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苯二氮类安全范围大,毒性低;短期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B.司可巴比妥(速可眠),为长效、慢效类 C.硫喷妥,超短效,起效快(静脉麻醉药) D.异戊巴比妥(阿米妥),为中效类 E.巴比妥类的作用特点之一是随着剂量增加,中枢抑制加强
A.传导束性感觉障碍 B.节段性感觉障碍 C.偏身性感觉障碍 D.交叉性感觉障碍 E.末梢性感觉障碍
A.神经再生或功能恢复时,首先出现神经远端敏感,弹叩现象阳性 B.定期进行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观察神经再生情况 C.治疗3个月后电生理检查没有明显改善者,提示预后不佳 D.痛觉恢复时,自主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亦开始恢复 E.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是神经髓鞘再生较轴突再生快的表现
A.镇痛:作用强,对各种疼痛有效,特别对慢性钝痛效果好 B.在镇痛的同时,意识清楚,但听觉、视觉及触觉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C.镇静和欣快感 D.抑制咳嗽中枢,镇咳作用强 E.对细胞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苯二氮类药品包括地西泮是()
A.治疗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 B.治疗精神运动性发作的首选药 C.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 D.治疗癫痫小发作的首选药 E.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
钙拮抗药是指能选择性地阻滞Ca2+经细胞膜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进入胞内、减少胞内Ca2+浓度,从而影响细胞功能的药物。对心肌具有负性肌力作用,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
A.细菌DNA螺旋酶的改变 B.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 C.与大量的β-内酰胺酶迅速、牢固结合,使其停留于胞膜外间隙中,因而不能进入靶位(PBPs)发生抗菌作用 D.细菌的细胞壁或外膜的通透性改变 E.PBPs靶蛋白与抗生素亲和力降低
A.肝损害 B.过敏反应、低血糖症和胰岛素耐受性 C.乳酸血症 D.粒细胞减少 E.胃肠道反应
A.上皮来源肿瘤 B.间叶组织来源肿瘤 C.神经组织来源肿瘤 D.淋巴造血组织来源肿瘤 E.三胚叶组织来源肿瘤
A.胃癌 B.肺癌 C.肝癌 D.结直肠癌 E.食管癌
A.区域淋巴结 B.远处转移 C.原发肿瘤 D.体力状态 E.以上都不是
A.应用抗生素 B.彻底清创 C.修复软组织 D.及早闭合伤口 E.固定骨折
A.拇、示指 B.示、中指 C.中、环指 D.环、小指 E.拇、小指
A.第1跖骨短小畸形 B.第2跖骨发育不良 C.第3跖骨过长 D.骨质疏松 E.足掌跳跃着地
A.口服避孕药 B.吸烟和酗酒 C.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D.体力活动减少 E.性别
A.Austin-Flint杂音 B.Traube征 C.Durozier征 D.DeMusset征 E.Graham-Steell杂音
A.血压140/90mmHg,属于高血压Ⅰ级 B.血压165/90mmHg,属于高血压Ⅰ级 C.血压140/105mmHg,属于高血压Ⅰ级 D.血压165/110mmHg,属于高血压Ⅱ级 E.血压175/95mmHg,属于高血压Ⅲ级
A.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B.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C.可由多种心脏疾病引起 D.可表现为心脏缩小 E.可出现血氧下降
A.由于骨折使患肢运动支架断裂 B.由于伸腕肌损伤 C.正中神经损伤 D.桡神经损伤 E.尺神经损伤
A.上止血带 B.局部压迫包扎 C.指压出血血管 D.结扎出血血管 E.抬高伤肢
A.红细胞数量和血细胞比容 B.MCH、MCHC C.血沉、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 D.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 E.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
A.ALT↑ B.TBA↑ C.糖原合成作用↓ D.GGT↑ E.A/G比值↑
A.1ml B.2ml C.3ml D.4ml E.5ml
A.空腹血糖浓度<6mmol/L B.空腹血糖浓度6~7mmol/L C.空腹血糖浓度7~8mmol/L D.随机取样血糖浓度≥11.1mmol/L E.餐后血糖>7.0mmol/L
A.急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 B.中毒 C.急性出血 D.恶性肿瘤 E.白喉
A.远侧端向前移位 B.近侧端向后移位 C.远侧端向后移位 D.近侧端向桡侧移位 E.远侧端向尺侧移位
A.无局部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B.多发生在成人 C.是一种完全骨折 D.有明显功能障碍 E.畸形不严重
A.骨化性肌炎 B.骨缺血性坏死 C.创伤性关节炎 D.关节僵硬 E.脂肪栓塞
A.压疮 B.排尿障碍,泌尿系感染 C.呼吸衰竭和肺部感染 D.高热 E.骨化性肌炎
A.ALT B.AST C.LDH D.GGT E.ALP
A.选择性T细胞缺乏,CD4/CD8比值下降 B.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减弱或丧失 C.血清IgG升高 D.血清IgG下降 E.补体降低
