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者缺失,根据KenneD.y分类,此患者属于()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一类第一亚类 D.第二类第一亚类 E.第三类
A.200~500ml B.500~800ml C.800~1000ml D.1000~1500ml E.1500~2500ml
A.开放性创伤应该在2h内缝合,要不就只能延期缝合 B.开放性创伤应该在4h内缝合,要不就只能延期缝合 C.开放性创伤应该在8h内缝合,要不就只能延期缝合 D.开放性创伤应该在12h内缝合,要不就只能延期缝合 E.由于口腔颁面部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在24h外仍然能一期缝合
A.上牙槽前神经和腭前神经 B.上牙槽中神经和腭前神经 C.上牙槽中神经和腭中神经 D.上牙槽后神经和腭前神经 E.上牙槽后神经和腭后神经
A.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 B.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 C.普鲁卡因和丁卡因 D.利多卡因和丁卡因 E.布比卡因和普鲁卡因
A.晕厥 B.中毒 C.局部血肿 D.变态反应 E.以上都是
A.拔除上颌中切牙可以使用旋转力 B.拔除上颌侧切牙可以使用旋转力 C.拔除上颌尖牙可以使用旋转力 D.拔除上颌双尖牙使用摇动的方法,应该向腭侧用较大的力量 E.上颌磨牙拔除时候牵引的方向是向颊侧向面
A.颧骨 B.颧弓 C.上颌骨 D.下颌骨 E.鼻骨
A.恶性黑色素瘤 B.颌骨肉瘤 C.脂肪肉瘤 D.颌下腺腺癌 E.以上都不是
A.拔牙后1周 B.拔牙后2周 C.拔牙后3周 D.拔牙后1~2个月 E.拔牙后1年
A.有口内触诊 B.有口外触诊 C.在可能张口是触诊 D.双手口内外合诊 E.用一手的拇指、示指分别置于病变两侧触诊
A.坐位,头略仰起 B.坐位,两眼平视 C.坐位,头略低略偏向受检侧 D.自由体位,肌肉放松 E.平卧位,头偏健侧
A.玻璃和陶瓷制品 B.液状石蜡 C.凡士林和油脂 D.棉制品和橡胶制品 E.各种粉剂
A.片装引流 B.纱条引流 C.管装引流 D.负压引流 E.都不对
A.更换或去除引流物 B.创口渗血后渗出物多 C.敷料松脱或过紧,伤口剧痛 D.需观察伤口或皮瓣血运 E.以上都是
A.对称下颌后退位 B.亦称正中关系牙合 C.是一个功能性的后边缘位 D.髁突处于关节窝的后位 E.是一个稳定可重复的位置
A.1cm B.1~2cm C.2~3cm D.3~4cm E.4cm以上
正中时,可表现为()
A.中性 B.近中 C.远中 D.对刃 E.都对
A.牙体缺损 B.牙体变色 C.牙列缺损 D.牙列缺失 E.颞下颌关节疾病
A.无间隙 B.1~2mm C.2~3mm D.3~4mm E.4mm以上
A.解剖式印模 B.功能性印模 C.压力印模 D.闭口式印模 E.都不对
A.牙周膜面积 B.牙周组织健康状况 C.冠根的比例 D.牙槽骨的吸收情况 E.牙冠轴面形态
A.牙体缺损较大而无法充填治疗者 B.氟斑牙、变色牙 C.前牙错位、扭转 D.青少年恒牙 E.小牙畸形
A.腭侧基托形态 B.前牙长度 C.覆覆盖 D.前牙位置 E.以上都对
固位体的力主要是通过哪个部分传递到颌骨上()
A.桥体 B.固位体 C.基牙 D.黏膜 E.连接体
A.采取仰卧位 B.采取侧卧位 C.额部垫高 D.随时观察伤情变化,防止窒息和休克发生 E.疑有颈椎损伤的病员,颈下应放置小枕,头部左右两侧小枕固定
患者下颌缺失,拟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患者属于KenneDy第一类第一亚类 B.该可摘局部义齿为混合支持式 C.应该取得功能性印膜 D.该患者确定颌位关系的方法是用余留牙直接确定 E.如使用RPI卡环,基牙预备时候要预备近中支托凹
