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发育沟大约有"Y"、"H"、"U"形的牙是()
A.下颌第一磨牙 B.下颌第二前磨牙 C.上颌第一前磨牙 D.下颌第一前磨牙 E.下颌第二磨牙
A.的卡因 B.碘甘油 C.多聚甲醛 D.麝香草酚 E.羊毛脂
A.牙釉质 B.牙本质和牙髓 C.牙本质 D.牙骨质 E.牙槽骨
A.从出生到死亡全程连续使用 B.从出生到死亡间断性使用 C.6个月~12岁 D.6个月~18岁 E.6~14岁
A.前期牙本质 B.修复性牙本质 C.原发性牙本质 D.继发性牙本质 E.硬化性牙本质
A.酸蚀症 B.楔状缺损 C.发育畸形 D.戴垫 E.夜磨牙
A.牙釉质 B.牙本质 C.牙骨质 D.A+B E.A+B+C
A.融合牙 B.双生牙 C.结合牙 D.牙内陷 E.牙中牙
A.复合树脂 B.银汞合金 C.玻璃离子粘固粉 D.磷酸锌粘固粉 E.聚羧酸锌粘固粉
A.磷酸锌粘固粉 B.聚羧酸锌粘固粉 C.银汞合金 D.复合树脂 E.玻璃离子粘固粉
A.放线菌 B.厌氧菌 C.卟啉菌 D.专性厌氧菌 E.兼性厌氧菌
A.半年 B.1年 C.2年 D.3~5年 E.5~9年
A.上颌第一前磨牙 B.下颌第一前磨牙 C.上颌第二前磨牙 D.下颌第二前磨牙 E.下颌第一磨牙
A.50% B.40% C.60% D.70% E.80%
A.上颌第一双尖牙多是单根管 B.上颌第一双尖牙多是双根管 C.上颌双尖牙出现双根管时候多是舌侧根管较颊侧根管细小 D.上颌双尖牙出现双根管时候多是近远中二根管 E.以上都不是
A.6~7岁 B.8~10岁 C.11~12岁 D.12~14岁 E.14岁以后
A.环胞霉素 B.苯妥英钠 C.消心痛 D.硝苯吡啶 E.硫氮桌
A.结缔组织细胞 B.马氏上皮剩余 C.防御细胞 D.神经、血管相关细胞 E.以上都对
A.成骨细胞 B.破骨细胞 C.间充质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以上都是
A.全身骨骼系统中比较不活跃的 B.随牙齿的位置和功能状态而发生改建 C.承受力,在受压力侧牙槽骨受刺激而增生 D.牙槽嵴顶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E.以上都不对
A.在牙颈部最厚,向根尖逐渐变薄 B.随年龄而增厚 C.它的新生依赖于其中的细胞的增殖 D.牙骨质和牙槽骨一样,其间有血管和淋巴管 E.以上都不对
A.无角化层有上皮钉突 B.有角化层,无上皮钉突 C.有角化层,也有上皮钉突 D.无角化层,也无上皮钉突 E.以上都不对
A.比牙龈表面上皮 B.与牙龈表面上皮更新速度相 C.比牙龈表面上皮快1倍 D.比牙龈表面上皮快2~3倍 E.以上都不对
A.是渗出液,来自牙龈结缔组织间液 B.是漏出液,来自牙龈血管 C.是漏出液,来自牙龈结缔组织间液 D.是渗出液,来自牙龈血管 E.以上都不对
A.是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 B.病变呈静止期和加重期交替出现 C.发生发展与龈上菌斑有关 D.牙龈炎最终发展为牙周炎 E.以上都不对
A.唇颊面、邻面 B.近中 C.远中 D.舌腭侧 E.唇(颊)、舌(腭)
