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H7.2~7.6 B.pH8.4~9.2 C.pH6.5~6.8 D.pH5.0 E.pH5.5~6.2
A.淋巴细胞转化 B.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测 C.迟发型过敏反应皮肤试验 D.移动抑制试验 E.CD3检测
A.Rebuke皮窗试验 B.Boyden趋化试验 C.吞噬和杀伤试验 D.NBT还原试验 E.黏附抑制试验
A.淀粉样变性 B.非分泌型骨髓瘤 C.分泌型骨髓瘤 D.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E.类白血病反应
A.IgG型 B.IgA型 C.IgM型 D.IgD型 E.IgE型
A.HAT B.PEG C.PHA D.ConA E.HGPRT
A.伤寒 B.猩红热 C.大面积烧伤 D.寒冷 E.饥饿
A.>1% B.>5% C.>10% D.>15% E.>25%
A.大小不均 B.中毒颗粒 C.空泡变性 D.Dohle小体 E.巨多分叶核
A.细胞脂肪变性或颗粒缺失 B.染色条件不良 C.细胞的退行性改变 D.内质网与核糖体融合 E.DNA合成物质不足
A.鳞状上皮细胞 B.肺泡吞噬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尘细胞 E.肺泡上皮细胞
A.16、18型 B.6、16型 C.5、6型 D.11、18型 E.6、13型
A.悬浮红细胞 B.洗涤红细胞 C.辐照红细胞 D.少白细胞红细胞 E.解冻冰冻去甘油红细胞
A.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 B.白血病细胞的类型 C.白血病细胞的数量 D.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数量 E.患者出血的严重程度
A.胞体由大至小 B.胞质量由多至少 C.颗粒从无至有 D.核仁从有至无 E.核染色质由细致至粗糙
A.尼曼-匹克(Niemam-Pick)细胞 B.成骨细胞 C.破骨细胞 D.原始粒细胞 E."火焰细胞"
A.IL-3 B.IL-6 C.IL-11 D.TGF-β E.TNF-α
A.可见大量环形铁粒幼细胞 B.红细胞具有"双形性" C.网织红细胞正常或稍增加 D.血清铁蛋白和总铁结合力均升高 E.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多增高
A.PML-RARα B.AML1-ETO C.PLZF-RARα D.MLL E.BCR-ABL
A.CD19 B.CD22 C.CD3 D.HLA-DR E.CD117
A.血小板计数 B.血小板平均体积 C.血栓止血检验 D.血小板寿命及抗体测定 E.血液涂片检查
A.IgA型 B.IgD型 C.IgE型 D.IgG型 E.IgM型
A.引起血管收缩 B.释放促凝物质 C.激活血小板 D.激活凝血途径 E.引起局部血液黏度下降
A.白细胞数多减少 B.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C.红细胞及血小板数减少 D.骨髓象异型淋巴细胞数较血象多见 E.异型淋巴细胞主要是B淋巴细胞
A.因子Ⅹa B.亚油酸 C.纤溶酶 D.阿司匹林 E.ATP
A.NK细胞 B.致敏Tc细胞 C.嗜碱粒细胞 D.巨噬细胞 E.中性粒细胞
A.Fab B.F(ab′)2 C.Fc D.PFc′ E.Fd
A.补体存在于血清及组织液中 B.补体具有酶样活性 C.补体耐热 D.补体多为糖蛋白 E.补体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重要条件
A.C1q B.C2a C.C3a D.C8 E.C9
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多器官多系统的疾病 B.女性多于男性 C.免疫学检查可见血清及滑膜中出现类风湿因子 D.血清IgG、IgM、IgA水平均可升高 E.关节及周围组织呈对称性、多发性损伤
A.抗Sm抗体 B.抗RNP抗体 C.抗SSB抗体 D.抗SSA抗体 E.抗dsDNA抗体
A.RF B.抗心磷脂抗体 C.抗Sm抗体 D.抗线粒体抗体 E.pANCA
A.表面只有一种LD抗原的纯合子分型细胞 B.表面有两种LD抗原的细胞 C.预致敏淋巴细胞 D.未用丝裂霉素C或X线照射预处理的细胞 E.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
A.细胞毒抗体 B.细胞毒T细胞 C.NK细胞 D.K细胞 E.抗Rh抗体
A.粒细胞发育障碍 B.联合免疫缺陷症 C.慢性肉芽肿 D.吞噬细胞缺陷 E.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A.理化性质多样 B.免疫活性强 C.来源于T细胞的恶性增生 D.多无免疫活性 E.只能是IgG、IgM或IgA
A.IL-1 B.IL-2 C.IL-4 D.IL-6 E.IL-8
A.Arthus反应 B.类Arthus反应 C.血清病 D.Grave病 E.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A.发射波长 B.激发波长 C.发射波长与激发波长之差 D.发射光谱 E.激发光谱
A.邻苯二胺 B.鲁米诺 C.AMPPD D.吖啶酯 E.对硝基苯酚
A.抗原过剩,出现前带现象 B.抗原过剩,出现后带现象 C.抗体过剩,出现前带现象 D.抗体过剩,出现后带现象 E.抗原抗体均过剩,出现带现象
A.是多数革兰阴性菌少数革兰阳性菌合成代谢产物 B.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脂多糖 C.注入人、动物体可引起发热 D.可被121℃20分钟处理破坏 E.可经吸附剂、石棉滤板除掉
A.CAMP试验 B.丙二酸盐利用试验 C.胆汁溶菌试验 D.硝酸盐还原试验 E.尿素分解试验
A.是细菌的一种基本结构 B.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C.是细菌的一种繁殖方式 D.一个细菌只可形成一个芽胞 E.抵抗力弱
