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新车购置价是指保险合同签订地购置与保险车辆同类型新车(含车辆购置附加税)的价格 B.采用投保人与保险人协商方式确定保险金额时,保险金额可以超过同类型新车购置价 C.采用投保人与保险人协商方式确定保险金额时,保险金额不得超过同类型新车购置价,如果超过,其超过部分无效 D.实际价值是指同类型车辆的新车购置价减去该车已使用年限折旧金额后的价格
A.χ表示年龄 B.ι表示生存人数,是指从初始年龄至满χ岁尚生存的人数 C.d表示死亡人数,是指x岁的人在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即指χ岁的生存人数ι人中,经过一年死去的人数 D.P表示死亡率,表示χ岁的人在一年内死亡的概率
A.法律 B.风险管理 C.经济 D.风险控制
A.自愿保险 B.财产保险 C.强制保险 D.责任保险
A.保险金额 B.保险损失 C.保险标的 D.保险费
A.经济合同 B.企业合同 C.技术合同 D.民商合同
A.保险人要具备法定资格 B.保险人须以自己的名义订立保险合同 C.保险人必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D.保险人须依照保险合同承担保险责任
A.24点零点 B.零点24点 C.12点零点 D.零点12点
A.学理解释 B.法定解释或有权解释 C.文义解释 D.意图解释
A.承诺保证 B.明示保证 C.确认保证 D.默示保证
A.以保费多少为限 B.以保险金额为限 C.以保险利益为限 D.以实际损失为限
A.分摊方式 B.法定方式 C.强制方式 D.自愿方式
A.必须有足够年份的保额损失率 B.每年的保额损失率必须是基于大量统计资料计算出来的 C.该组保额损失率是必须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D.适当以动态的眼光考虑保额损失率的逐年变化规律
A.每个年龄的出生率 B.每个年龄的出生和死亡率 C.每个年龄的健康状况 D.每个年龄的死亡率
A.新契约费用,是一次性费用且在签订保险合同的当年支出,每单位保险金额为α B.维持费用,分摊于整个缴费期,按年营业保费的一定比例确定,用γ表示 C.收费费用,分摊于整个缴费期,按年营业保费的一定比例确定,用γ表示 D.维持费用,分摊于整个缴费期,每年每单位保险金额为β
A.综合投保与单项保 B.保障与收益 C.责任与除外 D.保额与免赔额
A.投保单 B.暂保单 C.保费清单 D.保险协议
A.限额赔付 B.比例赔付 C.通融赔付 D.限额补偿
A.供求机制 B.价格机制 C.产品机制 D.竞争机制
A.保险需求的费率弹性 B.保险需求的资本弹性 C.保险需求的收入弹性 D.保险需求的交叉弹性
A.保险经纪人作为被保险人的代表,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B.保险经纪人提供的服务专业性强 C.保险经纪人业务贯穿保险经营的始终 D.如果因为保险经纪机构的疏忽致使被保险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保险经纪机构要承担法律责任
A.保险经营的公共性和负债性 B.保险合同的特殊性 C.保险交易过程的特殊性 D.保险经营的风险性
A.50% B.80% C.100% D.200%
A.基本标准是运用监管核心原则的最主要标准 B.监管机构要表明遵守了某一原则,就必须符合基本标准 C.附加标准是比基本标准更高的要求 D.附加标准用于评价是否遵守了某一原则
A.暴雨、洪水 B.台风、暴风、龙卷风 C.地震、海啸 D.雪灾、雹灾、冰凌
A.66.2 B.77.2 C.77.6 D.58.5
A.应区分直接承保财产和特约承保财产,并注意对它们采用不同的承保方式 B.对于房屋及室内附属设备、室内装潢与室内财产应分开承保 C.对于家庭财产要明确其承保价值 D.对于室内财产中的家用电器和文体娱乐用品、衣物和床上用品、家具及其他生活用具,应分项确定保险金额
A.2年或5年 B.3年或6年 C.3年或5年 D.1年或3年
A.奖金和财务费用 B.营业额减少所致的毛利润损失 C.营业费用增加所致的毛利润损失 D.工资和审计师费用
A.全车盗抢险及自燃损失险 B.新增加设备损失险 C.车辆停驶损失险 D.第三者责任险
A.按日计费和按月计费 B.按日计费和按季计费 C.按日计费和按周计费 D.按时计费和按天计费
在机动车辆保险中,当保险事故涉及多辆肇事机动车时,责方车辆对有责方车辆损失应承担的赔偿金额,由有责方在本方交强险无责任财产损失赔偿限额项下代赔。下列几种情况赔偿金额的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方全责,一方无责的,无责方对全责方车辆损失应承担的赔偿金额为全责方车辆损失,以交强险无责任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限 B.一方全责,多方无责的,无责方对全责方车辆损失应承担的赔偿金额为全责方车辆损失,以各无责方交强险无责任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之和为限 C.多方有责,一方无责的,无责方对各有责方车辆损失应承担的赔偿金额以交强险无责任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限,在各有责方车辆之间平均分配 D.多方有责,多方无责的,无责方对各有责方车辆损失应承担的赔偿金额以交强险无责任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之和为限,在各有责方车辆之间平均分配
