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B.较高机械强度 C.热膨胀系数大 D.受热不变形 E.吸收X线少
A.肺门阴影 B.分叶状 C.脐凹征 D.短细毛刺 E.假包膜形成
A.0.2 B.0.8 C.1.2 D.1.8 E.2.4
A.10~30kV B.40~150kV C.150~180kV D.180~220kV E.220~250kV
A.人体前B.暗盒后C.球管前D.人与滤线栅间E.滤线栅与暗盒间
A.电压 B.功率 C.相数 D.频率 E.变压器
A.稳定性好 B.动态范围大 C.几何性能好 D.转化效率高 E.影像清晰度高
A.40cm B.50cm C.60cm D.70cm E.90cm
A.荧光屏 B.乳腺摄影用屏-片系统 C.荧光缩影片 D.直接摄影用屏-片系统 E.无屏胶片
A.毫安从200mA增加到500mA B.矩阵从5122增加到10242 C.扫描旋转速度增加1倍 D.扫描时间从2秒减少到1秒 E.千伏从120kV增加到140kV
A.接于高压次级中心的电流表 B.高压变压器的次级线圈 C.X线管灯丝变压器 D.三极X线管栅极电路 E.电容充放电式电路的电容器
A.电压量转换化为电流量 B.电流量转换为电压量 C.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 D.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 E.光能量转换为电能量
A.±0.45mm B.±0.35mm C.±0.25mm D.±0.15mm E.±0.05mm
A.X线管 B.探测器 C.交流稳压器 D.油循环泵 E.热交换器
A.50~300(500)mA B.40~200(300)mA C.30~100(200)mA D.20~100(150)mA E.10~50(100)mA
A.曝光信号 B.视频信号 C.彩条信号 D.声音信号 E.行扫描与场扫描同步信号
A.控制器 B.旋转阳极X线管 C.X线管组件 D.高压发生器 E.检查床
A.软组织摄影设备--125kV B.电容充放电式X线机--三极X线管 C.X线管的输入功率--欧姆 D.X线管的标称功率--热容量 E.CT机X线管--固定阳极X线管
A.前囟 B.后囟 C.前外侧囟 D.后外侧囟 E.中囟
A.180cm B.130cm C.120cm D.110cm E.100cm
A.头颅正中矢状面与岩骨的夹角 B.岩骨长轴线与头颅矢状面间的夹角 C.岩骨长轴线与头颅正中矢状面的夹角 D.岩骨长轴线与头颅冠状面间的夹角 E.岩骨短轴与头颅正中矢状面间的夹角
A.影像装置 B.专用机械装置 C.高压注射器 D.控制器 E.高压发生器
A.X线管 B.控制器 C.影像增强器 D.激光打印机 E.高压发生器
A.X线储能装置和X线应用装置 B.X线储能装置和X线发射装置 C.X线发射装置和X线滤线器装置 D.X线发生装置和X线应用装置 E.X线滤线器装置和X线准直器装置
A.电源 B.玻壳 C.输入屏 D.输出屏 E.电子透镜
A.亮度变小 B.缩小 C.不变 D.分辨率降低 E.分辨率提高
A.电子透镜对电子束起聚焦作用 B.输入屏--将X线转换成可见光像 C.输出屏--将电子像转换成可见光像 D.缩小增益--把较大面积上的亮度聚焦在较小面积 E.流量增益--光电子能量增加
A.X线管支架 B.心血管专用C形臂 C.X线管 D.导管床 E.滤线器摄影床
A.灯丝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 B.高压灯丝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具有多向导电性 C.高压整流器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 D.交换闸要有高的绝缘性与机械强度 E.高压变压器将初级低电压提升为高电压
A.电源电压经调整后直接送至高压发生器初级 B.电源电压经高压变压器降压、整流后送至X线管两端 C.电路简单 D.主电路主要由普通电工器件组成 E.成本低
A.阳极靶面倾角 B.阳极转速 C.最大允许工作温度 D.允许最高管电压 E.外形尺寸
A.长方形 B.正方形 C.梯形 D.楔形 E.菱形
A.胃窦 B.胃体 C.胃泡 D.贲门 E.贲门区
