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体温 B.血压 C.脉搏 D.呼吸 E.意识
A.术后并发肠瘘 B.术后曾有腹腔内感染 C.早期活动 D.曾有切口感染 E.前列腺肥大
A.梗阻的原因 B.梗阻的部位 C.梗阻的程度 D.梗阻的发生速度 E.梗阻是否绞窄
A.禁食、禁饮、持续胃肠减压、洗胃 B.给予镇痛镇静剂 C.给予抗生素治疗 D.急诊手术 E.输液
A.胆石症 B.慢性胃炎 C.十二指肠溃疡 D.胃癌 E.胃溃疡
A.休克早期 B.手术刺激 C.甲状腺危象早期 D.精神紧张 E.阿托品作用
A.乳癌 B.乳腺纤维腺瘤 C.乳腺囊性增生病 D.乳管内乳头状瘤 E.乳房结核
A.饮食无任何禁忌 B.鼓励餐后运动以促进消化 C.早期尽量卧床休息,不宜下床活动 D.多食富含维生素食物 E.低脂低盐饮食
A.局部理疗 B.全身使用抗生素 C.切开排脓 D.冷水坐浴 E.待脓肿自然破裂后引流
A.输液输血纠正营养不良 B.输液输血纠正低氯、低钾性酸中毒 C.禁食、禁饮1周 D.术前晚温盐水洗胃1次即可 E.术前1周反复温盐水洗胃
A.乳腺癌 B.乳腺纤维腺瘤 C.乳腺肉瘤 D.乳腺囊性增生病 E.乳管内乳头状瘤
A.2分 B.3分 C.8分 D.14分 E.15分
A.夜间轻 B.喷嚏时减轻 C.咳嗽时减轻 D.低头时减轻 E.晨起较重
A.清醒后给予半卧位 B.健侧卧位以利于引流 C.引流瓶应低于创腔60cm D.术后不使用强力脱水药 E.应严格限制水分摄入
A.无外出血表现而有休克征象者,可不补充血容量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用吗啡止痛 D.开放性脑损伤脑组织从伤口膨出时,尽快将膨出的脑组织回纳 E.昏迷患者采取斜坡卧位,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
A.小脑幕上开颅术后取患侧卧位或仰卧位 B.小脑幕上开颅术后取健侧卧位或俯卧位 C.小脑幕下开颅术后取患侧卧位或俯卧位 D.小脑幕下开颅术后取健侧卧位或仰卧位 E.小脑幕下开颅术后,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
A.500;600 B.1000;600 C.1500;800 D.2000;1000 E.800;1200
A.创腔引流的目的是防止形成脑脊液漏 B.术后创腔引流袋放置于头旁枕上或枕边,高度应高于头部创腔水平面 C.术后48小时后,可将引流袋略抬高,以期较快引流出创腔内的液体 D.引流3~4日后,当血性脑脊液转清,即可拔除引流管 E.引流5~6日后,当没有脑脊液流出,即可拔除引流管
A.清创术 B.缝合术 C.抗生素 D.TAT E.禁食
A.注意无菌操作 B.确保管道密封 C.妥善固定 D.注意水柱波动 E.搬运患者时水封瓶应高于胸腔引流口
A.癌肿沿支气管壁向支气管腔内生长 B.纵隔和气管旁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发生在肺癌同侧,但也可以在对侧 C.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 D.癌细胞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 E.癌细胞累及锁骨上前斜角肌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
A.静脉压升高,>15cmH2O;脉搏洪大,心音清晰;动脉压降低 B.静脉压降低,<15cmH2O;脉搏微弱,心音遥远;动脉压降低 C.静脉压升高,>15cmH2O;脉搏微弱,心音遥远;动脉压降低 D.静脉压升高,>15cmH2O;脉搏洪大,心音清晰;动脉压升高 E.静脉压减低,<15cmH2O;脉搏微弱,心音遥远;动脉压升高
A.封闭伤口 B.清创处理后包扎 C.在伤侧第二肋间穿刺放气 D.止痛 E.氧气吸入
A.导管拔除后穿刺部位按压止血60分钟 B.导管拔除后穿刺部位沙袋压迫12小时 C.为预防血栓形成需长期口服抗凝药 D.严密观察穿刺肢体肤色 E.导管拔除后穿刺部位沙袋压迫18小时
A.拔管24小时内重点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及伤口情况 B.脓胸时脓腔容量小于10ml可拔除引流管 C.拔管时先拆去固定缝线,嘱患者深呼气后屏气迅速拔除导管 D.立即以凡士林纱布和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E.引流液明显减少,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现象,在术后24~48小时即可拔除引流管
