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分 B.5分 C.4分 D.3分 E.2分
A.Ⅱ B.Ⅲ C.Ⅳ D.Ⅴ E.Ⅵ
A.大量腹腔积液(腹水) B.气胸 C.大叶性肺炎 D.胸腔积液 E.哮喘
A.无热量(Ⅰ级剂量) B.微热量(Ⅱ级剂量) C.温热量(Ⅲ级剂量) D.热量(Ⅳ级剂量) E.0级
A.面部<前臂后侧<前臂前侧<前臂内侧<小腿内侧<小腿外侧<手背<足背 B.面部<上臂内侧<前臂前侧<前臂后侧<小腿内侧<小腿外侧<手背<足背 C.面部<上臂外侧<上臂内侧<前臂后侧<小腿内侧<小腿外侧<手背<足背 D.面部<上臂内侧<前臂前侧<前臂后侧<小腿外侧<小腿内侧<手背<足背 E.面部<上臂内侧<前臂前侧<前臂后侧<小腿内侧<小腿外侧<足背<手背
A.超声频率低时透入药量多且深 B.治疗强度范围内超声作用的强度越大,透入量越多 C.作用时间长,透入药量也多 D.理想的超声透入用药条件是声阻高、不被超声破坏、而且透入的深度和透入的药量明确 E.理想的超声透入用药条件是声阻低、不被超声破坏、而且透入的深度和透入的药量明确
A.肌力在4级以下患者 B.不需被动运动的患者 C.肌力在3级以下患者 D.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过渡的患者 E.肌力在3级以上患者
A.可用于某些等张训练不易锻炼或无法锻炼的肌群,如四肢的内收肌群 B.可在石膏、夹板固定时或关节活动范围内存在疼痛症状等情况下应用 C.潜在的损伤少,较为安全,故可在术后早期康复应用,或教会患者后在家中进行 D.可引起肌肉肥大 E.所用的时间较少,费用较低
A.腹式呼吸训练 B.抗阻呼气训练 C.局部呼吸训练 D.闭气训练 E.咳嗽训练
A.用健侧上肢前臂托住患侧肘关节→屈肘→将健侧下肢插入患侧下肢下方→在身体旋转的同时→用健侧下肢搬动患侧下肢→翻向健侧 B.屈肘→在身体旋转的同时→用健侧上肢前臂托住患侧肘关节→将健侧下肢插入患侧下肢下方→用健侧下肢搬动患侧下肢→翻向健侧 C.屈肘→用健侧上肢前臂托住患侧肘关节→将健侧下肢插入患侧下肢下方→在身体旋转的同时→用健侧下肢搬动患侧下肢→翻向健侧 D.屈肘→用健侧上肢前臂托住患侧肘关节→用健侧下肢搬动患侧下肢→将健侧下肢插入患侧下肢下方→在身体旋转的同时→翻向健侧 E.屈肘→用健侧上肢前臂托住患侧肘关节→将健侧下肢插入患侧下肢下方→用健侧下肢搬动患侧下肢→在身体旋转的同时→翻向健侧
A.颈椎生理弧度消失甚至出现反弓的患者,可以采用前屈0°~15°位牵引 B.颈椎中、下段颈椎病变(C5~T1)牵引角度宜大,可以采用前屈15°~25°位牵引 C.椎动脉型和脊髓型(硬膜囊受压或脊髓轻度受压)多采用中立位牵引(0°) D.神经根型多采用前屈位牵引(15°~25°) E.颈椎上段颈椎病变C.采用0°位牵引
A.训练中不应憋气,以防发生心血管问题;对有心血管问题的高危患者尤要加强预防措施 B.患者若发生局部的不适、疼痛、痉挛等局部肌肉疲劳现象和全身不适等全身疲劳现象时应及时报告,以减少训练所致的肌肉疼痛 C.对一些特殊的神经肌肉失能疾病和心肺失能疾病要特别注意运动量 D.训练可连续进行 E.注意避免过度工作或过度训练现象
A.通过患者触摸不同质地的实物,训练患者对物体软硬程度的识别 B.通过Bobath球来刺激本体感觉、平衡觉;通过单眼训练视觉 C.通过本体促进技术中的对角螺旋运动,反复体会肢体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中的感觉 D.体会各种不同的振动和压力 E.先后在直视与闭眼时用手触摸布袋或盒内不同形状、大小、质地的物品
A.体觉失认的训练 B.物品失认的训练 C.图形-背景区分障碍的训练 D.空间关系障碍的训练 E.单侧忽略的训练
A.感觉运动功能 B.认知综合功能 C.日常生活能力 D.社会心理功能 E.环境
A.传统刺激法 B.阻断去除法 C.功能重组法 D.实用交流能力训练法 E.PACE技术
A.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B.超声波疗法 C.高频电疗法 D.光疗法 E.肌电图生物反馈疗法
A.直接使用食物 B.安全性好 C.只适用于重度吞咽困难患者 D.一般先于直接训练进行 E.直接训练开始后仍可并用间接训练
A.空吞咽与交互吞咽 B.交互吞咽 C.侧方吞咽 D.点头样吞咽 E.声门上吞咽训练
A.发音启动 B.鼻音控制 C.音量控制 D.音高控制 E.语言节奏训练
A.完全性失语 B.Broca失语 C.Wernick失语 D.命名性失语 E.传导性失语
