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装盒时一般采用()
A.整装法 B.分装法 C.混装法 D.分装或者混装法 E.分装或者整装法
A.采用功能性印模 B.边缘要圆钝,有一定的厚度 C.尽可能扩大印模面积 D.印模材料越多越好 E.使组织受压均匀
A.取模之前印模材料已经接近凝固 B.托盘上有水或者其他液体 C.临床取模时移位 D.取模时用力过大导致脱模 E.取印模后没有及时灌注
A.定点 B.定向 C.定位 D.控制作用力的大小 E.控制卡环体进入倒凹的深度
A.增加义齿强度 B.有利于固位 C.有利于发音 D.舒适 E.美观
A.基牙近中缺隙侧邻面 B.基牙无远中邻面 C.基牙颊侧近中倒凹区 D.基牙侧近中倒凹区 E.基牙颊侧远中倒凹区
A.冠内附着体 B.冠外附着体 C.远基牙上的间隙卡环 D.近基牙上的三臂卡环 E.套筒冠固位体
A.磨牙后垫前1/3 B.磨牙后垫中1/3 C.磨牙后垫后1/3 D.磨牙后垫前缘 E.磨牙后垫后缘
A.铸件不全 B.铸件飞边 C.铸件缩孔 D.铸件氧化膜过厚 E.铸件断裂
A.出现气泡 B.影响石膏凝固 C.脱模 D.模型不清晰 E.基牙折断
A.喷砂 B.除气 C.超声波清洗 D.电解 E.预氧化
A.有足够的厚度和强度支持瓷层 B.与牙体适合性好 C.金瓷衔接处避开咬合接触区 D.金瓷衔接处为刃状 E.唇面应该为瓷层留出0.85~1.2mm的间隙
A.防止铸造不全 B.使铸圈内外温度均匀 C.铸件更光滑 D.金属易于流入 E.使包埋料强度降低容易开圈
A.1.5mm B.2.5mm C.3.5mm D.4.0mm E.5.0mm
A.对组织的机械刺激作用 B.牙石内含有大量的细菌毒素 C.牙石为细菌提供了滞留部位 D.可以造成牙体龋坏 E.造成口臭
牙尖交错的中性指的是()
A.上颌第一磨牙的近颊尖与下颌第一磨牙颊面沟正对着 B.下颌第一磨牙的近颊尖与上颌第一磨牙颊面沟正对着 C.上颌第二磨牙的近颊尖与下颌第二磨牙颊面沟正对着 D.下颌第二磨牙的近颊尖与上颌第二磨牙颊面沟正对着 E.以上都不对
A.牙冠唇面形态 B.牙冠轴向倾斜 C.牙冠扭转 D.牙冠舌侧形态 E.牙冠长度
A.关系未对好 B.关系不恒定 C.在排牙过程中损坏了石膏模型 D.支架移位引起咬合增高 E.托卡环体部过高或模型牙颌面有石膏瘤
A.牙隐裂 B.楔状缺损 C.深龋 D.牙外伤 E.磨耗
A.包括整个牙槽嵴 B.边缘伸展到唇、颊、舌沟处 C.上颌后缘取到腭小凹处 D.下颌后缘盖过磨牙后垫 E.上颌两侧后缘伸至翼上颌切迹,并盖过上颌结节
A.防止大连接体下沉 B.防止义齿脱位 C.防止义齿翘动 D.提高大连接体强度 E.防止损伤基牙
A.污染小 B.需要焊媒 C.抗氧化差 D.适用范围较小 E.焊件无需包埋
A.蜡型最厚处 B.蜡型最薄处 C.蜡型的中央 D.铸道与蜡型的移行处 E.以上都不对
A.1h B.3h C.6h D.24h E.48h
患者男性,53岁,全牙列缺失,间距离过小,在排牙时最大的困难是()
A.人工牙难以排列在牙槽嵴顶 B.难以排出正常的覆覆盖 C.难以平分间距离 D.难以排出纵曲线和横曲线 E.以上都不对
患者女性,45岁,缺失,拟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做基牙,邻间隙食物嵌塞,基牙上最好采用何种卡环()
A.杆卡 B.回力卡环 C.联合卡环 D.三臂卡环 E.间隙卡环
患者男性,56岁,缺失,做基牙,关于弯制尖牙卡环的要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卡环臂一定要绕过轴面角 B.卡环体要在非倒凹区 C.卡臂尖应该位于基牙唇面的近中 D.卡环臂贴靠龈缘 E.卡环体不能过高影响咬合
患者男性,35岁,咬合紧,左下第一磨牙缺失,前后基牙正常,要求做烤瓷固定桥修复,下列哪一项不是减小桥体力的办法()
A.加深颌面排溢沟 B.降低牙尖高度 C.加大轴壁突度 D.加大颊舌侧外展隙 E.减小桥体的颊舌径宽度
A.有干扰 B.基托边缘过长 C.基托边缘伸展不够 D.牙槽嵴继发性吸收,基托不密合 E.垂直距离恢复不当
