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0~300ml B.300~500ml C.500~700ml D.500~1000ml E.1000~1200ml
A.血管张力不足 B.血容量过多 C.血容量不足 D.肾功能不全 E.心功能衰竭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先升高后降低 E.先降低后升高
A.细胞外液正常,细胞内液减少 B.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内液正常 C.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细胞内液轻度减少 D.细胞外液轻度减少,细胞内液显著减少 E.细胞内外液按比例减少
A.5%葡萄糖溶液 B.5%高渗盐水溶液 C.生理盐水 D.10%葡萄糖溶液 E.10%氯化钠溶液
A.10:1 B.15:1 C.20:1 D.25:1 E.30:1
A.尿量、钠量和钾量的排出均增加 B.尿量、钠量和钾量的排出均减少 C.尿量排出减少,钠量和钾量排出增加 D.尿量、钾量排出减少,钠量排出增加 E.尿量排出增加,钠量和钾量的排出均减少
A.慢性缺水 B.高渗性缺水 C.低渗性缺水 D.原发性缺水 E.等渗性缺水
A.输5%高渗盐水200~300ml B.按每公斤体重缺NaCl0.5g计,快速输生理盐水 C.按血清钠下降值×体重×0.6计,快速输生理盐水 D.快速输入胶体液及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 E.输高渗葡萄糖及升压药物使血压上升
A.2%~4% B.3%~5% C.4%~6% D.5%~7% E.6%~8%
A.Q-T间期延长 B.T波变平、降低或倒置 C.U波 D.QRS变宽 E.ST段改变
A.PR间期延长 B.QT间期延长 C.QRS间期延长 D.T波高而尖 E.以上都是
A.乏力、疲倦 B.腱反射消失 C.血压下降 D.昏迷 E.肌震颤
A.控制感染 B.促进咳痰 C.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换气 D.单纯高浓度吸氧 E.给予碱性液体
A.尿量钾含量减少 B.尿量低于30ml/h C.尿量超过60ml/h D.尿呈酸性 E.尿呈碱性
A.低于400ml B.500ml C.500~800ml D.1000ml E.1500ml
A.高钾血症 B.碱中毒 C.凝血异常 D.低体温 E.低血钾症
A.感染性休克 B.过敏性休克 C.溶血反应 D.循环超负荷 E.出血倾向
A.血压下降 B.中心静脉压下降 C.脉压缩小 D.尿量减少 E.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A.微血管自律运动增强,微循环灌流压有所升高 B.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微循环灌流量减少 C.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血液淤滞,静脉回流减少 D.血液流变性质改变,血液黏滞性增加,促使血小板聚集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组织缺血、缺氧加重,细胞坏死
A.脉细速,血压低,脉压显著缩小 B.脉细速,血压低,脉压轻度缩小 C.脉细速,血压正常,脉压无变化 D.脉稍快,血压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 E.脉细速,血压轻度降低,脉压无变化
A.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楔压(PAWP) B.心排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 C.动脉血气分析和动脉血乳酸盐测定 D.肺功能、肾功能和血生化 E.胃肠黏膜内pH和出凝血时间
A.非失血因素的休克,应以补充晶体液为主 B.失血性休克,仍需输入适量晶体液,以补偿组织间液及细胞内脱水 C.休克时间越长或越严重,需要补充晶体液的量越多 D.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时,最恰当的晶体液为5%葡萄糖生理盐水 E.液体复苏初期,输入的液体种类并不重要,而是争取时间维持组织灌注,可先输入等渗盐水或平衡溶液1000~1500ml
A.2~3倍 B.4~5倍 C.6~8倍 D.大于10倍 E.相差不多
A.恩氟烷>氟烷>异氟烷 B.异氟烷>恩氟烷>氟烷 C.恩氟烷>异氟烷>氟烷 D.氟烷>恩氟烷>异氟烷 E.氟烷=恩氟烷=异氟烷
A.大脑皮质 B.脑干网状激活系统 C.类脂质含量高的组织 D.大脑灰质 E.脊髓
A.0.25%~0.75% B.0.25%~1.0% C.0.75%~1.25% D.10.5% E.2.0%
A.循环衰竭 B.痛觉异常 C.呼吸抑制 D.截瘫 E.全脊麻
A.其表现为血压下降、心动过速、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 B.治疗时不必补充血容量 C.CO2突然排出可使冠脉和脑血管收缩 D.PaCO2持续升高一段时间后突然降低可诱发此症 E.治疗PaCO2升高,通气量要逐步增加
A.12小时 B.16小时 C.18小时 D.20小时 E.24小时
A.排尿困难或突然无尿 B.尿量明显减少 C.尿量明显增多 D.尿急、尿痛 E.血中尿素氮进行性升高