A.炎症反应轻 B.没有或很少有骨和结缔组织的附着丧失 C.A正确 D.B正确 E.A+B均正确
A.附着龈的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称为点彩,在牙龈表面潮湿是较易看到 B.点彩是健康牙龈的特征 C.每个人的牙龈均可见点彩 D.炎症牙龈仍可见点彩 E.在人的一生中均可见点彩
A.任何人只要不注意口腔卫生,都会得牙周炎 B.牙龈炎不治疗,会逐渐发展成牙周炎 C.牙周炎不治疗,会逐渐加重,最终导致牙齿脱落 D.牙龈炎不治疗,也不会发展成牙周炎 E.以上都不对
A.四环素 B.洗必泰 C.强力霉素 D.艾力克 E.甲硝唑
A.龈沟底部 B.结合上皮的中部 C.结合上皮的根方 D.穿过结合上皮 E.结合上皮的冠方
A.牙龈结缔组织破坏 B.牙龈上皮增生 C.牙龈组织水肿 D.牙龈结缔组织充血 E.牙龈组织炎症细胞浸润
A.解热镇痛药 B.安眠镇静药 C.磺胺类药物 D.抗生素类药物 E.维生素类
A.单纯疱疹病毒 B.白色念珠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带状疱疹病毒 E.柯萨奇病毒
A.苍白螺旋体 B.人乳头瘤病毒 C.奈瑟淋球菌 D.加特纳杆菌 E.杜克雷嗜血杆菌
A.2%~4%碳酸氢钠溶液 B.甲紫水溶液 C.青霉素 D.氯己定 E.西地碘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卡他球菌 E.肺炎双球菌
A.鼻黏膜 B.外阴黏膜 C.胃黏膜 D.下唇唇红 E.颊黏膜
A.紧密接触 B.1mm C.2mm D.3mm E.3~5mm
A.翼内肌 B.口轮匝肌 C.上下唇弓肌 D.颧肌 E.唇颊肌
A.X线片示右下4恒牙胚上覆盖有骨质 B.X线片示右下4恒牙胚上无骨质覆盖 C.右下乳4对应颊侧黏膜可以看到恒牙牙尖 D.拔除右下乳4后探不到恒牙胚 E.以上都不是
A.氢氧化钙 B.复合树脂 C.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D.玻璃离子粘固剂 E.银汞合金
A.硬骨板,松质骨 B.密质骨,硬骨板 C.骨髓,骨小梁 D.密质骨,松质骨 E.骨小梁,密质骨
A.舌背黏膜 B.软腭黏膜 C.硬腭黏膜 D.颊黏膜 E.舌腹黏膜
A.舌线角 B.近线角 C.舌切线角 D.唇切线角 E.远唇线角
A.牙数由多变少 B.牙根从无到有 C.牙列从多牙列向双牙列演变 D.牙形从异形牙向同形牙演化 E.牙的生长部位从分散到集中
A.撕裂食物 B.捣碎食物 C.磨细食物 D.切割食物 E.固定食物
A.左下第三磨牙为#17 B.右上第三磨牙为#1 C.右上第一磨牙为16 D.左上第二磨牙为17 E.右下第一前磨牙为34
A.下颌前牙 B.上颌尖牙 C.上颌中切牙 D.下颌尖牙 E.上颌前牙
A.下颌切牙牙冠窄小 B.下颌切牙牙根窄而扁 C.下颌切牙唇面光滑 D.下颌切牙舌面无明显边缘嵴 E.下颌切牙舌面有明显轴嵴
A.上颌中切牙 B.上颌侧切牙 C.下颌侧切牙 D.上颌尖牙 E.下颌尖牙
A.乳上颌尖牙 B.乳下颌尖牙 C.上颌尖牙 D.下颌尖牙 E.上颌中切牙
面有横嵴的牙是()
A.上颌第一磨牙 B.下颌第一磨牙 C.上颌第一前磨牙 D.下颌第一前磨牙 E.下颌第三磨牙
面发育沟常跨过近中边缘嵴到达近中面的牙是()
