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凹面 B.凸面 C.直角 D.锐角 E.斜面
A.上颌尖牙最长,侧切牙次之,中切牙最短 B.上颌尖牙最长,中切牙次之,侧切牙最短 C.上颌中切牙最长,尖牙次之,侧切牙最短 D.下颌尖牙最长,中切牙次之,侧切牙最短 E.下颌中切牙最长,尖牙次之,侧切牙最短
面高嵌体最适用于下述哪种情况()
A.牙冠全部釉质发育不全 B.固定桥的固位体 C.磨耗引起的牙本质过敏 D.适用于严重错位的上前牙 E.最适用间隙保持器的固位体
A.尽量扩大组织面的面积 B.高度磨光 C.组织面的边缘应该和软组织形成良好的封闭 D.组织面必须和黏膜紧密贴合 E.无尖锐突起,塑料瘤
A.从观测器的分析杆画垂线至倒凹区牙面某一点的距离 B.观测器的分析杆平行至倒凹区牙面某一点的垂直距离 C.倒凹区牙面与基牙长轴之间构成角度 D.倒凹区牙面与基牙之间构成角度 E.以上都不对
A.前伸颌位 B.侧向颌位 C.正中颌位 D.非正中颌位 E.任意颌位
A.低于烤瓷烧结温度10℃的条件下保持3min B.低于烤瓷烧结温度20℃的条件下保持3min C.高于烤瓷烧结温度4℃的条件下保持3min D.高于烤瓷烧结温度10℃的条件下保持3min E.高于烤瓷烧结温度20℃的条件下保持3min
A.咬合功能区 B.非咬合功能区与咬合功能区衔接处 C.颈缘 D.切1/3处 E.非咬合功能区
A.第一磨牙缺失义齿 B.侧切牙缺失义齿 C.第二双尖牙缺失义齿 D.下颌双侧游离端义齿 E.以上都不对
A.患者的要求 B.缺牙区牙槽嵴的情况 C.是否影响美观 D.缺失牙和基牙的情况 E.舒适耐用
A.基托暴露不够 B.模型包埋不牢 C.充填不足 D.基牙折断 E.出现倒凹,石膏折断
A.患者的年龄 B.患者的面形 C.患者的性别 D.患者的要求 E.患者的肤色
A.0.5~0.9mm B.1.0~1.5mm C.1.6~1.9mm D.2.0~2.5mm E.2.6~3.0mm
A.义齿对抗斜向脱位的力量 B.义齿对抗垂直脱位的力量 C.义齿对抗前后向脱位的力量 D.义齿对抗水平和转动的力量 E.义齿对抗翘动的力量
A.颧突区 B.切牙乳突区 C.上颌前牙区 D.腭皱襞 E.上颌硬区
A.面积大 B.牙槽骨致密 C.有坚韧的高度角化的复层上皮及黏膜下组织 D.此处牙槽嵴宽 E.此处牙槽嵴无骨尖
A.精密附着体型 B.卡环型 C.栓道附着体型 D.磁附着体型 E.冠内附着体型
A.附着力 B.黏着力 C.大气压力和吸附力 D.分子间吸引力 E.摩擦力
A.附着体的阳性结构多设置在义齿内 B.冠内附着体的作用只是固位 C.附着体的阴性结构设置在基牙牙冠内 D.冠内附着体属于精密附着体类 E.冠内附着体多为栓体栓道式结构
A.10:8 B.10:2 C.10:4 D.10:10 E.10:6
A.被黏结牙齿的咬合情况 B.黏固剂的性能 C.黏结面的状态 D.黏结面积 E.黏结剂调拌的稠度
A.下颌义齿基托后缘应止于磨牙后垫前缘 B.基托唇颊侧应伸展到唇颊沟内 C.上颌基托后缘应止于硬软腭交界处的软腭上 D.上颌义齿后缘两侧应伸展到翼上颌切迹 E.下颌义齿舌侧边缘应伸展到口底
A.颊侧近中倒凹区 B.舌侧近中倒凹区 C.颊侧远中倒凹区 D.近中缺隙侧邻面 E.远中邻面
A.唇系带 B.舌系带 C.下颌牙中线 D.面部中线 E.缺牙间隙的中间
A.使义齿能承受更大力 B.防止义齿水平向摆动 C.增大义齿与黏膜的摩擦力 D.增大边缘封闭作用,有利于固位 E.防止上腭硬区产生支点
