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登记制度 B.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公告制度 D.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制度
A.规划材料准备阶段 B.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前 C.规划编制过程中 D.规划草案完成后
A.拟订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 B.制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C.制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D.发现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的,应当及时进行核查
A.节水设施 B.污水处理设施 C.中水回用装置 D.清洁生产设施
A.维护并改善区域重要生态功能 B.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 D.生态保护和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有机结合
A.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 B.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 C.1998年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D.2002年的《环境影响评价法》
A.甲公司工商注册资金450万元,有员工89人 B.乙公司工商注册资金35万元,有员工41人 C.丙公司工商注册资金65万元,有员工25人 D.丁公司工商注册资金10万元,有员工20人
A.由于海洋环境保护有专门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所以《环境保护法》不适用于海洋 B.虽然海洋环境保护有专门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仍然适用于海洋 C.由于《环境保护法》是环保领域的基本法,所以凡是适用《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必定适用《环境保护法》 D.凡在我国陆域内从事的任何活动均不适用《海洋环境保护法》
A.市级人民政府 B.省级人民政府 C.环境保护部 D.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A.湖泊水体 B.江河水体 C.地下水体 D.领海水体
A.1979 B.1989 C.1995 D.1999
A.环境保护基本法 B.环境保护单行法 C.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D.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A.环境保护单行法 B.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C.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D.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A.《环境法》 B.《环境保护法》 C.《可再生能源法》 D.《环境影响评价法》
A.遵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执行 B.遵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执行 C.请示环境保护部 D.择一要求低的执行
A.生态因素 B.自然因素 C.资源因素 D.生活因素
A.环境监测报告 B.环境质量公告 C.环境状况公告 D.环境质量预告
A.北京市人民政府 B.北京市环保局 C.密云县人民政府 D.密云县环保局
A.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B.朝阳区环境保护局 C.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D.朝阳区人民政府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A.7天 B.58学时 C.60学时 D.48学时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A.应由该市人民政府审批 B.应由该市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C.应由该市节能主管部门审批 D.不得建设
A.淘汰制度 B.清洁生产制度 C.限期治理制度 D.自我改造
A.应当 B.尽量 C.必须 D.可以
A.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 B.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应当进行防治污染处理 C.可燃性气体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的,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新 D.在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期间确需排放可燃性气体的,应当采取除尘措施
A.有关市、县人民政府 B.有关市、县水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C.有关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有关市、县水资源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A.确定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机构后 B.建设单位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后 C.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 D.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
A.与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提交审批部门 B.与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提交行业主管部门 C.与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提交项目实施部门 D.存档备查
A.5 B.7 C.10 D.15
A.环境影响评价书 B.环境影响报告书 C.环境影响报告表 D.环境影响评价表
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 B.规划编制机关 C.规划审批机关 D.规划环评审批机关
A.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前 B.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 C.办理备案手续后和开工前 D.进行项目初步设计前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A.10 B.15 C.20 D.30
A.湖泊 B.海洋 C.江河 D.地下水
A.鼓励类 B.许可类 C.限制类 D.禁止类
A.停业整顿 B.吊销排污许可证 C.限期改正 D.限期治理
A.禁止向水体倾倒工业废渣 B.禁止将含有铬、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埋入地下 C.存放可溶性剧毒废渣的场所,必须采取防水、防渗漏、防流失的措施 D.禁止在江河、湖泊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B.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省级以上水资源管理部门 D.省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A.噪声敏感建筑物附近 B.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 C.噪声污染重点控制区域内 D.生产、运营过程中
A.当地人民政府 B.铁路部门 C.环保部门 D.交通部门
A.禁止越境转移 B.有国际间协定的可以越境转移 C.经国务院批准后,可越境转移 D.经环境保护部批准后,可越境转移
A.名录管理制度 B.清洁生产制度 C.生产者负责制度 D.申报登记制度
A.2 B.4 C.5 D.6
A.应当 B.可以 C.必须 D.需要
A.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批准 B.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批准 C.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D.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A.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B.该建设项目立项审批 C.该建设项目融资 D.有关环境影响评价
A.用于出口 B.用于日常生活 C.用于婴幼儿 D.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A.贮存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 B.混合贮存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需采取措施,避免环境污染 C.贮存危险废物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并不得超过一年 D.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A.应急预案 B.安全管理方案 C.处理方案 D.防护规划
A.在海湾、半封闭海的非冲击型海岸地区圈海造地 B.在红树木、珊瑚礁生长地区兴建海岸工程 C.在岸边建有防污设施的大型港口码头 D.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兴建工程
A.海洋自然保护区 B.海洋特别保护区 C.国家海洋地质公园 D.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A.核安全部门 B.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公安部门 D.当地政府
