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专业技能素质和人文素质 B.医学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 C.专业技能素质和医学道德素质 D.医学理论素质和医学技能素质 E.医学道德素质和医学法学素质
A.继承性 B.实践性 C.自律性 D.他律性 E.客观性
A.实践性、继承性 B.时代性、人道性 C.人道性、全人类性 D.全人类性、继承性 E.人道性、实践性
A.道德是医学活动中的一般现象 B.道德是医学的本质特征 C.道德是医学的个别性质 D.道德是个别医务人员的追求 E.道德是医学的非本质要求
A.义务论 B.公益论 C.公平理论 D.生命道德理论 E.生命科学
A.医学实践活动是医学伦理学产生的结果 B.医学实践活动是医学伦理学的尺度和方式 C.医学道德是医学工作者实现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保障 D.只要技术过硬就能够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 E.在现代医学科学研究中医学道德服从医学成果
A.当代医学科学研究和创新带来了医学的进步 B.当代医学科学研究和创新带来了道德的退步 C.当代医学科学研究和创新促进了人类健康 D.当代医学科学研究和创新可能用于危害人类健康 E.当代医学科学研究和创新既有促进人类健康的价值又有用于危害人类健康的可能
A.伦理道德源自于创造者的灵感 B.伦理道德源自于人们的客观实践 C.伦理道德源自于神对创造者的启示 D.伦理道德源自于创造者的感觉欲望 E.伦理道德源自于动物本能的直接延续
A.科学技术进步的力量是无穷的 B.道德在科学技术进步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现代医学科学发展需要医学道德把关 D.医学道德制约了医学科学的发展 E.基因科学的发展是解决人类全部健康问题的根本
A.孙思邈 B.张仲景 C.李时珍 D.龚延贤 E.喻昌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E.儒家和道家
A.《医院工作人员守则》 B.《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D.《全国医院工作条例》 E.以上都包括
A.刘完素 B.孙思邈 C.张仲景 D.林逋 E.李时珍
A.《伤寒杂病论》 B.《外科正宗》 C.《备急千金要方》 D.《张氏医通·医家十戒》 E.以上都不是
A.迈蒙尼提斯 B.帕茨瓦尔 C.阿维森纳 D.希波克拉底 E.胡佛兰德
A.《赫尔辛基宣言》 B.《日内瓦宣言》 C.《东京宣言》 D.《夏威夷宣言》 E.《悉尼宣言》
A.仁爱救人 B.妙手回春 C.清正廉洁 D.不为名利 E.谨慎认真
A.为民请命 B.不畏权贵 C.精益求精 D.忠于医业 E.勇于创新
A.赤诚济世 B.勇于创新 C.淡泊名利 D.舍己救人 E.不怕艰苦
A.不怕艰苦 B.不分贵贱 C.不畏权势 D.不断进取 E.不图钱财
A.细菌群落 B.片状菌落 C.菌斑 D.密集菌落 E.菌苔
A.蚊 B.蝇 C.蜱 D.蚤 E.恙螨
A.多色色素与单色色素 B.有毒色素和无毒色素 C.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 D.弥散性色素和局限性色素 E.需氧色素和厌氧色素
A.1:100 B.1:200 C.1:300 D.1:400 E.1:500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质粒 D.囊状体 E.中介体
A.1h内 B.2h内 C.3h内 D.4h内 E.6h内
A.HSV-Ⅰ B.HSV-Ⅱ C.EB病毒 D.人类疱疹病毒6型 E.人类疱疹病毒7型
A.大小和形态结构 B.核酸组成不同 C.培养特性不同 D.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 E.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不同
A.马鞍菌酸 B.海藻糖-6-6'-双分枝菌酸 C.磷脂 D.糖脂 E.透明质酸
A.0.66kg/cm2 B.0.26kg/cm2 C.0.56kg/cm2 D.0.46kg/cm2 E.0.36kg/cm2
A.1:4 B.1:3 C.1:10 D.1:15 E.1:20
A.玻片凝集试验 B.试管凝集试验 C.双管凝集试验 D.多管凝集试验 E.单管凝集试验
A.大叶性肺炎 B.小叶性肺炎 C.间质性肺炎 D.支气管肺炎 E.毛细支气管肺炎
A.++-- B.+--- C.-+-+ D.--++ E.-+--
A.受感染的猪 B.隐性感染者 C.急性感染者 D.三带喙库蚊 E.家禽
A.皮疹 B.发热 C.移行性环形红斑 D.腹痛 E.寒战
A.新型肠道病毒71型 B.柯萨奇病毒A组 C.埃可病毒 D.柯萨奇病毒B组 E.脊髓灰质炎病毒
A.支原体 B.鼻病毒 C.SARS冠状病毒 D.肺炎链球菌 E.禽流感病毒
A.sIgM B.IgG C.sIgG D.SIgA E.IgE
