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分为均相酶免疫测定和异相酶免疫测定 B.分为均相酶免疫测定和固相酶免疫测定 C.分为非均相酶免疫测定和固相酶免疫测定 D.分为固相酶免疫测定和液相酶免疫测定 E.分为均相酶免疫测定和液相酶免疫测定
A.1h内 B.1.5h内 C.2h内 D.2.5h内 E.3h内
A.红细胞增加 B.发现滴虫 C.前列腺颗粒细胞增加 D.精子 E.淀粉样小体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应激反应 C.库欣综合征 D.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E.速发型超敏反应
A.骨髓生成嗜酸粒细胞功能障碍 B.嗜酸粒细胞破坏过多 C.交感神经受抑制 D.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E.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A.血小板体积 B.血小板相对数量 C.平均血小板容积 D.血小板比容 E.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A.结核菌感染 B.化脓菌感染 C.病毒感染 D.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E.外伤
A.红细胞数 B.Hct C.血红蛋白浓度 D.血红蛋白量 E.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A.1 B.2 C.3 D.4 E.5
A.白细胞酯酶 B.比密 C.维生素C D.亚硝酸盐 E.pH
A.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B.膜块中主要含有多聚电解质 C.尿液pH>7时,应增加0.005 D.可用于浓缩稀释试验 E.一般性筛选试验
A.<1h B.2h C.3h D.4h E.1.5h
A.母体血浆通过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 B.胎儿脐带产生的透析液 C.胎盘表面羊膜产生的透析液 D.胎儿尿 E.母体的脑脊液
A.10~12周 B.16~20周 C.13~16周 D.20~22周 E.12~15周
A.2类 B.3类 C.4类 D.5类 E.6类
A.红细胞管型 B.透明管型 C.颗粒管型 D.白细胞管型 E.蜡样管型
A.一般用三棱针或专用采血针 B.宜一人一针一管 C.针刺入皮肤深度以2~3mm为宜 D.如血流不畅可在刺处周围用力挤压 E.第1滴血含组织液多弃去不用
A.肾小管性蛋白尿 B.肾小球性蛋白尿 C.溢出性蛋白尿 D.混合性蛋白尿 E.生理性蛋白尿
A.48% B.58% C.68% D.78% E.88%
A.蛋白电泳法 B.加热醋酸法 C.热沉淀-溶解法 D.对-甲苯磺酸法 E.免疫速率散射浊度法
A.标本因素 B.运动因素 C.致病菌因素 D.食物、药物因素 E.膀胱停留时间因素
A.尿量少,比密升高 B.尿量多,比密低 C.尿量多,比密高 D.尿量少,比密低 E.尿量多,比密正常
A.糖尿病性肾炎 B.膜增生性肾炎 C.局灶性肾小球硬化 D.红斑狼疮性肾炎 E.早期肾小球肾炎
A.CD14 B.CD19 C.CD34 D.CD38 E.CD41
A.缺铁性贫血中幼红细胞呈阳性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呈阳性 C.Reed-Sternberg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 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原始单核细胞及幼稚单核细胞呈阳性 E.戈谢细胞呈强阳性
A.幼稚浆细胞 B.早幼粒细胞 C.幼稚单核细胞 D.晚幼红细胞 E.幼稚淋巴细胞
A.核偏位 B.可见核旁淡染区 C.胞浆内可见Auer小体 D.胞浆有泡沫感 E.核染色质浓密成块
A.网织红细胞减少 B.一般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C.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D.全血细胞减少 E.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
A.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Coombs试验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C.G6PD缺陷症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测定 D.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冷热溶血试验 E.PNH-血红蛋白电泳