A.尊重与真诚难以兼顾 B.对于品行有问题的求助者持否定态度,可以表达对其真诚 C.对求助者讲原则、论是非,是不尊重的表现 D.真诚是尊重的基础 E.真诚就是以完全真实的自我出现在来访者面前
A.以"职业的我出现" B.没有防御式的伪装 C.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的后面 D.按照例行公事公办 E.真诚不应有半点掩饰和虚假
A.共情就是体验求助者的内心世界 B.共情就是把握求助者的情感、思维 C.共情是最关键的咨询特质 D.共情就是必须与求助者拥有同样的情感 E.共情必须考虑对方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A.倾听 B.面质 C.内容反应 D.情感反应 E.共情
A.针对求助者过去的情感 B.针对求助者现在的情感 C.引发求助者的矛盾情绪 D.忽略求助者的矛盾情绪 E.针对求助者的正性情绪
A.手稳 B.正确 C.持久 D.轻巧 E.安全
A.抹法 B.搓法 C.抖法 D.拍捶法 E.掌揉法
A.沉肩、垂肘、悬腕 B.沉肩、屈肘、前臂旋转 C.沉肩、松腕傲屈伸运动 D.前臂旋转、腕关节主动屈伸运动 E.垂肘、腕关节主动屈伸运动
A.坐骨神经痛 B.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C.重症肌无力 D.腰椎压缩性骨折 E.急性腰扭伤
A.寰枢关节紊乱 B.椎动脉供血不足 C.椎动脉型颈椎病 D.落枕 E.颈型颈椎病
A.落枕 B.肩关节半脱位 C.肩关节周围炎 D.颈肩综合征 E.肺尖部占位
A.接受腔的大小 B.接受腔的松紧度 C.接受腔是否与残肢全面接触 D.残肢是否全面负重 E.残肢有无压迫和疼痛
A.通过保护作用,防止肢体水肿 B.通过三点力作用,矫正畸形 C.通过支持作用,减轻疼痛 D.通过助动作用,辅助肢体活动 E.通过固定作用,限制肢体异常活动
A.奥索伦踝足矫形器 B.西蒙斯踝足矫形器 C.萨尔诺踝足矫形器 D.弹簧式膝踝足矫形器 E.免负荷式膝踝足矫形器
A.双环毛巾 B.长臂洗澡刷 C.肥皂手套 D.洗澡椅 E.帆布扶手装置
A.一般轮椅靠背尽可能低些为好 B.低靠背可让患者躯干有较大的活动度 C.高靠背是指靠背上缘达患者肩胛骨下缘2~3cm处 D.躯干平衡和控制不好的患者应选用高靠背 E.轮椅靠背有固定式和(或)倾斜式
A.留置导尿管 B.间歇导尿 C.定时饮水,定时叩压膀胱区排尿 D.膀胱造瘘 E.以上均不正确
A.肩周炎 B.肱二头肌长头结节间沟炎 C.颈椎病 D.颈椎退行性变 E.颈肌筋膜炎
A.插入电位缩短 B.插入电位延长 C.正相电位 D.肌强直电位 E.电静息
A.神经源性损害 B.运动神经元病 C.肌源性损害 D.脱髓鞘病变 E.神经肌接头疾病
A.潜伏期 B.波幅 C.波宽 D.传导速度 E.以上都是
A.视觉诱发电位采用光刺激 B.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使用100~200/μs的短声刺激 C.躯体感觉诱发电位采用电刺激 D.视觉诱发电位正常潜伏期平均在100ms左右 E.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有定性诊断价值无定位诊断价值
A.波幅增高,无失神经电位 B.波幅下降,失神经电位阳性为主 C.波形离散,失神经电位为辅 D.波幅不变,失神经电位阳性为主 E.波幅下降,无失神经电位
A.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在伤后3~4周进行 B.立即做MRI检查 C.立即做CT、脊髓造影检查 D.单光子断层骨扫描 E.立即做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查,伤后3~4周复查
A.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 B.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 C.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垂直 D.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垂直 E.与躯干纵轴平行
A.主动关节活动度为准 B.被动关节活动度为准 C.按摩后的主动关节活动度为准 D.按摩后的被动关节活动度为准 E.运动后的主动关节活动度为准
A.骨软化症 B.骨性关节炎 C.骨化性肌炎 D.骨折 E.滑膜炎
