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淋巴结 B.肝脏 C.脾脏 D.胸腺 E.骨髓
A.血中丙酮酸含量显著下降 B.血糖浓度相对恒定 C.进食后易出现一时性高血糖,空腹时又易出现低血糖 D.糖耐量曲线通常正常 E.半乳糖清除率增强
A.ADH B.肾素 C.血管紧张素 D.醛固酮 E.抗利尿激素
A.单加氧反应 B.还原反应 C.结合反应 D.水解反应 E.脱氢反应
A.肾贮备功能恢复期 B.肾贮备功能丧失期 C.氮质血症期 D.肾衰竭期 E.以上都不是
A.血尿 B.蛋白尿 C.不同程度高血压 D.糖尿 E.水肿
A.镁与钙在体内具有协同作用 B.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镇静作用 C.构成核苷酸类辅酶 D.调节渗透压 E.维持酸碱平衡
A.游离钙 B.羟磷灰石 C.血浆蛋白结合钙 D.钙结合蛋白 E.钙调蛋白
A.血清是血液离体后血块收缩所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B.抗凝血一般是指血液加抗凝剂后的全血 C.血浆是不含纤维蛋白原的抗凝血 D.血浆是血液加抗凝剂所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E.血清和血浆的成分区别是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而血浆则含有
A.稀释染液以防着色太深 B.不改变细胞所带电荷 C.增加细胞对染料的亲和力 D.保证细胞受色时有恒定最佳的pH条件 E.促进染色进行
A.骨髓 B.肝脏 C.肾脏 D.脾脏 E.胸腺
A.葡萄糖 B.肌酸 C.尿酸 D.肌酐 E.磷酸盐
A.5.0~5.5 B.5.5~6.0 C.5.5~6.5 D.4.6~7.0 E.4.6~8.0
A.利用pH指示剂蛋白误差原理 B.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原理 C.利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原理 D.利用偶氮反应法原理 E.利用过氧化物酶法原理
A.1~3 B.3~5 C.5~8 D.0~10 E.20~30
A.病毒性脑膜炎 B.脑炎 C.白血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入侵 D.脑瘤合并脑压升高 E.结核性脑膜炎
A.卵磷脂小体在炎症时增多 B.前列腺颗粒细胞是巨噬细胞吞噬了大量脂滴 C.标本中无细菌 D.标本中可见精子 E.镜检见到畸形的异常细胞,即可诊断为前列腺癌
A.十二指肠分泌液 B.胰外分泌液和胆汁 C.胆汁和十二指肠分泌液 D.胰外分泌液、胆汁和十二指肠分泌液 E.胰外分泌液、胆汁、十二指肠分泌液和胃液
A.细胞呈圆锥形,顶端宽平,表面有密集的纤毛 B.染色质颗粒细而均匀,染色较淡 C.胞质丰富,含大量黏液,着色浅淡而透明 D.有增生能力的幼稚细胞 E.胞质量少,呈略嗜碱性
A.胞体肿大 B.染色质颗粒模糊不清 C.剩下浅蓝色肿胀的裸核 D.细胞核染色质致密着深蓝色 E.胞质内有空泡
A.操作安全,副作用少 B.应用范围广 C.采集细胞新鲜 D.无假阳性 E.取样迅速,制片诊断快
A.原始粒细胞 B.原始红细胞 C.原始单核细胞 D.原始淋巴细胞 E.原始巨核细胞
A.血管外溶血 B.血管内溶血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溶血性贫血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A.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 C.大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A.M1型 B.M3型 C.M4型 D.M5型 E.M6型
A.细胞核的发育明显落后于细胞质,浆分内外浆,内浆有丰富的颗粒,外浆无颗粒 B.细胞质的发育明显落后于细胞核,浆分内外浆,内浆有丰富的颗粒,外浆无颗粒 C.细胞核与细胞浆发育迟缓,浆分内外浆,内浆有丰富的颗粒,外浆无颗粒 D.细胞核的发育明显落后于细胞质,浆分内外浆,内浆无颗粒,外浆有丰富的颗粒 E.细胞质的发育明显落后于细胞核,浆分内外浆,内浆无颗粒,外浆有丰富的颗粒
A.CD3 B.CD22 C.CD13 D.CD14 E.CD41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恶性组织细胞病 D.多发性骨髓瘤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人口越多越好 B.人口保持适度为宜 C.应遵循自然规律生育人口,不应进行人工干预 D.必须使人口规模保持在生活资料可能供养的范围内,对人口的抑制,一要靠人们自觉控制生育率,二要靠贫困、饥饿、瘟疫、战争等手段以增加死亡率而减少人口数量 E.生育越多越好
