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B.20℃ C.30℃ D.35℃ E.-70℃
A.5个 B.10个 C.15个 D.20个 E.25个
A.尿道炎 B.膀胱炎 C.附睾炎 D.精囊炎 E.前列腺炎
A.前列腺癌 B.前列腺结石 C.前列腺结核 D.前列腺炎 E.精囊炎
A.电离辐射 B.大叶性肺炎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溶血 E.急性失血
A.HiCN法 B.SDS法 C.HiN3法 D.AHD575法 E.沙利酸化血红蛋白法
A.<0.4 B.<0.5 C.<0.3 D.<0.6 E.<0.1
A.清蛋白 B.纤维蛋白原 C.γ球蛋白 D.β球蛋白 E.胆固醇
A.外观多透明 B.蛋白明显增高 C.氯化物含量增高 D.有凝块 E.葡萄糖含量增高
A.化脓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炎 C.隐球菌性脑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脑肿瘤
A.0.5h B.1.5h C.1h D.2.0h E.6.0h
A.硝基铁氰化钠法 B.偶氮反应法 C.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D.酸碱指示剂法 E.醛反应法
A.正常痰液中有少量中性粒细胞 B.正常痰液中无上皮细胞 C.正常痰液中有少量红细胞 D.正常痰液中有少量淋巴细胞 E.正常痰液中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
A.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采集 B.先用单层纱布过滤,800r/min离心10min后分离标本 C.上清液用于生化和免疫检测 D.沉淀物只用于细胞学检查 E.沉淀物用于显微镜检查
A.组织细胞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E.脑脊液
A.手背 B.耳垂毛细血管 C.足跟毛细血管 D.肘部静脉 E.颈静脉
A.类圆柱体 B.细胞团 C.草酸钙结晶 D.细菌 E.白细胞
A.尿中尿胆素阴性 B.尿中尿胆原增高 C.尿中胆红素阳性 D.血清胆红素增高 E.粪中粪胆原增高
A.嗜酸性粒细胞的嗜酸性颗粒呈阳性 B.嗜碱性粒细胞的嗜碱性颗粒呈阳性 C.大多数淋巴细胞呈阳性 D.巨核细胞呈阴性 E.大多数浆细胞呈阳性
A.细胞由小到大 B.核质比从小到大 C.核染色质结构由细致到粗糙 D.核仁从无到有 E.胞质颗粒从有到无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恶性淋巴瘤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 D.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A.PHA试验 B.RPHA试验 C.SPRIA试验 D.RIST试验 E.Coombs试验
A.尿含铁血黄素(Rous)试验(+) B.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75% C.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 D.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 E.网织红细胞升高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急性失血性贫血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白细胞数显著升高,以中性中幼粒以下阶段细胞为主,并有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B.Ph染色体是本病的特征性异常染色体,所有慢粒患者均可检出该染色体 C.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提示为加速期 D.属于多能干细胞水平突变的克隆性疾病 E.NAP积分明显减低甚至为0
A.ALL B.AML-M2 C.AML-M5 D.AML-M3 E.AML-M7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10% B.15% C.20% D.25% E.30%
A.AML-M1 B.AML-M2 C.AML-M3 D.AML-M7 E.Burkitt淋巴瘤
A.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病 B.性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性染色体阴性遗传病
A.凝血时间(试管法)延长 B.APTT延长 C.血浆复钙时间延长 D.PT延长 E.TT正常
A.血小板计数<100×109/L B.血浆纤维蛋白含量低于1.5g/L C.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超过20μg/L D.3P试验阳性 E.血浆因子Ⅷ活性低于50%
A.出血时间延长 B.血小板计数减少 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D.血块收缩不良 E.束臂试验阴性
A.测定血糖的标本在冰箱中(4℃)保存,不需要先分离血清 B.健康人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葡萄糖尿中也不会检出葡萄糖 C.邻甲苯胺法不适合测定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D.空腹血糖浓度正常就可以排除糖尿病的诊断 E.糖尿病人常见血清TC升高和HDL-C降低
A.0.3~0.6mmol/L B.0.6~1.2mmol/L C.1.2~1.6mmol/L D.1.6~2.0mmol/L E.2.0~3.0mmol/L
A.ApoE异常 B.LDL异化障碍 C.LPL异常 D.ApoB异常 E.ApoD异常
A.CM↑ B.血清外观奶油样表层下层浑浊 C.电泳原点深染β D.常见原因为LPL活性降低 E.以上都对
A.IDL↑ B.血清外观浑浊 C.电泳宽β带 D.常见原因为LDL异化速度加快 E.以上都对
A.测定线性范围 B.适宜的pH C.适宜的酶量范围 D.反应线性时间 E.底物的浓度
A.270nm B.300nm C.340nm D.400nm E.450nm
A.是总蛋白测定的首选方法 B.试剂对白、球蛋白的反应相近 C.反应后生成蓝绿色化合物 D.操作简便,重复性好 E.敏感度较低
A.肝组织中铜增加 B.肝组织中铜含量下降 C.血清中铜浓度降低 D.尿铜排出减少 E.血铜蓝蛋白升高
A.清蛋白↑,球蛋白↑ B.清蛋白↑,球蛋白↓ C.清蛋白↓,球蛋白↓ D.清蛋白↓,球蛋白↑ E.清蛋白正常,球蛋白↑
A.清蛋白 B.球蛋白 C.β2-微球蛋白 D.溶菌酶 E.乳酸托氢酶
A.CK LD CK-MB AST HBDH B.CK LD CK-MB AMS ALT C.AMS ALT AST LD CK D.AST ALT GGT ALP CK E.LD CK ALT HBDH CK-MB
A.肌酐清除率 B.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 C.尿素清除率 D.尿酸清除率 E.菊粉清除率
