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急性肾衰 B.硬皮病肾危象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恶性高血压 E.IgA肾病
A.双侧胸腔积液 B.类风湿因子阳性 C.皮下结节 D.血沉增快 E.关节特点
A.非甾体类抗炎药 B.青霉胺+阿司匹林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肾上腺皮质激素+甲氨蝶呤 E.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
A.结核性胸膜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类风湿关节炎 D.干燥综合征 E.风湿热
A.四肢近端及远端肌肉进行性肌力下降 B.四肢近端肌肉进行性肌力下降 C.四肢远端肌肉进行性肌力下降 D.四肢无力伴有视力障碍 E.四肢无力伴有体重明显下降
A.肾上腺皮质激素 B.环磷酰胺 C.γ-干扰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D.肾上腺皮质激素+甲氨蝶呤 E.甲氨蝶呤
A.血沉 B.抗链球菌抗体 C.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D.肌酶谱 E.免疫球蛋白
A.为非风湿性疾病 B.有并发症的风湿性疾病 C.体质差异 D.抗风湿药选择和用法不当 E.病情属中晚期、关节变形、病情呈进行性加剧、顽固的炎症
A.痛风 B.风湿性关节炎 C.原发性骨关节炎 D.类风湿关节炎 E.系统性红斑狼疮
男性,54岁,类风湿关节炎(RA)病史5年,近2个月来感到双手指关节痛加重,晨僵约1小时,从未经过正规系统治疗。检查:双手第1、2MCP滑膜肥厚,右侧第2-4指近指关节肿胀,压痛明显,左侧第2、3指近指关节肿胀伴压痛,双手X线示双腕诸骨间隙消失并融合,双掌指、近指关节间隙明显狭窄。
A.类风湿因子 B.抗核抗体 C.C反应蛋白 D.C3 E.免疫球蛋白
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E.活动期
A.肾上腺皮质激素 B.甲氨蝶呤 C.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 D.柳氮磺胺吡啶 E.雷公藤
A.慢性肾炎 B.IgA肾病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系统性硬化病 E.恶性高血压
A.ANA B.抗SSA抗体 C.血清C3 D.抗RNP抗体 E.抗Scl-70抗体
A.ANA B.抗RNP抗体 C.抗Sm抗体 D.抗dsDNA抗体 E.抗SSA抗体
A.血浆置换 B.透析加泼尼松 C.泼尼松60mg/d D.泼尼松60mg/d+环磷酰胺100mg/d E.甲基泼尼松龙冲击
A.精神病 B.急进性肾炎 C.急性肾炎 D.急性肾衰 E.系统性红斑狼疮
A.杵状指 B.Heberden结节 C.皮下结节 D.腊肠样指 E.环形红斑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多发性肌炎 C.Reiter综合征 D.骨关节炎 E.类风湿关节炎
女性,21岁,6个月来低热,2周前血尿,尿沉渣RBC满视野/HP,80%为变形红细胞。尿蛋白(++)。面部及四肢有皮疹。血压150/90mmHg。白细胞3.0×109/L,血浆Alb36g/L,Scr80μmol/L,IgG18.2g/L,C30.58g/L,ANA1:640,患者临床首先考虑的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A.用抗生素 B.止血药 C.生白细胞药 D.激素加CTX E.细胞毒药
A.尿常规 B.肾穿活组织检查 C.尿红细胞计数 D.尿三杯试验 E.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形态
A.局限型 B.重叠型 C.弥漫型 D.单一型 E.混合型
A.肺动脉高压 B.胸膜炎 C.肺间质纤维化 D.肺栓塞 E.肺实变
A.蛋白尿 B.血尿 C.高血压 D.水肿 E.Scr升高
A.雷诺现象 B.进食后发噎感 C.双手皮肤厚和硬 D.面部皮肤无褶皱 E.肾受累
A.吲哚美辛 B.糖皮质激素 C.硫代葡萄糖金 D.甲氨蝶呤 E.氯喹
假如患者体检时发现脾肋下4cm,白细胞3.0×109/L,中性粒细胞30%,淋巴细胞60%,单核细胞10%。应诊断为()
A.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脾亢进 B.Felty综合征 C.成人Still病 D.Reiter综合征 E.粒细胞缺乏症
A.关节大多呈对称分布 B.外周关节受累以双手关节为多,尤其是远端指间关节 C.发作时关节有肿胀、疼痛、压痛和晨僵 D.关节周围组织常同时受累 E.反复发作常致关节畸形甚至强直固定
A.发病和免疫反应有关 B.RA最基本病理变化是滑膜炎 C.血中类风湿因子本质是IgM抗体 D.类风湿因子阳性具有诊断价值 E.高滴度RF提示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