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屈腕试验 B.叩触诊试验 C.握拳试验 D.花托试验 E.前臂直尺试验
A.减少关节面的承重 B.缓解关节内结构的压力 C.治疗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挛缩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 D.确定关节活动范围末端阻力的性质 E.缓解疼痛
A.0°~30° B.0°~45° C.0°~60° D.0°~75° E.0°~90°
A.脑瘫患者 B.卒中患者 C.周围神经损伤患者 D.帕金森患者 E.脑外伤患者
A.正确的测定姿势 B.防止协同肌的替代作用 C.左右对比检查 D.应配合其他功能评定,如评定前的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必要的步态分析等 E.抗阻检查时如果出现疼痛,在疼痛不严重的情况下可继续完成检查
A.下落迅速 B.瞬间的下落,然后"卡住"并保持姿势 C.慢慢下落 D.抵抗 E.起始部分缓慢下落然后迅速落下
A.必须定时进行膀胱残余尿量的监测,避免发生尿潴留 B.应避免膀胱过度充盈或者手法加压过分 C.膀胱反射出现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因此,训练时注意循序渐进 D.一般来说,膀胱排空活动与痉挛的发作关系不大 E.逼尿肌反射亢进时叩击膀胱区可能导致尿液反流到肾脏
A.软组织抵抗 B.结缔组织抵抗 C.骨性抵抗 D.神经性抵抗 E.虚性抵抗
A.患者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并拢,置于床上 B.脐部以上的身体部分处于检查床缘外 C.双手抱头,固定双下肢于床上 D.若上身低于水平位时则为终止时间 E.测定和记录患者能维持姿势的最长时间,达到60秒为正常
A.0分 B.1分 C.2分 D.3分 E.4分
A.1 B.1+ C.2 D.2 E.3
A.2+ B.3- C.3+ D.4- E.4+
A.尺骨茎突 B.尺骨鹰嘴 C.肱骨内上髁 D.肱骨外上髁 E.桡骨茎突
A.常将解剖学中立位的肢体位置定为0° B.如果患者不能从解剖0°位运动,则应准确记录实际开始位的角度 C.应先测量被动关节活动范围,后测量主动关节活动范围 D.当患者某关节出现非正常过度伸展等现象时,可采用"-"表示过度伸展情况 E.正常情况下可进行双向运动的关节因病变而只能进行单向运动时,受限方向的运动范围可记录为"无"
A.揉法 B.㨰法 C.捏法 D.拿法 E.按法
A.抖法 B.捏法 C.按法 D.攘法 E.抹法
A.测量中心为髂前上棘 B.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C.移动臂与股骨纵轴平行 D.正常范围为0°~90° E.测量体位取立位
A.神经麻痹 B.关节内粘连 C.皮肤瘢痕挛缩 D.肌肉痉挛 E.关节强直
A.握力指数=握力(牛顿)/体重(千克)×100% B.握力指数应大于50% C.优势上肢握力比非优势上肢大5%~10% D.男性和女性在青春期前的握力大小相似 E.30岁以后握力逐渐下降
A.12寸 B.15寸 C.9寸 D.18寸 E.8寸
A.四点式步态 B.三点式步态 C.二点式步态 D.摆至步与摆过步态 E.单点步态
A.尊重 B.信任 C.主见 D.关切 E.理解
A.空吞咽 B.交互吞咽 C.侧方吞咽 D.点头样吞咽 E.声门上吞咽
A.要求患者尽量放松,由评定者支持和移动肢体 B.评定者应保持固定形式和持续地徒手接触,并以恒定的速度移动患者肢体 C.快速的牵张刺激可用于评定阵挛 D.在单侧功能障碍(如偏瘫)时,可将非受累侧作为正常对照 E.肌张力弛缓时,评定者可有肢体沉重感,且无反应
