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血浆球蛋白含量 B.血浆白蛋白含量 C.血细胞含量 D.无机离子含量 E.凝血因子含量及种类
A.100~120g/L B.100~150g/L C.120~160g/L D.110~150g/L E.160~180g/L
A.剧烈运动 B.肝脏疾病 C.烧伤 D.溶血性贫血 E.大手术后
A.血浆、血清、全血 B.血浆、血清、血细胞 C.RBC、WBC、PLT D.静脉血、动脉血、毛细血管血 E.指尖血、肘静脉血、足跟血
A.肘静脉采血法、指尖采血法、耳垂采血法 B.颈外静脉采血法、肘静脉采血法、手背静脉采血法 C.静脉采血法、毛细血管采血法、动脉采血法 D.指尖采血法、耳垂采血法、足跟采血法 E.肘静脉采血法、股静脉采血法、大隐静脉采血法
A.2条α类和2条β类肽链 B.2条α类和2条θ类肽链 C.2条α类和2条ζ类肽链 D.2条β类和2条δ类肽链 E.2条β类和2条γ类肽链
A.DNA B.RNA C.线粒体 D.糖原 E.Auer小体
A.粒细胞成熟度 B.粒细胞功能 C.粒细胞数量 D.粒细胞分布 E.粒细胞结构
A.MCV B.MCHC C.RDW D.MCH E.HCT
A.可比性 B.准确性 C.精密度 D.重复性 E.线性范围
A.妊娠 B.大面积烧伤 C.重金属中毒 D.化脓性球菌感染 E.病毒性感冒
A.第一对染色体 B.第六对染色体 C.第九对染色体 D.第十一对染色体 E.第五对染色体
A.17ml B.100ml C.400ml D.2000ml E.2500ml
A.尿α1微球蛋白 B.尿β2微球蛋白 C.THP D.白蛋白 E.BJP
A.血清的化学组成 B.各种蛋白质的功能 C.血细胞的起源、功能 D.各种电解质的功能 E.各种胶体成分的功能
A.胚胎的第二周开始止于胚胎的第九周 B.胚胎的第四周开始止于胚胎的第十二周 C.胚胎的第三周开始止于胚胎的第九周 D.胚胎的第二周开始止于胚胎的第十二周 E.胚胎的第四周开始止于胚胎的第九周
A.淋巴结 B.脾脏 C.阑尾 D.扁桃体 E.肝脏
A.儿童时期黄骨髓占骨髓总量的30%以上 B.青春期黄骨髓占骨髓总量的50%以上 C.成年人黄骨髓占骨髓总量的50%以上 D.成年人黄骨髓占骨髓总量的60%以上 E.成年人黄骨髓占骨髓总量的70%以上
A.CD34 B.CD90 C.CD38 D.CD7 E.CD19
A.细胞由大→小 B.细胞核由大→小 C.核染色质由细致→粗糙 D.胞质量由少→多 E.颗粒由无→有
A.IFN B.GM-CSF C.ILs D.LIF E.FL
A.TGF-β B.G-CSF C.SCF D.FL E.LIF
A.原始粒细胞比早幼粒细胞小 B.早幼粒细胞比中幼粒细胞小 C.原始粒细胞比早幼粒细胞大 D.中幼粒细胞比早幼粒细胞小 E.晚幼粒细胞比早幼粒细胞大
A.粒细胞 B.红细胞 C.巨核细胞 D.单核细胞 E.浆细胞
A.股骨远心端 B.腓骨 C.指骨 D.趾骨 E.髂骨
A.胚胎第5周到第7个月 B.胚胎第6周到第7个月 C.胚胎第7周到第7个月 D.胚胎第8周到第7个月 E.胚胎第9周到第7个月
A.组成HDL并维持其结构的稳定 B.主要由肝脏和小肠合成 C.可以激活LPL,从而促进胆固醇酯化 D.载脂蛋白AⅠ分布在CM中 E.冠心病患者血浆ApoAⅠ水平偏低
A.含ApoB100的脂蛋白 B.含ApoB48的脂蛋白 C.含Apo(a)的脂蛋白 D.含ApoC的脂蛋白 E.含ApoA的脂蛋白
A.主要由肝脏合成 B.催化HDL中胆固醇的酯化 C.其活性主要受ApoAⅠ激活 D.主要作用促进血浆脂蛋白之间的胆固醇酯的交换 E.常与HDL结合在一起
A.肌肉组织缺乏磷酸化酶 B.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 C.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D.肌肉组织缺乏己糖激酶 E.肌肉组织缺乏脱酯酶
A.葡萄糖-6-磷酸酶 B.果糖二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 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E.葡萄糖激酶
A.肝脏>心肌>骨骼肌>肾脏 B.心肌>肝脏>骨骼肌>肾脏 C.心肌>骨骼肌>肝脏>肾脏 D.肝脏>心肌>肾脏>骨骼肌 E.心肌>肾脏>肝脏>骨骼肌