A.保险单上注明的日期 B.航程时间 C.协定的时间 D.船舶自起运港到目的港为保险责任起讫期限
A.对第三者应负的赔偿责任仅限于直接损失,任何间接损失和费用均不属于保险的赔偿责任范围 B.被碰撞船舶上所载货物的直接损失,属于保险责任 C.对于本船舶上的货物损失负赔偿责任 D.保险人对每次碰撞、触碰责任事故仅负责赔偿金额的四分之三,即被保险人对每次碰撞、触碰责任赔偿额自负四分之一,但在保险期限内一次或累计的最高赔偿额以不超过船舶保险金额为限
A.房屋或由被保险人占用的建筑物的损失 B.由于搜索、寻找、营救工作而引起的费用 C.有营运牌照的机动车辆的责任及损失,但在机场范围内被保险人使用的车辆除外 D.由被保险人分配、提供、销售、处理、服务、修理、改装、建筑、生产的不合格产品和货物进行的修理或换置费用
A.协定附加险 B.特殊附加险 C.特别附加险 D.一般附加险
A.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 B.注意外包装上有无刷有"不得倒置"、"不得受潮、受热"等标记,以确定损失是否归因于没有这类标记,或是否归因于装卸时未按标记要求,将货物倒置或受热、受潮致损 C.注意包装是否适应商品性能并符合长途运输要求,以确定损失原因是否归因于包装不良 D.核对包装的质量与材料是否符合运输合同的要求,以确定损失的原因能否归因于包装材料的缺陷所致
A.凡国内货物运输,无论是经铁路、水路、公路和空运的货物均可成为本保险的保险标的 B.国内货物运输保险所承保的货物主要指商品性质的贸易货物,包括蔬菜、水果、活牲畜、禽鱼类和其他动物 C.金银、珠宝、钻石、玉器、首饰等贵重财物,非经投保人与保险人的特别约定,并在保险单(凭证)上载明,不在本保险标的的责任范围内 D.国内货物运输保险所承保的货物不包括蔬菜、水果、活牲畜、禽鱼类和其他动物
A.产品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和第三者责任保险 B.无过失责任保险和过失责任保险 C.法律责任保险与约定责任保险 D.独立责任保险和附加责任保险
A.受雇过程是指雇员的受雇佣期间,但不包括假日和加班 B.保单载明的业务工作是指在保单中列明的每一个雇员所从事的工种 C.职业性疾病是指经过医院确诊的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D.雇主责任保险承保的对象是雇主对其雇员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同时雇主自身(包括企业董事会成员)在工作地点和工作期间的人身伤亡也属于保险责任范围
A.违约责任保险 B.公众责任保险 C.职业责任保险 D.雇主责任保险
A.由于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造成的损失 B.被保险人投资项目受损后造成被保险人的一切商业损失 C.被保险人及其代表违背或不履行投资合同或故意违法行为导致政府有关部门征用或没收造成的损失 D.战争风险造成的损失
A.买方国限制汇兑 B.买方国禁止贸易 C.买方拖欠货款达6个月(或4个月)以上 D.买方国吊销有关的进口许可
A.确实保证保险是指被保证人不履行义务而使权利人遭受损失时,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保证保险 B.确实保证保险的保险标的是被保证人的违约责任 C.确实保证保险可以概括为五类,即合同保证保险、贷款保证保险、存款保证保险、司法保证保险和许可证保证保险 D.保证保险保证的是被保证人的权利
A.5年 B.2年 C.1年 D.3年
A.损失赔付基础条款 B.罢工、暴乱及民众骚动扩展条款 C.内陆运输扩展条款 D.工程完工部分扩展条款
A.卫星保险 B.航天飞机保险 C.宇宙飞船保险 D.火箭保险
A.2000年5月 B.1999年5月 C.1998年5月 D.1999年3月
A.2年;出油 B.1年;出油 C.1年;完钻 D.2年;完钻
A.普通终身保险、限期缴费终身保险和趸缴终身保险 B.特殊终身保险、限期缴费终身保险和趸缴终身保险 C.普通终身保险、特殊缴费终身保险和趸缴终身保险 D.普通终身保险、限期缴费终身保险和特殊终身保险
A.投资单位定价应当在各投保人之间保持公平,即在任何投资单位的交易中,不参与交易的投保人的利益不受影响 B.保险公司应当至少每月对投资账户中的资产价值评估一次 C.评估投资账户时,应评估投资账户内的所有资产及负债 D.投资账户评估及投资单位的买入价和卖出价
A.标准体、完美体、次完美体和拒保体 B.标准体、完美体、次标准体和拒保体 C.标准体、非标准体、次标准体和拒保体 D.标准体、次完美体、次标准体和拒保体
A.意外伤害 B.意外 C.偶然事故 D.伤害
A.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必须是在保险责任范围内的 B.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的客观事实必须是真实的 C.被保险人在责任期限内死亡或残疾 D.意外伤害是死亡或残疾的直接原因或近因
A.综合医疗保险 B.定额给付型医疗保险 C.普通医疗保险 D.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A.不可抗辩条款 B.事先存在条件或等待期或观察期条款 C.转化条款 D.调整保险金条款
A.比例再保险 B.非比例再保险 C.转分保 D.成数分保
A.成数再保险 B.超额赔付率分保 C.溢额再保险 D.超额赔款分保
A.责任恢复条款 B.共命运条款 C.仲裁条款 D.过失或疏忽条款