A.嘱患者患侧卧位 B.24小时输液量不超过3000ml,输液滴速20~30滴/分为宜 C.一般不限制吗啡用量 D.胸腔引流管一般呈钳闭状态 E.可酌情放出适量的气体和液体,每次放液量不超过200ml
A.密切观察呼吸状态、频率、节律 B.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 C.气管插管拔管前,每3小时吸痰一次 D.术后第3天鼓励患者深呼吸、吹气球 E.痰多、咳嗽无力的患者出现痰阻塞现象时,应立即给予辅助护理
A.胸部CT检查 B.胸膜腔穿刺 C.胸部X线检查 D.胸部超声波检查 E.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A.胸腔闭式引流术 B.胸腔镜检查 C.胸壁固定 D.输血,观察病情变化 E.抽取胸腔液体和气体
A.血尿、疼痛和肿块 B.血尿、疼痛和高血压 C.高血钙、疼痛和高血压 D.高血钙、疼痛和肿块 E.消瘦、贫血和虚弱
A.疼痛 B.体温 C.呼吸 D.血尿颜色 E.白细胞计数
A.压力性尿失禁 B.神经性尿失禁 C.充溢性尿失禁 D.松弛性尿失禁 E.痉挛性尿失禁
A.血红细胞计数增大 B.血红蛋白量增大 C.血细胞比容增大 D.血浆蛋白量增大 E.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
A.低钾血症 B.高钾血症 C.高镁血症 D.低镁血症 E.高钙血症
A.低于7.15 B.低于7.25 C.低于7.35 D.低于7.45 E.低于7.55
A.呼吸道梗阻 B.胸部外伤 C.术后肺不张 D.肺炎 E.高热
A.CO2CP增高,PaCO2增高 B.CO2CP增高,PaCO2降低 C.CO2CP降低,PaCO2降低 D.CO2CP降低,PaCO2升高 E.CO2CP不变,PaCO2升高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A.心肌收缩性增强 B.心肌自律性增高 C.微动脉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增高 D.脑血管扩张 E.脑内氨基丁酸减少
A.观察尿量 B.补充血容量 C.取半卧位 D.应用抗生素 E.必要时输血浆或全血
A.心电监护 B.有效吸痰 C.观察尿颜色、量 D.严格禁食,保证胃肠道充分休息 E.心理护理
A.仅在操作后认真洗手 B.仅在操作前认真洗手 C.气管插管每周更换位置 D.气管切开处每周严格换药一次 E.定期更换或消毒呼吸机管路及接触呼吸道的设备
A.凝血时间大于12分钟,提示肝素剂量不足 B.凝血时间小于12分钟,提示肝素剂量不足 C.凝血时间小于30分钟,提示肝素剂量不足 D.凝血时间小于20分钟,提示肝素剂量不足 E.凝血时间大于20分钟,提示肝素剂量过量
A.2~4小时 B.4~6小时 C.6~8小时 D.8~10小时 E.10~12小时
A.肾上腺阻滞 B.脊神经根损伤 C.交感神经阻滞 D.副交感神经阻滞 E.中枢神经介质释放减少
A.心内注射 B.口服给药 C.静脉给药 D.气管内给药 E.肌内给药
A.可见瞳孔由散大开始回缩 B.可见面色由发绀转为红润 C.可见患者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开始抽动 D.大动脉出现搏动,收缩压在60mmHg以上 E.自主呼吸出现,可以停止人工呼吸
A.局部无菌敷料覆盖 B.禁忌沙袋加压固定 C.拔管后24小时内,注意观察有无穿刺处渗血和肢体肿胀等 D.保持置管处的清洁、干燥 E.抬高置管的肢体
A.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B.再次检查备皮情况 C.准时给予术前用药 D.去手术室前让患者排尿 E.让患者口服糖水增加热量
A.手术区皮肤准备 B.灌肠 C.输液,抽血配血 D.准备手术器械 E.手术区皮肤消毒
A.轻度烧伤 B.中度烧伤 C.重度烧伤 D.特重烧伤 E.小面积烧伤
A.病因预防 B.早发现,早治疗 C.康复预防 D.减少癌症的发病率 E.提高生存质量,减少痛苦
A.静脉推注,药液稀释后更换小针头,不再排气 B.肌内注射 C.输液通畅后给予药液 D.静脉点滴,并准确掌握滴速 E.采用滴管的侧孔冲入药液
A.多吃肉、蛋白、乳品 B.10%葡萄糖酸钙静脉缓慢注射 C.口服维生素D3 D.口服乳酸钙 E.口服二氢速变固醇
A.呼吸困难 B.声调降低 C.饮水呛咳 D.声音嘶哑 E.吞咽困难
A.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 B.注意伤口的护理 C.预防并发症 D.术后血压平稳后取平卧位 E.注意心理护理
A.疝块增大,不能还纳 B.局部有剧烈疼痛 C.疝块紧张发硬,有触痛 D.阵发性腹痛伴呕吐 E.全腹有压痛,肌紧张
A.无休克者宜采取半卧位 B.胃肠道穿孔必须绝对禁食 C.胃肠减压是必不可少的治疗 D.腹膜炎是应用抗生素的绝对指征 E.腹膜炎均不能使用镇静止痛剂
