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心功能Ⅰ级 B.心功能Ⅱ级 C.心功能Ⅲ级 D.心功能Ⅳ级 E.以上都不是
A.出生1天内的新生儿 B.出生3天内的新生儿 C.出生5天内的新生儿 D.出生7天内的新生儿 E.出生10天内的新生儿
A.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 B.直接暴力使肋骨向外弯曲折断 C.间接暴力使肋骨向内过度弯曲折断 D.成年和老年人肋骨钙质多不易折断 E.儿童的肋骨承受暴力的能力弱
A.天冬氨酸 B.谷氨酸 C.精氨酸 D.色氨酸 E.丝氨酸
A.给药次数 B.给药时间 C.给药剂量 D.给药途径 E.年龄
A.永久性甲低 B.药疹 C.胃肠道反应 D.粒细胞缺乏 E.肝功能损害
A.多巴胺 B.异丙肾上腺素 C.阿托品 D.普萘洛尔 E.酚妥拉明
A.增加胆红素的生成量 B.阻止胆红素进入肝细胞 C.与胆红素竞争结合白蛋白 D.抑制肾排出胆红素 E.抑制肠道细菌还原成胆红素
A.O期去极和4期自动去极 B.1期复极和2期复极 C.O期去极和1期复极 D.2期复极和3期复极 E.O期去极至3期复极
A.Na+ B.K+ C.Cl- D.蛋白质 E.无机酸
A.保持肺的扩张状态 B.有利于静脉回流 C.维持正常肺通气 D.使中心静脉压升高 E.胸膜腔负压小时可导致肺塌陷
A.胃肠运动增强,分泌抑制 B.胃肠运动及分泌均抑制 C.胃肠运动及分泌均增强 D.胃肠运动抑制,分泌增强 E.胃肠内的括约肌抑制
A.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高 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醛固酮 D.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E.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高
A.蛋白质、脂肪、糖 B.脂肪、糖、蛋白质 C.糖、蛋白质、脂肪 D.蛋白质、脂肪、糖 E.糖、脂肪、蛋白质
A.下肢血栓多于上肢血栓 B.静脉血栓多于动脉血栓 C.动脉内血栓多为混合血栓 D.静脉内血栓多为红色血栓 E.毛细血管内血栓多为纤维素血栓
A.心肌变性、坏死 B.纤维素性心外膜炎 C.心瓣膜赘生物 D.Aschoff小体 E.心肌间质炎细胞浸润
A.原发型肺结核 B.浸润型肺结核 C.结核性胸膜炎 D.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E.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A.小气道阻塞 B.FEV1/FVC C.MV降低 D.RV增加 E.D1co降低
A.克雷伯杆菌常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 B.病变以上叶较多见 C.病死率高 D.治疗首选头孢类药物 E.慢性病例有时需行肺叶切除
A.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 B.干湿啰音提示支气管内有感染 C.三尖瓣区听到收缩期杂音提示右心肥厚 D.剑突下出现收缩期搏动提示左心肥厚 E.颈静脉充盈提示胸腔内压升高,并非都有心衰
A.病史 B.阳性体征 C.胸部X线检查 D.心电图改变 E.肺功能检查
A.PaCO2升高、pH升高、血钾升高 B.PaCO2升高、pH降低、血钾升高 C.PaCO2升高、pH降低、血氯升高 D.PaCO2升高、pH升高、血氯降低 E.PaCO2升高、pH升高、血钾、血氯正常
A.剧烈头痛 B.颈项强直 C.血性脑脊液 D.偏瘫 E.呕吐
A.患者较年轻 B.多有风湿性心瓣膜病史 C.起病急骤 D.多有脑膜刺激征 E.可有偏瘫、失语
A.全面性发作和复杂部分发作 B.全面性发作和失神发作 C.全面性发作和单纯部分发作 D.部分发作和强直-阵挛发作 E.部分运动型发作和失神发作
A.一个神经分支的疼痛扩散到另一神经的分支区 B.病损处疼痛扩散到受累神经支配区 C.病损部位疼痛扩散到邻近部位 D.一个神经支配的远端区疼痛扩散到该神经支配的近端区 E.一个神经支配的近端区疼痛扩散到神经支配的远端区
A.脑外伤 B.老年性痴呆 C.焦虑性神经症 D.精神分裂症 E.抑郁症
A.柯萨可夫综合征 B.震颤、谵妄 C.戒断综合征 D.病理性醉酒 E.嫉妒妄想
A.诱发脑水肿 B.诱发低血钾 C.诱发低血钠 D.诱发低血氯 E.诱发胰岛素抵抗反应性碱中毒
A.大剂量硫脲类药物 B.手术治疗 C.大剂量β受体阻滞药 D.小剂量丙硫氧嘧啶 E.放射性核素治疗
A.垂体或邻近的肿瘤 B.颅内感染 C.产后大出血 D.颅脑外伤 E.脑血管疾病
A.多见于老年人 B.眼征、甲状腺肿及高代谢症候群均不明显 C.主要表现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明显消瘦 D.有时仅有腹泻、厌食 E.FT3、FT4的测定值正常
