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呼吸中枢 B.血管运动中枢 C.脑神经 D.脊髓侧索 E.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A.抗胰岛细胞抗体 B.抗胰岛素受体抗体 C.抗线粒体抗体 D.抗红细胞抗体 E.抗胃壁细胞抗体
A.精子 B.大肠埃希菌 C.类风湿因子 D.EB病毒 E.溶血性链球菌
A.IL-1 B.IL-2 C.TNF-α D.IFN-γ E.IFN-β
A.甲胎蛋白(AFP) B.本周蛋白(BJP) C.癌胚抗原(CEA. D.CA199 E.胚性硫糖蛋白(FSA.
A.宫颈癌细胞 B.结肠癌 C.肝癌 D.黑色素瘤细胞 E.鼻咽癌细胞
A.HLA-DP B.HLA-DQ C.HLA-DR D.HLA-A E.HLA-B
A.同种移植 B.异种移植 C.同系移植 D.自体移植 E.原位移植
A.ABO血型相容 B.HLA相容性好 C.移植物必须健康 D.供者年龄应大于受者 E.供体器官应与受区大小接近
A.柯氏培养基 B.M-H培养基 C.罗-琴培养基 D.沙氏培养基 E.巧克力培养基
A.F质粒 B.R质粒 C.Col质粒 D.Vi质粒 E.K质粒
A.热原质 B.维生素 C.色素 D.抗生素 E.细菌素
A.干燥奈瑟菌 B.淋病奈瑟菌 C.微黄奈瑟菌 D.卡他布兰汉菌 E.黏液奈瑟菌
A.念珠菌性肠炎 B.破伤风 C.伤寒 D.胰腺炎 E.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尿路感染
A.37℃ B.25℃ C.4℃ D.-20℃ E.-70℃
A.在采集精液标本前必须禁欲3~5天,一般不超过5天 B.正常男性一次排出精液约2~5ml C.精液测定应在1小时内完成 D.正常精液pH为7.2~7.8 E.最理想的精液采集法为体外排精法
A.2.29mmol/L B.<0.40mmol/L C.<0.50mmol/L D.>0.56mmol/L E.>0.80mmol/L
A.肾透明细胞癌 B.肾未分化癌 C.肾鳞癌 D.膀胱癌 E.尿道肿瘤
A.POX B.PAS C.NAP D.ACP E.SB
A.白细胞明显增高 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 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pH染色体阳性 E.外周血出现幼稚阶段粒细胞
A.多见于女性 B.白血病细胞表面有免疫球蛋白 C.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D.毛细胞非特异性酯酶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 E.毛细胞都来源于T淋巴细胞
A.病情稳定 B.急性白血病 C.死于并发症 D.慢性白血病 E.骨髓纤维化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C.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D.非霍奇金淋巴瘤 E.霍奇金病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多发性骨髓瘤 D.恶性组织细胞病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缺铁性贫血 B.骨髓纤维化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巨幼细胞性贫血
A.起病急、高热、衰竭和进行性贫血 B.全血细胞减少 C.血涂片找到不典型的单核细胞 D.骨髓涂片见到形态异常的组织细胞 E.骨髓涂片粒细胞受抑制
A.肝炎病毒 B.疱疹病毒 C.流感病毒 D.EB病毒 E.柯萨奇病毒
A.又称凝血酶 B.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激活 C.由单核细胞生成 D.是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 E.血清蛋白电泳中在γ区带
A.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激活 B.由组织内皮细胞合成 C.属于接触凝血因子 D.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 E.参与共同凝血途径的激活
A.只能降解纤维蛋白原 B.只能降解纤维蛋白 C.降解纤维蛋白原可产生D-二聚体 D.降解纤维蛋白可产生D、E等片段 E.降解纤维蛋白可产生D-二聚体
A.心肌梗死 B.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C.心绞痛 D.血管性血友病 E.糖尿病
A.甲型血友病 B.凝血因子V缺乏 C.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无力症 D.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性疾病 E.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
A.在10cm直径圆圈内计数新出血点的数目 B.正常男性一定范围内新出血点的数目少于10个 C.正常女性一定范围内新出血点的数目少于5个 D.正常儿童一定范围内新出血点的数目少于5个 E.在5cm直径圆圈内计数新出血点的数目
A.遗传性纤溶亢进 B.严重的肝脏疾病 C.获得性纤溶亢进 D.感染性紫癜 E.过敏性紫癜
A.肾脏 B.肌肉 C.脑组织 D.肝脏 E.脾脏
A.类固醇的一种 B.所有类固醇激素的前体 C.升高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 D.可以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确定诊断指标 E.最常用做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发病估计、治疗观察等的参考指标
