.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C.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 D.近远中径大于龈牙合径 E.龈牙合径大于唇舌径
A.在牙冠处 B.在切嵴部 C.在颈缘附近 D.在牙根中分 E.在根管口处
A.椭圆形 B.长方形 C.斜方形 D.方圆形 E.梯形
沿龈方向将牙冠颊面三等份可分成()
A.颊1/3.中1/3、舌1/3 B.颈1/3、中1/3、根尖1/3 C.近中1/3、中1/3、远中1/3 D.牙合1/3、中1/3、颈1/3 E.颊1/3、中1/3、牙合1/3
A.从同形牙到异形牙 B.从多牙列到双牙列 C.牙数从少到多 D.牙根从无到有 E.从分散到集中
A.近中切角近似直角 B.近中缘较直,远中缘略突 C.牙根为粗壮的单根 D.从侧面看切嵴在牙体长轴的舌侧 E.根尖较直或略偏远中
A.近中舌侧髓角最高 B.近中颊侧髓角最高 C.远中舌侧髓角最高 D.远中颊侧髓角最高 E.四个髓角高度相同
A.上颌中切牙 B.上颌侧切牙 C.下颌中切牙 D.下颌侧切牙 E.以上切牙均可
A.牙釉质的三角形隆起 B.牙釉质过分钙化所形成的小突起 C.近似锥体形的显著隆起 D.由两个斜面相交而成 E.由两个轴面相交而成
A.保护牙槽骨和邻面 B.咀嚼时排溢食物 C.食物通过时摩擦牙面 D.自洁作用 E.扩展牙龈缘
A.显露于口腔的部分牙体 B.牙体被牙龈覆盖的部分 C.牙体发挥咀嚼功能的部分 D.被牙本质所覆盖的牙体部分 E.由牙釉质所覆盖的牙体部分
A.组成嵴的各个面 B.组成牙尖的各个面 C.构成轴嵴的各个面 D.构成边缘嵴的各个面 E.牙冠上斜行的面
A.Ⅰ,Ⅱ,Ⅴ,Ⅳ,Ⅲ B.Ⅰ,Ⅱ,Ⅲ,Ⅵ,Ⅳ C.Ⅰ,Ⅱ,Ⅳ,Ⅲ,Ⅴ D.Ⅴ,Ⅰ,Ⅱ,Ⅲ,Ⅳ E.Ⅰ,Ⅱ,Ⅴ,Ⅲ,Ⅳ
A.尖牙唇面轮廓似圆五边形 B.舌面中央窝明显 C.牙尖顶偏近中 D.唇面外形高点在颈1/3与中1/3交界处 E.唇轴嵴较显著
以下有关上颌第一磨牙面形态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A.面中部凹陷成窝 B.斜嵴将面分成近中窝和远中窝 C.远中窝约占面的1/3 D.远中窝又名中央窝 E.近中窝约占面的2/3
A.颈缘处 B.颈嵴处 C.舌隆突处 D.颈1/3与中1/3交界处 E.中l/3处
A.3~8 B.4~8 C.5~8 D.4~6 E.3~7
A.下颌第一双尖牙 B.下颌第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 C.下颌第二双尖牙或下颌第一、二双尖牙 D.下颌第一磨牙 E.下颌尖牙及第一双尖牙
A.上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第二前磨牙 C.上颌第一磨牙 D.上颌第二磨牙 E.上颌第三磨牙
A.乳牙患龋率低 B.完整的乳牙列有助于儿童的消化吸收 C.乳牙缺失可能造成畸形 D.健康的乳牙能刺激颌骨的正常发育 E.位置正常而健康的乳牙可引导恒牙的正常萌出
A.青少年恒牙的髓腔比老年人大 B.青少年恒牙的髓角高 C.青少年恒牙的根管粗 D.老年人牙齿的髓腔可能部分或全部钙化堵塞 E.乳牙的髓腔绝对比恒牙大
A.髁突 B.下颌孔 C.喙突 D.下颌小舌 E.关节盘
A.上颌骨 B.颧骨 C.蝶骨 D.颞骨 E.下颌骨
A.为混合神经 B.含运动纤维 C.含交感纤维 D.含副交感纤维 E.含味觉纤维
A.颞支 B.颧支 C.颊支 D.下颌支 E.颈支
A.舌背前2/3分布四种舌乳头 B.丝状乳头无味觉功能 C.菌状乳头无味觉功能 D.轮廓乳头无味觉功能 E.叶状乳头无味觉功能
A.舌系带 B.伞襞 C.舌下肉阜 D.舌下襞 E.以上都不是
A.为下颌牙列的纵曲线 B.形成一条向下凹的曲线 C.连接下颌切牙嵴、尖牙牙尖及前磨牙、磨牙的颊尖 D.在切牙段较平 E.自尖牙起向后逐渐降低,到第二磨牙远中颊尖处最低
A.牙的形态、大小、位置变异很多 B.其标准形态一般与第一磨牙相同 C.面副沟多 D.牙根多合并成一锥形单根 E.根的数目和形态变异很大
