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用过的针头采用双手"复帽" B.不将针尖指向身体任何部位 C.使用后不用手去除针头 D.将针头放入防水耐刺穿的容器内 E.用过的针头不再重复使用
A.6小时内 B.12小时内 C.24小时内 D.8小时内 E.48小时内
A.10%以下 B.30%以下 C.50%以下 D.70%以下 E.90%以下
A.≤10cfu/m3 B.≤100cfu/m3 C.≤200cfu/m3 D.≤500cfu/m3 E.≤20cfu/m3
A.4:1 B.1:1 C.0.4:1 D.1:4 E.1:0.4
A.艾滋病 B.甲型肝炎 C.伤寒 D.麻疹 E.大面积烧伤
A.把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B.把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C.把传染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D.把传染病人的血液、体液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E.把传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A.病原体来源于护士污染的手 B.病原体来源于消毒不合格的医疗用品 C.病原体来源于自身口腔 D.病原体来源于探视者 E.病原体来源于其他病人
A.传染源是蚊蝇 B.炭疽芽胞抵抗力强,能耐受煮沸30分钟 C.炭疽杆菌繁殖体对热不敏感 D.炭疽芽胞在泥土中可生存10年以上 E.患有炭疽的病畜可以解剖
A.聚维酮碘 B.苯扎溴铵 C.过氧化氢 D.氯已定 E.乙醇
A.负压吸引 B.体位引流 C.提高免疫力 D.药物祛痰 E.翻身、叩背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医院感染概率之比 B.特定部位感染危险人群中新发生该部位医院感染的频率 C.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人群中新发生的医院感染的频率 D.用来统计处于危险人群中新发生医院感染的频率 E.一定时间内在一定危险人群中实际感染例数所占百分比
A.提高病人自我保健能力 B.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 C.促进疾病的一级预防 D.培养既有健康知识又有健康行为的人 E.普及疾病防治知识
A.呼吸机管道 B.压舌板 C.胃镜 D.喉镜 E.手术用剪刀
A.发病率 B.体重 C.腰围 D.坐高 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环氧乙烷气体熏蒸 B.紫外线照射 C.高压蒸汽法 D.消毒液浸泡法 E.电离辐射法
A.计划、执行、检查、反馈 B.组织、执行、检查、处理 C.计划、执行、反馈、处理 D.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E.组织、执行、评价、处理
A.卢因 B.泰勒 C.韦伯 D.亚当斯 E.梅奥
A.医院感染率的监测 B.高危科室监测 C.综合性监测 D.暴发监测 E.一级护理合格率的监测
A.普通手术室 B.急诊室 C.妇产科检查室 D.层流洁净手术室 E.换药室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保健行为 D.预警行为 E.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A.社会诊断 B.行为诊断 C.环境诊断 D.管理与政策诊断 E.流行病学诊断
A.转移 B.共生 C.定植 D.定居 E.易位
A.选择授权对象 B.明确授权内容 C.形成沟通渠道 D.实施授权计划 E.排除被授权者的工作障碍
A.医院感染 B.院外感染 C.院前现象 D.并发症 E.原发感染
A.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体及其他有害微生物 B.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病原体及其他有害微生物 C.用物理方法清除污染物表面的有机物和污迹、尘埃 D.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包括芽胞在内所有微生物 E.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除芽胞以外的其他微生物
A.与疾病相关的行为 B.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C.促进健康的行为 D.致病性行为 E.与健康相关的行为
A.处于发展阶段的行为 B.与文化传统或传统的生活方式关系不大的行为 C.已有成功案例证明的行为 D.社会不赞成的行为 E.形成时间已久的行为
A.注重知识灌输 B.注重环境改善 C.注重效果评价 D.不仅注重知识改变而且注重行为改变 E.注重教育方法
A.同桌进餐不会感染HIV B.离体后的HIV抵抗力很弱,几乎所有消毒剂在短时间内均可将其灭活 C.结核杆菌对消毒剂抵抗力强,需用高、中效消毒剂灭活 D.结核杆菌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在阴暗处可存活数月至数年 E.结核杆菌在直射阳光下能生存8~10天
A.统一化 B.信息化 C.规格化 D.数字化 E.系统化
A.医院科室的住院病人中,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医院感染病例的现象 B.医院感染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 C.医院科室的住院病人中,在短时间内发现相同临床医院感染病例 D.医院科室的住院病人中,在短时间内同时出现了3例以上医院感染病例 E.医院感染病例数增加快,短期内不能控制
A.细菌 B.放线菌 C.真菌 D.支原体 E.螺旋体
A.按职上岗原则 B.公平原则 C.合理结构原则 D.满足需要原则 E.效率原则
A.目标是改善服务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 B.已初步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C.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 D.是有计划的系统的干预活动 E.融合了多种学科理论
A.尽早使用广谱抗生素 B.病毒感染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C.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不必考虑病原学 D.抗生素可确保感染病人治疗效果 E.考虑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A.血制品及血液 B.药品及药液 C.诊疗器械 D.病例记录单 E.医务人员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