A.少量的物理溶解形式 B.大量的物理溶解形式 C.大量的HCO-3形式 D.大量的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 E.少量的HCO-3形式
A.有少量的物理溶解形式 B.有少量的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 C.大量的进入红细胞与水结合成HCO-3形式 D.H2CO3解离出HCO-3由红细胞弥散进入血浆 E.红细胞中的K+随HCO-3等量弥散进入血浆
A.甲状腺激素 B.甲状旁腺素 C.降钙素 D.1,25-(OH)2D3 E.25-OHD3
A.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谱系 B.吸收、发射或干射光谱谱系 C.吸收、发射或衍射光谱谱系 D.吸收、发射或折射光谱谱系 E.吸收、发射或透射光谱谱系
A.酶活性测定 B.酶浓度测定 C.酶米氏常数的测定 D.酶促最大反应速度的测定 E.酶活性单位的确定
A.随机误差 B.恒定误差 C.比例误差 D.总体误差 E.平均误差
A.激素的灭活主要在肝脏进行 B.灭活后的产物大部分随胆汁排泄 C.肝硬化出现的肝掌是由于雌激素灭活降低所致 D.肝脏可储存维生素A、D、B12 E.维生素D3在肝脏羟化为25-维生素D3
A.远曲小管 B.近曲小管 C.集合管 D.肾盂 E.髓袢
A.cTnT、TnC B.cTnT、cTnI、TnC C.mTnT、mTnI、mTnC D.mTnT、cTnI、mTnI E.TnC、cTnI、mTnT
A.微粒体 B.线粒体 C.滑面内质网 D.细胞核 E.溶酶体
A.多肽 B.蛋白质 C.氨基酸 D.氨基酸衍生物 E.类固醇衍生物
A.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 B.胰岛素 C.胰高血糖素 D.血管活性肠肽 E.C肽
A.胃黏膜 B.小肠 C.大肠 D.肝脏 E.口腔
A.高度特异性 B.不可逆结合 C.分阶段进行 D.二者之间形成稳定共价键 E.出现可见反应需最佳浓度比例
A.免疫比浊 B.免疫印迹 C.免疫电泳 D.火箭电泳 E.对流电泳
A.酶活性 B.催化效率 C.标记率 D.酶纯度 E.效价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巨噬细胞 D.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A.类风湿病 B.冷球蛋白血症 C.单核细胞白血病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非淋巴系统肿瘤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A.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NK细胞 D.Tc细胞 E.γδT细胞
A.免疫防御 B.免疫监视 C.免疫稳定 D.抗感染作用 E.免疫调节功能
A.C1 B.C2 C.C3 D.C4 E.C5
A.IL-2 B.IL-3 C.IL-4 D.IL-8 E.IL-10
A.完全抗体 B.不完全抗体 C.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 D.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 E.血清和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
A.FITC B.RB200 C.PE D.HRP E.Eu
A.传染病早期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SLE性肾炎 D.活动性SLE E.类风湿关节炎
A.反复发作并难以控制的感染 B.自身免疫病高发 C.遗传倾向 D.易发生于婴儿 E.肿瘤高发
A.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B.生活周期中包括原体和始体两个阶段 C.形成细胞内包涵体 D.以复制方式繁殖 E.对抗生素敏感
A.解脲脲原体 B.人型支原体 C.生殖道支原体 D.肺炎衣原体 E.沙眼衣原体
A.青霉素G B.氨苄青霉素 C.头孢菌素类 D.磺胺类 E.红霉素类