A.氧化铁 B.氧化铬 C.硼砂 D.浮石 E.石膏
A.对牙髓有安抚作用 B.不溶于唾液 C.对牙髓有较强刺激作用 D.抗压强度好 E.可作为永久黏接使用
A.弹性可逆印模材料 B.弹性不可逆印模材料 C.非弹性可逆印模材料 D.非弹性不可逆印模材料 E.以上都不是
A.略小 B.略大 C.一样 D.大小都可以 E.越大越好
A.选色 B.全口洁治 C.预备基牙的颊侧面 D.预备基牙的面 E.排龈
A.术后6~12个月 B.术后3~6个月 C.术后2个月 D.术后3~6周 E.术后1年以上
男10岁,替牙,磨牙远中关系,上颌发育正常,前牙Ⅲ度深覆,下颌后缩,下切牙略舌倾,面下1/3短,患者可能有的不良习惯()
A.吐舌 B.口呼吸 C.舔上牙 D.咬上唇 E.咬下唇
A.在牙体长轴唇侧 B.在牙体长轴舌侧 C.靠近牙体长轴 D.与牙体长轴平行 E.与牙体长轴重合
近中面颈部有明显凹陷的牙是()
A.A B.B C.C D.D E.E
A.35% B.50% C.60% D.80% E.90%
A.边缘嵴的作用是将食物局限在面窝内 B.发育沟是食物的排溢沟 C.牙冠外形高点可扩张龈缘 D.外展隙是食物的溢出道 E.牙冠邻面突度可分散咬合压力
A.单层柱状上皮,无角化,无上皮钉突 B.假复层柱状上皮,无角化,有上皮钉突 C.复层鳞状上皮,无角化,无上皮钉突 D.复层鳞状上皮,有角化,无上皮钉突 E.复层鳞状上皮,无角化,有上皮钉突
A.没有角化层 B.血管丰富 C.无黏膜下层 D.缺乏颗粒层 E.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
A.舌线角 B.近线角 C.舌切线角 D.唇切线角 E.远唇线角
A.牙数由多变少 B.牙根从无到有 C.牙列从多牙列向双牙列演变 D.牙形从异形牙向同形牙演化 E.牙的生长部位从分散到集中
A.撕裂食物 B.捣碎食物 C.磨细食物 D.切割食物 E.固定食物
A.左下第三磨牙为#17 B.右上第三磨牙为#1 C.右上第一磨牙为16 D.左上第二磨牙为17 E.右下第一前磨牙为34
A.下颌前牙 B.上颌尖牙 C.上颌中切牙 D.下颌尖牙 E.上颌前牙
A.下颌切牙牙冠窄小 B.下颌切牙牙根窄而扁 C.下颌切牙唇面光滑 D.下颌切牙舌面无明显边缘嵴 E.下颌切牙舌面有明显轴嵴
A.上颌中切牙 B.上颌侧切牙 C.下颌侧切牙 D.上颌尖牙 E.下颌尖牙
A.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顺序先后萌出 B.中线左右同颌的同名牙几乎同时萌出 C.上颌牙与下颌同名牙几乎同时萌出 D.下颌牙的萌出要比上颌的同名牙早 E.同龄人中女性牙的萌出要早于男性
A.最早萌出的乳牙是上颌乳中切牙 B.最早萌出的恒牙是下颌第一磨牙 C.最晚萌出的乳牙是下颌第二乳磨牙 D.最晚萌出的恒牙是下颌第二磨牙 E.最早萌出的恒牙是上颌第一前磨牙
A.牙冠完全萌出的时间 B.牙冠萌出2/3的时间 C.牙冠出龈的时间 D.牙冠达到咬合的时间 E.切缘或面完全萌出的时间
检查10岁儿童的牙列,尚未完全萌出的牙是()
A.上颌中切牙 B.下颌第二乳磨牙 C.上颌第三磨牙 D.下颌中切牙 E.上颌第二前磨牙
A.排溢食物的主要通道 B.对侧方运动的方向有引导的作用 C.将食物局限在面窝内 D.捣碎食物的主要工具 E.咀嚼时联合切削的作用
A.管间吻合是相邻根管间的交通支 B.根管侧支是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 C.根尖分歧是根管在根尖部发出的细小分支 D.根尖分叉是根管在根尖部发出的细小分支 E.副根管是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
A.根管末端的开口处 B.髓室和根管交界的部分 C.髓腔中分叉的部位 D.髓腔的开口 E.侧支根管的开口
A.牙髓室大 B.髓室壁薄 C.髓角高 D.根管细 E.根尖孔大
A.凝点高于熔点 B.凝点低于熔点 C.凝点等于熔点 D.熔点恒定而凝点不规则 E.凝点恒定而熔点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