A.是细菌的病毒 B.不具有抗原性 C.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 D.形态多呈蝌蚪状 E.较细菌的抵抗力强
A.大肠埃希菌 B.肺炎克雷伯菌 C.奇异变形杆菌 D.阴沟肠杆菌 E.志贺菌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大肠埃希菌 E.新型隐球菌
A.痢疾志贺菌1型 B.福氏志贺菌 C.鲍氏志贺菌2型 D.宋内志贺菌 E.痢疾志贺菌2型
A.流行性斑疹伤寒 B.立克次体痘 C.Q热 D.羌虫病 E.地方性斑疹伤寒
A.HAV B.HBV C.HCV D.HDV E.HEV
A.口腔和呼吸道 B.口腔和唇 C.胃肠道 D.阴道 E.角膜
A.HAV B.柯萨奇病毒 C.冠状病毒 D.汉坦病毒 E.风疹病毒
A.流感病毒 B.呼吸道合胞病毒 C.副流感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仙台病毒
A.疯牛病 B.库鲁病 C.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D.克雅病 E.瘙痒病
A.主要引起家禽感染 B.一般存在于动物肠道 C.以气溶胶传播 D.引起肺炎和毒血症 E.偶可由带菌动物传染给人,主要引起人类泌尿道感染
A.呼吸道感染 B.泌尿道感染 C.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D.生殖道感染 E.消化道感染
A.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健康状况评估 B.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和医疗保险评估 C.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教学评估 D.疾病的诊断、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评估 E.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医疗保险评估
A.注重质量策划和整体优化 B.强调预防为主和过程概念 C.满足患者和临床医护部门的要求为中心 D.重视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E.实现自动化控制程序
A.6章56条 B.5章65条 C.6章55条 D.5章55条 E.6章66条
A.钾离子 B.前白蛋白 C.LDH D.AST E.甘油三酯
A.是移动界面电泳的一种 B.分离血清蛋白质可以得到20种以上的组分 C.是最早使用的电泳技术 D.电泳时除能产生电荷效应外还有分子筛效应 E.有被纤维素薄膜电泳替代的趋势
A.超速离心 B.薄层层析 C.活性炭吸附 D.介电电泳 E.离子交换
A.免疫电极 B.气敏电极 C.玻璃电极 D.离子交换电极 E.pH电极
A.溶解度法 B.分光光度法 C.超速离心法 D.原子吸收法 E.免疫学法
A.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B.偏倚 C.平均数 D.相关系数 E.标准误
A.TSH→T3、T4 B.TSH→TRH C.TRH→TSH D.TRH→下丘脑 E.T3、T4→TSH
A.总T3、T4 B.游离T3、T4 C.TSH D.TRH E.TBG
A.任何时候采血均可 B.一定要空腹采血才有意义 C.要检查峰值最好留24小时尿 D.应激状态时分泌迅速成倍增加 E.唾液和尿中测得的皮质醇一般为总的皮质醇
A.ATP与CTP B.NADPH+H+ C.甘油二酯 D.丝氨酸 E.S-腺苷蛋氨酸
A.葡萄糖 B.二氧化碳和水 C.胆固醇 D.酮体 E.草酰乙酸
A.与CM结合 B.与HDL结合 C.与清蛋白结合 D.与球蛋白结合 E.不结合
A.维生素D3 B.PTH C.CT D.ADH E.甲状腺素
A.肾对钙重吸收增加 B.钙溢出进入细胞外液 C.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D.维生素D缺乏 E.肠道吸收钙增加
A.缺碘 B.缺锌 C.缺铁 D.缺锰 E.缺硒
A.4小时内 B.3小时内 C.2小时内 D.1小时内 E.0.5小时内
A.酵解抑制有氧氧化 B.有氧氧化抑制酵解 C.有氧氧化与酵解无关 D.酵解与耗氧量成正比 E.有氧氧化与耗氧量成正比
A.血浆胰岛素含量降低 B.血浆胰岛素含量升高 C.糖刺激后,胰岛素延迟释放 D.血浆C肽含量升高 E.血浆C肽含量降低
A.HbA0 B.HbA1a C.HbA1b D.HbA1c E.HbA2
A.血脂水平增加 B.肠道蠕动增强 C.血糖水平增加 D.下丘脑受刺激 E.肾上腺素的释放
A.结合胆红素 B.未结合胆红素 C.与球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D.与血红素清除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E.胆素原
A.清蛋白和α1-球蛋白 B.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 C.Y蛋白和Z蛋白 D.cGMP和cAMP E.清蛋白和球蛋白
A.主动转运 B.被动扩散 C.滤过 D.易化扩散 E.胞饮
A.活性降低 B.活性升高 C.活性无变化 D.极性增高,利于排泄 E.极性降低,利于吸收
A.重吸收水 B.重吸收溶质 C.重吸收水而不重吸收溶质 D.水与溶质均重吸收 E.水与溶质均不重吸收
A.心脏 B.肝脏 C.脾脏 D.肾脏 E.肺
A.HDL B.VLDL C.LDL D.CM E.LpA.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A.新生儿溶血症 B.SLE C.肾盂肾炎 D.空洞型肺结核 E.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A.流感病毒 B.麻疹病毒 C.副流感病毒 D.风疹病毒 E.呼吸道合胞病毒
A.糖皮质激素 B.肾素 C.血管紧张素 D.醛固酮 E.抗利尿激素
A.相对误差 B.总误差 C.随机误差 D.系统误差 E.测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