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可以不迭达 B.可以晚于承诺通知到达 C.可以晚于承诺通知3日后到达 D.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
A.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B.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C.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大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应运而生了 D.企业的本质或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A.固定成本 B.可变成本 C.边际成本 D.隐成本
A.企业类型 B.组织结构 C.组织形式 D.市场结构
A.平均收益曲线比边际收益曲线陡峭 B.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 C.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 D.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
A.成本曲线 B.平均成本线 C.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 D.边际效用论
A.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B.生产的外部经济 C.消费的外部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A.纯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准公共物品 D.自然垄断产品
A.预算线向右方平行移动 B.预算线向内旋转 C.预算线向左方平行移动 D.预算线向外旋转
A.2% B.0.9% C.6% D.2.2%
A.产品价格 B.消费者偏好 C.替代品的价格 D.预期
A.市场价格法 B.生产法 C.支出法 D.收入法
A.C+I=C+S B.I=S C.I=S+(T-G) D.I=S+(T-G)+(M-X)
A.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B.批发价格指数 C.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D.消费者价格指数
A.1/6 B.1 C.1/3 D.2
A.两个国家产品的绝对生产成本 B.要素储备比例 C.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 D.生产资源配置比例
A.非竞争性 B.外部经济 C.竞争性 D.非排他性
A.需求价格弹性 B.供给价格弹性 C.需求交叉弹性 D.供给交叉弹性
A.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B.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 C.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 D.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
A.皮考克 B.马斯格雷夫 C.鲍莫尔 D.瓦格纳
A.社会 B.私人部门 C.企业 D.个人
A.国债负担率 B.国民经济承受能力 C.债务依存度 D.外贸依存度
A.20%B.40%C.60%D.90%
A.一上一下 B.两上两下 C.两上一下 D.一上两下
A.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B.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 C.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D.我国目前的财政管理体制是分级包干
A.专项转移支付 B.横向转移支付 C.一般性转移支付 D.其他转移支付
A.汲水政策 B.补偿政策 C.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D.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A.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加强各项重点建设 B.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 C.大幅度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D.不改变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A.现金余额数量说 B.现代货币数量说 C.商品交易数量说 D.劳务交易数量说
A.单位活期存款 B.流通中货币 C.银行定期存款 D.银行活期存款
A.维护金融稳定 B.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 C.提供金融服务 D.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A.个人 B.企业 C.政府 D.商业银行
A.全国支付清算系统 B.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 C.票据交换所 D.银行卡系统
A.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承担着资金融通职能 B.两者经营范围的宽窄 C.是否以盈利为目的 D.是否以银行信用方式融通资金
A.1年以内 B.1~5年 C.5年以上 D.3年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关 D.无法确定
A.固定利率制度 B.固定汇率制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盯住汇率安排 C.浮动汇率制或带有浮动汇率制色彩的盯住汇率安排 D.浮动利率制度
A.保护债权论 B.金融风险控制论 C.公共利益论 D.金融全球化理论
A.铸币平价 B.购买力平价 C.黄金输送点 D.利率平价
A.融通国际收支逆差,调节临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B.干预外汇市场,从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C.是一国对外举债和偿债的根本保证 D.保证国内收支平衡
A.参数估计 B.假设检验 C.定性变量 D.描述统计
A.分层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整群抽样 D.等距抽样
A.0.40 B.0.67 C.1.00 D.1.50
A.正相关 B.完全相关 C.不相关 D.不完全相关
()也称为R2,可以测度回归直线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
A.基尼系数 B.决定系数 C.国民消费水平系数 D.相关系数
A.城镇人口比重 B.年底总人口数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总值
A.增长速度 B.GDP C.发展状况 D.发展速度
A.产品产量指数 B.商品销售指数 C.价格指数 D.综合指数
A.预算会计 B.银行会计 C.管理会计 D.绿色会计
A.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 B.有关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 C.有关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 D.有关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信息
A.《企业会计准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C.《企业会计制度》 D.《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A.可靠性 B.配比原则 C.实质重于形式 D.谨慎性
A.会计循环 B.会计记录 C.会计分析 D.会计凭证
A.可变现净值 B.重置价值 C.现值 D.终值
A.资产类账户 B.成本类账户 C.费用类账户 D.负债类账户
A.利润表 B.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C.现金流量表 D.资产负债表
A.会计分析 B.会计报表 C.利润分配 D.结账
A.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之一 B.流动比率应维持在1:1左右比较理想 C.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D.流动比率可以用来衡量盈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
A.相关比率 B.构成比率 C.效率比率 D.财务比率
A.配比制 B.实地盘存制 C.收付实现制 D.权责发生制
A.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B.产品质量管理关系 C.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 D.货币政策关系
A.物权法定原则 B.一物一权原则 C.物权公示原则 D.配比性原则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一
A.所有权 B.抵押权 C.留置权 D.质权
A.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B.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C.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D.双方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所订立的合同
A.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B.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C.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D.主合同与从合同
A.1993年12月 B.1999年12月 C.2004年8月 D.2005年10月
A.3人 B.1人 C.2人 D.5人
A.未经注册的商标可以使用,但是使用人不享有专用权 B.我国商标注册采用自愿注册和强制注册相结合,以自愿注册为主的制度 C.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他人可以使用注册商标 D.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未经核准注册的,不得在市场销售
A.自用物品 B.天然物品 C.建筑构配件 D.非用于销售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