A.采用的理论方法不同 B.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要求不同 C.对来访者进行诊断的体系不同 D.对来访者进行工作的时间长短不同 E.治疗的目的不同
A.阻断去除法 B.运用手势表达 C.PACE技术 D.代偿手段的利用 E.实用交流能力的训练
A.胸段脊髓损伤并严重前列腺肥大 B.胸段脊髓损伤并膀胱肿瘤 C.颈段脊髓损伤并3度压疮 D.脊髓损伤并神志不清 E.胸段脊髓损伤并严重尿路感染
A.先用糊状食物 B.少量多餐 C.取端坐位,头前屈30° D.先用流质饮食 E.食物吞至舌根部时屏住气,以示指堵住气管造口再咽下,作几次吞咽动作
A.第1~2天 B.第3~4天 C.第5~6天 D.术后1周 E.术后1个月
A.正规的语言训练开始时期可在急性期,患者病情尚不稳定时 B.对发病2~3年后的患者,没有做训练必要 C.重度痴呆者仍适合进行语言训练 D.全身状态不佳者仍应进行语言训练 E.拒绝或无训练动机及要求者,不适合做语言训练
A.半小时 B.40~50分钟 C.2小时 D.半天 E.3小时
A.10ml B.15ml C.20ml D.25ml E.30ml
A.块 B.个 C.只 D.壮 E.颗
A.颈髓病变 B.大脑病变 C.小脑病变 D.腰段脊髓病变 E.臂丛神经损伤
A.尿道严重损伤或感染 B.尿道内压疮 C.接受大量输液 D.颈段脊髓损伤 E.前列腺显著肥大
A.开始训练时,应选择既有代偿作用且又安全的体位 B.一般让患者取躯干30°仰卧位,头部前屈 C.辅助者位于患者健侧 D.仰卧颈部后屈 E.偏瘫侧肩部用枕头垫起
A.心包经、三焦经、胆经 B.膀胱经、肾经、三焦经 C.胃经、脾经、心经 D.心经、小肠经、膀胱经 E.胆经、肝经、肺经
A.治疗头痛选上星和太冲 B.治疗腹泻选足三里和天枢 C.治疗感冒选曲池和风池 D.治疗眩晕选百会和涌泉 E.治疗便秘选天枢和大肠俞
A.摇法 B.振法 C.推法 D.拿法 E.按法
A.长臂量角器测量 B.短臂量角器测量 C.半圆形量角器测量 D.测量指尖与地面距离 E.圆规测量
A.为合穴 B.八脉交会穴 C.为四总穴 D.为强壮要穴 E.为五俞穴
A.皮肤、软组织或关节有感染 B.开放性伤口 C.急性传染病、严重感染 D.急性腰扭伤、关节脱臼 E.妇女怀孕及月经期
A.Crede手法加压时双手拇指置于髂嵴处,其余手指放在膀胱中部,逐渐施力向内下方压 B.Valsalva法时患者取卧位,放松腹部,屏住呼吸10~12秒,用力将腹压传到膀胱 C.Crede手法加压不会导致膀胱损伤和尿液反流到肾脏 D.Crede手法加压时可在耻骨上直接加压 E.Valsalva法时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使大腿贴近腹部,可防止腹部膨出,增加腹部压力
A.言语刺激 B.视觉刺激 C.在关节表面加压 D.控制关键点 E.牵张肌肉
A.微波治疗 B.直流电抗生素导入 C.超短波治疗 D.红外线治疗 E.紫外线治疗
A.肩外侧肩峰下注射 B.肱二头肌长头结节间沟注射 C.肩胛内上角注射 D.肱骨外上髁注射 E.腕管注射
A.尊重患者 B.立足于自然的人际关系之上 C.具有操纵性 D.倾听技术 E.理解患者
A.一天4次 B.5~6小时 C.1~2小时 D.7~8小时 E.一天6次
A.0~1000Hz B.0~100Hz C.50~200Hz D.0~50Hz E.100~200Hz
A.胸部 B.前臂 C.小腿 D.手背 E.足背
A.导尿管拔除后用清水清洗,可以采用煮沸消毒法消毒 B.如果患者能够部分排尿,使用频率可以为1~2次/日 C.每次导出的尿液一般以400ml左右为宜 D.残余尿少于80~100ml时可以停止清洁导尿 E.清洁导尿增加尿道感染几率,所以尽量提倡患者每天到医院进行无菌导尿