A.去甲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麻黄碱
就中老年人而言,白细胞计数40×109/L,分类计数N4%,L96%,最可能的诊断是()
A.百日咳 B.流感 C.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淋) D.伤寒 E.银屑病
A.股骨干骨折 B.股骨髁间骨折 C.髌骨骨折 D.腓骨小头骨折 E.小腿骨折
A.患肢保持功能位 B.包扎时动作应敏捷,用力要均匀 C.边缘部分应予修齐 D.伤口部位在未干固前开窗 E.包扎时动作要慢,用力要大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E.3年
A.正中神经 B.尺神经 C.桡神经 D.骨间背侧神经 E.肌皮神经
A.可用于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急症治疗 B.可用于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C.可用于某些肿瘤的术前治疗,缩小肿瘤体积以利于手术 D.单纯放疗可治愈某些肿瘤 E.可用于全身治疗,消灭全身微小转移灶
A.冠状动脉栓塞 B.冠状动脉炎 C.冠状动脉先天畸形 D.冠状动脉痉挛 E.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A.钙拮抗剂 B.利尿剂 C.β-受体阻滞剂 D.α-受体阻滞剂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选用抗生素治疗 B.口腔清洁 C.局部消炎 D.物理因子治疗 E.立即手术拔除病源牙以防并发症
A.宫颈黏膜对感染抵抗力低 B.宫颈黏膜皱襞多,病原体易于隐匿 C.多由子宫内膜炎症蔓延 D.病原体多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 E.淋病感染常同时伴有急性子宫颈炎
A.继发性痛经者多有慢性盆腔炎或其他疾病史 B.生育后痛经可以缓解或消失 C.可表现为行经前1~2天或月经第1~2天下腹坠胀不适、痉挛性疼痛 D.严重者疼痛可放射至会阴、肛门、腰部,甚至产生晕厥 E.痛经多持续数小时至1~2天
A.偏执型人格障碍 B.强迫型人格障碍 C.分裂型人格障碍 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E.依赖性人格障碍
A.奥美拉唑+CBS+抗生素 B.奥美拉唑+阿托品 C.硫糖铝+阿托品+抗生素 D.前列腺素+硫糖铝 E.法莫替丁+抗生素
A.CEA和AFP B.PSA和CEA C.PSA和AFP D.CA125和CEA E.CA125和CA15-3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 E.失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A.抗病毒治疗 B.积极治疗鼻部及咽部疾病 C.物理治疗 D.鼓膜穿刺抽液 E.鼓膜切开术
A.心绞痛 B.心肌梗死 C.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D.脑卒中 E.肾衰竭
A.调节消化功能 B.增强免疫功能 C.补充维生素或微量元素 D.局部消炎、止痛 E.手术引流
A.性交、分娩等是其诱因 B.开口在阴道前庭,易受污染 C.病原体多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D.常为单一细菌感染 E.病原体易于侵入腺管
A.局部压迫 B.冷敷 C.制止继续出血 D.防感染 E.手术治疗
A.睡眠过多 B.早醒 C.间睡间醒 D.醒后易再次入睡 E.入睡困难
A.思维障碍 B.情感障碍 C.意识障碍 D.行为障碍 E.感知障碍
A.肾小球性蛋白尿 B.肾小管性蛋白尿 C.混合性蛋白尿 D.组织性蛋白尿 E.溢出性蛋白尿
A.链球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葡萄球菌 D.大肠杆菌 E.厌氧菌
A.恐惧症 B.焦虑症 C.强迫症 D.疑病症 E.癔症
A.减少生活过程中的应激源 B.抗焦虑药物治疗 C.让患者学会和适应新的反应方式 D.自我中和解除受压抑的心身症状 E.自我疏泄和自我言语表达
A.钡餐检查 B.B超检查 C.胃酸测定 D.便隐血试验 E.胃镜+活检检查
A.2.12~2.75mmol/L B.135~145mmol/L C.3.5~5.5mmol/L D.96~110mmol/L E.0.96~1.62mmol/L
A.胃癌 B.食管癌 C.鼻咽癌 D.肝癌 E.套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A.多发性骨髓瘤 B.妊娠期 C.SLE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E.严重贫血
A.轻度糜烂 B.糜烂累及宫颈管 C.宫颈息肉 D.宫颈肥大 E.疑有恶变
A.产妇充分休息睡眠、摄入足够的营养或水分避免精神刺激 B.性激素治疗 C.雌激素治疗 D.止痛治疗 E.镇静治疗
A.应激是一种刺激物 B.应激不会引起永久性损害 C.应激可产生一定的不良后果 D.应激可以是对不良刺激的一种适应 E.应激是一种察觉到的威胁
A.下肢侧方成角移位不需要校正 B.前臂双骨折只需对位良好 C.下肢缩短移位成人不超过2cm D.旋转移位必须校正 E.长骨干横骨折对位至少达3/4
A.重度外伤 B.大面积烧伤 C.大手术、大量失血 D.尿路结石 E.外源性毒素和内源性毒素
A.乳酸脱氢酶 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C.肌酸激酶 D.肌酸激酶MB同工酶 E.谷草转氨酶
A.透明管型0~1/LP B.蜡样管型0~1/LP C.细颗粒管型0~1/LP D.RBC0~1/HP E.WBC1~3/HP
A.糖尿病 B.服利尿剂后 C.尿崩症 D.慢性肾炎 E.肾盂肾炎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