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对牙髓无刺激 B.对深龋可直接垫底 C.不溶于略带酸性的唾液 D.可渗入牙体和修复体细微结构中,形成一定机械嵌合力 E.该水门汀导电、导热
A.乳牙体积小,呈白垩色B.乳牙颈嵴突出,冠根分明C.第二乳磨牙与同颌的第一恒磨牙形态近似D.乳磨牙根短,分叉大E.上颌乳尖牙的牙尖偏向近中
A.远中颊尖的颊侧 B.近中颊尖的颊侧 C.远中舌尖的颊侧 D.近中舌尖的舌侧 E.远中颊尖与舌尖之间
A.0.5~1.0cm B.1.0~1.5cm C.1.5~2cm D.2~2.5cm E.2.5~3cm
A.角质栓形成 B.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C.基底膜模糊 D.血管内玻璃样栓塞 E.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带
A.痊愈 B.病变保持稳定状态 C.急性发作 D.根尖囊肿 E.致密性骨炎
A.在RNA多聚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B.在DNA多聚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自成RNA的过程 C.在RNA多聚酶的作用下,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D.在DNA多聚酶的作用下,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E.在DNA和RNA多聚酶的作用下,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A.闰管和纹管 B.纹管和排泄管 C.闰管和排泄管 D.腺泡和导管 E.腺泡和排泄管
A.成骨细胞 B.骨细胞 C.骨衬里细胞 D.前成骨细胞 E.破骨细胞
A.0.1%~0.11% B.0.12%~0.2% C.0.1%~1.0% D.0.2%~0.21% E.1%~1.5%
A.充填物边缘破裂 B.充填时没有使用窝洞消毒剂 C.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 D.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 E.治疗时病变组织未去净
A.没有自发痛 B.食物嵌塞或冷、热刺激可引起剧痛 C.有明显自发痛 D.有明显咬合痛 E.深探不痛
A.青春期龈炎 B.妊娠期龈炎 C.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D.药物增生性龈炎 E.慢性牙龈炎
A.急性假膜型 B.急性红斑型 C.慢性肥厚型 D.慢性红斑型 E.慢性假膜型
A.固位因素 B.抗力因素 C.牙周情况 D.邻牙面形态 E.对颌牙面形态
A.导线是基牙固有解剖外形高点线 B.导线在基牙上只有1条 C.导线就是卡环线 D.导线在1个基牙上可以画出多条 E.以上都不对
A.减轻或消除颌骨偏斜 B.改善语音 C.有利于进食和吞咽 D.盖住伤口,防止伤口感染 E.减轻手术对患者的心理冲击
A.恒前牙反 B.恒前牙盟出时,出现中度拥挤 C.前牙开1mm D.上下恒切牙盟出早期,出现前牙深覆 E.上下颌第1恒磨牙建初期,完全远中关系
A.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冠小于1/4 B.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冠小于1/3 C.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3而不足1/2 D.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2而不足2/3 E.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2/3
A.磁力矫正器 B.方丝弓矫正器 C.直丝弓矫正器 D.功能性矫正器 E.活动矫治器
A.固位相对差 B.作用力单一 C.影响美观 D.难于整体移动牙齿 E.影响发育
A.牙周支持组织 B.颌骨 C.错位牙齿 D.牙槽骨 E.颅底
A.多形性腺瘤 B.单形性腺瘤 C.乳头状囊腺瘤 D.腺泡细胞癌 E.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A.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B.寻常性天疱疮 C.扁平苔藓 D.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E.念珠菌病
A.成釉细胞瘤 B.牙源性钙化囊肿 C.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D.牙源性角化囊肿 E.牙源性腺样瘤
A.黏液表皮样癌 B.腺样囊性癌 C.多形性腺瘤 D.单形性腺瘤 E.肌上皮瘤
