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年初预收,多退少补 B.事后分摊制 C.按季度收取固定保险费制 D.固定保险费制
A.符合保险监管部门规定 B.体现经营赢利目标 C.体现社会福利政策 D.运用大数法则原理
A.储蓄与保障 B.投资与防灾防损 C.投资与救济 D.经济补偿与经济给付
A.财产市场价值 B.财产估计价值 C.财产重置价值 D.财产实际价值
A.保险费 B.保险金额 C.保险价值 D.保险利益
A.建筑工程一切险合同 B.舰艇建造保险合同 C.机动车辆保险合同 D.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A.再保险合同 B.开口合同 C.定值保险合同 D.原保险合同
A.1 B.2 C.3 D.5
A.分摊原则 B.物上代位 C.代位追偿 D.近因原则
A.在保险实务中,各国较多采用的是比例责任和限额责任分摊方式,因为顺序责任分摊方式下各承保公司承担的责任有欠公平 B.原则上不允许被保险人重复投保 C.重复保险是指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向两个及两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且在相同的时间内,其保险金额的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 D.重复保险的分摊赔偿方式主要包括比例责任分摊、限额责任分摊和顺序责任分摊三种方式
A.国家管理的要求 B.社会的平均利润 C.经济效益的核算 D.科学的数理计算
A.必保风险 B.非必保风险 C.可保风险 D.意外伤害风险
A.由于人们的粗心大意和漠不关心以致增加了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并扩大损失程度的风险因素 B.人们以不诚实或者故意欺诈的行为促使保险事故发生或者夸大索赔金额,以便从保险中获得额外利益的风险因素 C.一些有较大风险的投保人试图以平均保险费率购买保险 D.最容易遭受损失的风险就是最可能投保的风险
A.加强同各防灾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B.将可能出现的风险归人免赔条款 C.进行防灾宣传和检查 D.及时处理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
A.不存在长期负债的商品或金融市场 B.市场交易一旦结束,供需双方立刻就能够确切知道交易结果的市场 C.不存在赊销的商品或金融市场 D.每天都清盘的市场
A.潜在的保险市场需求 B.合格有效的保险市场需求 C.有效的保险市场需求 D.已渗透的保险市场需求
A.政府机构,有监督管理权 B.政府机构,无监督管理权 C.非政府机构,有监督管理权 D.非政府机构,无监督管理权
A.2000 B.3000 C.4000 D.5000
A.周 B.月 C.季 D.年
A.锅炉爆炸 B.空气压缩机爆炸 C.液体气罐爆炸 D.可燃性粉尘纤维爆炸
A.20;60 B.30;50 C.40;40 D.60;20
A.保险合同 B.保险利益 C.现有利益 D.预期利益
A.字画 B.供水设备 C.玉器 D.邮票
A.保险责任 B.除外责任 C.特约可保责任 D.可保责任
A.强制性保险 B.不定值保险 C.定值保险 D.政策性保险
A.三十日内 B.三个月内 C.三个月后 D.十天内
A.保险期半年满了以后,没发生事故,续保 B.保险期一年满了以后,没发生事故,续保 C.保险期两年满了以后,只发生一起事故,续保 D.保险期五年满了以后,只发生两起事故,续保
A.12 B.6 C.5 D.3
A.50% B.30% C.10% D.5%
A.进口关税险 B.受潮受热险 C.舱面险 D.锈损险
A.铁钉 B.矿砂 C.钢材 D.铸铁制品
A.足额 B.不足额 C.不定值 D.定值
A.起运地市价 B.目的地市价 C.生产成本 D.保险价值
A.违约责任 B.违法责任 C.侵权责任 D.侵害责任
A.宣告死亡 B.推断死亡 C.生理死亡 D.心理死亡
A.保险期限开始后发生的疏忽行为 B.保险期限内提出的索赔 C.追溯日期后提出的索赔 D.追溯日期后发生而在保单有效期间内提出的索赔
A.财务信用保险 B.预付款信用保险 C.保证信用保险 D.贷款信用保险
A.卖方风险评估 B.卖方国家风险评估 C.买方风险评估 D.买方国家风险评估
A.指名保证 B.职位保证 C.合同保证 D.总括保证
A.相对免赔额 B.试车期免赔额 C.特种危险免赔额 D.各保险项目遭受其他风险的免赔额
A.临时性工程及工地上的物料 B.建筑物内的装修设备 C.没有公共行驶执照仅在工地上行驶作业的推土机、吊车等 D.各种有价证券
A.卫星及火箭的工程安装保险 B.发射前的卫星及火箭保险 C.卫星发射保险 D.卫星经营者收入损失保险
A.井喷精神损害保险 B.井喷控制费用保险 C.重钻费用保险 D.控制污染及清理费用保险
A.给付保险金,但须扣除垫缴保费的本利和 B.给付保险金,但须先补交垫缴保费的本利和 C.不给付保险金,但可以返还全部保险费 D.不给付保险金,只返还保单现金价值
A.定值保险 B.定额保险 C.不定值保险 D.替代性
A.新契约费、维持费用和收费费用 B.新契约费、服务费用和理赔费用 C.出单费用、维持费用和结算费用 D.出单费用、维持费用和财务费用
A.保险人的承保能力 B.代理人的推销力度 C.被保险人对保险的需求程度 D.受益人对保险的需求程度
A.王芳可以利用人寿保险信托方式建立一个信托账户,并将保单的受益人指定拥有这个信托账户;而她的丈夫和子女是信托账户的受益人 B.王芳可以指定她的姐姐作为保单受益人 C.王芳可以指定她残障的弟弟作为保单受益人 D.没有任何方式可以保障王芳的保单不被债权人追债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低于或等于
A.公开原则 B.公平原则 C.诚信原则 D.均衡原则
A.特约保意外伤害 B.不可保意外伤害 C.附加可保意外伤害 D.一般可保意外伤害
A.4 B.3 C.2 D.1
A.按照每次伤残程度计算的残疾保险金总和 B.保险金额 C.最高一次医疗费用金额 D.医疗费用加误工费用总和
A.收入减少或丧失造成的损失 B.医疗费用 C.精神损失 D.物质损失
A.单一赔款免赔额 B.全年免赔额 C.集体免赔额 D.团体免赔额
A.为雇员提供失业生活保障 B.为雇员提供退休生活保障 C.为雇主提供破产生活保障 D.为雇主提供退休生活保障
A.防止被保险人可能发生的逆选择 B.防止被保险人从多个健康保险单中获得超过他实际遭受损失的额外利益 C.防止保险人无故对赔偿保险额进行修改 D.保全保险人的业务
A.信用保险 B.财产保险 C.保证保险 D.责任保险
A.1.8;32 B.2.4;30 C.1.8;40 D.2.4;40
A.临时归档 B.永续归档 C.集中归档 D.分散归档
