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无动力 B.氧化酶阴性 C.发酵乳糖 D.不发酵葡萄糖 E.有芽胞
A.淋巴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幼稚细胞 E.中性粒细胞
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异常中性粒细胞 D.Ⅱ型异常淋巴细胞 E.Ⅰ型异常淋巴细胞
A.内源途径凝血因子是否异常 B.外源途径凝血因子是否异常 C.共同途径凝血因子是否异常 D.血管壁功能是否异常 E.血小板功能是否异常
A.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胞浆内,直径1~2μm暗紫红色圆形小体 B.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胞浆内,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 C.瑞氏染色后,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胞浆内出现形态不一的蓝色点状物 D.煌焦油蓝染色后,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胞浆内出现形态不一的蓝色点状物 E.新亚甲蓝染色后,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胞浆内出现形态不一的蓝色点状物
A.正常成人外周血涂片中偶见 B.1周之内婴儿血涂片中仅可见到少量 C.外周血涂片中出现常表示红系增生减低 D.巨幼红细胞贫血外周血涂片中罕见 E.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涂片中不会见到
A.清蛋白 B.α球蛋白 C.β球蛋白 D.甘油三酯 E.纤维蛋白原
A.发热、寒战 B.低血压、休克 C.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D.血红蛋白尿、肾衰竭 E.皮肤潮红、瘙痒
A.尿液中溶质颗粒数 B.尿液中蛋白质、糖等大分子物质 C.尿液中溶质分子所带正电荷 D.尿液中溶质颗粒大小 E.尿液中溶质分子所带负电荷
A.pH试纸法 B.试带法 C.指示剂法 D.滴定法 E.pH计法
A.尿液盐类浓度过低,可致加热乙酸法假阴性 B.加酸过多,会使结果阳性降低 C.灵敏度较高,一般为0.01g/L左右 D.尿液盐类浓度过低时,可加饱和氯化钠溶液后再测定 E.加酸的目的是使尿pH接近蛋白质等电点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浆细胞 E.上皮细胞
A.结核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膜炎 C.尿毒症 D.肾炎 E.心力衰竭
A.巨幼细胞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感染性贫血 D.地中海性贫血 E.继发性贫血
A.正常骨髓 B.溶血性贫血 C.难治性贫血 D.地中海贫血 E.缺铁性贫血
A.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B.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嗜酸细胞增多型 E.单核细胞白血病
A.IgA B.IgD C.IgE D.IgG E.IgM
A.霍奇金病结节硬化型 B.霍奇金病淋巴细胞为主型 C.霍奇金病混合细胞型 D.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细胞型 E.非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
A.外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20% B.骨髓中原始粒细胞>10%(NEC. C.骨髓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0%(NEC) D.骨髓中有显著的胶原纤维增生 E.出现Ph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
A.特异性染色体易位t(15;17) B.染色体易位t(11;17)(q23;q21) C.染色体易位t(5;17) D.染色体易位t(11;17)(q13;q21) E.特异性染色体重排t(6;9)