A.血小板与红细胞、白细胞的相互黏附 B.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发生黏附 C.血小板与血管内皮下胶原纤维的黏附 D.血小板与凝血因子相互黏附 E.血小板与胶原纤维、红细胞、白细胞的相互黏附
A.凝血因子Ⅶ B.凝血因子Ⅱ C.凝血因子Ⅸ D.凝血因子Ⅹ E.凝血因子Ⅷ
A.轻度溶血血浆 B.富含血小板的血浆 C.贫含血小板的血浆 D.轻度乳糜的血浆 E.严重溶血的血浆
A.原发性纤溶 B.急性感染 C.多发性骨髓瘤 D.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E.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A.有遗传性或获得性的因素 B.由于机体止血、凝血活性的减弱导致 C.由于抗凝血活性的减弱导致 D.由于纤溶活性的增强导致 E.可能是由于血管壁的异常导致
A.骨髓巨核细胞增生不良 B.由于纤溶活性的增强引起内脏出血 C.血友病A、B均为性连锁隐性遗传病 D.出血时间延长 E.PT、TT延长
A.血小板进行性下降 B.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低于1.5g/L或高于4.0g/L C.D-二聚体阳性 D.纤溶酶原活性增高 E.3P试验阳性(早期)
A.高血糖 B.高氨基酸 C.高脂肪酸 D.酮体 E.胰高血糖素
A.2个 B.8个 C.36个 D.16个 E.46个
A.LDL是VLDL向LDL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B.电泳图谱中的位置位于前p位置 C.含外源性甘油三酯近90% D.血浆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一种脂蛋白 E.载脂蛋白以apoAI为主
A.340nm B.388nm C.450nm D.550nm E.600nm
A.酶的特征常数之一 B.只与酶的性质有关 C.也与酶的浓度有关 D.不同的酶,Km值不同 E.同一个酶有几种底物时,Km值最小的底物一般称为该酶的最适底物
A.40% B.50% C.60% D.70% E.80%
A.碱潮 B.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C.失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
A.磷酸钙 B.碳酸钙 C.离子钙 D.结合钙 E.草酸盐
A.构成核苷酸辅酶类的辅酶 B.可以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 C.参与凝血过程 D.引起肌肉收缩 E.最重要的调节物质
A.Mb B.CK-MB C.LD D.cTnl E.AST
A.甘油三酯 B.激素 C.胆固醇 D.维生素 E.胆汁
A.医务人员在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冲突的时候,能够牺牲自己的生命 B.在利益一致的时候能够为己利他 C.不存在纯粹害己、损人利己和纯粹害人等不道德行为 D.在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冲突的时候,能够自我牺牲,甚至在生命与更为重要的社会利益或他人生命冲突时,能够牺牲自己的生命;他在利益一致的时候能够为己利他,并使自己的无私利他、为己利他和单纯利己的行为之和等于他的行为总和;从而他不存在纯粹害己、损人利己和纯粹害人等不道德行为 E.医务人员只需要按照法律法规办事情就可以了
A.生长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D.催产素 E.催乳素
A.火焰光度分析法 B.光谱分析技术 C.荧光分析法 D.散射光分析法 E.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等电聚焦电泳 B.毛细管电泳 C.凝胶电泳 D.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E.硝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A.IgG B.IgM C.sIgA D.IgE E.IgD
A.以IgM为主 B.维持时间长 C.IgG与IgM同时发生 D.抗体效价低 E.为低性抗体
A.破伤风杆菌及其外毒素 B.SRBC和破伤风外毒素 C.SRBC和伤寒沙门菌 D.白喉棒状杆菌和青霉素 E.糖蛋白和脂蛋白
A.盐析 B.凝胶过滤 C.离子交换层析 D.亲和层析法 E.超速离心法
A.IgM类抗体的作用比IgG类抗体要强 B.IgM类抗体常出现不完全反应 C.IgG类抗体不易出现不完全反应 D.反应的发生可分为四个阶段 E.可进行定量检测