A.家族性巨颌症 B.组织细胞增生症 C.骨纤维异常增生症 D.骨化纤维瘤 E.牙骨质-骨化纤维瘤
A.恒牙的牙颈嵴突出,与牙根分界清楚 B.恒牙牙冠颜色偏白 C.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及远中尖的大小基本相等 D.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外形呈斜方形 E.以上都不是
A.耳屏前区域 B.颈动脉三角区 C.颈外动脉走行区 D.下颌下缘与嚼肌附着前缘交界处 E.下颌角区
A.迷走神经 B.喉返神经 C.颈交感神经 D.舌下神经 E.副神经
A.肌肉居先,颌骨次之,牙齿再次之 B.肌肉居先,牙齿次之,颌骨再次之 C.颌骨居先,肌肉次之,牙齿再次之 D.颌骨居先,牙齿次之,肌肉再次之 E.牙齿居先,肌肉次之,颌骨再次之
A.上颌结节、翼钩、喙突、切牙孔、颏棘 B.上颌窦、颧突、上颌结节、切牙孔、颏棘 C.上颌结节、翼钩、喙突、切牙孔、鼻腔 D.颧骨、上颌结节、翼钩、切牙孔、上颌窦 E.上颌窦、颧突、上颌结节、翼钩、喙突
A.重碳酸盐 B.氟 C.镁 D.碘 E.硫酸盐
A.IgG B.IgM C.IgA D.IgE E.IgD
A.乳杆菌属 B.罗氏菌属 C.丝杆菌属 D.奈瑟菌属 E.蛛网菌属
A.是一层非发育性的无细胞结构薄膜 B.清洁并抛光牙面后,数秒内牙面开始有蛋白质沉积 C.约20分钟内形成拱形无结构团块 D.厚度约520nm E.获得性膜可以在各种修复材料以及义齿上形成
A.晶体纯度高 B.晶体不变形 C.晶体表面积大 D.混水率低 E.以上都不是
A.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塑性 B.有适当的凝固时间,以35分钟为宜 C.精确度高 D.抗压强度大,表面硬度高 E.与印模材料不发生化学变化
A.对牙髓无刺激性 B.耐磨 C.溶解度小 D.与牙体组织有化学粘结性 E.颜色与牙色不一致
A.鹅口疮 B.复发性口腔溃疡 C.疱疹性龈口炎 D.球菌性口炎 E.李一弗病
患者女性,18岁,左上后牙遇冷水痛2周,咬物不用此侧已3个月。查:龋洞深达牙本质中层,叩诊(-)。冷水入洞痛,冷测同对照牙。该患牙诊断是()
A.中龋 B.深龋 C.慢性牙髓炎 D.可复性牙髓炎 E.牙本质过敏症
A.四环素 B.甲硝唑 C.麦迪霉素 D.非甾体类抗炎药 E.牙周宁
A.舌扁平苔藓 B.舌乳头炎 C.萎缩性舌炎 D.裂纹舌 E.地图舌
A.安抚治疗 B.垫底充填 C.活髓切断 D.干髓治疗 E.塑化治疗
A.残根 B.深龋 C.静止龋 D.慢性龋 E.特纳牙
A.慢性牙髓炎 B.急性根尖炎 C.可复性牙髓炎 D.逆行性牙髓炎 E.急性牙周脓肿
60岁男性患者,肤黑,面形瘦长,缺失。选择人工牙应()
A.唇面窄长,颜色略白,切端无磨耗 B.唇面短宽,颜色略白,切端无磨耗 C.唇面窄长,颜色略暗,切端无磨耗 D.唇面短宽,颜色略暗,切端有磨耗 E.唇面窄长,颜色略暗,切端有磨耗
患者缺失,下前牙排列正常,不松动,下前牙舌侧颈缘至口底距离为4mm,舌侧无软组织倒凹,应选择下列哪种大连接体()
A.单舌杆 B.封闭式腭板 C.变异腭板 D.舌板 E.颊杆
患者缺失,余留牙正常。最恰当的基牙选择()
A. B. C. D. E.
A.增加第二磨牙作基牙 B.增加尖牙作基牙 C.减少桥体所受力 D.缺隙近中为可动连接体 E.第一双尖牙作桩冠处理
A.治疗后第1天 B.3天 C.1周 D.3周 E.4周后
患者松动Ⅰ度,X线显示5牙槽骨吸收1/3,如选择套筒冠义齿基牙,可以作为()
A.固位支持型基牙 B.支持型基牙 C.缓冲型基牙 D.不能作为基牙 E.需拔除
A.中切牙间存在间隙 B.恒侧切牙向侧方倾斜 C.上下第一恒磨牙,出现偏远中关系 D.下颌前牙位于上颌前牙的唇侧 E.上前牙拥挤
A.安氏Ⅰ类,毛氏Ⅰ1类 B.安氏Ⅰ类,毛氏Ⅰ2类 C.安氏Ⅰ类,毛氏Ⅱ1类 D.安氏Ⅰ类,毛氏Ⅱ2类 E.安氏Ⅰ类,毛氏Ⅱ4类
A.上颌颌垫矫正器 B.下前牙联冠式斜导 C.肌激动器 D.FrankelⅢ E.头帽颏兜
A.无牙槽骨吸收 B.牙槽骨吸收不到根长的1/3 C.牙槽骨吸收不到根长的1/2 D.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2/3 E.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3/4
A.胎盘屏障 B.8岁以后生活在高氟区 C.刷牙时吞服含氟牙膏 D.氟骨症的表现 E.以上都不对
A.30%过氧化氢 B.10%~15%过氧化脲 C.15%过硼酸钠 D.10%~15%过氧化氢 E.30%过氧化脲
A.出生后第1年 B.出生后第2年 C.出生后第3年 D.出生后第4年 E.出生后第5年
A.固位钉在修复体中的部分为抗力臂 B.避让牙尖下的髓角和正对根分叉的薄弱区 C.钉道的方向与牙面平行 D.对修复体和牙体组织均产生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E.粘固钉对牙体组织几乎不产生应力,因此固位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