A. B. C.替代Ⅳ的牙 D.Ⅳ E.
A.上颌第二前磨牙 B.下颌第二前磨牙 C.上颌第一磨牙 D.下颌第一磨牙 E.下颌第三磨牙
A.近颊尖 B.近舌尖 C.远颊尖 D.远舌尖 E.远中尖
的面具有()
A.4个三角嵴,5个点隙,3条发育沟 B.4个三角嵴,4个点隙,4条发育沟 C.4个三角嵴,3个点隙,5条发育沟 D.5个三角嵴,2个点隙,5条发育沟 E.5个三角嵴,1个点隙,4条发育沟
A.乳磨牙体积依次减小 B.乳牙冠根分界明显 C.乳牙颈嵴明显突出 D.乳牙体积小,色乳白 E.乳牙根分叉大
A.下颌前磨牙常用做判断颏孔位置的标志 B.面的点隙、沟均为龋齿的好发部位 C.牙根均为扁形单根且根尖弯曲 D.面中央窝内可出现畸形中央尖 E.第二前磨牙常作为义齿修复的基牙
A.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顺序先后萌出 B.中线左右同颌的同名牙几乎同时萌出 C.上颌牙与下颌同名牙几乎同时萌出 D.下颌牙的萌出要比上颌的同名牙早 E.同龄人中女性牙的萌出要早于男性
A.每天早晚刷牙 B.定期更换牙膏 C.只刷唇侧牙面 D.只在晚间应用 E.无龋可以不用
A.和成人一样 B.不能使用 C.黄豆粒大小的量 D.农村用量要小 E.以上皆不正确
A.用含氟化钠的牙膏 B.用量要多些 C.用MFP的牙膏更好 D.监督指导下刷牙 E.不要用水漱口
A.很低 B.低 C.中 D.高 E.很高
A.四环素牙鉴别指数 B.釉质发育不全指数 C.错分类指数 D.地区氟牙症指数 E.龋失补指数
A.0.2~0.6ppmF B.0.7~1.OppmF C.1.0~1.5ppmF D.1.5~2.0ppmF E.2~2.5ppmF
A.5mm B.11mm C.8mm D.3mm E.以上都不对
A.牙周袋内大量炎性渗出物 B.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C.牙槽骨吸收严重 D.牙周袋形成 E.牙根面吸收的牙骨质出现新生现象
A.遗传 B.全身性疾病 C.病毒感染 D.龈下菌斑 E.龈下菌斑和龈下牙石
A.易癌变 B.微循环障碍是可能病因之一 C.可伴皮肤病损 D.白色斑纹可擦掉 E.常见口腔黏膜疾病
A.上皮不全角化 B.基底层液化变形 C.固有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 D.上皮钉突呈不规则锯齿状 E.棘层松解
A.口腔白斑 B.扁平苔藓 C.苔藓样反应 D.盘状红斑狼疮 E.多形红斑
面开髓孔洞形应是()
A.三角形 B.圆形 C.方形 D.颊舌向长的短椭圆形 E.近远中向长的短椭圆形
A.外伤 B.楔状缺损 C.浅龋 D.牙周炎 E.隐裂
A.三聚甲醛失活原理是凝固蛋白,引起血运障碍 B.亚砷酸失活原理是神经毒性,细胞毒性 C.三聚甲醛封药时间2周 D.亚砷酸封药时间1周 E.亚砷酸对组织的毒性无自限性
A.减小髓压,止痛 B.去除病变牙髓 C.髓腔消毒 D.去除刺激物 E.降低咬合
A.单根管多见 B.牙颈部无明显缩窄 C.颊舌径小于近远中径 D.双根管多见 E.腭髓角高
A.6~8岁 B.7~9岁 C.9~12岁 D.12~14岁 E.18岁
A.碘仿糊剂 B.氢氧化钙糊剂 C.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D.抗生素糊剂 E.甲醛甲酚
A.温度测试 B.电活力测试 C.叩诊 D.松动度 E.X线片检查
A.Ⅰ类洞 B.Ⅱ类洞 C.Ⅲ类洞 D.Ⅳ类洞 E.Ⅴ类洞
A.堵塞牙本质小管,增加牙本质的硬度和抗酸,抗溶性 B.诱导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 C.为蛋白沉淀剂,还原后沉积于牙本质小管堵塞小管 D.高热效应使牙本质表面变性和无机物熔融 E.刺激牙本质细胞形成修复性牙本质,较强持久的杀菌作用
A.牙槽嵴纤维 B.斜纤维 C.根尖纤维 D.根间纤维 E.越隔纤维
A.釉原蛋白 B.釉蛋白 C.鞘蛋白 D.内源性金属蛋白酶 E.丝蛋白酶
A.逆转录 B.中心法则 C.复制 D.翻译 E.转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