A.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B.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E.妊娠
A.原发性甲亢 B.佝偻病 C.维生素D摄入过多 D.急性肾衰 E.恶性肿瘤骨转移
A.离子选择电极法 B.磷钼酸法 C.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 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E.火焰分光光度法
A.皮质醇 B.皮质酮 C.17-羟孕酮 D.雄烯二酮 E.11-脱氧皮质醇
A.一级标准品 B.二级标准品 C.控制物 D.参考物 E.原级参考物
A.单通道和多通道数量 B.仪器可测定项目的多少 C.测定程序可否改变 D.仪器的复杂程序和功能 E.是否可以同步分析
A.艾滋病毒培养 B.p24检验 C.抗体检测(ELISA. D.CD4/CD8比值测定 E.免疫荧光法测抗原
A.直接法测抗原 B.间接法测抗体 C.补体法测抗体 D.直接法测抗体 E.间接法测抗原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E.O型和AB型
A.辣根过氧化物酶 B.碱性磷酸酶 C.β-半乳糖苷酶 D.辣根过氧化物酶及碱性磷酸酶 E.碱性磷酸酶及β-半乳糖苷酶
A.单向免疫扩散试验 B.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C.对流免疫电泳 D.Coombs试验 E.免疫比浊法
A.HIV抗体和B细胞 B.T细胞和B细胞 C.HIV和其他病毒抗体 D.HIV抗体和T细胞亚群 E.细菌和真菌
A.前带现象 B.后带现象 C.等价带现象 D.假阳性结果 E.检测结果不受影响
A.沉淀试验 B.正向间接血凝试验 C.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D.直接血凝试验 E.间接荧光免疫试验
A.沉淀反应 B.凝集反应 C.补体结合试验 D.ELISA测定 E.放射免疫测定
A.单个核细胞沉于管底,红细胞悬浮于血浆层中,血小板分布于界面 B.血小板沉于管底,红细胞悬浮于血浆层中,单个核细胞分布于界面 C.红细胞沉于管底,血小板悬浮于血浆层中,单个核细胞分布于界面 D.单个核细胞沉于管底,血小板悬浮于血浆层中,红细胞分布于界面 E.血小板沉于管底,单个核细胞悬浮于血浆层中,红细胞分布于界面
A.聚氯乙烯 B.硝酸纤维素膜 C.磁性微粒 D.聚苯乙烯 E.尼龙膜
A.简单易行,特异性好 B.敏感性较间接法差 C.检测一种抗原需要制备一种荧光抗体 D.可对抗原或抗体进行检测 E.以上都是
A.青霉素过敏 B.过敏性鼻炎 C.接触性皮炎 D.肾小球肾炎 E.哮喘
A.类风湿关节炎 B.SLE C.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D.皮肌炎 E.自身免疫性肝炎
A.脑膜炎球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金黄葡萄球菌 D.百日咳鲍特菌 E.牛布鲁菌
A.氧化酶试验阳性,缓慢氧化葡萄糖,DNA酶阳性 B.氧化酶试验阳性,水解七叶苷,液化明胶 C.氧化酶试验阴性,缓慢氧化葡萄糖,DNA酶阳性 D.氧化酶试验阴性,缓慢氧化葡萄糖,产生吲哚 E.氧化酶试验阴性,产生吲哚,DNA酶阳性
A.大肠埃希菌 B.金黄葡萄球菌 C.枯草芽孢杆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A.SS琼脂 B.麦康凯琼脂 C.血琼脂 D.葡萄糖肉汤 E.中国蓝琼脂
A.动力观察 B.庆大琼脂培养 C.制动试验 D.碱性胨水增菌培养 E.荚膜肿胀试验
A.厌氧罐培养法 B.气体喷射法 C.气袋法 D.厌氧手套箱法 E.以上均是
A.伤寒可做凝集试验 B.梅毒可做沉淀试验 C.风湿热可做中和试验 D.乙型肝炎可做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 E.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可做乳胶凝集试验
A.沙氏培养基上22、37℃均能生长 B.革兰染色为阳性 C.血清培养3h能形成芽管 D.细胞为椭圆形 E.能同化葡萄糖和麦芽糖
A.乎板倾注培养法 B.平板连续划线法 C.斜面接种法 D.平板分区划线法 E.半固体穿刺接种法
A.中性染料结合 B.碱性染料结合 C.酸性染料结合 D.姬姆萨染料结合 E.以上都不对
A.金黄葡萄球菌 B.游动球菌 C.腐生葡萄球菌 D.表皮葡萄球菌 E.藤黄微球菌
A.卫氏并殖吸虫 B.鞭虫 C.蛲虫 D.日本血吸虫 E.蛔虫
A.1时至9时 B.21时至次晨2时 C.24时至次晨2时 D.21时至次晨4时 E.任何时候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阳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弱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阴性 B.小原粒与原淋巴细胞区别,前者可呈阳性,后者呈阴性 C.恶性组织细胞病呈阴性反应 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区别,前者呈弱阳性,后者呈强阳性 E.组织细胞性白血病呈阴性反应
A.原始红细胞 B.原始粒细胞 C.原始单个细胞 D.原始淋巴细胞 E.原始浆细胞
A.PNH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B.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和海洋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 D.类白血病反应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A.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B.骨髓涂片检查 C.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D.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E.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A.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B.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C.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D.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E.血型不合输血所致溶血性贫血
A.20%~30% B.30%~80% C.30%~90% D.>80% E.≥90%
A.血涂片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增多 B.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C.骨髓涂片中涂抹细胞多见 D.形态学分类可分为L1、L2、L3型 E.原始细胞POX染色阳性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