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BT还原试验 B.相应受体检测 C.黏附抑制试验 D.趋化试验 E.吞噬试验
A.贫血患者 B.高黏血症患者 C.血细胞比容高患者 D.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E.肺气肿
A.60分钟 B.40分钟 C.30分钟 D.20分钟 E.10分钟
A.白细胞群之间比例变化 B.某一群白细胞出现形态改变 C.某一群细胞数量异常 D.某一种细胞出现明显形态异常 E.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异常
下述血小板直方图提示 ()
A.巨大血小板增多 B.小血小板增多 C.血小板聚集干扰 D.小红细胞干扰 E.红细胞碎片干扰
A.IgA B.IgD C.IgM D.IgG E.IgE
A.晨尿 B.3小时尿 C.餐后尿 D.随机尿 E.中段尿
A.透明管型 B.颗粒管型 C.细胞管型 D.脂肪管型 E.蜡样管型
A.热沉淀法 B.对甲苯磺酸法 C.免疫速率散射浊度法 D.酶免疫分析法 E.免疫固定电泳法
A.质控线和检测线均不出现红色为阳性 B.质控线和检测线均出现红色为阳性 C.仅质控线出现红色为阳性 D.仪检测线出现红色为阴性 E.质控线和检测线均出现红色为阴性
A.抗酸染色 B.墨汁染色 C.煌焦油蓝染色 D.巴氏染色 E.瑞氏染色
A.>5% B.>15% C.>25% D.>45% E.>50%
A.球菌++++ B.杆菌++++ C.上皮细胞++++ D.白细胞5~15个/HP E.白细胞15~30个/HP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A.过氧化物酶染色 B.碱性磷酸酶染色 C.过碘酸-雪夫反应 D.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E.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A.激烈运动 B.新生儿 C.病毒性感染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早幼粒细胞阶段缺如 B.中幼粒细胞阶段缺如 C.原始红细胞阶段缺如 D.早幼红细胞阶段缺如 E.中幼红细胞阶段缺如
A.B细胞性 B.T细胞性 C.30%B细胞性和70%T细胞性 D.40%B细胞性和60%T细胞性 E.50%B细胞性和50%T细胞性
A.RA B.RAS C.RAEB D.RAEB-T E.CMML
A.MCH、MCV、MCHC B.RBC、MCH、RDW C.RBC、Hb、HCT D.HCT、RDW、MCHC E.MCV、RBC、MCHC
A.急性病程多见 B.少见肝、脾大 C.尿含铁血黄素常为阳性 D.少见红细胞脆性改变 E.急性加重时可见骨髓再障危象
A.感染 B.酗酒 C.铅中毒 D.慢性失血 E.长期输血
A.白色血栓 B.红色血栓 C.血小板血栓 D.微血管血栓 E.混合血栓
A.因子抑制物 B.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 C.血管性血友病 D.遗传性因子Ⅻ缺乏症 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血清透明,胆固醇明显增加,甘油三酯正常 B.血清乳白色,胆固醇正常或稍高,甘油三酯明显增加 C.血清混浊,胆固醇稍高,甘油三酯增高 D.血清混浊,胆固醇正常,甘油三酯稍高 E.血清透明,胆固醇增加,甘油三酯增加
A.通常测定LDL中胆固醇的含量来表示LDL的水平 B.聚乙烯硫酸盐法可选择性沉淀HDL C.当TG水平大于4.25mmol/L时就不能采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LDL-C含量 D.Friedewald公式为LDL-C=TC-HDL-TG2.2 E.用自动分析仪测定LDL-C时采用直接测定匀相法
A.超速离心分离法 B.沉淀分离法 C.电泳分离法 D.遮蔽直接测定法 E.电极法
A.测定NADPH的生成量 B.测定NADPH的减少量 C.测定NADH的生成量 D.测定NADH的减少量 E.测定红色醌类化合物的生成量
A.区带最浅的是α1球蛋白 B.有时β区带可以分出2条带 C.区带最深的是清蛋白 D.新鲜标本有时可见前清蛋白 E.免疫球蛋白、补体都在γ区带
A.ALB升高 B.α1升高 C.α2升高 D.β降低 E.可能β-γ融合