A.甲冠修复 B.金属全冠修复 C.烤瓷全冠修复 D.烤瓷桩冠修复 E.树脂修复
A.舌杆 B.舌杆加前牙连续卡环 C.舌板 D.与黏膜平行的接触的舌杆 E.以上都不是
A.此牙以前的治疗情况 B.治疗的效果如何 C.牙体缺损的原因 D.患者的要求 E.在哪里做的汞合金充填
A.检查该牙周围软组织情况 B.该牙行根管治疗 C.局麻下开髓封三甲 D.拍X线片分析拔除阻力 E.以上都不是
A.斜线式 B.直线式 C.横线式 D.纵线式 E.平面式
A.直接树脂修复腭侧牙尖 B.根管治疗后树脂修复腭侧牙尖 C.根管治疗后,烤瓷冠修复该患牙 D.根管治疗后,烤瓷桩冠修复该患牙 E.根管治疗后,金属全冠修复该患牙
患者残冠,X线片示根尖暗影。口腔检查见伸长明显,咬合较紧。以下治疗计划正确的是()
A.磨短,根管治疗后烤瓷冠修复 B.没有治疗的价值,建议患者拔除 C.根管治疗后不修复牙冠 D.磨短,一起根管治疗后做烤瓷冠修复 E.烤瓷冠修复,面为金属面
A.1周 B.2周 C.3周 D.4周后 E.1年后
A.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后神经 B.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 C.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鼻腭神经 D.腭前神经,鼻腭神经 E.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后神经,鼻腭神经
A.后、下、外 B.后、上、外 C.后、下、内 D.后、上、内 E.以上都不是
A.下颌中切牙 B.下颌侧切牙 C.下颌尖牙 D.下颌前磨牙 E.下颌磨牙
A.切牙乳头 B.腭大孔 C.腭小孔 D.颏孔 E.以上都不是
A.颊神经 B.舌神经 C.下牙槽神经 D.颏神经 E.腭前神经
A.1g B.115g C.2g D.2.5g E.3g
A.冷冻麻醉 B.表面麻醉 C.骨膜上浸润麻醉 D.牙周膜注射浸润麻醉 E.针刺麻醉
A.开口初期的弹响 B.单声弹响音 C.多声破碎音 D.连续的摩擦音,有的似捻发音,有的似揉玻璃纸音 E.有弹响病史,进而弹响消失
A.口内手术后瘢痕挛缩 B.长期咀嚼槟榔致口腔黏膜广泛地纤维性变 C.颜面部Ⅲ度烧伤 D.儿童期颏部的对冲性损伤 E.鼻咽癌放疗后
A.额纹是否消失、能否皱眉 B.眼睑能否闭合 C.能否吹口Ⅱ肖 D.能否提口角 E.鼻唇沟是否消失
A.夹住患牙 B.省力 C.防止邻牙损伤 D.避免牙龈损伤 E.利于使用扭转力
A.开口受限 B.冷热痛 C.术后1~3天放射性疼痛 D.术后3~5天肿痛未开始消退 E.拔牙创内无血块
A.可使用旋转力 B.不可使用旋转力 C.可稍加旋转力 D.摇动力和旋转力可同时使用 E.不可使用摇动力
A.120/80mmHg B.130/85mmHg C.140/85mmHg D.160/90mmHg E.180/100mmHg
A.上颌前牙 B.下颌切牙 C.上颌前磨牙 D.上颌磨牙 E.下颌磨牙
患者男性,58岁,上颌牙列缺失,缺失,双侧上颌结节过度增生,量相应牙槽嵴骨尖,远中深龋,远中舌尖缺损,已做完善根管充填,不松动,智齿,近中阻生,牙石(Ⅲ)
宣做的牙体修复设计是()
A.嵌体 B.甲冠 C.3/4冠 D.金属全冠 E.桩冠
A.切牙乳突 B.腭皱 C.上颌硬区 D.上唇系带 E.颧突
A.缓冲义齿组织面 B.调磨义齿边缘 C.加大垂直距离 D.选主要原因调,促进咬合平衡 E.义齿与黏膜不贴合,重新制作
A.KenneDy一类 B.KenneDy二类,第一亚类 C.KenneDy二类,第二亚类 D.KenneDy三类 E.KenneDy四类
A.拔除 B.治疗 C.洁治 D.去骨尖 E.修整上颌结节
患者女,60岁,缺失,残根,已做根管治疗,余留牙健康,前牙舌侧牙槽骨为斜坡形
取印模时,应取()
A.解剖式印模 B.功能性印模 C.一次印模 D.无压力印模 E.静态印模
A.3mm B.5mm C.8mm D.10mm E.12mm