患者女性,缺失,拟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牙采用弯制卡环,下列关于弯制卡环时的要求与注意事项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卡环体应该在基牙轴面的非倒凹区,连接体让开邻面倒凹 B.卡环臂应该与基牙牙面密贴 C.钢丝应该放在火焰上烘烤,以便于弯制 D.弯制钢丝切忌反复弯直角 E.卡环臂应该放置在基牙倒凹区
患者男性,50岁,缺失,舌向倾斜,应该放置()
A.双臂卡环 B.三臂卡环 C.回力卡环 D.圈形卡环 E.杆式卡环
患者女性,缺失,做基牙,基牙良好,其缺失牙的功能恢复一般应该控制在()
A.100% B.90% C.80% D.70% E.60%
患者男性,49岁,缺失,余留天然牙健康,颌关系正常,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牙最好选择()
A.A B.B C.C D.D E.E
A.容易出现裂纹 B.容易出现气泡 C.破坏了瓷粉层次,烧结后色泽不清 D.瓷粉在加热过程中收缩加大 E.金瓷冠在烧结完成后形态不佳
A.缺牙原因 B.缺牙时间 C.缺牙区软组织厚度 D.骨质致密度 E.全身健康状况
患者男性,缺失,拟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游离端局部义齿基托后缘应该位于()
A.磨牙后垫1/3~1/2处 B.末端人工牙远中 C.磨牙后垫前后 D.磨牙后垫前缘 E.磨牙后垫后缘
A.前伸 B.侧方 C.非正中 D.对刃 E.正中
A.电弧熔金热源 B.中频感应热源 C.汽油吹管火焰 D.高频感应热源 E.煤气吹管使用氧气助燃热源
A.抛光红 B.抛光绿 C.牙膏 D.抛光黄 E.红丹
A.上颌后牙的邻接区需偏舌侧 B.下颌后牙的邻接区需偏舌侧 C.舌外展隙小于颊外展隙 D.远中邻接点偏缘处 E.上颌后牙的邻接区需偏颊侧
A.近中支托 B.远中支托 C.远中邻面板 D.杆式卡环组 E.A+C+D
A.磨除基牙的近缺隙面牙体组织,以加宽间隙 B.减小牙唇面凸度 C.制作近远中向横沟、纹 D.排牙时将桥体牙适当扭转或与邻牙重叠 E.以上均是
A.两个中切牙之间 B.尖牙和侧切牙之间 C.后牙区 D.全口义齿各个部位 E.上颌结节区
A.锡焊法 B.火焰钎焊 C.炉中钎焊 D.激光焊 E.电接触钎焊
A.抗氧化 B.接触问题 C.固定位置 D.充分预热 E.火焰引导
A.准确性高 B.操作简便 C.不易损坏模型 D.焊接无需包埋 E.焊件不易变形
A.0.5mm B.1mm C.1.5mm D.2mm E.2.5mm
患者男性,59岁,8。缺失,余留牙均健康
上设置的固位体是()
A.双臂卡环 B.三臂卡环 C.回力卡环 D.圈形卡环 E.RPI卡环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牙应该选择()
A.紧密贴合 B.轻微接触 C.离开0.1~0.2mm D.离开0.3~0.5mm E.离开0.6~0.8mm
A.第一类第一亚类 B.第一类第二亚类 C.第二类第一亚类 D.第二类第二亚类 E.第四类第一亚类
患者女性,68岁,缺失,余留牙正常,拟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设计正型卡环,后腭杆连接,支架在制作时应该考虑
A.该支架可采用带模铸造 B.该支架必须设置内外阶台 C.该支架的大连接体必须与口腔黏膜贴合 D.该支架必须设置加强带 E.该支架可以不设置加强带
