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Ⅰ变态反应 B.Ⅱ变态反应 C.Ⅲ变态反应 D.Ⅳ变态反应 E.非变态反应
A.升高 B.降低 C.正常 D.变化不定 E.正常或升高
A.尿素酶偶联谷氨酸脱氢酶法 B.酚一次氯酸盐显色法 C.纳氏试剂显色法 D.二乙酰一肟法 E.脲酶一波氏比色法
A.血清总蛋白参考范围为60~80g/L B.血清白蛋白参考范围为35~50g/L C.肾病综合征时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减低 D.肝硬化时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升高 E.严重脱水时,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不变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心肌梗死 C.肝硬化 D.急性肝炎 E.有机磷中毒
A.LDH B.CK C.ALP D.ACP E.ALT
A.剧烈肌肉运动 B.进食高蛋白质 C.肝昏迷 D.胆囊炎 E.严重烧伤
A.<17.1μmol/L B.<34.0μmol/L C.17.1~34.0μmol/L D.1.0μmol/L E.34.0μmol/L
A.pH B.PO2 C.PCO2 D.TCO2 E.[HCO-3]
A.铁蛋白 B.转铁蛋白 C.血红蛋白 D.肌红蛋白 E.细胞色素类
A.高灵敏度 B.高特异性 C.重复性好 D.总有效率高 E.准确度高
A.重复性试验 B.对照试验 C.干扰试验 D.回收试验 E.校正试验
A.50% B.68% C.95% D.99% E.99.9%
A.200~700nm B.500~900nm C.600~1000nm D.400~800nm E.200~500nm
A.吸光度 B.电流 C.消光系数 D.透光度 E.溶液浓度
A.ApoAⅠ升高,ApoB降低 B.ApoAⅠ降低,ApoB升高 C.ApoAⅠ,ApoB都降低 D.ApoAⅠ,ApoB都升高 E.ApoAⅠ升高,ApoB不变
A.卵壳薄而透明 B.长椭圆形 C.外被一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 D.内含物为屈光颗粒 E.无色透明
A.中间宿主 B.终宿主 C.转续宿主 D.保虫宿主 E.既是中间宿主又是终宿生
A.红细胞内 B.小肠内 C.有核细胞内 D.结肠内 E.盲肠内
A.20分钟 B.2小时 C.5小时 D.10小时 E.18小时
A.大肠埃希菌 B.奇异变形杆菌 C.产气肠杆菌 D.肺炎克雷伯菌 E.宋内志贺菌
A.发酵葡萄糖 B.触酶试验阳性 C.氧化酶阴性 D.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E.出芽试验
A.大肠埃希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B群链球菌 D.肠球菌 E.表皮葡萄球菌
A.马尿酸钠水解试验 B.cAMP试验 C.Optochin试验 D.杆菌肽敏感试验 E.6.5%NaCl生长试验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肺炎链球菌 E.草绿色链球菌
A.体积微小 B.能透过细菌滤器 C.能在人工培养基中繁殖 D.具有独特发育周期 E.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A.个体极小 B.没有细胞结构 C.专性细胞内寄生 D.以复制方式增殖 E.以上均是
A.核酸 B.蛋白质 C.多肽 D.脂类 E.糖蛋白
A.半抗原 B.超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可溶性抗原 E.颗粒性抗原
A.总T细胞 B.辅助性T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 D.NK细胞 E.B细胞
A.对同一样品重复进行检测时所得结果的符合程度 B.样品的测定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 C.样品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 D.样品测定值与标准品值的符合程度 E.样品的测定值与真值的偏差
A.样品测定值与标准品值的符合程度 B.样品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 C.某一试验方法的最小测出量 D.检测物与其对应物之间选择性反应 E.样品测定值与平均值的符合程度
A.B细胞百分率 B.T细胞百分率 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D.巨噬细胞百分率 E.NK细胞百分率
A.红细胞溶解 B.红细胞不溶解 C.红细胞凝集 D.红细胞不凝集 E.B+D
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C.玻片凝集法 D.试管凝集法 E.ELISA法
A.红细胞与溶血素结合 B.红细胞与抗原结合,导致溶血 C.补体与抗原结合,导致不溶血 D.补体与受检系统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导致溶血 E.补体与抗体结合,导致不溶血
A.抗原抗体的反应具有特异性 B.抗原抗体只有在分子比例合适时才会出现最强的反应 C.反应曲线中,抗原抗体分子比例合适的范围称为等价带 D.抗原抗体的反应具有不可逆性 E.抗原抗体具有特异的结合部位
A.体液免疫功能的测定 B.抗感染抗体的检测 C.M蛋白的鉴定 D.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E.多克隆抗体的鉴定
A.IgG B.IgD C.IgM D.IgA E.IgE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