A.密合 B.模型表面刮除0.3mm C.模型表面刮除1.0mm D.舌杆离开黏膜0.3mm E.舌杆离开黏膜1.0mm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E.1.8mm
A.0.1mm B.0.2mm C.0.3mm D.0.5mm E.1.0mm
A.10° B.20° C.30° D.40° E.以上都不是
A.邻牙牙周支持能力 B.邻牙牙冠大小、形态 C.缺牙区黏膜厚度 D.咬合关系 E.邻牙的位置
A.桥体合面减径 B.增加第一双尖牙作基牙 C.增加第三磨牙作基牙 D.缺隙近中为可动连接体 E.减轻第二双尖牙咬合力
A.倾斜度 B.共同就位道的获得 C.牙周应力集中 D.牙髓损害 E.以上都是不是
患者女性,32岁,单端固定桥(无)戴用2年余,近期自觉基牙松动,冷热痛不适,查:松动,固位体面穿孔,深龋洞,边缘不密合,牙龈充血,红肿
牙龈发炎的原因是()
A.基牙受力过大 B.牙冠过大 C.固体位面形态欠佳 D.固位体边缘与基牙不密合 E.以上都对
A.固位体与基牙不密合 B.设计不当,基牙受力过大 C.固位体材料强度差 D.基牙牙根过短 E.基牙牙周炎
A.减小桥体颊舌径及长度 B.增加桥体金属层厚度 C.固位体基牙密合 D.固位体边缘高度抛光 E.都对
A.治疗后,活动修复的设计应为 B.治疗后,以为基牙作固定修复 C.治疗后,以为基牙作固定修复 D.治疗后,以为基牙作固定修复 E.不修复
A.拆除固定桥 B.牙周上药 C.服用消炎药 D.全口洁治 E.不处理
患者男性,69岁,右上缺失,健康,近中舌侧倾斜,牙槽嵴丰满,上颌散在骨尖,牙合间距离正常
A.上颌硬区 B.下颌隆突 C.腭皱 D.下颌舌骨嵴 E.上颌颊系带
A.印模是否准确 B.位记录是否正确 C.排牙位置是否正确 D.基托边缘伸展是否正确 E.选牙是否合适
A.拔除 B.做牙槽骨加高术 C.做唇颊沟加深术 D.去骨尖 E.都不用
A.上颌取功能性印模,下颌取解剖式印模 B.上颌取解剖式印模,下颌取功能性印模 C.上下颌均取功能性印模 D.上下颌均取解剖式印模 E.都可以
A.回力卡 B.杆形卡 C.对半卡 D.联合卡 E.圈形卡
A.肌肉疲劳法 B.吞咽法 C.卷舌法 D.辅助法 E.面部外形观察法
A.后牙早接触 B.上总后缘过长 C.义齿固位不好 D.下颌后牙排列过于靠舌侧 E.都对
A.义齿边缘伸展不足 B.垂直距离过高 C.正中关系不正确 D.人工牙排列覆盖过小 E.以上都对
A.加强义齿固位 B.基托下沉 C.义齿咬合平衡已建立 D.义齿基托边缘位置可确定 E.患者已经可以用新义齿嚼食物
A.过敏体质 B.疼痛 C.恐惧 D.体位不良 E.饥饿
A.立即停止手术,保持呼吸道通畅 B.输液,纠正代谢紊乱 C.必要时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 D.嗅闻刺激性气体 E.吸氧
A.麻药中毒 B.麻药过敏 C.癔症发作 D.晕厥 E.肾上腺素反应
A.正中关系不正确 B.垂直距离过低 C.义齿咬合不平衡 D.义齿边缘封闭差,不密合 E.都不对
A.先检查正中关系是否正确 B.先检查垂直距离是否正常 C.先检查义齿的固位力如何 D.先让患者进食 E.重新制作义齿
A.义齿边缘过度伸展 B.义齿排列不整齐 C.义齿咬合不平衡 D.正中关系不正确 E.以上都不对
A.义齿边缘过度伸展 B.系带处缓冲不足 C.垂直距离过低 D.义齿磨光面抛光不够 E.咬合不平衡
A.每天戴义齿多长时间 B.什么情况下义齿松动 C.过去是否戴过义齿 D.是否能吃饭 E.是否有偏侧咀嚼习惯
A.2%戊二醛 B.0.1%水洗必泰 C.0.5%醇洗必泰 D.甲酚醛 E.1%过氧化氢
A.麻药注入血管中 B.注射点过高 C.针尖刺入过前 D.针尖刺入过后 E.针尖刺入过深
A.牙槽嵴 B.磨牙后垫 C.切牙乳突 D.颊侧前庭 E.黏膜腺导管开口
A.颞下间隙 B.眶下间隙 C.咬肌间隙 D.翼下颌间隙 E.颌下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