A.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 B.丙氨酸和谷氨酸 C.天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 D.草酰乙酸和谷氨酸 E.谷胱甘肽和丙氨酸
A.受试者测定前三天禁肉食 B.尿量<0.5ml/min C.尿液标本存放室温过高 D.受试者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 E.血标本溶血
A.标本为血浆、尿、唾液、头发均可 B.测定的全过程需严格防止锌污染 C.严格控制实验用水质量 D.血浆和血清结果无明显差异 E.避免溶血
A.血清标本冰冻保存后使测定结果下降 B.血浆钾比血清钾低0.1~0.7mmol/L C.全血未及时分离或冷藏均使结果升高 D.标本严格防止溶血 E.采血前患者肌活动可使结果升高
A.血pH下降,PaCO2和[HCO-3]升高 B.血pH下降,PaCO2升高,[HCO-3]下降 C.血pH和PCO2下降,[HCO-3]升高 D.血pH、PaCO2、[HCO-3]均升高 E.血pH和PaCO2升高,[HCO-3]下降
A.T3+T4 B.T3+T4+TSH C.FT3+FT4 D.FT3+FT4+TSH E.T3+T4+FT3+FT4TSH
A.标准曲线法和内标法 B.标准曲线法和标准比较法 C.标准曲线法和外标法 D.内标法和标准比较法 E.外标法和标准比较法
A.总CB B.批内CV C.批间CV D.日间CV E.总CV
A.隔离连续分析 B.模仿手工操作分析 C.非隔离连续分析 D.同步分析 E.模块化系统分析
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B.火焰光度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分光光度法 E.离子选择电极法
A.血[H+]升高 B.血[Ca2+]升高 C.血[K+]升高 D.血[Ca2+]下降 E.血[K+]下降
A.补体活性 B.补体含量 C.自身抗体 D.病原体抗原 E.可溶性抗原
A.总补体活性 B.补体单一成分活性 C.总补体含量 D.补体单一成分含量 E.补体C3活性
A.局部Ⅲ型超敏反应 B.局部Ⅱ型超敏反应 C.全身Ⅲ型超敏反应 D.全身Ⅱ型超敏反应 E.局部Ⅰ型超敏反应
A.RIA法 B.ELISA法 C.速率散射比浊法 D.免疫电泳法 E.免疫固定电泳法
A.外周血T细胞数量减少 B.淋巴结结构不完整 C.外周血B细胞数量减少 D.甲状旁腺功能不全 E.反复发生病毒性感染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A.测定分化抗原 B.测定受体 C.测定微量物质 D.鉴定细胞 E.鉴定病原体
A.呈对称性、多发性损害 B.呈对称性化脓性炎症 C.呈非对称性损害 D.呈单发性损害 E.呈单发性、局灶钙化
A.荧光抗体技术 B.ELISA C.放射自显影 D.发光免疫测定 E.金免疫测定
A.15μg/L B.20μg/L C.50μg/L D.100μg/L E.200μg/L
A.酶免疫组化技术 B.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C.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D.流式细胞术 E.磁微粒分离技术
A.双抗体夹心法 B.双抗原夹心法 C.竞争法 D.间接法 E.捕获法
A.直接免疫荧光技术 B.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C.抗补体免疫荧光技术 D.双标记免疫荧光技术 E.偏振免疫荧光分析技术
A.抗原过剩 B.抗体过剩 C.抗原不是单一成分 D.抗体不是单一成分 E.抗原和抗体皆不是单一的成分
A.pH B.温度 C.离子强度 D.固定剂 E.淬灭剂
A.特异性高 B.其含量与生物活性相关 C.操作简便 D.用时短 E.重复性好
A.革兰阳性球菌 B.革兰阴性球菌 C.革兰阴性杆菌 D.革兰阳性杆菌 E.周身鞭毛
A.菌体呈分枝状 B.菌体呈细长杆状 C.菌体呈圆形菌 D.菌体有鞭毛 E.菌体有芽胞
A.革兰阴性球菌 B.革兰阴性杆菌 C.革兰阳性球菌 D.革兰阴性球杆菌 E.菌体有芽胞
A.革兰阴性双球菌 B.革兰阳性杆菌 C.有鞭毛 D.革兰阳性球杆菌 E.菌体有芽胞
A.革兰阳性杆菌 B.革兰阳性球菌 C.革兰阴性短杆菌 D.革兰阴性球菌 E.革兰阴性粗大杆菌
