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收缩压 B.舒张压 C.平均动脉压 D.外周阻力 E.心排出量
A.犁骨 B.蝶骨 C.腭骨 D.颧骨 E.泪骨
A.锁骨 B.距骨 C.肱骨 D.三角骨 E.肩胛骨
A.颈椎 B.胸椎 C.腰椎 D.骶骨 E.尾骨
A.小肠最中短段 B.小肠中最宽段 C.长20~30cm D.小肠中最固定一段 E.下消化道起始部分
A.胃 B.肝 C.肾 D.脾 E.膀胱
A.甲状腺的功能 B.甲状旁腺的功能 C.胰岛的功能 D.肾上腺的功能 E.蛋白质代谢情况
A.是一个常用对数值 B.是一个无量纲的值 C.大小取决于Ag多少 D.与观片灯强弱有关 E.也可以称为黑化度
A.管电流量 B.摄影距离 C.管电压值 D.胶片感度 E.增感率
A.80mAs B.100mAs C.120mAs D.150mAs E.200mAs
A.细胞坏死 B.癌的发生 C.蛋白质的生物构造的变化 D.DNA的生物构造的变化 E.组织的原子、分子产生电离
A.管电流 B.两极间的管电压 C.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D.阴极灯丝焦点大小 E.X线管灯丝加热电压
A.固有滤过材料不同 B.靶物质的材料不同 C.由于光电效应所致 D.由于康普顿效应所致 E.阴极产生的电子能量不同
A.X线的能量 B.物质的密度 C.物质的形状 D.每克物质的电子数 E.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
A.106 B.156 C.206 D.256 E.306
A.盲肠 B.阑尾 C.升结肠 D.降结肠 E.直肠
A.上部 B.降部 C.升部 D.横部 E.水平部
A.具有一定能量 B.传播速度大于光速 C.属于电磁辐射 D.属于微粒辐射 E.具有波粒二象性
A.右肺分为三叶 B.右膈高于左膈 C.右肺门比左肺门高 D.肺纹理由肺血管构成 E.气管分叉位于胸椎5~6高度
A.100mSv B.150mSv C.200mSv D.250mSv E.300mSv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E.冠状窦
A.骨缝 B.骨连结 C.滑膜关节 D.韧带连结 E.软骨连结
A.X线强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B.医用X线范围内发生汤姆逊散射 C.医用X线范围内发生光核反应吸收 D.医用X线范围内不发生光电效应吸收 E.医用X线范围内不发生康普顿散射和吸收
A.固有滤过一般用铝当量表示 B.固有滤过指X线机本身的滤过 C.总滤过为固有滤过与附加滤过之和 D.将X线束中低能成分吸收掉称X线滤过 E.采用铜铝复合滤过时,铝面朝向X线管
A.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B.靶物质原子序数影响X线量 C.常用量与质的乘积表示 D.与管电压的n次方成反比 E.脉动电压接近峰值X线强度大
A.X线是一种纵波 B.X线不发生光电效应 C.X线与物质作用表现了波动性 D.X线传播时表现了微粒性 E.X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出荧光
A.X线波长越短X线质越软 B.X线波长是由管电流确定 C.半价层值大的X线质软 D.X线质可用半价层HVL表示 E.摄影用X线波长范围在(0.31~0.6)×10-8cm
A.胃-食管前庭部长约10cm B.左侧壁与胃底间形成贲门切迹 C.食管与胃的过渡部称胃-食管前庭部 D.食管胃角有防止胃内容物反流作用 E.下段食管近胃交界处是食管与胃的过渡部分
A.多两侧同时发生 B.呈点状或环状密集钙化团 C.是侧脑室三角区脉络丛球钙化 D.侧位片上钙斑位于后床突的后下方 E.后前位片上位于眼眶上缘上方居中线两旁2.5cm处
A.肺动脉段基线长度平均(4.88±0.72)cm B.肺动脉主干横径平均(3.86±0.53)cm C.肺动脉段凸出度平均(-0.11±0.28)cm D.正常右下肺动脉宽径≤15mm E.肺动脉段凸出者则P3为负数
A.低电压时发生概率大 B.能减少X线对比度 C.不产生有效的散射 D.不产生胶片灰雾 E.患者接受的吸收剂量大
A.胆囊呈梨形 B.肝总管由左右肝管合成 C.胆总管走行在胰头的前方 D.肝总管与胰管合成肝胰壶腹 E.胆总管起自肝总管与胆囊管的汇合点
A.左右两肺分居膈的上方和纵隔两侧 B.肺尖指第1肋环下缘以上部分 C.肺表面为脏层胸膜被覆 D.右肺宽短,左肺狭长 E.纵隔面上部为肺门
A.外形呈不规则楔形 B.膈面与膈肌接触 C.脏面朝向后下方 D.肝门位于脏面中间部的横沟内 E.肝门是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等通过的部位
A.是全身最长的长管状骨 B.上端与髋骨构成髋关节 C.下端与腓骨构成膝关节 D.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颈干角 E.股骨颈与股骨干连接处外上侧的隆起为大转子
A.呼吸肌的收缩与弛缓是呼吸运动的原动力 B.膈肌运动进行的呼吸称腹式呼吸 C.肌间肌运动进行的呼吸称胸式呼吸 D.正常呼吸次数为每分钟16~22次 E.患肺炎时呼吸次数减少
A.无椎体 B.无关节突 C.棘突长 D.前弓短 E.由前弓、后弓和侧块构成
A.关节盘 B.骨膜 C.骨骺端 D.板障 E.黄骨髓