A.可以减少琼脂的凝固收缩 B.使工作模型吸足水分 C.排出工作模型中的空气 D.减少工作模型与琼脂之间的温差 E.防止石膏在水中的溶解
A.若该腭杆长度不足40mm时,最厚部约为1mm B.若该腭杆长度不足40mm时,最厚部约为1.3mm C.若该腭杆长度超过40mm时,最厚部约为1mm D.若该腭杆长度超过40mm时,最厚部约为1.3mm E.若该腭杆长度超过40mm时,杆长每增加10mm,厚度增加0.02mm
A.前缘 B.后缘 C.两端 D.中间 E.杆的一端
患者女性,65岁,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设计做基牙,腭杆连接,卡环和腭杆采用金合金分别铸造,用焊料焊接法将卡环和腭杆焊接成整体
A.将腭杆和卡环全部包埋起来,只暴露焊接点 B.将腭杆包埋起来,卡环不包埋 C.将卡环全部包埋起来,腭杆不包埋 D.腭杆和卡环都包埋很少 E.腭杆少包埋固定即可,卡环要多包埋
A.使用吹管的还原火焰 B.及早地在焊接区加上焊媒 C.尽量缩短焊接时间 D.在真空炉中焊接 E.可以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保护气体
A.焊件成面接触 B.接触面要清洁 C.接触面要光亮 D.接触面要粗糙 E.接触缝隙小而不过紧
A.600~640℃ B.650~690℃ C.700~740℃ D.750~870℃ E.880~920℃
患者男性,36岁,缺失,缺隙正常,后牙龈距离较高,牙槽嵴较丰满,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A.使义齿表面平整、光洁 B.增加塑料的强度 C.增加金属支架的韧性 D.降低塑料基托的厚度 E.调整咬合
A.人工牙切角较锐 B.人工牙颜色稍黄 C.人工牙唇面形态方而平 D.人工牙的排列宜整齐对称 E.人工牙的排列要适当加大近远中向和唇舌向的倾斜
A.瓷牙外形好 B.瓷牙色泽好 C.瓷牙硬度高 D.瓷牙使用范围大 E.瓷牙不易磨损
A.义齿易向颊舌向摆动 B.义齿易造成牙槽嵴的压痛 C.义齿会加速牙槽骨的吸收 D.义齿易使基牙扭伤及基牙折断 E.义齿会咬合增高或偏低
患者缺失,无第三磨牙,上下颌均为游离端缺牙,下颌缺牙区的牙槽嵴吸收严重呈窄条状,拟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A.排牙时要平分颌间距离 B.参考余留前牙超覆大小、排成相适应的曲线 C.人工牙尽可能地要排在牙槽嵴顶 D.排成正常的超覆关系 E.排成对刃关系
患者,缺失,无第三磨牙,上下颌均为游离端缺牙,下颌缺牙区的牙槽嵴吸收严重呈窄条状,拟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A.金属基托 B.塑料基托 C.塑料基托加铸造小连接体加固 D.组织面采用金属基托,表面采用塑料加厚 E.都可以采用
A.按常规选择人工牙 B.选择较小的人工牙 C.磨改人工牙的颊舌径宽度 D.磨改人工牙的金远中径长度 E.加深人工牙的面沟槽
由于该患者的义齿主要靠黏膜支持力,做蜡型时,其基托厚度不应小于()
A.0.5mm B.1.0mm C.1.5mm D.1.8mm E.2.0mm
下颌缺失,余留牙正常,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10mm。设计铸造支架义齿采用RPI卡环组
A.舌面稍偏近中 B.舌面稍偏远中 C.远中面 D.颊面稍偏远中 E.颊面稍偏近中
