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基准利率 B.再贴现率 C.再贷款率 D.存款利率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A.价值符号 B.债务货币 C.强制性 D.管理货币
A.中央银行信贷收支 B.商业银行信贷收支 C.政策性银行信贷收支 D.非银行金融机构信贷收支
A.增加新税种以弥补财政赤字 B.个人购买国债 C.法人购买国债 D.信贷资金购买国债
A.商品交易结算 B.服务费用结算 C.财政收支结算 D.银行信贷结算
A.财政赤字 B.银行信贷紧缩 C.国际收支顺差 D.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客观需求量
A.银行信贷投放和回笼 B.财政收入和支出 C.货币的流通 D.资本的流动
A.投资受资关系 B.债权债务关系 C.强制与无偿关系 D.有偿分配关系
A.股票 B.债券 C.基金 D.期货
A.中央银行存款利率 B.中央银行贷款利率 C.中央银行再贷款率 D.中央银行再贴现率
A.100元 B.200元 C.201元 D.210元
A.50元 B.15元 C.65元 D.11.25元
A.中央银行利率 B.金融机构利率 C.同业拆借利率 D.票据市场利率
A.分业经营、混合监管 B.混业经营、分业监管 C.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D.混业经营、混业监管
A.信用合作社 B.中央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投资银行
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信用创造 D.金融服务
A.证券自营 B.证券发行 C.证券经纪 D.证券承销
A.证券发行 B.证券承销 C.证券经纪 D.资产证券化
A.代理国库 B.发行货币 C.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 D.对政府提供信贷
A.股票市场 B.票据市场 C.可转换大额存单市场 D.同业拆借市场
A.期限长 B.风险大 C.收益高 D.流动性强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资产管理公司
A.股票 B.债券 C.货币 D.互换
A.4.08% B.4% C.0.333% D.16.33%
A.看涨期权 B.买进期权 C.看跌期权 D.双向期权
A.1.1 B.1.2 C.1.4 D.2
A.10万元 B.30万元 C.50万元 D.100万元
A.财政性存款 B.大额定期可转让存单 C.企业定期存款 D.单位活期存款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信托公司 D.资产管理公司
A.同业拆借是信用拆借 B.融通资金的期限短 C.拆借利率按照中央银行的规定执行 D.交易的资金是各个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账户上多余的资金
A.存款货币 B.基础货币 C.现金货币 D.广义货币
A.营业职能 B.保护职能 C.管理职能 D.监管职能
A.无形资产 B.固定资产 C.现金资产 D.或有资产
A.充当信用中介 B.控制风险,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 C.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 D.面对社会公众保持流动性
A.联行汇差 B.应收汇差 C.应付汇差 D.联行往来差额
A.自营贷款 B.委托贷款 C.抵押贷款 D.消费贷款
A.可疑类 B.关注类 C.次级类 D.损失类
A.信息咨询业务 B.评估业务 C.代理业务 D.结算业务
A.资产业务 B.贷款业务 C.投资业务 D.表外业务
A.会计分期假定 B.货币计量假定 C.持续经营假定 D.会计主体假定
A.银行现金流量表 B.银行利润表 C.银行资产负债表 D.银行财务管理表
A.资本利润率 B.资产利润率 C.经济利润率 D.利润增长率
A.支票 B.银行汇票 C.银行本票 D.商业汇票
A.短期贷款 B.中期贷款 C.长期贷款 D.贴现贷款
A.借记"应收利息",贷记"利息收入" B.借记"单位活期存款",贷记"应收利息" C.借记"利息收入",贷记"应收利息" D.借记"应收利息",贷记"单位活期存款"
A.托收承付结算 B.国内汇兑结算 C.支票计算 D.银行本票结算
A.信用风险 B.国家风险 C.市场风险 D.利率风险
A.正常类贷款 B.关注类贷款 C.次级类贷款 D.可疑类贷款
A.安全性目标 B.效率性目标 C.公平性目标 D.公开性目标
A.3 B.4 C.5 D.6
A.控制法 B.财务法 C.内控法 D.溢价法
A.市场风险 B.操作风险 C.法律风险 D.声誉风险
A.基础汇率和套算汇率 B.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C.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中间汇率 D.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
A.上升 B.下跌 C.不变 D.不确定
A.经常项目 B.资本与金融项目 C.结算与平衡项目 D.误差与遗漏项目
A.对外开放程度 B.国际收支交易频繁程度 C.经济发展水平 D.经常项目的变化
A.进口商 B.出口商 C.代收行 D.托收行
A.黄金非货币化 B.汇率制度的多样化 C.管理机构的国际化 D.储备货币多样化
A.一级储备 B.二级储备 C.三级储备 D.四级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