A.HbC B.HbE C.HbH D.HbS E.HbBart
A.因子Ⅰ减少 B.FⅦ减少 C.FⅧ减少 D.FⅫ减少 E.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
A.外周血三系细胞减少 B.血涂片红细胞形态观察 C.骨髓涂片检查 D.MCV测定 E.网织红细胞计数
A.急性大失血患者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 B.1周内婴儿血涂片仅可见少量有核红细胞 C.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提示红系增生减低 D.巨幼细胞贫血外周血涂片中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 E.正常成人外周血中可偶见有核红细胞
A.总铁结合力增加 B.骨髓外铁消失 C.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 D.骨髓以原红和早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E.形态学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溶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A.>5% B.2%~4% C.<2% D.>1.5% E.>0.5%
A.FⅤ、FⅦ、FⅧ B.FⅡ、FⅤ、FⅦ C.F、FⅫ、FⅪ D.FⅧ、FⅨ、FⅪ E.FⅡ、FⅤ、FⅧ
A.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PT测定 B.血小板计数、APTT测定、PT测定 C.纤维蛋白原定量、TT测定、PT D.FDP定量测定、TT测定、纤维蛋白原定量 E.FDP定量测定、纤维蛋白原定量、APTT测定
A.篮状细胞增多 B.原始细胞>30% 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原始细胞形态显著畸形 E.原始细胞浆中可见Auer小体
A.pH染色体存在 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C.巨脾 D.白血病裂孔现象 E.血清尿酸增高
A.骨髓纤维化 B.地中海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E.白血病
A.BT延长 B.CT(试管法)正常 C.APTT正常 D.PT延长 E.PAIgG增高
A.核溶解 B.空泡 C.中毒颗粒 D.杜勒小体 E.染色质小体
A.皱缩、呈锯齿形 B.影形 C.哑铃形 D.圆盘形 E.泪滴形
A.化脓性感染 B.尿毒症 C.脾破裂 D.心肌梗死 E.伤寒
A.A抗原 B.B抗原 C.H抗原 D.A、H抗原 E.B、H抗原
A.抗A B.抗B C.抗A、抗B D.以上均不是 E.以上均是
A.抗凝 B.延长红细胞生成期 C.供给红细胞能量 D.保持红细胞形态完整 E.防止红细胞膨胀失钾
A.分裂池的白细胞数增加 B.成熟池的白细胞成熟时间缩短 C.贮备池的白细胞释放增加 D.边缘池的白细胞数量增加 E.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白细胞重新分配
A.直径异质性 B.体积异质性 C.厚度异质性 D.血红蛋白含量异质性 E.红细胞膜结构异质性
A.染色质小体 B.杜勒小体 C.卡波环 D.嗜碱性点彩 E.有核红细胞
A.HBA B.HBCO C.HBO2 D.HBS E.SHB
A.血小板 B.钙离子 C.纤维蛋白原 D.凝血酶 E.凝血酶原
A.与红细胞数量有关 B.与红细胞大小有关 C.是抗凝血自然沉降后所测得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D.在各种贫血时血细胞比容会降低 E.大面积烧伤病人的血细胞比容常增高
A.1:1 B.1:2 C.1:3 D.1:4 E.1:9
A.α1球蛋白 B.α2球蛋白 C.T-H糖蛋白 D.β2微球蛋白 E.核蛋白
A.10g/L B.20g/L C.25g/L D.50g/L E.60g/L
A.α1球蛋白 B.α2球蛋白 C.白蛋白 D.γ球蛋白 E.β2微球蛋白
A.铁剂 B.维生素C C.动物血 D.素食 E.食物鱼肉
A.嗜酸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肠上皮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淋巴细胞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肾小管上皮细胞 D.鳞状上皮细胞 E.移性上皮细胞
A.氧化物 B.氨水 C.维生素C D.青霉素 E.链霉素
A.浓盐酸 B.冰醋酸 C.甲苯 D.甲醛 E.二甲苯
A.试剂价廉 B.操作简便 C.比较灵敏 D.结果可靠 E.便于观察
A.中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A.β2-微球蛋白 B.IgG C.IgE D.白蛋白 E.黏蛋白
A.酸性磷酸酶 B.胰淀粉酶 C.肌酸激酶同工酶-MB D.胆碱酯酶 E.碱性磷酸酶
A.ALT B.AST C.AFP D.ALP E.MAO
A.向长波长方向移动 B.向短波长方向移动 C.不移动,但峰高值增大 D.不移动,但峰高值降低 E.不移动,峰位不变化
A.大肠埃希菌 B.肺炎克雷伯菌 C.宋内志贺菌 D.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E.阴沟肠杆菌
A.白血病 B.痛风 C.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 D.肝硬化 E.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