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人造关节置换术 B.甲状腺手术 C.疝修补术 D.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E.膝软骨摘除术
A.髋部 B.髂前上棘 C.髂嵴 D.大转子处 E.额部
A.丙酸睾酮 B.叶酸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铁剂 E.内因子
A.由外眦向内眦擦拭眼部 B.脱上衣时先脱左肢 C.擦毕按摩骨突处 D.穿上衣时先穿右肢 E.擦洗动作要轻慢
A.单核细胞 B.神经胶质细胞 C.CD+4淋巴细胞 D.B淋巴细胞 E.NK细胞
A.终生 B.1年 C.3年 D.5年 E.10年
A.资源评估 B.生活质量 C.组织评估 D.促成因素 E.强化因素
A.回归因素 B.霍桑效应 C.马太效应 D.从众心理 E.选择效应
A.人均平均寿命 B.教育普及率 C.发病率 D.患病率 E.死亡率
A.管理与政策诊断 B.组织诊断 C.环境诊断 D.社会诊断 E.行为诊断
A.植入 B.移居 C.定植 D.定居 E.移位菌群失调
A.乙醇 B.聚维酮碘 C.含氯消毒剂 D.苯扎溴铵 E.生理盐水
A.高效消毒法 B.中效消毒法 C.低效消毒法 D.灭菌法 E.机械清洁法
A.化学消毒剂的细菌含量为200cfu/ml B.使用中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为80μW/cm2 C.消毒后的气管镜细菌菌落数为50cfu/件 D.透析器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为500cfu/ml E.透析器出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为2500cfu/ml
A.输液器材 B.透析器 C.腹腔镜 D.导尿管 E.气管镜
A.100mg/L B.200mg/L C.500mg/L D.5000mg/L E.50mg/L
A.病人不能离开病房 B.每小时换气1次 C.工作人员戴高效口罩 D.使用负压 E.采用呼吸道隔离
A.流感、麻疹 B.伤寒、痢疾 C.肺结核、白喉 D.流脑、乙脑 E.破伤风、乙肝
A.发生感染时应尽早使用高效广谱抗菌药物 B.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考虑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C.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要好 D.抗菌药物可用作消毒剂,对皮肤伤口消毒 E.发热病人都因感染,均可用抗菌药物治愈
A.根据药动学特征选择抗生素和给药途径 B.病毒感染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C.对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病人,定期监测菌群变化及感染部位的细菌变化 D.结合感染部位情况选药 E.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应考虑病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A.在术前0.5~1小时通过静脉给予一次足量抗生素 B.需有明确指征 C.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 D.择期的结直肠手术前,还需通过导泻或灌肠进行肠道准备 E.一般不使用万古霉素
A.可考核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重点原则 D.创新原则 E.弹性原则
A.M=V×E B.P=S×E C.E-M×V D.S=P×M E.E=V×W
A.量力授权 B.带责授权 C.权责对等 D.监督控制 E.合理合法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早期预防 E.中期预防
A.急性菌痢 B.急性肠炎 C.二重感染 D.败血症 E.菌群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