A.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 B.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 C.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D.椎弓板上有7个突起 E.所有椎骨的横突均有椎间孔
A.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 B.关节囊厚而坚韧 C.关节前方的髌韧带向下止于腓骨头 D.内侧半月板呈"O"形 E.腓侧副韧带与关节囊紧密相贴
A.为一体两端典型的长骨 B.肱骨头后方有环状浅沟,称为外科颈 C.肱骨头的外侧有大结节和大结节嵴 D.肱骨头的前方有小结节和小结节嵴 E.肱骨下端后面有鹰嘴窝
A.为人体内最长的长骨 B.其长度约为人体高度的1/4 C.大、小转子之间前面有转子间嵴 D.股骨体略呈弓形向前 E.股骨体后面有粗线
A.左心房 B.上腔静脉 C.右心房 D.下腔静脉 E.右心室
A.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头臂干 B.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 C.右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头臂干 D.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E.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
A.下腔静脉 B.肝门静脉 C.胆总管 D.腹主动脉 E.胃
A.镰状韧带 B.肝圆韧带 C.静脉韧带 D.胆囊窝 E.腔静脉沟
A.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B.肾静脉、肾动脉、肾盂 C.肾盂、肾动脉、肾静脉 D.肾盂、肾静脉、肾动脉 E.肾动脉、肾盂、肾静脉
A.前列腺部、膜部、阴茎部 B.前列腺部、膜部、尿道球部 C.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 D.前列腺部、膜部、后尿道 E.前列腺部、海绵体部
A.尿道内口 B.尿道外口 C.尿道膜部 D.前列腺部 E.尿道球部
A.第1腰椎上缘 B.第1腰椎下缘 C.第3腰椎上缘 D.第3腰椎下缘 E.第2腰椎下缘
A.因子Ⅰ B.因子Ⅱ C.因子Ⅲ D.因子Ⅳ E.因子Ⅴ
A.内源性途径只需血浆因子,外源性途径还需组织因子 B.内源性途径发生在体内,外源性途径发生在体外 C.内源性途径发生在血管内,外源性途径发生在血管外 D.内源性途径只需体内因子,外源性途径还需外加因子 E.激活因子Ⅸ的途径不同
A.心房压力 B.大动脉血压 C.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 D.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 E.等容收缩期初心室内压
A.余气量 B.肺活量 C.功能余气量 D.补吸气量+余气量 E.补呼气量+潮气量
A.上接环状软骨 B.分叉处称气管权 C.气管杈内面有气管隆嵴 D.气管后壁缺少软骨 E.在第3胸椎体下缘的高度分叉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大脑皮质
A.激活胃蛋白酶原 B.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C.杀菌 D.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 E.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A.混合食物 B.推送食物 C.磨碎食物 D.分解食物 E.保持压力和形状
A.十二指肠 B.空肠 C.胃 D.回肠 E.大肠
A.Cl- B.HCO-3 C.K+ D.Na+ E.H+
A.酸 B.胰蛋白酶 C.组胺 D.糜蛋白酶 E.肠致活酶
A.只有小肠有吸收功能 B.停留时间长 C.营养物质已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 D.绒毛的节律性运动可促进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E.吸收面积大
A.保护肠黏膜 B.润滑粪便 C.贮存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D.稀释大肠液内的刺激因子 E.大肠液内不含任何消化酶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小肠液 E.胆汁
A.脊髓 B.中脑 C.延髓 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E.大脑
A.病理性饥饿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垂体性肥胖症 D.肾病综合征 E.糖尿病
A.全身动脉血压升高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肾小囊内静水压升高 E.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A.氨基酸 B.Na+、Cl-、K+等电解质 C.血浆白蛋白 D.葡萄糖 E.肌酐
A.100ml/min B.125ml/min C.250ml/min D.660ml/min E.180m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