A.髋内收肌 B.缝匠肌 C.髂腰肌 D.髋外展肌 E.腘绳肌
A.暴露患者肘关节 B.患者臂取解剖位 C.检查者熟练操作技术 D.在被动活动肘关节后测量 E.准确记录结果
A.只能单独存在 B.两者性质相同 C.视野检查不能鉴别 D.单侧忽略不能主动代偿 E.偏盲不能主动代偿
A.5±2 B.6±2 C.7±2 D.8±2 E.9±2
A.物体命名 B.自发命名 C.流畅度 D.完成句子 E.应答性命名
A.感觉性失语 B.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C.功能性构音障碍 D.器质性构音障碍 E.运动性构音障碍
A.定时灌肠养成造口定时排便习惯 B.教会患者学会安装粪袋 C.定时温水清洗 D.保持瘘口干燥 E.不吸烟
A.对全喉切除术患者护理的特殊要求 B.防止肺部感染 C.增强上呼吸道生理性防御功能 D.促进体力恢复 E.使分泌物减少
A.氧的弥散能力是二氧化碳的1/20 B.氧的弥散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0倍 C.氧的弥散能力是二氧化碳的1/30 D.氧的弥散能力是二氧化碳的30倍 E.氧的弥散能力是二氧化碳的1/10
A.潮气容积 B.补吸气容积 C.肺活量 D.补呼气容积 E.残气容积
A.食管入口黏膜 B.术后发音年龄 C.食管内压力 D.术前发音习惯 E.手术的技巧
A.指可以由患者、亲属、陪护者或护士进行的不留置导尿管的导尿方法 B.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独立性 C.可应用于胸段脊髓损伤患者 D.可应用于颈段脊髓损伤患者 E.可应用于圆锥损伤的患者
A.肩外侧肩峰下 B.颈椎椎旁肌肉 C.星状交感神经节 D.颈神经根 E.肱二头肌长头结节间沟
A.干扰相 B.单纯相 C.重复放电 D.束颤电位 E.混合相
A.评价神经肌肉接头传导障碍 B.判断肌纤维病变 C.评价脱髓鞘性神经病 D.评价轴突病变 E.诊断神经卡压症
A.神经对直流电刺激无反应,但肌肉反应存在 B.病理基础是支配肌肉的神经轴索受损 C.神经、肌肉对直流电刺激均无反应 D.神经、肌肉对感应电刺激无反应,对直流电刺激有反应 E.神经、肌肉对直流电刺激均有反应但阈值增高
A.79~61分 B.59~41分 C.49~31分 D.39~21分 E.<20分
A.FIM有洗澡的评定 B.ADL有45m行走的评定 C.FIM有认知功能的评定 D.FIM有记忆的评定 E.FIM有理解能力的评定
A.尺骨鹰嘴 B.肱骨外上髁 C.肩峰 D.肩胛骨 E.以上都不是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
A.平衡功能差,需要乘坐轮椅 B.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在辅助下不能步行 C.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在辅助下不能步行 D.平衡功能较好,但需辅助下步行 E.平衡功能较好,可独立步行
A.步幅 B.步长 C.步宽 D.步频 E.步速
A.不能完成活动 B.重度障碍 C.中度障碍 D.轻度障碍 E.无障碍
A.1分 B.2分 C.3分 D.4分 E.5分
A.血常规 B.穿刺液生化 C.膝关节X线摄片 D.膝关节CT E.膝关节MRI
A.纸 B.笔 C.录音机 D.摇铃 E.尺子
A.文盲17分 B.小学程度20分 C.中学(包括中专)程度22分 D.大学(包括大专)程度24分 E.硕士程度26分
A.自发言语 B.命名 C.复述 D.听觉理解 E.额叶运动功能
A.腰4、5椎间盘突出 B.腰5骶1椎间盘突出 C.腰4、腰5和腰5、骶1椎间盘突出 D.腰5神经根受累 E.骶1神经根受累
A.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动作电位 B.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再增加刺激强度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可沿细胞膜作电紧张性扩布 D.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各不相同 E.刺激强度越大,动作电位扩布速度越快
A.视神经炎 B.动眼神经麻痹 C.三叉神经病变 D.外展神经病变 E.面神经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