A.革兰阳性杆菌 B.革兰阳性球菌 C.革兰阴性球菌 D.革兰阴性杆菌 E.均有芽胞
A.普通琼脂生长良好 B.普通琼脂生长不良 C.普通琼脂菌落为绿色 D.普通琼脂菌落为金黄色 E.专性厌氧菌
A.6种抗原类型 B.5种抗原类型 C.4种抗原类型 D.3种抗原类型 E.2种抗原类型
A.多形性 B.易着色 C.生长慢 D.营养要求高 E.对渗透压敏感
A.能引起机会性感染 B.与医院感染无关 C.无明显毒力 D.常为耐药菌 E.常为多重耐药菌
A.KIA B.IMViC C.尿素酶试验 D.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E.血清学鉴定
A.革兰阳性 B.沙氏培养基37℃不生长 C.有5个血清型 D.尿素酶阳性 E.发酵葡萄糖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E.4小时
A.MH平板厚度应为5mm B.其他平板厚度一般为4mm C.直径90mm的MH平板注入25ml培养基 D.双糖铁培养基底层至少有2cm的直立段 E.斜面培养基的长度不超过试管的1/3
A.革兰阳性粗大杆菌 B.革兰阴性球菌 C.革兰阳性球菌 D.革兰阳性球杆菌 E.革兰阴性细小杆菌
A.革兰阴性球菌 B.革兰阴性杆菌 C.革兰阳性粗短杆菌 D.无芽胞 E.分枝状杆菌
A.专性厌氧菌 B.专性需氧菌 C.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 D.血平板上菌落为草绿色 E.血平板上菌落为金黄色
A.革兰阳性球菌 B.革兰阴性细长杆菌 C.革兰阳性杆菌 D.革兰阴性球菌 E.革兰阴性粗短杆菌
A.为需氧菌 B.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 C.加入血液生长不良 D.加入血液不生长 E.能形成芽胞
A.女性消化道 B.女性阴道后穹隆 C.男性生殖道 D.女性泌尿道 E.男性尿道
A.细粒棘球绦虫和蛔虫 B.猪带绦虫和肝吸虫 C.牛带绦虫和血吸虫 D.猪带绦虫和微小膜壳绦虫 E.细粒棘球绦虫和微小膜壳绦虫
A.失眠 B.嗜睡 C.腹痛 D.腹泻 E.肛周皮肤瘙痒
A.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B.甲状腺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C.甲状腺癌 D.亚急性甲状腺炎 E.下丘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A.Ⅰ型高脂蛋白血症 B.Ⅱ型高脂蛋白血症 C.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D.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E.Ⅴ型高脂蛋白血症
A.肉眼血尿 B.大量蛋白尿 C.等渗尿 D.管型尿 E.脓尿
A.无明显差异 B.明显差异 C.程度不同差异 D.完全相同 E.基本相同
A.血清、尿液胆色素测定和血清转氨酶测定 B.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测定 C.血、尿液淀粉酶测定 D.甲胎蛋白测定 E.肝穿刺活检
A.血清结合、未结合胆红素均升高 B.尿胆红素阳性 C.血清、尿液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增加 E.DeRitis比值<1
A.出血时间测定 B.细胞化学检查 C.优球蛋白时间测定 D.骨髓活检 E.PT时间测定
A.细菌感染 B.出血 C.DIC D.病毒感染 E.真菌感染
A.急性白血病-L2型 B.急性白血病-L3型 C.急性白血病-M3型 D.急性白血病-M5型 E.急性白血病-M6型
A.原始红细胞 B.早幼粒细胞 C.原始淋巴细胞 D.幼稚淋巴细胞 E.早幼红细胞
A.苦味酸 B.脲酶 C.谷氨酸脱氢酶 D.4-氨基安替比林 E.重氮试剂
A.类白血病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雌激素 E.病毒性感染
A.大肠埃希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普通变形杆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霍乱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