A.保险经纪人 B.保险收益人 C.保险代理人 D.保险公估人
A.《经纪人登记规章》 B.《上海市保险业经纪人佣金限制办法》 C.《战时保险业管理办法施行细则》 D.《保险业代理人经纪人公证人登记领证办法》
A.保险人 B.投保人 C.保险经纪人 D.中国保监会
A.商定再保险价格和其他分保条件 B.提供质量良好的业务渠道 C.选择最佳的再保险买方 D.协助办理理赔事宜
A.具有强制性 B.效力强 C.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D.执法成本较高
A.具有强制性 B.非官方性 C.官方性 D.独立自主性
A.收益风险 B.人身风险 C.纯粹风险 D.投机风险
A.火灾风险管理 B.地震风险管理 C.人事风险管理 D.海损风险管理
A.风险清单法 B.流程图分析法 C.财务报表分析法 D.实地调查法
A.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 B.分红保险、万能人寿保险 C.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人寿保险 D.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人寿保险
A.消极的和无计划的 B.积极的和无计划的 C.积极的和有计划的 D.消极的和有计划的
A.承保 B.核保 C.展业 D.理赔
A.确立合理的自留额、选择适当的分保方式、提出分保建议、完备手续、发生风险事故后的赔款处理 B.确立合理的自留额、提出分保建议、选择适当的分保方式、完备手续、发生风险事故后的赔款处理 C.提出分保建议、选择适当的分保方式、确立合理的自留额、完备手续、发生风险事故后的赔款处理 D.提出分保建议、确立合理的自留额、选择适当的分保方式、完备续、发生风险事故后的赔款处理
A.分入业务核算与考核 B.转分保安排 C.评估分入业务质量 D.审查账单和结算情况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营销观念
A.内部报告系统 B.营销情报系统 C.营销研究系统 D.营销分析系统
A.无差异营销 B.差异性营销 C.集中性营销 D.分散营销
A.覆盖式销售策略 B.差异性销售策略 C.垄断式销售(独家销售)策略 D.选择式销售策略
A.法定保险和任意保险 B.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C.原保险和再保险 D.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
A.成本驱动定价策略 B.竞争对手驱动定价策略 C.利益驱动定价策略 D.客户驱动定价策略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支出、费用、利润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D.所有者权益、支出、费用、利润
A.资产风险、定价风险、负债匹配风险 B.资产风险、定价风险 C.资产风险、定价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 D.定价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浮动税率
A.所得课税是指以纳税人的净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收 B.商品课税包括所有以商品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C.财产课税是以各种不动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D.行为课税是以某种特定的行为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A.征收3%营业税 B.征收5%营业税 C.征收10%营业税 D.不征收营业税
A.1个月内 B.1个季度内 C.半年内 D.5个年度内
A.1800 B.1900 C.2000 D.2200
A.20% B.15% C.10% D.5%
A.不低于7天 B.不高于7天 C.不低于14天 D.不高于14天
A.大于增加 B.大于减少 C.小于增加 D.等于减少
A.公平 B.公正 C.公开 D.诚实信用
A.3个月内 B.6个月内 C.1年内 D.3年内
A.父母 B.兄弟 C.法定代理人 D.领导
A.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民事行为能力 B.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死亡或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C.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暂时失去联系 D.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取消指定
A.我国法律 B.外籍人士所在国法律 C.国际条约 D.国际惯例
A.自愿 B.诚实信用 C.公平,平等 D.互惠互利
A.30日内 B.60日内 C.15日内 D.10日内
A.保险人 B.投保人 C.被保险人 D.受益人
A.财产 B.遗产 C.资产 D.负债
A.保险人 B.保险经纪人 C.保险公估人 D.保险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