A.t(8;21) B.t(9;22) C.t(15;17) D.t(9.21) E.t(17;19)
A.AML-M3 B.AML-M5 C.ALL-L1 D.CML E.CLL
A.结节硬化型 B.混合细胞型 C.淋巴细胞为主型 D.以上各型均较常见 E.淋巴细胞消减型
A.20q- B.11q- C.-7/7q- D.-5/5q- E.正常核型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MDS C.类白血病反应 D.急性白血病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CD3 B.CD4 C.CD7 D.CD8 E.CyCD3
A.胰岛素发挥作用首先要与靶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受体结合 B.胰岛素生物活性效应的强弱取决于到达靶细胞的胰岛素浓度 C.胰岛素生物活性效应的强弱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的绝对或相对数目无关 D.胰岛素生物活性效应的强弱取决于受体与胰岛素的亲和力 E.胰岛素生物活性效应的强弱取决于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的代谢变化
A.肝生成酮体过多,超过肝外组织氧化利用的能力,而使血中酮体升高 B.出现酮血症和酮尿症 C.可有高钾血症 D.可有严重脱水 E.必有低钾血症
A.高血糖 B.低血糖 C.血糖昼夜波动明显 D.高血脂 E.以上皆不是
A.3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 B.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 C.3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 D.4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 E.没有外显子也没有内含子
A.清道夫受体、VLDL受体、TG受体 B.LDL受体、清道夫受体、VLDL受体 C.VLDL受体、HDL受体、清道夫受体 D.HDL受体、TG受体、清道夫受体 E.CM受体、TG受体、清道夫受体
A.ALP1 B.ALP2 C.ALP3 D.ALP4 E.ALP5
A.最大 B.与其他底物相同 C.最小 D.居中间 E.不能确定大小
A.性别 B.年龄 C.进食 D.运动 E.血型
A.肝脏>心脏>肾脏>骨骼肌 B.肝脏>肾脏>心脏>骨骼肌 C.肝脏>骨骼肌>肾脏>心脏 D.肝脏>骨骼肌>心脏>肾脏 E.肾脏>肝脏>心脏>骨骼肌
A.清蛋白 B.αl球蛋白 C.Y蛋白 D.Z蛋白 E.葡萄糖醛酸
A.肾素生成增多 B.血管舒缓素-激肽生成减少 C.利钠激素生成增多 D.利钠激素生成减少 E.肾神经兴奋增加
A.进行糖酵解 B.对抗糖异生 C.提供合成的原料 D.分解戊糖磷酸 E.有氧氧化以供应能量
A.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B.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C.血钙升高,血磷升高 D.血钙降低,血磷降低 E.尿钙降低,尿磷升高
A.第1信使 B.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 C.增加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D.引起肌肉舒张 E.与K+相对抗,参与心脏的收缩
A.肝、骨和肾 B.肠、骨和肾 C.肠、骨和肝 D.肠、肝和肾 E.胃、骨和肾
A.线粒体 B.粗面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核仁 E.受体
A.TSH B.FT3 C.T3 D.T4 E.FT4
A.葡萄糖耐量降低 B.血浆皮质醇升高 C.血钙降低 D.血钾降低 E.血钠降低
A.可测定产物的生成量 B.可测定底物的生成量 C.与底物浓度无关 D.需最适温度 E.需最适pH
A.清洁仪器表面灰尘 B.测定340nm波长滤光片空白读数 C.核对环境温度 D.输入日期、时间 E.冲洗管道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Ⅳ型超敏反应 D.Ⅲ型超敏反应 E.迟发型超敏反应
A.不高,检测时间长达48~72h B.不高,检测时间仅需12h C.高,检测时间仅需2h D.高,检测时间长达48~72h E.高,检测时间仅需12h
A.毒素 B.溶血素 C.凝集素 D.沉淀素 E.类毒素
A.IgG B.IgM C.IgD D.IgA E.IgE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NK细胞的杀伤作用 C.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 D.皮肤和黏膜的屏障 E.以上都是