A.直接保险经纪人和再保险经纪人 B.小型保险经纪人和大型保险经纪人 C.人身保险经纪人和财产保险经纪人 D.小型保险经纪人和再保险经纪人
A.保险经纪 B.原保险 C.国际再保险 D.财产保险
A.近因原则 B.代位追偿原则 C.最大诚信原则 D.可保利益原则
A.具备准确的市场信息优势 B.熟悉理赔程序 C.具备法律地位 D.具备客户资源多的优势
A.竞争为主 B.自由经济 C.法制经济 D.价格机制
A.10 B.12 C.15 D.18
A.某种职业道德表现为该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 B.某种职业道德着重反映该职业、行业特殊的利益和要求 C.某种职业道德表现为从事该职业的人们的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 D.某种职业道德对这个行业以外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有约束力
A.在执业活动中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B.在执业活动中主动避免利益冲突 C.遵守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的规则 D.客观,全面地向客户介绍有关保险产品与服务的信息,不得夸大保障范围和保障功能
A.经济主体自己决定承担部分风险 B.经济主体投保了不定额保险合同 C.没有进行积极估计、预防而造成了风险自留 D.对损失微不足道的风险,经济主体也往往采用风险自留
A.经济化解 B.受益增加 C.风险消除 D.财务转移
A.投资风险 B.财产损失风险 C.政治风险 D.责任风险
A.年金保险 B.投资保障型家庭财产保险 C.两全保险 D.生存保险
A.发生保险事故时,为了减少保险标的的损失,被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采取施救、保护、整理措施而支出的合理费用 B.发生保险事故时,为了减少财产的损失,被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采取施救、保护、整理措施而支出的全部费用 C.发生保险事故时,为了减少保险标的的损失,被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采取施救、保护、整理措施而支出的全部费用 D.发生保险事故时,为了减少财产的损失,被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采取施救、保护、整理措施而支出的合理费用
A.纯粹 B.公开市场 C.联合 D.内部
A.分保业务集中在一两个再保险人身上 B.分保业务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内 C.分保业务分散在不同再保险人身上 D.分保业务分散在同一范围的不同区域
A.附加费率越高 B.纯费率越高 C.附加费率越低 D.纯费率越低
A.销售人员在销售时会有懒惰心理 B.商品在销售过程中存在积压问题 C.消费者无法充分的了解产品的质量和功能 D.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存在惰性和抗衡心理
A.投保同样的险种 B.面临同质性风险 C.属于同一教育程度 D.拥有同类保险需求
A.覆盖式销售策略 B.分散式销售策略 C.选择式销售策略 D.垄断式销售策略
A.从属关系 B.协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雇佣关系
A.当地货币 B.美元 C.人民币 D.外币或人民币
A.借:主营业务收入--咨询费收入4000其他应收款--协作业务费用1500贷:银行存款5500 B.借:主营业务收入--咨询费收入4000其他应付款--协作业务费用1500贷:银行存款5500 C.借:银行存款5500贷:主营业务收入--咨询费收入4000其他应收款--协作业务费用1500 D.借:银行存款5500贷:主营业务收入--咨询费收入4000其他应付款--协作业务费用1500
A.营业费用 B.管理费用 C.制造费用 D.财务费用
A.资产风险 B.利率风险 C.定价风险 D.资产/负债匹配风险
A.比率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实际税率
A.营业税 B.印花税 C.企业所得税 D.个人所得税
A.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是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B.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 C.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等九大类 D.准予扣除项目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
A.800 B.2000 C.2800 D.3200
A.金融产品的期限 B.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 C.交易场所 D.交易内容
A.股票 B.商业汇票 C.可转换证券 D.运货单
A.交易商 B.经纪人 C.散户 D.机构投资者
A.银行票据 B.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C.人寿保险单 D.商业票据
A.对方看到时方生效 B.要约到达对方时生效 C.对方做出承诺时生效 D.要约自发出时生效
A.全部为严格责任 B.全部为过错责任 C.以过错责任为原则,以严格责任为补充 D.以严格责任为原则,以过错责任为补充
A.王某承担 B.张某承担 C.二人平均分担 D.无法确定
A.受益权是一种现实的财产权 B.受益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让给他人 C.投保人可以随时撤销受益人的受益权利 D.保险事故发生时受益人已死亡的,也应享有受益权
A.2010年10月1日 B.2010年10月3日 C.2010年10月7日 D.2010年10月8日
A.保险公司可以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且不需退还任何费用 B.保险公司可以以此为由解除保险合同,并且不需退还任何费用 C.保险公司应当给付保险金 D.保险公司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A.保险代理人 B.投保人 C.被保险人 D.保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