A.数量与血液黏度不相关 B.数量与血液黏度成反比 C.数量与血液黏度成正比 D.变形能力减低,血液黏度亦减低 E.聚集性越大,血液黏度越低
A.FⅤ B.FⅧ C.FⅪ D.FⅫ E.蛋白C
A.FⅦ B.FⅦa C.FⅤ D.FⅤa E.FⅧ
A.缺铁性贫血 B.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失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A.TC用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 B.HDL-C可用选择性化学沉淀法测定 C.ApoAⅠ可用免疫浊度法测定 D.ApoB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时多为两点定标 E.全自动分析仪测定LDL-C可用直接测定匀相法
A.β-VLDL经肝的ApoE受体清除受阻 B.肝从CM残粒获得的外源性胆固醇减少,自身合成胆固醇并分泌的VLDL增多 C.VLDL过度生成而堆积在血浆中 D.LPL活性升高 E.VLDL不能转变成LDL
A.需胆固醇酯酶水解胆固醇酯 B.需胆固醇氧化酶氧化胆固醇 C.需过氧化物酶利用Triruder反应显色 D.需脱氢酶消耗NADH测定340nm吸光度下降 E.需缓冲液、胆酸钠、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
A.己糖激酶法 B.葡萄糖氧化酶法 C.邻甲苯胺法 D.无机化学法 E.上述方法无差异
A.620nm B.405nm C.340nm D.510nm E.585nm
A.双缩脲反应 B.紫外吸收法 C.染色结合法 D.电泳法 E.凯氏定氮法
A.10秒和20秒 B.20秒和100秒 C.20秒和80秒 D.60秒和100秒 E.60秒和120秒
A.实际碳酸氢盐(AB)和CO2总量(TCO2) B.PCO2和PO2 C.CO2总量(TCO2)和PCO2 D.标准碳酸氢盐(SB.和碱剩余(BE) E.PCO2和碱剩余(BE)
A.火焰光度法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 D.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E.EDTA络合滴定法
A.可被吸附剂吸附 B.不受碘剂影响 C.不受血清TBG浓度影响 D.受T4/T3比值影响 E.应与T4测定合并进行
A.胰岛素 B.弹性蛋白酶 C.脂肪酶 D.淀粉酶 E.胰多肽
A.TG、TC B.AST、ALT C.ALP、ACP D.LDH、GGT E.CK、CK-MB
A.当反应达到终点 B.当反应达到最大速度一半时 C.当反应达到最大速度2/3时 D.当反应处于线性期时 E.当反应处于延迟期时
A.随机性 B.单向性 C.多向性 D.单元性 E.多元性
A.一级反应 B.高级反应 C.零级反应 D.初级反应 E.混合级反应
A.火焰光度法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 D.达旦黄比色法 E.EDTA络合滴定法
A.性别 B.年龄 C.妊娠 D.运动 E.肥胖
A.H和O抗原 B.K抗原 C.J抗原 D.V抗原 E.O抗原
A.普通琼脂能够生长 B.多不发酵乳糖 C.普通琼脂不能生长 D.革兰阳性 E.有芽胞
A.吲哚阳性 B.吲哚阴性 C.液化明胶 D.分解甘露醇阴性 E.ONPG阳性
A.赖氨酸试验阳性 B.赖氨酸试验阴性 C.精氨酸试验阳性 D.鸟氨酸试验阳性 E.液化明胶
A.发酵乳糖 B.迁徙生长 C.苯丙氨酸阴性 D.脲酶阴性 E.硫化氢阴性
A.与某些立克次体具有共同抗原 B.与衣原体具有共同抗原 C.与病毒具有共同抗原 D.与放线菌具有共同抗原 E.与EB病毒具有共同抗原
A.TCBS上不生长 B.无盐培养基上生长 C.不发酵蔗糖 D.有荚膜 E.TCBS上呈黄色菌落
A.具有色氨酸酶 B.无色氨酸酶 C.霍乱红试验阴性 D.硝酸盐还原能力阴性 E.动力阴性
A.产生荧光束 B.氧化酶阴性 C.不分解葡萄糖 D.有肉鞭毛 E.无鞭毛
A.营养要求苛刻 B.液化明胶阴性 C.β-内酰胺酶阴性 D.动力阴性 E.马尿酸试验阴性
A.只需要Ⅹ因子 B.需要Ⅹ因子、Ⅴ因子 C.只需要Ⅴ因子 D.有鞭毛 E.多数无荚膜
A.分解葡萄糖阴性 B.分解葡萄糖阳性 C.分解麦芽糖阴性 D.分解蔗糖阴性 E.发酵鼠李糖阳性
A.荚膜 B.鞭毛 C.菌毛 D.异染颗粒 E.芽胞
A.芽管形成试验 B.糖同化试验 C.糖发酵试验 D.尿素酶试验 E.厚膜孢子形成试验
A.直接显微镜检查 B.酶免法检测抗原 C.核酸检测 D.人工培养基培养 E.细胞培养