某患者,烤瓷联冠修复,临床试戴基底冠时,发现颈缘均匀短0.4mm,其余密合,出现此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基底冠蜡型制作时间过短 B.代型复位不良 C.铸造不全 D.颈缘打磨过多 E.间隙剂过薄
患者男性,56岁,缺失,余留牙伸长,拟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取模时最好采用哪种托盘()
A.成品塑料托盘 B.成品金属托盘 C.无牙颌托盘 D.个别托盘 E.局部托盘
患者,女性,23岁,磨牙银汞充填1周后自述咬物时疼痛,检查:见口腔卫生较好,无牙龈炎症,充填物表面有亮点,叩痛(+),无冷热刺激痛,处理时首选()
A.调磨牙尖 B.调磨充填体 C.牙髓治疗 D.重新充填 E.全冠修复
A.连接杆 B.正畸弓丝 C.无缝冠 D.锁槽 E.白和金片
A.上下颌弓关系异常 B.牙槽嵴吸收过多 C.牙槽嵴过于丰满 D.垂直距离恢复过高 E.垂直距离恢复过低
A.化学结合力 B.利用膨胀系数之间的差异产生结合力 C.分子间力 D.粘结力 E.机械结合力
A.避免牙体颊舌径过宽 B.避免牙体近远中径过宽 C.避免牙体外形过突 D.避免功能尖过陡 E.各轴壁近乎平行
A.打磨和抛光磁体和衔铁接触面 B.使磁体和衔铁接触面对位准确 C.使衔铁与根帽结合时与水平面平行 D.使衔铁与磁体的接触面完全暴露 E.使衔铁与磁体的接触面紧密接触
A.平头钳 B.梯形钳 C.日月钳 D.卡环钳 E.小梯形半月钳
A.尖牙 B.前磨牙 C.第一磨牙 D.后牙 E.前牙
A.排齐牙齿 B.增加弓丝的力 C.增加弓丝的挠曲度 D.保持软组织离开正畸托槽 E.以上都是
A.上颌前突 B.上下牙槽嵴低平 C.下颌前突 D.颌间距离小 E.下牙弓宽于上牙弓
A.颌弓的形态 B.颌弓的大小 C.颌间距离的大小 D.牙槽嵴的吸收程度 E.上下颌牙弓的水平关系
患者女性,74岁,上下颌牙列缺失,要求重新行全口义齿修复,查见上颌弓小,下颌弓大,上颌唇颊侧骨组织吸收明显,下颌牙槽嵴较丰满,原全口义齿按正常排牙,上颌固位差,若重做全口义齿应该了解
异常位关系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A.上下颌弓间的长度不调 B.上下颌弓间的宽度不调 C.间距离过大 D.间距离过小 E.牙槽嵴有拔牙创未长平
A.功能要求 B.支持组织的条件 C.对颌牙的情况 D.价格 E.美观
患者男性,35岁,缺失,做基牙,设计弯制间隙卡环
A.连接体将卡环与基托连接成一整体 B.连接体具有加强义齿的作用 C.连接体应分布合理 D.卡环的连接体应互相重叠i加强义齿抗折能力 E.卡环连接体与支托连接体平行,然后横跨,形成网状结构
A.要与间隙卡沟密合 B.要与间隙卡离开0.5mm C.要与间隙卡离开0.8mm D.要与间隙卡离开1.0mm E.要与间隙卡离开1.2mm
A.离开颊侧外展隙0.2mm B.离开颊侧外展隙0.5mm C.离开颊侧外展隙1.0mm D.贴靠在颊侧外展隙 E.与颌面密合
A.不进入缺牙间隙 B.止于对侧前磨牙处 C.进入前缺牙间隙并超过下前牙咬合着力点 D.进入缺牙间隙但是不超过下前牙咬合着力点 E.以上都不对
A.分子量大 B.残留单体少 C.色泽稳定性好 D.易产生气泡 E.机械强度好
A.湿砂期 B.糊状期 C.粘丝期 D.面团期 E.橡胶期
A.残留的叔胺和阻聚剂继续氧化 B.自凝塑料的多孔结构容易沉积色素 C.自凝塑料的着色剂容易与唾液发生反应 D.自凝塑料的质量普遍偏差 E.以上都不对
男性,30岁,缺失,余留牙正常,咬合关系良好,要求烤瓷桥修复。经基牙预备后比色
A.色调--彩度--明度--特性色 B.明度--彩度--色调--特性色 C.明度--色调--彩度--特性色 D.色调--特性色--彩度--明度 E.彩度--明度--色调--特性色
A.让患者去除口红及浓妆 B.盖住患者颜色鲜艳的衣服 C.比色最好不要凝视超过1分钟 D.患者的口腔应该与医师的用眼睛在同一水平 E.最好在备牙之前比色
A.上午8~12时,下午2~5时 B.上午9~11时,下午2~5时 C.上午8~12时,下午1~4时 D.上午9~11时,下午1~4时 E.上午8~12时,下午1~4时
A.少云晴天,自然光线由北向南采光 B.少云晴天,自然光线由南向北采光 C.无云晴天,自然光线由北向南采光 D.无云晴天,自然光线由南向北采光 E.多云晴天,自然光线由南向北采光