A.江河 B.水库 C.海口 D.渠道
A.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B.节能审查标准 C.节能减排政策 D.强制性节能标准
A.预期评估 B.环境规划 C.生态影响评价 D.环境影响评价
A.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类型 B.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分布区 C.改良草地、草种基地 D.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科研价值的草原
A.原址保护 B.整体迁移 C.迁移保护 D.原貌保护
A.择伐 B.皆伐 C.渐伐 D.采伐
A.港口、机场、国防工程设施圈定地区以内 B.重要工业区、大型水利工程设施、城镇市政工程设施附近一定距离以内 C.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 D.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B.水果生产基地 C.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D.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A.拦挡 B.坡面防护 C.防洪排导 D.表面绿化
A.利害关系人 B.公众 C.有关专家 D.相关部门
A.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 B.向基本农田保护区提供城市垃圾、污泥作为肥料 C.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D.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堆放固体废弃物
A.在高潮线以下 B.在高潮线以上 C.在低潮线以下 D.在低潮线以上
A.对属于限制类的新建项目,限制投资 B.对属于限制类的生产能力,禁止新建 C.对淘汰类项目,禁止投资 D.限制类的生产能力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
A.立即驳回 B.不予审批 C.部分审批 D.限期补报
A.环境影响篇章 B.环境影响说明 C.环境影响报告书 D.环境影响评价书
A.15 B.30 C.45 D.60
A.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B.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C.对环境影响很小,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D.所有
A.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机构 B.监察部门 C.建设项目的审批机构 D.党纪部门
A.不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要求擅自降低评价等级 B.组成联合体垄断行业或地区建设项目环评 C.以压低评价经费竞争建设项目环评 D.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致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失实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任一区域的环保部门 C.共同的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受影响较多的区域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附有专项评价的环境影响登记表 C.环境影响登记表 D.附有专项评价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A.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生产技术 B.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 C.落后的耗能过高的小企业 D.落后的耗能过高的工艺
A.公安部门 B.军队环保部门 C.民航管理部门 D.林业主管部门
A.环保部负责随时受理评价资质的申请 B.申请机构应当提交申请材料一式四份 C.决定准予评价资质的,应当自作出准予评价资质的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机构颁发资质证书;决定不予评价资质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机构并说明理由 D.环保部在作出是否准予评价资质的决定之前,可视具体情况征求申请机构所属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A.甲单位:编制完成3项环保部审批的报告书,6项省环保局审批的报告表,7项市环保局审批的报告书 B.乙单位:编制完成4项环保部审批的报告表,4项省环保局审批的报告书,12项市环保局审批的报告书 C.丙单位:编制完成1项环保部审批的报告书,6项省环保局审批的报告书,7项市环保局审批的报告书 D.丁单位:编制完成3项环保部审批的报告书,1项省环保局审批的报告书,7项省环保局审批的报告表
A.10 B.15 C.30 D.60
A.造船厂 B.海底光缆工程 C.航道 D.滨海大型养殖场
A.当年年底 B.次年1月底 C.次年2月底 D.次年3月底
A.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 B.环境保护基本法 C.环境保护单行法律规范 D.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
A.倒卖资质证书 B.以欺骗手段取得评价资质 C.出借资质证书 D.超越评价资质等级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
A.环境保护 B.建设管理 C.规划审批 D.市政管理
A.实施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B.预防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 C.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 D.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B.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C.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D.无需进行任何环境影响评价
A.分别制作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表 B.统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C.统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D.统一填写环境影响评价表
A.以环评工程师本人 B.以其所在单位 C.以其所在的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 D.通过其所属单位以环评工程师本人
A.15 B.30 C.60 D.90
A.养殖项目 B.防沙治沙工程项目 C.水运枢纽项目 D.潮汐发电项目
A.可行性研究阶段 B.初步设计完成前 C.开工建设前 D.建成通车前
A.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包括有关工程对近岸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分析和评价的内容 B.海洋主管部门在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应当征求海事、渔业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 C.环境影响报告书一般由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根据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权限核准 D.涉及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由国家海洋主管部门核准
A.《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B.《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C.《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 D.《可再生能源法》
A.2007年9月20日 B.2007年9月25日 C.2007年9月30日 D.2009年9月10日
A.建设单位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B.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预审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C.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D.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复核
A.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B.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C.编制环境影响登记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D.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A.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 B.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 C.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表 D.环境影响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
A.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所在地有关单位和居民 C.所在行政区域公众 D.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