A.无细胞壁结构,呈多形性 B.具有完整细胞壁结构 C.人工培养基不能生长 D.有细胞壁结构,呈多形性 E.革兰阳性
A.TCBS上不生长 B.有嗜盐性 C.无动力 D.O/129敏感 E.氧化酶阴性
A.56℃,15分钟 B.56℃,30分钟 C.56℃,60分钟 D.100℃,15分钟 E.100℃,30分钟
A.Th B.T4淋巴细胞 C.Tc D.DC E.NK
A.变性IgM B.变性IgG C.RF D.IgM类RF E.IgG类RF
A.AFP B.CEA C.CA125 D.CA15-3 E.PSA
A.ELISA B.荧光免疫 C.放射免疫 D.酶免疫印迹 E.胶体金层析
A.T细胞数量 B.sIL-2R C.CRP D.补体含量 E.IL-6
A.Th细胞 B.B细胞 C.Tc细胞 D.单核细胞 E.NK细胞
A.待测物质不适合免疫学检测 B.待测物质抗原特异性较差 C.待测物质含量超出检测范围 D.待测物质含量过低 E.待测物质无免疫活性
A.唾液腺和泪腺 B.甲状腺 C.肾上腺 D.前列腺 E.胰腺
A.血清单克隆IgM增加 B.中性粒细胞分叶增加 C.血小板增加 D.小红细胞性贫血 E.红细胞增加
A.分化抗原 B.病原体抗体 C.沉积IC D.自身抗体 E.循环IC
A.沉淀线的宽度 B.沉淀线的数量 C.沉淀线的位置 D.沉淀线的形态 E.沉淀线的深浅
A.0.8ng B.1.0ng C.1.2ng D.2.4ng E.3.6ng
A.sIgA测定 B.血清IgM测定 C.B细胞表面smIg测定 D.噬菌体试验 E.外周血B细胞CD10测定
A.直接测定细胞因子的含量 B.间接测定细胞因子的含量 C.直接定性特定的细胞因子 D.间接定性特定的细胞因子 E.测定特定细胞因子的活性
A.痰液找虫卵 B.肛门周围查成虫 C.粪便中查包囊或滋养体 D.粪便中查卵囊或滋养体 E.尿液查滋养体
A.猪带绦虫 B.牛带绦虫 C.细粒棘球绦虫 D.微小膜壳绦虫 E.曼氏迭宫绦虫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胆囊炎 C.急性胆管炎 D.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E.溃疡病穿孔
A.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 B.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 C.中幼粒细胞和晚幼粒细胞 D.晚幼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 E.成熟中性粒细胞
A.出现本-周蛋白 B.出现红细胞管型 C.出现蜡样管型 D.出现白细胞管型 E.出现上皮管型
A.新鲜尿液经离心沉淀镜检高倍视野红细胞大于3个 B.新鲜尿液经离心沉淀镜检高倍视野红细胞大于1个 C.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5万 D.12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 E.新鲜尿液经离心沉淀镜检高倍视野红细胞大于18个
A.骨髓增生活跃 B.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C.骨髓增生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 D.粒红比值增高 E.红细胞系统增生以晚幼红细胞为主
A.三价铁离子药物治疗 B.二价铁离子药物治疗 C.维生素B12治疗 D.维生素C治疗 E.中药治疗
A.溶血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A.慢性失血 B.维生素B12缺乏 C.吸收障碍 D.需要量增加 E.维生素C缺乏
A.夏科-雷登结晶 B.草酸钙结晶 C.磷酸钙结晶 D.血红素结晶 E.脂肪酸结晶
A.急性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淋巴瘤
A.谷氨酸脱氢酶 B.胆红素氧化酶 C.α-羟类固醇脱氢酶 D.乳酸脱氢酶 E.甘油激酶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狂犬病病毒 C.人巨细胞病毒 D.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E.病毒干扰现象
A.T细胞增殖试验 B.Tc细胞毒试验 C.溶血空斑试验 D.血清Ig水平测定 E.旧结核菌素皮试
A.黄色 B.红色 C.黑色 D.绿色 E.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