A.禁食 B.必要时进行胃肠减压 C.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生命体征 D.每小时查一次腹部体征 E.每半小时至一小时查一次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
A.平卧位 B.半卧位 C.患侧卧位 D.健侧卧位 E.头低脚高位
A.胸部X线检查示肺复张 B.引流液减少 C.引流瓶内无气体溢出 D.患者自觉舒适 E.胸管留置72小时
A.补给低渗盐水和葡萄糖液 B.补给高渗盐水和葡萄糖液 C.补给等渗盐水和葡萄糖液 D.补给高渗盐水 E.补给低渗盐水
A.代谢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A.代谢性碱中毒合并高钾血症 B.代谢性酸中毒合并高钾血症 C.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低钾血症 D.代谢性碱中毒合并低钾血症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高钾血症
A.再注射破伤风类毒素2ml B.再注射破伤风类毒素0.5ml C.再注射免疫球蛋白3000IU D.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IU E.再注射TAT2万单位
A.肌肉断裂 B.骨折 C.尿潴留 D.持续的呼吸肌痉挛 E.营养障碍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血症 E.脓毒血症
A.革兰染色阴性大肠埃希菌 B.革兰染色阴性厌氧拟杆菌 C.革兰染色阴性变形杆菌 D.革兰染色阳性梭形芽孢杆菌 E.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孢杆菌
A.应用缓泻剂通便 B.急诊手术以免延误治疗 C.门诊随访观察 D.心理疏导减轻焦虑 E.多食蔬菜预防便秘
A.静脉输液 B.抗生素治疗 C.应用止痛剂 D.应用止吐剂 E.手术治疗
A.腹股沟直疝 B.腹股沟斜疝 C.股疝 D.切口疝 E.睾丸鞘膜积液
A.门诊随访 B.灌肠通便 C.戒烟戒酒 D.择期手术治疗 E.急诊手术治疗
A.胃癌根治术 B.胃大部切除术 C.腹腔动脉栓塞化疗 D.胃空肠吻合术 E.全身静脉化疗
A.粪便隐血试验 B.胃酸测定 C.胃镜检查 D.血癌胚抗原测定 E.腹部B超
A.奥曲肽 B.吗啡 C.哌替啶 D.阿托品 E.山莨菪碱
A.切忌暴饮暴食 B.禁食期间应及时补液,做好营养支持 C.进食清淡高蛋白食物 D.恢复初期可进食高糖饮食 E.戒酒
A.高脂血症 B.高钙血症 C.胆道疾患 D.暴饮暴食 E.胰腺外伤
A.使用开塞露 B.腹部按摩 C.使用缓泻剂 D.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 E.肥皂水高压灌肠
A.重度昏迷 B.脑血管意外 C.小脑幕切迹疝 D.休克 E.瘤体破裂
A.通过鼻腔,口腔吸痰 B.鼻腔置管,氧气吸入 C.气管切开 D.从口腔行气管插管 E.用开口器侧外位引流
A.立即吸氧 B.静脉输注高渗脱水药物 C.安静休息 D.输注呼吸兴奋剂 E.输注降压药物
A.脑出血 B.脑血栓 C.脑梗死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A.脑血管造影是确诊颅内动脉瘤必需的检查方法 B.破裂出血流至蛛网膜下隙导致患者出现上述临床表现 C.严重者因颅内压增高引发脑疝而危及生命 D.为了防止出血和再出血,应及早行手术或介入治疗 E.降颅压应缓慢,防止出现并发症
A.若出现恶心、呕吐属正常现象 B.症状改善后应尽早减少尿量 C.药物治疗应坚持一个月 D.加强营养,适当活动 E.3年不复发可认为治愈
A.急性肾盂肾炎 B.急性肾盂肾炎 C.肾积水 D.肾癌 E.肾结核
A.抗生素治疗 B.抗结核治疗 C.免疫治疗 D.肾切除 E.肾造瘘
A.给氧 B.剖胸探查 C.迅速封闭胸部伤口 D.抗感染 E.穿刺排气减压
A.禁用含钾食物及含钾药物,不输库存血 B.合理补液,也要补充生理需要量 C.摄入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高蛋白饮食 D.避免与各种危害肾脏的物质接触 E.特别提醒病人防止疲劳和定期复查
A.平卧位 B.患侧卧位 C.术侧向下卧位 D.半卧位 E.健侧卧位
A.病灶清除术 B.开窗引流术 C.切开引流术 D.窦道切除术 E.骨钻孔引流术
A.逆行性健忘 B.中间清醒期 C.突然呼吸停止 D.脑脊液漏 E.伤后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