A.其适应证包括腰部软组织损伤、腰肌纤维炎、腰背筋膜疼痛综合征 B.两侧阻滞时,患者采取俯卧位,下腹部垫枕,确定腰椎棘突 C.单侧阻滞时,取健侧卧位,弯腰屈髋屈膝,于患侧棘突旁开5.0cm处做皮丘,腰麻针与皮肤成45°刺入 D.腰部椎间孔大,包覆脊神经根的蛛网膜常超出椎间孔,实施神经阻滞时应注意不要将麻醉药液注入其中 E.脊神经分布重叠常表现为在穿刺针到达椎旁或椎间孔之前即出现异常感觉,为达到阻滞效果,应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
A.叩击膀胱区频率50~100次/分 B.叩击膀胱区约100~500次 C.常见的排尿反射"触发点"是轻叩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挤压阴茎龟头等 D.叩击膀胱区时宜重而快,以尽量排空膀胱 E.可用听流水声、热饮、洗温水浴等作为辅助性措施
A.确定希望改变的是什么行为,并有专人随时记录这一行为发生的频度、程度 B.确定这一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C.设计一个新的结果取代原来的结果 D.认真地向患者介绍该疗法的原理和过程 E.强化实施
A.寰枢关节紊乱 B.椎动脉供血不足 C.椎动脉型颈椎病 D.落枕 E.颈型颈椎病
A.临床治疗用的超声一般常用频率是800kHz~1000kHz B.移动法为最常用治疗方法 C.1~2W/cm2为小剂量 D.2~3W/cm2为大剂量 E.不能用增大强度来抵偿缩短治疗时间
A.家庭的社会文化背景 B.家庭经济状况 C.家庭成员交互作用模式 D.代际间的问题 E.家庭目前的应付方式
A.依赖性增加 B.睡眠障碍 C.害怕孤独 D.自卑感加重 E.猜疑心加重
A.系统脱敏治疗 B.阐释技术 C.满灌治疗 D.厌恶疗法 E.阳性强化法
A.错误认知 B.情绪变化 C.行为变化 D.正确的认知 E.主观体验
A.无热量 B.微热量 C.温热量 D.热量 E.高热量
A.适应证包括颈椎病、颈椎退行性变、肌筋膜炎 B.定位方法可根据X线片颈椎椎体增生明显处、椎间孔狭窄节段,颈部压痛点 C.定位后可先注射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然后将针斜向两侧肌层,直至椎板 D.注射针可从一侧到另一侧,由浅到深,由上段到下段,最后作颈筋膜层浸润 E.单侧注射有效者应再作另一侧注射
A.开场技术 B.结构技术 C.引导技术 D.阐释技术 E.暗示技术
A.倾听技术 B.结构技术 C.引导技术 D.暗示技术 E.阐释技术
A.作业治疗处方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诊断、身心功能评定结果、专长、兴趣及生活条件,明确作业治疗的目标 B.制订处方后指导患者按处方一直实施下去直至功能恢复 C.强度的安排与调整必须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D.疗程中要定期评定,根据功能状态及时调整修订治疗处方 E.作业治疗处方包括作业治疗的项目、目的、方法、强度、持续时间、频率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A.木工 B.编织 C.绘画 D.泥塑 E.歌咏比赛
A.腹壁反射 B.球海绵体反射 C.肛门外括约肌收缩 D.膝反射 E.跟腱反射
A.左右失认 B.空间关系辨认障碍 C.体象失认 D.深度和距离辨认障碍 E.面容失认
A.第二心音 B.第三心音 C.第四心音 D.收缩期杂音 E.舒张期杂音
A.骶髂关节损伤 B.股神经损伤 C.髋关节屈曲畸形 D.臀中肌无力 E.髋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