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汽车典当 B.房产典当 C.债券典当 D.股票典当
A.利率因素 B.规模因素 C.收益率趋同趋势 D.成本因素
A.符合条件的免息透支 B.储蓄存款 C.预借现金 D.免息分期付款
A.7 B.10 C.9 D.11
A.房贷余额 B.医疗欠费 C.车贷余额 D.创业贷款余额
A.20%B.25%C.30%D.35%
A.贷款起点不低于人民币3000元(不含3000元) B.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人民币5万元(含5万元) C.采取抵押方式担保的,贷款额度不得超过抵押物评估价值的70% D.采取质押方式担保的,贷款额度不得超过质押权利票面价值的90%
A.抵押物评估价值的40% B.抵押物评估价值的60% C.抵押物评估价值的70% D.抵押物评估价值的80%
A.1303115.70 B.1380927.68 C.1397742.70 D.1580872.68
A.39187.45 B.41926.85 C.48192.45 D.51874.85
A.74208.35 B.78509.60 C.78208.35 D.80509.60
A.留学贷款 B.学校学生贷款 C.国家助学贷款 D.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
A.教育储蓄和学校贷款 B.教育储蓄和政府贷款 C.教育储蓄和教育保险 D.教育保险和银行贷款
A.理财产品的安全性 B.理财产品的收益性 C.利率变动的风险 D.王先生的风险偏好
A.赔付,但需追缴少缴的保费 B.赔付,因为购买保险未满两年 C.不赔,保险公司解除该合同,并退还保费 D.不赔,保险公司解除该合同,不退还保费
A.赔付,因为购买保险已满两年 B.不赔,因为小郑瞒报了女儿的年龄 C.不赔,保险公司解除该合同,并退还保费 D.不赔,保险公司解除该合同,不退还保费
A.无效 B.有效 C.效力未定 D.需保险公司确定
A.不赔,因为保险公司合同无效 B.不赔,因为车辆因超载而发生事故 C.赔付,因为保险合同有效 D.赔付,因为购买保险已满两年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A.60 B.30 C.15 D.7
A.定期寿险 B.人寿保险 C.人身保险 D.意外伤害保险
A.终身寿险相当于一份100岁到期的定期寿险 B.终身寿险的保单所有人必须通过退保才能获得资金 C.大多数终身寿险保单属于分红保单 D.终身寿险也有部分保单属于非分红终身寿险
A.保费支付灵活 B.保单面额可适时调整 C.使用当期利率 D.保单的储蓄功能和保障功能不分离
A.都履行了结婚登记手续,具有登记结婚的形式 B.都缺乏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条件,属于违法婚姻 C.可撤销婚姻的请求权由当事人本人行使,无效婚姻的请求权由双方及利害关系人行使 D.二者请求权的存续期间,均可在婚姻无效原因消除前的任何时候提出请求
A.定期寿险 B.普通寿险 C.当期假定终身寿险 D.限期缴费终身寿险
A.遗嘱信托、生前信托、他益信托、自益信托 B.积极保险信托、消极保险信托 C.可撤销的人寿保险信托、不可撤销的人寿保险信托 D.附基金的人寿保险信托、不附基金的人寿保险信托
A.最高 B.最低 C.高于趸缴保费的现金价值 D.高于期限缴费保单的现金价值
A.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B.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 C.保险公司的机构网络 D.保险公司的经营特长
A.成长型基金 B.收入型基金 C.平衡型基金 D.伞形基金
A.上升 B.下降 C.由上升幅度确定 D.无法判断
A.提供信用保证,实现不动产的销售 B.财产所有权与收益权分离 C.不动产信托中信托公司只是一个项目的投资者 D.不动产信托中信托标的物为不动产
A.甲种外币存款为单位外币存款 B.持外币的我国境内居民均可开立丙种外币存款账户 C.在我国境内居住的外国人只可以开立乙种外币存款账户 D.丙种外币存款中的通知存款中的通知存款起存金额一般不低于1000元的等值外币
A.可转让存单 B.住房按揭支付证券 C.资产支持证券 D.房地产抵押按揭
A.凸性小的 B.凸性大的 C.二者无差别 D.无法判断
A.系统风险 B.利率风险 C.非系统风险 D.市场风险
A.4% B.5% C.6% D.7%
A.12.5% B.13.5% C.10.5% D.15.5%
A.14% B.15% C.12% D.11%
A.投资组合的绝对风险相对于市场组合绝对风险的比例 B.投资组合的绝对风险相对于市场组合相对风险的比例 C.投资组合的相对风险相对于市场组合绝对风险的比例 D.投资组合的相对风险相对于市场组合相对风险的比例