A.钟表式 B.电容充放电式 C.机械式 D.数字式 E.启动式
A.显示照射野 B.显示中心线 C.屏蔽多余原射线 D.吸收有用射束产生的二次射线 E.降低病人接受剂量
A.腹部平片 B.肾动脉造影 C.静脉尿路造影 D.逆行肾盂造影 E.肾周围充气造影
A.31 B.32 C.33 D.34 E.35
A.腰1~腰2 B.腰2~腰3 C.腰3~腰4 D.胸12~腰1 E.腰4~腰5
A.乳腺X线机 B.胃肠X线机 C.口腔X线机 D.泌尿X线机 E.逆变式X线装置
A.10个肺段 B.9个肺段 C.8个肺段 D.3个肺段 E.2个肺段
A.可见"双心房" B.左心房增大 C.左主支气管下移 D.食管压迹加深 E.主动脉窗增大
A.容量 B.热容量 C.散热率 D.膨胀系数 E.焦点大小
A.±320°~±350° B.±350°~±400° C.±400°~±450° D.±450°~±500° E.±250°~±300°
A.输出精度高 B.可小型轻量化 C.对电源容量要求高 D.提高X线质 E.容易获得平稳直流高压
A.天轨 B.移动横轨 C.伸缩吊架 D.横臂 E.遮线器
A.1~3cm B.2~5cm C.3~5cm D.4~6cm E.4~7cm
A.脑回压迹 B.脑膜中动脉压迹 C.板障静脉压迹 D.静脉窦压迹 E.脑膜中静脉压迹
A.前连合后缘中点至后连合前缘中点的连线 B.AC-PC线 C.眶下缘至外耳门中点的连线 D.眼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 E.连合间线
A.第三脑室 B.透明隔 C.胼胝体膝部 D.胼胝体压部 E.尾状核头部
A.内囊 B.外囊 C.屏状核 D.外侧沟 E.中央沟
A.大脑纵裂池、外侧窝池、交叉池、脚间池 B.大脑大静脉池、外侧窝池、环池、脚间池 C.大脑纵裂池、四叠体池、环池、脚间池 D.大脑纵裂池、外侧窝池、桥池、脚间池 E.大脑纵裂池、外侧窝池、环池、桥脑小脑脚池
A.位于下颌支后方 B.内有面神经穿过 C.内有颈外动脉穿过 D.内有动眼神经穿过 E.内有下颌后静脉穿过
A.位于咽后和椎前筋膜之间 B.上至颅底 C.下通食管后间隙 D.外侧为"腮腺床" E.外侧是咽旁间隙及其内颈动脉鞘
A.下矢状窦 B.窦汇 C.直窦 D.横窦 E.乙状窦
A.外侧为肝裸区 B.内侧为膈 C.前为下腔静脉 D.周围常为脂肪 E.常超过右侧膈脚宽度
A.呈长梨形 B.容量为40~60ml C.位于胆囊窝内 D.分为底、体、颈、管 E.胆囊底、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Calot三角
A.上、下关节突形成的关节 B.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构成 C.腰椎显示最清晰 D.寰椎前结节与枢椎齿突形成 E.前内侧有颈神经根通过
A.1mm B.2mm C.3mm D.4mm E.5mm
A.气体、脂肪、液体、骨骼 B.气体、液体、软组织、脂肪 C.骨骼、脂肪、液体、软组织 D.液体、软组织、骨骼、脂肪 E.脂肪、气体、骨骼、液体、软组织
A.大脑镰 B.卵圆孔 C.胼胝体 D.矢状窦 E.透明隔
A.矢状窦 B.大脑镰 C.穹隆柱 D.胼胝体 E.丘脑枕
A.颞叶 B.中脑 C.上丘 D.舌回 E.额叶
A.鞍上池 B.胼胝体 C.纵裂池 D.小脑幕 E.大脑镰
A.鞍背 B.脑桥 C.壳 D.海绵窦 E.颞叶
A.咽后间隙 B.鼻后孔 C.鼻咽 D.咽旁间隙 E.椎前筋膜
A.鼻咽位居断面后方 B.下颌支后方有腮腺 C.鼻咽后方为颈部的支持格 D.腮腺呈楔形 E.下颌支深面是翼内肌与咽旁间隙
A.以舌骨体上缘为标志 B.颌面结构与下颌骨即将消失 C.此断层经第6椎体 D.会厌呈新月状 E.内脏格外侧是血管神经格
A.此断面经第7胸椎体下分 B.肺动脉干分为左右肺动脉 C.左肺动脉由前向后外抵达肺门 D.左肺门区只有左上肺静脉和肺动脉 E.右肺门区从前向后是右上肺静脉、肺动脉和支气管
A.肝门静脉左支行向右后 B.肝门静脉及其右支的出现是肝门的标志 C.胆囊出现在肝门静脉左支前方 D.左肾上腺首次出现 E.胆囊右侧可见肝左右管
A.λ=3λ B.λ=2.5λ C.λ=2λ D.λ=1.5λ E.λ=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