A.组成HDL并维持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B.激活LCAT,再催化胆固醇酯化 C.作为LDL受体的配体 D.由肝和小肠合成 E.一般情况下,血清apoAI可以代表HDL水平
A.6种 B.5种 C.4种 D.3种 E.2种
A.ALT B.AST C.ALP D.LD E.CK
A.AG=(Na++Mg2+)-(Cl-+HCO-3) B.AG=(Na++K+)-(Cl-+HCO-3) C.AG=(Na++Ca3+)-(Cl-+HCO-3) D.AG=(Ca2++K+)-(Cl-+HCO-3) E.AG=(Mg2++K+)-(Cl-+HCO-3)
A.钾离子 B.钠离子 C.氯离子 D.碳酸氢盐 E.PO2
A.升高血钙、血磷 B.降低血钙、血磷 C.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D.升高血磷,降低血钙 E.不参与血钙、血磷浓度的调节
A.非结合胆红素 B.胆汁酸 C.结合胆红素 D.胆汁 E.总胆红素
A.溢出性蛋白尿 B.体位性蛋白尿 C.肾小管性蛋白尿 D.肾小球性蛋白尿 E.血浆性蛋白尿
A.卵巢 B.肺 C.乳腺 D.胰腺 E.精液
A.人体中肝组织含量最高 B.为"冷变性",宜放在室温 C.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D.有5种同工酶,每种同工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不同 E.红细胞中含量比血清高许多倍
A.血清总蛋白 B.前清蛋白 C.清蛋白 D.C-反应蛋白 E.免疫球蛋白
A.肝 B.肾 C.心 D.胰 E.肠
A.血钠降低 B.血钾降低 C.血钙降低 D.血糖升高 E.葡萄糖耐量降低
A.特异性高 B.需对成分复杂的血清等体液样品进行预处理 C.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没有毒性,避免了环境污染 D.酶促反应的条件温和 E.适用于自动分析
A.等电聚焦电泳 B.毛细管电泳 C.凝胶电泳 D.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E.硝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A.IgA和IgE B.IgG和IgE C.IgM和IgE D.IgD和IgM E.IgG和IgM
A.肿瘤的诊断 B.肿瘤的治疗 C.血清补体活性测定 D.激素水平测定 E.细胞因子测定
A.只能检测抗原,不能检测抗体 B.只能检测抗体,不能检测抗原 C.既能检测抗原又能检测抗体 D.为半定量试验 E.不能用于ABO血型鉴定
A.靠近抗原孔 B.靠近抗体孔 C.在两孔之间 D.呈多条沉淀线 E.不出现沉淀线
A.提高荧光强度 B.提高荧光效率 C.可同时检测同一标本中两种抗原 D.使用一种标记物可检测多种抗原 E.减少非特异性荧光
A.双抗体夹心法 B.间接法 C.竞争法 D.捕获法 E.应用生物素和亲和素的ELISA
A.标本中的抗原不纯 B.洗涤不充分 C.孵育时间过长 D.酶标抗体过量 E.标本中的抗原浓度过高
A.粒细胞 B.单个核细胞 C.红细胞 D.巨噬细胞 E.血小板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
A.小鼠肝细胞 B.绵羊红细胞 C.Hep-2细胞 D.Hela细胞 E.小鼠腹水癌细胞
A.混合结缔组织病 B.重症肌无力 C.干燥综合征 D.红斑狼疮 E.类风湿
A.异硫氰酸荧光素 B.鲁米诺 C.三联吡啶钌 D.辣根过氧化物酶 E.碱性磷酸酶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Ⅰ、Ⅱ型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Ⅰ型、Ⅱ型变态反应
A.轻链病 B.重链病 C.免疫缺陷病 D.免疫增殖病 E.自身免疫病
A.CEA是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 B.分泌CEA的肿瘤大多位于空腔脏器 C.CEA增高多见于结肠癌、胃癌和肺癌 D.一般肿瘤切除术后6周,CEA水平恢复正常,否则提示有残存肿瘤 E.当CEA持续不断升高时,提示预后不良
A.20~30秒 B.20~30分钟 C.2~3小时 D.20~30小时 E.2~3天
A.高压蒸汽灭菌法 B.干烤 C.滤过除菌 D.紫外线 E.煮沸消毒
A.细胞核结构不同 B.细胞壁结构不同 C.细胞膜结构不同 D.中介体的有无 E.胞质颗粒的有无
A.1m B.2m C.2.5m D.3m E.4m
A.URE B.CIT C.TDA D.ONPG E.GLU
A.溶血素 B.杀白细胞素 C.血浆凝固酶 D.透明质酸酶 E.链激酶
A.O抗原 B.核心抗原 C.H抗原 D.Vi抗原 E.M抗原
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B.婴幼儿急性肠炎 C.急性胃炎 D.暴发性肺炎 E.婴幼儿败血症
A.组织缺氧或氧化还原电势降低 B.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C.长期应用抗菌药物 D.紫外光下照射 E.深部需氧菌感染
A.活菌苗 B.死菌苗 C.抗毒素 D.类毒素 E.免疫球蛋白
A.布鲁菌 B.百日咳鲍特菌 C.麻风分枝杆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军团菌
A.腺病毒 B.沙眼衣原体沙眼亚种 C.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 D.肺炎衣原体 E.鹦鹉热衣原体
A.T-2毒素 B.展青霉素 C.灰黄霉素 D.黄曲霉素 E.溶血毒素
A.患者入院前存在的感染 B.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C.住院期间被感染出院后发病 D.医护人员感染 E.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
A.患象皮肿的患者 B.出现乳糜尿的患者 C.发生鞘膜积液的患者 D.微丝蚴血症的患者 E.急性丝虫热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