A.急性发作性呼吸衰竭 B.氧和指数(PaO2/FiO2)≤300mmHg C.X线胸片有双肺弥漫性浸润 D.肺动脉楔压(PAOP)>18mmHg E.存在诱发ARDS的危险因素
A.肠道手术 B.操作时间长的大手术 C.污染的创伤 D.65岁以上的患者 E.切口邻近感染区域的手术
A.手术造成膈神经损伤 B.腹膜后血肿刺激腹腔神经丛 C.膈下感染 D.粘连引起胃扭转 E.术后肠粘连
A.腹泻 B.肝功能损害 C.胆囊结石 D.肠黏膜萎缩 E.必需脂肪酸缺乏
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碱失衡
A.红细胞悬液(添加剂红细胞) B.库存全血 C.洗涤红细胞 D.新鲜冷冻血浆 E.新鲜全血
A.浓缩红细胞 B.洗涤红细胞 C.冷冻红细胞 D.少含白细胞的红细胞 E.库存全血
A.口服液体 B.按基础需要量+额外丧失量补液 C.按基础需要量+额外丧失量的1/2补液 D.按基础需要量+额外丧失量的1/3补液 E.按显性失水+不显性失水-内生水的公式补液
A.良性脂肪组织肿瘤 B.多见于皮下组织 C.儿童罕见 D.一般会引发疼痛及压痛 E.少有复发
A.起源于淋巴结 B.肿瘤没有包膜,呈弥漫性生长 C.组织内含有大量淋巴液 D.难于早期发现 E.受累部位组织呈淋巴水肿,肢体肥大
A.多见于白色人种 B.常见的有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两种 C.本病多见于男性 D.好发于50岁以下人群 E.多发生的部位是人的裸露部位
A.0.5J/kg B.1.0J/kg C.1.5J/kg D.2.0J/kg E.2.5J/kg
A.10% B.16% C.21% D.25% E.30%
A.上2~3cm B.下2~3cm C.上3~4cm D.下3~4cm E.上0~1cm
A.器官移植时血型必须相符或符合输血原则 B.采用ABO血型相容试验 C.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是指供者的淋巴细胞与受者的血清之间的配合试验 D.抗血清检测白细胞抗原要求Ⅰ类抗原HLA-A、B位点 E.抗血清检测白细胞抗原要求Ⅱ类抗原HLA-DR位点
A.肺供者不超过50岁 B.胰腺供者不超过55岁 C.心脏供者不超过60岁 D.肾脏供者不超过65岁 E.肝脏供者不超过70岁
A.心5小时 B.肝6~12小时 C.胰腺10~20小时 D.肺10~15小时 E.肾40~50小时
A.非渗透阴离子乳酸盐 B.棉糖和羟乙基淀粉 C.氢离子缓冲剂磷酸盐 D.谷胱甘肽 E.别嘌醇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5个
A.初期治疗与疖相同 B.中央部坏死组织应切除 C.切口大小与皮肤病变边缘平齐 D.全身反应严重应切开 E.创面大者可择期植皮
A.机体抵抗力与细菌毒力处于相持状态 B.细菌毒力增大 C.人体抵抗力下降 D.治疗不当 E.致病菌发病时间较长
A.多个相邻毛囊及其皮脂腺或汗腺急性化脓性感染 B.毛囊及其附属腺急性化脓性感染并有全身症状者 C.一个主囊及其附属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D.多个疖同时或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在全身各部位 E.以上都不是
A.可有或无寒战,发热呈稽留热或弛张热 B.多见于严重的痈,急性蜂窝织炎,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等 C.易并发心肌炎 D.感染性休克发生早,血压下降快 E.可发现转移性脓肿
A.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B.可引起骨坏死或慢性骨髓炎 C.必须等到有波动时才能切开引流 D.晚期疼痛减轻 E.多为指端异物刺伤后所致,亦可继发于甲沟炎
A.联合以多为好 B.能提高抗菌效果 C.可降低药物剂量 D.能防止或延迟药物出现耐药性 E.联合用药应避免敢用不敢停的弊病
A.检查血常规和血细胞比容 B.超声波检查 C.腹穿或腹腔灌洗 D.选择性血管造影 E.腹腔CT
A.受伤12小时,伤口轻度污染,清创后可行一期缝合 B.受伤已12小时,污染较重的伤口,清创后可作延期缝合 C.受伤24~28小时后伤口仍无明显感染,清创后可将伤口缝合,创缘对合 D.战地伤口清创后可行一期缝合 E.受伤达24小时的关节开放性损伤,清创后可予以缝合
A.伤后1~2天 B.伤后6~7天 C.伤后3~5天 D.伤后7天以上 E.2周以上
A.异体组织修复 B.自身组织修复 C.人造材料修复 D.异体骨植入 E.异体皮肤移植
A.淋巴瘤 B.黑色素瘤 C.骨髓瘤 D.神经纤维瘤 E.精原细胞瘤
A.无损伤性 B.操作简便 C.迅速 D.便于重复应用 E.可传导
A.神经损伤诊断 B.骨折诊断 C.血管损伤诊断 D.椎间盘突出诊断 E.肺部损伤诊断
A.肝 B.肠道 C.脾 D.胰 E.胆道
A.脏器功能测定 B.脏器显影 C.体外竞争放射分析 D.脏器示踪技术 E.以上都是
A.I131 B.Tc99m C.Tl201 D.Ga67 E.Iniii
A.I131 B.Tc99m C.Tl201 D.Ga67EIn111
A.I131 B.Tc99m C.Tl201 D.Ga67 E.In111
A.Xe131 B.Tc99m C.Tl201 D.Ga67 E.In111
A.早期恶性骨肿瘤 B.骨组织炎症 C.骨坏死 D.骨折 E.以上都是
A.X线球管 B.探测器 C.计算机系统 D.磁场 E.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