A.肾小球性 B.肾小管性 C.溢出性 D.分泌性 E.组织性
A.B型超声及腹部X线平片均提示双肾增大 B.血清抗肾小球基膜抗体阳性 C.血清免疫复合物阳性伴血清补体下降 D.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 E.5O%以上肾小球囊内有新月体形成
A.微小病变型 B.系膜增生性肾炎 C.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D.膜性肾病 E.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A.感染 B.应用肾毒性药物 C.饮食中蛋白质不足 D.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E.严重高血压或是血压骤降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雄激素 C.碳酸锂 D.硝酸士的宁 E.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B.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 C.骨髓中原始及幼稚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D.胸骨压痛伴肝脾增大 E.发热、贫血及出血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红白血病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大肠埃希菌 D.破伤风杆菌 E.铜绿假单胞菌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2 D.维生素PP E.维生素C
A.能量交换 B.物质的循环转移 C.信息传递 D.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E.吸取所需营养物质
A.环保调查 B.卫生调查 C.卫生资源调查 D.环境资源调查 E.危害因素调查
A.M B.Q C.X(上面横线) D.G E.S
A.个人实际需要 B.个人之间平均分配 C.个人支付能力 D.个人实际工作能力 E.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A.为病家谋利益 B.平等对待患者 C.保守医密 D.不为妇人施堕胎手术 E.不伤害病人
A.因急于手术抢救患者,未由家属或患者签协议书 B.发生故意伤害 C.造成本可避免的残疾 D.造成本可避免的病人自杀 E.造成本可避免的人格伤害
A.竞争性 B.逐利性 C.自主性 D.平等性 E.自发性
A.感觉过敏 B.象征性思维 C.关系妄想 D.幻觉 E.错觉
A.移情 B.系统脱敏 C.宣泄 D.自由联想 E.询者中心疗法
A.被害妄想 B.影响妄想 C.关系妄想 D.嫉妒妄想 E.罪恶妄想
A.洛夏墨迹测验 B.韦氏智力测验 C.个别能力测验 D.神经心理学测验 E.比奈智力测验
A.安全感的需要 B.信息的需要 C.早日康复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理解的需要
A.都应具有一级结构 B.都应具有二级结构 C.都应具有三级结构 D.都应具有四级结构 E.二级及二级以上结构统称为空间结构
A.氢键断裂,酶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引起的 B.酶蛋白与辅酶结合而实现的 C.是由低活性的酶形式转变成高活性的酶形式 D.酶蛋白被修饰 E.部分肽键断裂,酶分子空间构象改变引起的
A.丙酮酸不能与乳酸互变 B.丙酮酸与苹果酸交换 C.丙酮酸在苹果酸酶作用下转变为苹果酸 D.丙酮酸脱氢酶系在线粒体内 E.保持胞液pH恒定
A.胰岛素 B.甲状腺素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醛固酮
A.人工冬眠 B.镇吐 C.麻醉前用药 D.精神分裂症 E.抑郁性精神病
A.糖类60%~65%,蛋白质10%~25%,脂肪12%~15% B.糖类40%~60%,蛋白质20%~30%,脂肪10%~20% C.糖类60%~65%,蛋白质10%~15%,脂肪15%~25% D.糖类40%~50%,蛋白质10%~20%,脂肪20%~30% E.糖类50%~60%,蛋白质20%~30%,脂肪10%~20%
A.医院内的病人及患病有关因素 B.正常人群的健康水平 C.亚健康人群的健康水平 D.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社区内高危人群及健康水平
A.普查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抽样调查 E.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A.人们关于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观点 B.医学道德进步重要标志 C.医学临床活动和医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D.医学实践的反映和理论概括 E.对医德修养和医德教育的最全面认识