A.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B.人类疱疹病毒6型 C.单纯疱疹病毒 D.EB病毒 E.人类疱疹病毒7型
A.亚甲蓝,酚红 B.亚甲蓝,复红 C.溴麝香草酚蓝,甲基红 D.伊红,酚红 E.溴麝香草酚蓝,酚红
A.限制细菌DNA的复制 B.抑制细菌的物质交换 C.抑制细菌某些酶类的合成 D.抑制菌体蛋白的合成 E.抑制细菌抗原性
A.15~30min B.2~3h C.6~8h D.10~15h E.18~20h
A.免疫荧光法 B.ELISA方法 C.PCR方法 D.放射免疫法 E.免疫浊度法
A.枸橼酸杆菌属 B.肠杆菌属 C.克雷伯菌属 D.沙雷菌属 E.摩根菌属
A.慢性和反复发作 B.急性发作 C.亚急性感染 D.隐性感染 E.突发性和重症发作
A.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B.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D.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
A.星状病毒科 B.布尼亚病毒科 C.黄病毒科 D.小RNA病毒科 E.腺病毒科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TT型肝炎病毒 E.庚型肝炎病毒
A.血液 B.尿液 C.脑脊液 D.血清 E.粪便
A.核心多糖 B.核糖醇 C.蛋白质 D.磷壁酸 E.类脂A
A.鼠 B.蚤 C.蜱 D.蝇 E.虱
A.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B.含DNA或RNA一种核酸 C.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D.复制繁殖 E.对抗生素不敏感
A.有效数据 B.精确数据 C.公证数据 D.准确数据 E.可靠数据
A.0.15μm B.0.20μm C.0.22μm D.0.32μm E.0.45μm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B.百日咳、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C.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和疟疾 D.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和血吸虫病 E.肺结构、淋病、梅毒
A.间歇蒸汽灭菌 B.超声灭菌 C.巴氏消毒 D.过滤 E.蒸馏
A.球形 B.杆形 C.砖形 D.弹头状 E.蝌蚪形
A.体温不变,外周血白细胞不变 B.体温不变,外周血白细胞下降 C.体温不变,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D.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 E.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不变
A.30%~40% B.40%~60% C.60%~80% D.76%~80% E.80%~90%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产气荚膜梭菌 D.支原体 E.金黄色葡萄球菌
A.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B.根据病原菌在体内的分布和排出部位取材 C.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D.采集病变明显部位标本 E.标本需冷藏输送
A.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B.未能观察到任何外来物对机体引起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C.未能观察到任何外来物对机体引起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D.未能观察到外来化合物引起基因突变作用的剂量 E.环境中存在的化合物不引起生物体损害的剂量
A.确定长期接触毒物造成生物体损害的阈剂量 B.观察慢性毒性的毒作用靶器官 C.观察慢性毒性效应谱 D.观察慢性毒性作用特点 E.确定长期接触毒物对生物体有害的最大作用剂量
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E.胞饮和吞噬
A.DNA断裂的结果 B.染色体结构异常 C.染色体数目异常 D.光镜下可见 E.光镜下不可见
A.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对生物体造成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B.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对生物体造成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C.在特定条件下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物而造成机体的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D.化学物质毒性的大小即是该物质危险度的大小 E.以上都是