基牙预备时应备出()
A.近中支托凹,远中支托凹 B.近中支托凹 C.近中支托凹,远中导平面 D.远中支托凹 E.远中支托凹,远中导平面
A.下颌舌支托 B.切支托 C.下颌附加卡环 D.前牙舌隆凸上的连续舌隆凸杆 E.以上均可
A.舌杆要与黏膜完全脱离接触 B.舌杆下缘要缓冲0.3~0.4mm C.舌杆要加厚0.2mm D.舌杆应上调到距离龈缘2mm处 E.应该改设计为舌板
患者男性,43岁,缺失,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弯制卡环,舌侧为塑料基托连接的义齿蜡型,采用混装法装入型盒,常规去蜡,充填,磨光。
A.近中轴面 B.远中轴面 C.远中轴面 D.近中轴面 E.远中轴面
A.防止基托变形 B.防止基托折断 C.使塑料表面降温 D.防止卡环变形 E.防止人工牙外形磨损
A.细磨时间过长 B.粗磨未达到要求 C.布轮太干 D.布轮太湿 E.塑料太硬
A.人工牙脱落 B.基托边缘不齐 C.人工牙折断 D.舌侧基托折断 E.支托折断
A.反竖法 B.倒竖法 C.正竖法 D.垂直法 E.栅栏式
A.不能破坏咬合面的形态 B.不能破坏邻接关系 C.不能破坏唇颊面的形态 D.铸道在熔模最厚处连接 E.铸道的直径长度应该满足铸件的质量要求
A.单面嵌体的铸道安插在蜡型的中央 B.双面嵌体的铸道安插在蜡型的中央处 C.三面嵌体的铸道安插在对称的边缘上 D.铸道直径应大于蜡型的最厚处 E.铸道直径至少要有1.7mm
A.便于金属流入型腔并有补偿合金收缩的作用 B.有利于熔模熔化后外流燃烧及挥发 C.便于切割,不破坏熔模的整体外形 D.不使液态合金产生涡流、紊流、及倒流 E.铸道宜多不宜少,宜粗不宜细
A.牙弓宽大 B.牙槽嵴丰满 C.腭盖高耸 D.黏膜薄,弹性低 E.唾液黏稠
A.人工牙排列不整齐 B.义齿咬合不平衡 C.义齿边缘过度伸展 D.正中关系恢复不正确 E.基托表面不光滑
A.系带处缓冲不够 B.义齿咬合不平衡 C.义齿边缘过度伸展 D.正中关系恢复不正确 E.基托表面不光滑
患者男性,28岁,3年前因外伤后根折而拔除,现要求修复,检查:见患者缺牙间隙小,余留前牙问有散在间隙
A.牙线 B.探针 C.金属薄片 D.纸片 E.咬合纸
A.牙槽骨密度 B.牙周膜面积 C.牙髓状况 D.牙龈健康状况 E.牙根数目
A.桥体长度 B.桥体厚度 C.桥体宽度 D.力大小 E.桥体材料
A.采用活动义齿修复缺失牙 B.拔除移位的前牙再行修复 C.正畸关闭间隙后再行固定修复 D.直接采用固定桥修复缺失牙并关闭间隙 E.固定修复缺失牙并用光敏树脂修复间隙
A.牙体缺损较大而无法做充填治疗 B.牙体过小无法取得足够的固位形和抗力形 C.金属与烤瓷间有牢固结合 D.机械结合 E.瓷层局部过厚
上前牙缺失的深覆患者,年龄较大时可以采用()
A.金属基托 B.垫式牙 C.双层牙列 D.压缩性义齿 E.金属颌面牙
上前牙缺失的深覆患者,年龄较小时可以采用()
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对牙伸长较多者应用()
A.平衡 B.正中平衡 C.前伸平衡 D.侧平衡 E.单侧平衡
正中、非正中运动时,上下相关的牙都能同时接触时称()
原天然牙为严重反,伴有上唇较短,排牙应()
A.人工牙排列偏颊 B.人工牙排列成对刃关系 C.人工牙排列成反关系 D.人工牙加数法排列 E.人工牙减数法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