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每小时2~3次 B.每小时3~5次 C.每小时6~8次 D.每12小时3~5次 E.每12小时少于10次
A.乳房两侧对应切口 B.自乳头呈放射状切口 C.在乳房中部横行切口 D.沿乳房下皱褶处弧形切口 E.以上均可
A.术后胃肠蠕动恢复后即可进食 B.术前做胃肠道准备 C.术后保持胃肠减压通畅 D.注意并发吻合口瘘 E.注意口腔卫生
A.颈部淋巴结 B.左腋下淋巴结 C.左锁骨上淋巴结 D.左锁骨下淋巴结 E.左腹股沟淋巴结
A.大动脉搏动出现 B.呼吸恢复 C.心音出现 D.血压大于110/70mmHg E.意识逐渐恢复
A.血T3、T4正常,TSH降低 B.血T3、T4正常,TSH升高 C.血T3、T4升高,TSH正常 D.血T3、T4升高,TSH降低 E.血T3、T4降低,TSH正常
A.20~25℃ B.25~28℃ C.28~30℃ D.35~37℃ E.38~40℃
A.针灸治疗 B.大量抗生素 C.早期手术 D.中医治疗 E.理疗
A.减低胃肠内压力,改善肠壁血液供应 B.防止胃肠内容物外漏 C.防止腹胀 D.减轻胃肠内压力,利于吻合口愈合 E.减轻腹胀
A.妥善固定 B.术后6小时接通引流管 C.保持通畅 D.观察引流液性状 E.记出入量
A.长期进食含有高浓度的硝酸盐食品 B.胃溃疡患者 C.慢性萎缩性胃炎 D.腺瘤性胃息肉 E.幽门螺杆菌感染
A.皮牵引 B.持续骨牵引 C.切开复位,内固定 D.切开复位,内外固定 E.手法复位,外固定
A.腓总神经损伤 B.静脉损伤 C.腘动脉损伤 D.股动脉损伤 E.以上都不对
A.1周 B.2周 C.3~4周 D.5周 E.6周
A.3个月 B.2个月 C.1个月 D.0.5个月 E.1周
A.关闭 B.定时开放 C.接无菌瓶 D.接负压吸引 E.以上全不对
A.吸气时,健侧胸膜腔负压降低 B.呼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差增大 C.吸气时,纵隔向患侧移位 D.纵隔位置随呼吸左右摆动 E.呼气时,纵隔移回健侧
A.患侧眼球内陷 B.声音嘶哑 C.患侧瞳孔缩小 D.患侧上睑下垂 E.同侧面部无汗
A.继续功能锻炼 B.加强营养 C.经常自查 D.参加体育活动 E.5年内避免妊娠
A.脂肪 B.水 C.蛋白 D.盐 E.糖
A.对胎儿有较高危险性的妊娠 B.对孕妇有较高危险性的妊娠 C.对新生儿有较高危险性的妊娠 D.对孕妇、胎儿有较高危险性的妊娠 E.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有较高危险性的妊娠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14小时 E.16小时
A.100~500ml B.150~200ml C.250~500ml D.350~500ml E.以上都不是
A.完全性前置胎盘 B.部分性前置胎盘 C.边缘性前置胎盘 D.胎膜早破 E.胎盘早剥
A.空腹60~90mg/dl B.餐前65~100mg/dl C.餐前70~110mg/dl D.餐后2小时80~110mg/dl E.餐后2小时90~120mg/dl
A.子宫是位于盆腔中央呈倒置梨形的空腔肌性器官 B.子宫体壁由外向内分黏膜层、肌层、浆膜层 C.子宫有4对韧带维持子宫正常位置 D.子宫肌层是内环外纵中交错 E.子宫大多呈前倾前屈位
A.轻度贫血:血红蛋白85~110g/L B.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0~110g/L C.中度贫血:血红蛋白70-89g/L D.中度贫血:血红蛋白79~90g/L E.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5g/L
A.妊娠前半期来源于母体血浆渗出液 B.妊娠后半期主要是胎尿 C.足月妊娠羊水800~1000ml D.羊水呈弱碱性 E.保持动态平衡
某32岁孕妇,孕产史G3P1,经阴道分娩产程进展顺利,胎儿娩出后已达30分钟,胎盘未娩出,亦无剥离现象,阴道无出血。最可能的原因是胎盘()
A.剥离不全 B.植入 C.嵌顿 D.剥后滞留 E.部分性粘连
A.避免心绞痛诱因,勿过劳 B.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C.适量运动、帮助建立侧支循环 D.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每2年更换1次 E.心绞痛发作时即刻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
A.2000年3月20日 B.2000年2月28日 C.2000年2月20日 D.2000年1月20日 E.2000年1月5日
A.立即行B超检查 B.孕妇可自行活动 C.吸氧,左侧卧位,急诊室观察 D.用平车推送病人到病房住院观察 E.行阴道检查
A.适当休息 B.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C.维持水电平衡 D.给予雾化吸入 E.对患者进行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