A.致突变实验,动物致癌实验,流行病学调查 B.流行病学调查,剂量反应关系,哺乳动物终生实验 C.构效分析,致突变实验,恶性转化实验 D.构效分析,致突变实验,动物致癌实验 E.恶性转化实验,动物致癌实验,流行病学调查
A.增加营养培养基成分 B.限制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C.加入特殊染料,使菌落产生颜色 D.使用冷增菌方法 E.使用热增菌方法
A.O1群与O139群霍乱弧菌营养要求简单 B.O1群与O139群霍乱弧菌营养要求高 C.可采取直接分离和增菌后分离的方法 D.对于水样便可直接接种TCBS选择性平板 E.对于含菌量少的样品宜用碱性蛋白胨水增菌
A.通过污染的空气传播 B.通过污染的食物、水经口传播 C.通过病人的密切接触传播 D.通过血液传播 E.通过共用毛巾、牙刷等物品传播
A.抗溶菌酶 B.抗补体 C.抗干燥 D.抗吞噬 E.抗高压
A.没有什么问题,不想接诊的患者就可以让他转诊 B.没有什么问题,风险太大时首先要保护好自己 C.没有什么问题,当时情况可以转诊 D.错误,违反首诊负责制要求,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 E.错误,没有把这件事报告给院长,擅自决定转诊
A.有利原则中的努力使患者受益的要求 B.有利原则中的努力预防难以避免的伤害 C.有利原则中的对利害全面权衡,选择受益最大伤害最小的行动方案 D.不伤害原则中的不应发生有意的伤害 E.不伤害原则中的不给患者造成本可避免的各种损害
A.过分审慎,胆识不足 B.疑难杂症,难以应付 C.对病情凶险估计不够,缺乏急救意识 D.习惯做法,转诊是对患者负责 E.以上都不是
A.恪守先交钱,然后给予检查、处置、收入院、抢救的规定 B.先积极抢救,然后再恰当解决收费问题 C.只管抢救,收费是别人的事 D.把棘手患者推给上级医生 E.以上都不对
A.克己 B.利人 C.同情 D.正直 E.以上都有
A.没有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问题 B.没有正确处理好能不能做与应不应该做的矛盾 C.没有正确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 D.没有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E.以上都不是
A.菌苗接种量大 B.接种途径不对 C.部分人群免疫力差 D.部分人群非最佳年龄 E.菌苗毒力回升
A.化脓性扁桃体炎 B.流行性腮腺炎 C.白喉 D.流行性感冒 E.急性发热性咽喉炎
A.侵袭性酶 B.荚膜 C.外毒素 D.内毒素 E.菌毛
A.医学伦理学的内容深刻反映时代的经济、社会要求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B.古代医者把尊重和保护病人的健康和生命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C."普同一等"、"一视同仁"是古今中外医学共有的伦理观念 D.古代的医德规范今天仍然有规范医者的价值 E.医学伦理学的思想内容是医学实践和科学进步提出的客观要求
A.都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 B.两者的社会基础不同 C.行为者道德良心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D.国家机器的强制性力量来制约人们的社会行为 E.产生和发展的趋势相同
A.学习医学伦理学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系统地学习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范畴、规范和原则 C.把医德观点和医德规范准则放在所处的历史时代去理解 D.把历史上的一切医德理论和规范都继承下来 E.把医学伦理学的一切理论、道德原则和规范都背诵下来
A."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B."无恒德者,不可以做医,人命生死之所系" C."一存仁心,……二通儒道,……三精脉理,……四识病原,……十勿重利。" D."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E."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厚,不可信也。"
A.《黄帝内经》 B.宋国宾《医业伦理学》 C.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D.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誓言》 E.帕茨瓦尔《医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