A.未出现骨吸收之前的牙槽嵴顶区 B.出现骨吸收后的牙槽嵴顶区 C.自然牙列生长的区域 D.唇颊舌肌作用与义齿的力量相互平衡的区域 E.上前牙排在牙槽嵴顶的唇侧
A.增加义齿的吸附力 B.增加义齿的黏着力 C.增加口内的大气压力 D.义齿内外唇颊舌肌的挟持力 E.增大咬合面积来获取固位力
患者女性,70岁,全牙列缺失,主诉原下颌义齿固位较差,要求重新修复,查见患者下颌牙槽嵴严重吸收,上颌牙槽嵴尚可,颌位关系正常
A.获得更好的支持和固位 B.获得更好的固位和稳定 C.获得更好的支持和稳定 D.有利于力的传导 E.以上都不对
A.下颌基托后缘蜡型止于磨牙后垫1/2或者2/3 B.上颌基托蜡型的后缘应该伸至翼上颌切迹 C.上颌基托蜡型腭侧边缘伸至软硬腭交界处稍后的软腭上 D.下颌前牙舌侧基托蜡型伸至第一前磨牙远中 E.上颌基托蜡型应该覆盖上颌结节
A.厚度均匀一致 B.表面光滑 C.颈缘清晰 D.不压迫软组织 E.上颌腭侧基托边缘厚而圆钝
A.保护口腔内软组织 B.连接义齿各部分成一整体 C.形态美观 D.增加义齿固位与稳定 E.提高义齿使用效率
患者男性,邻面龋坏,检查:见邻面接触点破坏,拟行邻嵌体修复
A.高嵌体 B.嵌体冠 C.树脂全冠 D.金属全冠 E.桩冠
A.去除龋坏组织 B.提供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 C.洞缘预备短斜面 D.洞壁无倒凹 E.洞深不能少于6mm
A.一次法和二次法 B.直接法和间接法 C.取模法和直接法 D.口内法和口外法 E.以上都不对
患者男性,56岁,因牙髓炎已行根管治疗术,现要求行全冠修复,检查:见无松动,牙根稍有暴露,设计龈上边缘,常规备牙取模
A.美观要求 B.固位要求 C.牙周状况 D.患牙形态 E.修复材料的性质
A.便于边缘检查 B.美观 C.牙周刺激小 D.不易引起牙龈退缩 E.磨除牙体较少
A.老年患者牙龈退缩明显者 B.前牙烤瓷冠 C.牙体缺损至龈下者 D.牙冠短小者 E.以上都不对
A.增加固位力 B.龋坏机会少 C.刺激牙龈 D.美观 E.以上都不对
患者缺失,对颌牙伸长,缺隙内龈距离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设计为基牙
A.连接义齿各部分成一个整体 B.承担、传递和分散力 C.修复缺损的软硬组织 D.直接固位作用 E.间接固位作用
A.排列瓷牙 B.排列塑料牙 C.雕刻蜡牙后更换成塑料牙 D.金属面牙 E.光固化复合树脂烤塑牙
A.磨牙颌面颊舌径的1/2 B.前磨牙颌面颊舌径的1/4 C.前磨牙颌面颊舌径的1/3 D.磨牙颌面颊舌径的2/3 E.磨牙颌面颊舌径的1/3
A.增强义齿的固位、稳定和强度 B.增强义齿的固位、稳定和美观 C.增强义齿的固位、支持和强度 D.增强义齿的固位、支持和稳定 E.增强义齿的固位、支持和舒适
临床上一般调整下列哪两个因素来达到前伸平衡()
A.切导斜度、补偿曲线曲度 B.牙尖斜度、髁导斜度 C.切导斜度、髁导斜度 D.牙尖斜度、定位平面斜度 E.切导斜度、定位平面斜度
A.印模是否准确 B.颌位记录是否准确 C.颌弓关系是否正常 D.排牙位置是否正确 E.基托边缘伸展是否合适
A.3~4mm B.5~6mm C.6~8mm D.8~10mm E.10~12mm
A.冠边缘过长 B.冠边缘不密合 C.冠翘动 D.咬合高 E.邻接关系不良
患者女,30岁,缺失,前牙深覆,排牙时下前牙咬合过紧,调整时应该注意()
A.适当磨改其邻面和唇舌侧轴面角 B.颈部盖嵴部磨薄磨短,必要时磨改切缘 C.适当磨改舌面 D.适当调整唇舌向倾斜度,近远中倾斜度及扭转,与邻牙和同名牙协调 E.适当磨改唇舌侧轴面角
患者男,20岁,缺失,排牙时人工牙过长,解决的办法是()
患者男,26岁,缺失,排牙时如果人工牙唇舌径过大,解决的方法是()
患者男,32岁,缺失,排牙时人工牙略宽于缺隙,解决的方法是()
A.黏蜡 B.嵌体蜡 C.铸造蜡 D.基托蜡 E.印模蜡
A.包埋料不纯,耐火度不够 B.包埋料过稀 C.铸模腔内壁脱砂 D.打磨铸件方法不当 E.包埋料透气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