A.辅助B细胞分化成抗体产生细胞 B.放大细胞免疫应答 C.促进杀伤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等 D.特异性溶解靶细胞 E.与NK细胞协同反应
A.ABO B.HLB C.IL-8 D.HLA E.MHC
A.荚膜 B.鞭毛 C.菌毛 D.芽胞 E.性菌毛
A.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 B.清除或杀灭物体上一切活的微生物和芽胞 C.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D.物体上不含活菌 E.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
A.甲基红试验 B.吲哚试验 C.V-P试验 D.乳糖发酵试验 E.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A.脑膜炎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肺炎链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草绿色链球菌
A.福氏志贺菌 B.宋内志贺菌 C.福氏和宋内志贺菌 D.大肠埃希菌 E.阿米巴原虫
A.平板培养基接种观察生长情况 B.墨汁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C.革兰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D.悬滴法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E.免疫电镜观察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A.自动自然免疫 B.自动人工免疫 C.被动人工免疫 D.被动自然免疫 E.混合免疫
A.脂多糖 B.磷壁酸 C.外膜 D.肽聚糖 E.以上均不是
A.粪便涂片检查 B.血液涂片检查 C.活组织检查 D.消毒针挑破局部皮肤检查 E.免疫学方法检查
A.头节 B.囊虫 C.虫卵 D.六钩蚴 E.孕节
A.人痰液查成虫 B.粪便查成虫 C.痰液和粪便查虫卵 D.尿液查虫卵 E.十二指肠液查虫卵
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A.肺结核 B.肺癌 C.支气管哮喘 D.过敏性支气管炎 E.肺脓肿
A.黄色 B.黄绿色 C.含鲜红血丝 D.棕褐色 E.浑浊灰白色
A.角化不良 B.化生 C.增生 D.再生 E.核异质
A.血小板表面具有复杂的血型抗原 B.血小板表面有2类抗原 C.血小板相关抗原与ABO血型系统和HLA有关 D.血小板抗原非遗传决定 E.血小板特异抗原有5个血型系统
A.肾小管上皮细胞 B.表层变移上皮细胞 C.中层变移上皮细胞 D.底层变移上皮细胞 E.鳞状上皮细胞
A.1个/HP B.3个/HP C.5个/HP D.10个/HP E.15个/HP
A.磷酸盐结晶 B.尿酸结晶 C.无定性磷酸铵盐 D.磷酸铵镁结晶 E.碳酸钾结晶
A.溶菌酶 B.IgM蛋白 C.本周蛋白 D.肌红蛋白 E.游离血红蛋白
A.离心后上清液澄清 B.丝虫病是常见原因之一 C.由淋巴管破裂致乳糜流入尿中所致 D.加入乙醚充分震荡后,浑浊程度明显减轻 E.经苏丹Ⅲ染色后,可见大小不等的橘红色球形小体
A.尿糖 B.尿胆红素 C.尿蛋白 D.尿白细胞 E.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A.浑浊尿不影响比色 B.黄疸尿对结果影响 C.尿液过酸过碱均可引起假阴性或假阳性 D.对清蛋白、球蛋白均敏感 E.尿标本要新鲜
A.血栓前状态 B.糖尿病 C.心肌梗死 D.脑血栓形成 E.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
A.胰高血糖素可激活糖原合成的关键酶 B.胰高血糖素可激活糖原分解的关键酶 C.胰高血糖素可激活糖异生的关键酶 D.胰岛素可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 E.胰高血糖素可抑制糖氧化的关键酶
A.Miller窥盘置于目镜内,用小方格A.计数红细胞,大方格B.计数网织红细胞 B.计数Miller窥盘中的2个大方格的网织红细胞数 C.Miller窥盘置于目镜内,计数2个大方格内所有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数 D.Miller窥盘置于目镜内,大方格计数红细胞,小方格计数网织红细胞 E.Miller窥盘将网织红细胞计数的CV值控制在5%左右
A.红细胞计数 B.白细胞计数 C.血红蛋白测定 D.血小板计数 E.血型鉴定
A.血培养 B.钾测定 C.血沉测定 D.铅测定 E.葡萄糖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