A.唯意志论 B.唯动机论 C.唯效果论 D.唯目的论 E.唯手段论
A.患者自主 B.有利患者 C.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D.严谨审慎 E.双方协商解决
A.1803年的《医学伦理学》 B.1946年的《纽伦堡法典》 C.1948年的《日内瓦宣言》 D.1964年的《赫尔辛基宣言》 E.1981年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标准》
A.医生在医疗各个环节始终做到慎言 B.医生在医疗各个环节始终做到慎行 C.医生在医疗各个环节始终做到自我保护 D.医生在医疗各个环节始终做到精益求精 E.医生在医疗各个环节始终做到认真负责
A.幻嗅 B.幻味 C.幻听 D.错觉 E.感觉障碍
A.夫妻分居 B.结婚 C.坐牢 D.子女离家 E.改行
A.入睡困难 B.易醒 C.多梦 D.早醒 E.白天瞌睡
A.影响自我暗示 B.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C.影响人格 D.影响需要和动机强度 E.影响认知过程和情绪过程
A.变性蛋白质会发生分子量的变化 B.变性蛋白质溶解度降低是因为中和了电荷和脱去水化膜所致 C.蛋白质变性后,其溶液的黏度降低 D.蛋白质变性破坏了其二、三和四级结构和一级结构 E.蛋白质变性就意味着肽键断开
A.核酸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B.核酸分子中磷酸的排列顺序 C.核酸分子中核糖的排列顺序 D.核酸分子中氢键的排列顺序 E.密码子的排列顺序
A.葡萄糖 B.糖原 C.丙酮酸 D.1,3-二甘油酸酯 E.1,6-二磷酸果糖
A.肾上腺素 B.胰高血糖素 C.胰岛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药物的安全范围小B.用药剂量过大C.作用的选择性低D.病人的肝肾功能差E.病人对药物过敏
A.双侧脚趾X光检查 B.尿红细胞位相检查 C.24小时尿液钙、磷化验检查 D.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的B超检查 E.清洁洗肠后再行泌尿系平片复查
A.黄体酮试验 B.测量基础体温 C.尿妊娠试验 D.B型超声检查 E.诊断性刮宫
A.正位片 B.侧位片 C.斜位片 D.张口位片 E.切线位片
A.整复骨折,固定 B.立即补液,输血 C.立即做各种化验检查 D.立即拍X线片 E.做血管造影
A.迟发性血肿压迫 B.椎管内纤维组织增生压迫 C.脊髓血运障碍 D.黄韧带增厚 E.寰椎迟发性前脱位
患者男,16岁。体检时发现心尖部有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心率76次/分,律齐,两肺呼吸音清,肝脾不大,下肢不肿。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36mm,二尖瓣瓣膜较厚,开放呈圆穹状,瓣口面积为1.9cm2。最恰当的处理是()
A.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B.二尖瓣分离术 C.强心、利尿治疗 D.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及重体力劳动 E.可以像正常青年一样活动
A.一直不应申领 B.五年后可申领 C.四年后可申领 D.三年后可申领 E.二年后可申领
A.输卵管通液 B.B型超声 C.性交后试验 D.X线腹部平片 E.经前或见红12h内诊刮
A.计算两药物的治愈率直接比较 B.进行率的标准化处理 C.用四格表的χ2检验 D.用四格表的校正χ2检验 E.用配对资料的χ2检验
A.尿磷排出增加 B.骨钙释出 C.维生素D缺乏 D.钙、磷在肠道吸收减少 E.甲状旁腺代偿功能不足
A.多血质 B.黏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E.以上都不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D.心房颤动 E.心房扑动
A.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B.慢性支气管炎 C.支气管扩张症 D.支气管肺癌 E.肺结核