A.有效组合的期望收益和方差之间的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 B.有效组合的期望收益和风险报酬之间的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 C.有效组合的期望收益和标准差之间的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 D.有效组合的期望收益和β之间的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
A.15.5% B.16.5 C.18.5% D.20.5%
A.6元/股 B.8元/股 C.9元/股 D.10元/股
A.10.5元/股 B.11.5元/股 C.12.5元/股 D.13.5元/股
A.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B.市盈率=市价/总资产 C.市盈率=市价/现金流比率 D.市盈率=市场价格/预期年收益
A.102.62 B.100.00 C.98.56 D.97.42
A.71 B.82 C.86 D.92
A.1.95 B.2.95 C.3.95 D.4.95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平均税率 D.累进税率
A.征税机关 B.纳税人 C.税务顾问 D.会计师
A.避免应税收入的实现 B.避免适用较高税率 C.利用税收优惠 D.推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A.3000 B.3330 C.2000 D.1300
A.扣除应纳税所得额一半 B.扣除应纳税所得额的30% C.扣除应纳税所得额的40% D.全部扣除
A.500 B.300 C.200 D.0
A.0 B.3000 C.2000 D.1000
A.不征收房产税 B.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C.城市维护建设税按3%的税率征收 D.城市维护建设税按1%的税率征收
A.6825 B.7375 C.7825 D.8375
A.教育储蓄的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 B.教育储蓄一人一生中只可以享受一次 C.教育储蓄零存整取按整存整取的利率计息 D.教育储蓄存款的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
A.45 B.50 C.55 D.60
A.4元% B.8元% C.11% D.15%
A.首先正确界定客户家庭财产和其个人财产的范畴 B.对夫妻共有财产作理财规划时,应征得夫妻双方同意 C.对客户个人财产进行理财规划时,可以涉及客户配偶的财产 D.对客户个人财产进行理财规划时,不要涉及客户配偶的财产
A.胡先生的法定继承人是朱女士和小华 B.胡先生的法定继承人是李女士和小红 C.该存款为胡先生和朱女士的共有财产 D.该存款为胡先生和李女士的共有财产
A.因胡先生已死,所以吴先生的借款无法得到偿还 B.吴先生可以找朱女士要求偿还 C.吴先生可以找李女士要求偿还 D.吴先生可以要求以胡先生的存款50万元先行偿还
A.生子女 B.与继父母未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子女 C.养子女 D.与继父母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子女
A.婚前一方所负的债务 B.夫妻共同的生活债务 C.夫妻的经营性债务 D.夫妻双方约定由夫妻共同承担的债务
A.财产范围限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 B.约定的财产权力归属为共同所有 C.债务的性质为共同债务或个人债务 D.第三人知道该约定
A.夫妻一方在婚前付清了全部房款,并取得房产证,则该房屋属于婚前财产,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 B.夫妻一方婚前支付了部分房款,婚后取得房产证,则该房屋属于一方的婚前的个人财产 C.夫妻一方婚前支付了部分房款,婚后取得房产证,且婚后夫妻双方共同还贷,则该房屋属于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 D.夫妻一方婚前支付了部分房款,婚后取得房产证,且婚后夫妻双方共同还贷,则该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A.子女的出生或死亡 B.配偶或其他继承人的死亡 C.结婚或者离异 D.财产风险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