A.透光量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量成正比 B.光线的吸收量与复合物的含量成正比 C.常用于颗粒性抗原的检测 D.属于液体内定性检测 E.入射光经过复合物后会增强
A.对流免疫电泳 B.火箭电泳 C.免疫电泳 D.免疫固定电泳 E.区带电泳
A.130I B.125I C.3H D.14C E.51Cr
A.灰蓝色 B.黄绿色 C.橙色 D.暗红色 E.橙红色
A.邻苯二胺 B.四甲基联苯胺 C.ABTS D.对硝基苯磷酸酯 E.4-甲基伞酮
A.酶标记免疫组化技术 B.胶体金标记技术 C.荧光免疫组化技术 D.铁蛋白标记免疫电镜技术 E.放射性核素标记免疫组化技术
A.IL-1 B.IL-2 C.IL-4 D.IL-5 E.IL-10
A.重链恒定区 B.重链可变区 C.轻链恒定区 D.轻链可变区 E.铰链区
A.存在于人血清及组织当中的一组球蛋白 B.存在于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当中的一种酶 C.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当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纤维蛋白 D.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正常新鲜血清及组织当中的一组免疫球蛋白 E.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正常新鲜血清及组织当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
A.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标志 B.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唯一标志 C.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唯一依据 D.对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价值不大 E.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差
A.MHC B.MHA C.MHS D.HLA E.MPC
A.Th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 B.Tc是反抑制性T细胞 C.Td是抑制性T细胞 D.Ts迟发反应性T细胞 E.Tcs杀伤性T细胞
A.同样特殊疾病中能发现同一种病原菌 B.这种病原菌能在体外获得纯培养 C.不能在体外获得纯培养的微生物也适用 D.将纯培养接种至易感动物能引起相同的疾病 E.能从感染动物体内重新分离出这种病原菌的纯培养
A.细胞壁 B.细胞质 C.核质 D.异染颗粒 E.细胞膜
A.土壤 B.尘埃 C.空气 D.人与动物粪便和各种排泄物 E.雨水
A.脑膜炎奈瑟菌 B.淋病奈瑟菌 C.霍乱弧菌 D.肺炎链球菌 E.结核分枝杆菌
A.特异性抗原和核酸 B.菌毛 C.鞭毛 D.芽胞 E.荚膜
A.含有5%血清的培养基 B.含有5%巧克力的培养基 C.一种鉴别培养基 D.含有血液的培养基 E.一种特殊培养基
A.应完全封闭,出入应有两道门,其间有隔离缓冲区 B.面积不宜过大 C.有菌标本的分离及鉴定 D.进入无菌室前应更换专用鞋、专用衣 E.无菌室墙与地面交接处宜设计成弧度角,便于消毒
A.酚红 B.中性红 C.中国蓝 D.溴麝香草酚蓝 E.亚甲蓝
A.根据细菌不同生物学性状及代谢产物的差异 B.可采用多种生化反应系统鉴定细菌 C.有商品化的成套产品 D.由10~24项生化指标组合而成 E.得出一个两位数的数据,查阅编码可获得细菌名称
A.大肠埃希菌 B.变形杆菌 C.副溶血弧菌 D.霍乱弧菌 E.幽门螺杆菌
A.革兰阴性短小杆菌 B.革兰阳性短小杆菌 C.革兰阴性小球菌 D.革兰阳性小球菌 E.革兰阳性大杆菌
A.中介体 B.内基小体 C.网状体 D.原体 E.Dane颗粒
A.繁殖方式 B.细胞结构 C.培养方式 D.核酸类型 E.对抗生素敏感
A.都能通过除菌滤器 B.都缺乏细胞壁 C.对青霉素都有耐受性 D.需要胆固醇才能生长 E.都有致病性
A.霍乱弧菌 B.支原体 C.立克次体 D.螺旋体 E.衣原体
A.芽生 B.裂殖 C.复制 D.萌管 E.隔殖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对数关系 D.指数关系 E.无关系
A.丝虫 B.钩虫 C.旋毛形线虫 D.蛲虫 E.鞭虫
A.拟钉螺/石蟹 B.钉螺/淡水鱼 C.豆螺/蜊蛄 D.椎实螺/淡水虾 E.沼螺/淡水鱼
A.猪带绦虫 B.牛带绦虫 C.细粒棘球绦虫 D.缩小膜壳绦虫 E.微小膜壳绦虫
A.溶组织内阿米巴 B.阴道毛滴虫 C.疟原虫 D.蓝氏贾第鞭毛虫 E.结肠小袋鞭毛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