女性,37岁。反复发作性干咳、喘息5年,再发加重6d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120/min、呼吸36/min、血压100/70mmHg。话不成句,烦躁不安,端坐呼吸,口唇发绀,双肺满布哮鸣音,动脉血气示pH7.51、PaCO229.6mmHg、PaO248mmHg、HC03-25mmHg。FEV1/FVC%为43%。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B.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 C.喘息型支气管炎迁延期 D.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E.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
A.加强抗结核治疗 B.胸腔积液的酶学检查 C.胸腔积液的结核杆菌培养 D.胸部超声波检查 E.胸腔积液的病理细胞检查和胸膜活检
A.肺动脉栓塞 B.脑动脉栓塞 C.心冠状动脉栓塞 D.右上下肢动脉栓塞 E.右上下肢静脉栓塞
A.糖尿病性肾病 B.肾动脉硬化 C.肾盂肾炎 D.肾炎 E.胰岛素副作用
A.甲巯咪唑+普萘洛尔 B.丙硫氧嘧啶+普萘洛尔 C.甲巯咪唑或丙硫氧嘧啶+短期地西泮 D.131I治疗 E.手术治疗
男,35岁,主诉头晕乏力,血压21/15kPa,无水肿,血红蛋白80g/L,尿比重1.012,蛋白(+),颗粒管型,2/HP,血BUN20mmol/L,Cr345mmol/L,白蛋白34g/L,球蛋白15g/L,CO2CP25mmol/L可能性最大的诊断是什么()
A.慢性肾小球肾炎氮质血症期 B.高血压病第Ⅱ期 C.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期 D.急进性高血压 E.慢性肾盂肾炎
A.左肾积水 B.右肾结核 C.右肾结石 D.右肾癌 E.右肾结核,左肾积水
A.低蛋白饮食 B.高蛋白饮食 C.低钠饮食 D.根据尿量多少适当限水 E.低磷饮食
A.日光性皮炎 B.类风湿关节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免疫性血小板下降 E.急性肾小球肾炎
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过敏性紫癜 C.急性白血病 D.急性关节炎 E.急腹症
A.急粒白血病M2型 B.急粒白血病M3型 C.急粒白血病M6型 D.急粒白血病M型 E.急淋白血病L型
A.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B.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C.心房颤动 D.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E.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A.初发性心绞痛 B.卧位性心绞痛 C.稳定性心绞痛 D.变异性心绞痛 E.恶化性心绞痛
A.结缔组织病 B.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C.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D.小叶性肺炎 E.大叶性肺炎
A.直肠癌 B.混合痔 C.外痔 D.内痔 E.直肠脱垂
A.移情 B.阐释 C.阻抗 D.自由联想 E.宣泄
A.正常骨盆 B.扁平骨盆 C.正常形态狭窄骨盆 D.漏斗骨盆 E.横径狭小骨盆
A.肺部局限性哮鸣音,对β2受体激动药疗效不佳 B.两肺满布哮鸣音,对β2受体激动药疗效较好 C.哮鸣音与湿啰音并存,对抗生素反应较好 D.两肺哮鸣音伴湿性啰音,忌用肾上腺素类药物 E.两肺散在干啰音,伴呼吸音减弱
A.射频消融术 B.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C.毛花苷C(西地兰) D.胺碘酮 E.苯妥英钠
A.24h尿糖定量测定 B.餐后2h血糖测定 C.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E.胰岛素释放试验
A.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B.氢氧化铝凝胶 C.叶酸 D.碳酸氢钠 E.血液透析
A.不必特殊处理 B.毛花苷C(西地兰)0.4mg加入25%葡萄糖20ml,静脉缓慢推注 C.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 D.口服地高辛0.25mg,每日一次 E.少量多次输血
A.动物肝、肾、牛奶 B.粮谷类 C.绿叶类 D.酱菜类 E.干豆、花生
A.医生对自杀的病人予以制止 B.医生的行为以保护病人利益、促进病人健康、增进其幸福为目的 C.医生要保护病人的隐私 D.医生的行为要遵循医德规范的要求 E.医生在紧急灾难(如传染病流行)面前要服从卫生部门调遣
A.环丙沙星 B.利福平 C.多西环素 D.磺胺嘧啶 E.庆大霉素
A.窦房结 B.心房肌 C.房室交界 D.心室肌 E.浦肯野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