A.梅毒螺旋体 B.钩端螺旋体 C.回归热螺旋体 D.肺炎支原体 E.肺炎衣原体
A.是人类细菌性痢疾常见的病原体 B.革兰阴性杆菌 C.H2S阳性 D.氧化酶阴性 E.尿素酶阴性
A.接种环挑取黏液性菌落时呈长丝状 B.有荚膜,无鞭毛 C.鸟氨酸脱羧酶阳性 D.脲酶阳性 E.触酶阳性
A.研究标本处理方法 B.研究病原微生物鉴定程序 C.研究双歧鉴定流程 D.提供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 E.为感染性疾病提供微生物学诊断
A.对位二甲氨基苯甲醛 B.二甲基对苯二胺 C.三氯化铁 D.酚红 E.中性红
A.直接凝集试验 B.间接凝集试验 C.乳胶凝集试验 D.沉淀试验 E.中和试验
A.无菌动物 B.悉生动物 C.常规动物 D.清洁动物 E.无特殊病原体动物
A.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 B.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C.大肠埃希菌ATCC35218 D.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E.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TCC7953
A.食物中毒 B.化脓性感染 C.蜂窝组织炎症 D.化脓性肺炎 E.化脓性中耳炎
A.厌氧、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 B.厌氧、普通培养基生长不良 C.需氧普通琼脂培养基生长 D.微需氧,普通培养基上生长 E.微需氧,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
A.形成透明菌落 B.形成灰白菌落 C.形成绿色菌落 D.形成绿色荧光菌落 E.形成黑色菌落
A.形成透明菌落 B.形成黑色菌落 C.形成灰白菌落 D.形成红色菌落 E.形成绿色菌落
A.菌体含脂类多容易着色 B.专性厌氧菌 C.无荚膜 D.有鞭毛 E.无鞭毛和芽胞
A.与产生外毒素有关 B.与产生内毒素有关 C.致病性与蜡质、分枝菌酸有关 D.与该菌生长缓慢有关 E.与该菌生长迅速有关
A.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 B.氧化酶阴性 C.无动力 D.发酵葡萄糖 E.发酵乳糖
A.用于杂菌多标本的培养 B.用于杂菌少标本的培养 C.主要用于牛乳标本细菌计数 D.主要用于尿标本细菌计数 E.主要用于单个菌落的纯培养或观察细菌某些特征
A.细菌直接摄取供体DNA B.细菌以噬菌体为载体摄取供体DNA C.细菌以噬菌体为载体摄取供体RNA D.细菌接受亲缘关系近的细菌DNA E.通过性菌毛将所带的F质粒或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的过程
A.包囊 B.成熟包囊 C.滋养体 D.大滋养体 E.卵囊
A.利益化 B.法律化 C.行为化 D.模式化 E.表面化
A.法律权利和社会权利 B.自然权利和法律权利 C.行为权利和法律权利 D.自然权利和社会权利 E.自然权利和行为权利
A.表皮鳞状上皮细胞 B.大圆上皮细胞 C.肾小管上皮细胞 D.尾形上皮细胞 E.底层移行上皮细胞
A.肾小球性蛋白尿 B.肾小管性蛋白尿 C.组织性蛋白尿 D.溢出性蛋白尿 E.混合性蛋白尿
A.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B.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C.干细胞因子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白细胞介素
A.CM B.VLDL C.LDL受体 D.Lp(a) E.HDL
A.Ⅲ型超敏反应 B.Ⅳ型超敏反应 C.Ⅱ型超敏反应 D.Ⅰ型超敏反应 E.老年性淀粉样变
A.溶菌、杀菌作用 B.调理作用 C.免疫黏附作用 D.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 E.炎症介质作用
A.革兰染色 B.抗酸染色 C.吉姆萨染色 D.镀银染色 E.墨汁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