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对压力源不断调整、应对和适应 B.建立起来稳定状态 C.调整机体内各个亚系统的优势 D.防止压力源入侵,缓冲、保护正常防线 E.保护基本结构
A.解除疼痛 B.减轻焦虑 C.指导病人放松的方法 D.收集病人睡眠的相关资料 E.尊重病人睡眠习惯
A.7~10cm,不超过20分钟 B.7~10cm,不超过30分钟 C.10~15cm,不超过1小时 D.15~18cm,不超过20分钟 E.15~18cm,不超过1小时
A.消毒能杀灭致病微生物 B.消毒不能杀死细菌芽胞 C.灭菌能杀死致病微生物 D.灭菌能杀灭芽胞 E.消毒与灭菌都能杀灭细菌的芽胞
A.灭菌,再清洁、灭菌 B.彻底清洗后,用高压蒸汽法灭菌 C.彻底清洗后,用戊二醛浸泡 D.直接采取燃烧法达到灭菌 E.与其他器械先浸泡消毒后,再分别清洁灭菌
A.燃烧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煮沸法 D.烤箱干热灭菌法 E.消毒液浸泡法
A.高压蒸汽法 B.煮沸法 C.乙醇浸泡法 D.过氧乙酸浸泡法 E.环氧乙烷熏蒸法
A.5~10ml B.10~20ml C.30~50ml D.50~100ml E.500~1000ml
A.200ml B.245ml C.250ml D.500ml E.1000ml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D.40分钟 E.60分钟
A.戴手套前先洗手、戴口罩 B.戴上手套的右手持另一手套的内面戴上左手 C.核对手套包标签上的手套号码及灭菌日期 D.戴好手套的双手置腰部水平以上空间 E.脱手套时,手勿触及手套外面
A.检查药名、浓度 B.检查瓶盖有无松动 C.检查有效期 D.检查药品说明书 E.检查溶液质量
A.晾干后使用 B.烘干后使用 C.立即将包内用物用完 D.4小时内将包内用物用完 E.重新灭菌
A.污染的手掀页撕取 B.清洁的手掀页撕取 C.污染手和清洁手均可从页面抓取 D.污染的手方可从页面抓取 E.清洁的手方可从页面抓取
A.一天1次 B.一天2次 C.每周2次 D.每周1次 E.隔日1次
A.10滴/分 B.30滴/分 C.50滴/分 D.70滴/分 E.90滴/分
A.有利于维护服务对象的正当权利 B.提高护理质量 C.有利于促进全民健康 D.维护护士的权益 E.促进护理教育及护理学科的发展
A.暴露治疗部位 B.皮肤出现红斑为剂量合适 C.灯距为20~30cm D.时间为20~30分钟 E.照射后应休息15分钟后再离开
A.足踝部刚刚扭伤的病人 B.牙痛的病人 C.高热病人 D.慢性炎症病人 E.急性结膜炎病人
A.乙醇的浓度为30% B.置冰袋于病人足下 C.用量200ml D.置冰袋于头部 E.擦拭完毕后需密切关注体温的变化
A.红花油局部按摩 B.红外线灯照射 C.湿热敷 D.湿冷敷 E.放置热水袋
A.罪恶感 B.卑微感 C.孤独感 D.恐慌感 E.焦虑心理
A.促凝试管中密封 B.EDTA抗凝试管中密封 C.无菌试管中密封 D.枸橼酸钠试管中密封 E.肝素抗凝注射器中密封
A.床号、姓名 B.药名、浓度 C.剂量、用法、时间 D.用药后反应 E.操作前中后查对
A.局部由红润变青紫 B.局部组织苍白,水肿 C.血管呈树枝分布且苍白 D.局部红肿、疼痛 E.局部发绀
A.10~15滴/分 B.20~40滴/分 C.40~60滴/分 D.70~80滴/分 E.85~90滴/分
A.虹膜粘连 B.农药中毒 C.脑疝 D.青光眼 E.吗啡中毒
A.四肢麻木,腰背酸痛、黄疸 B.畏寒、寒战、发热 C.手足抽搐,心悸 D.皮肤瘙痒、荨麻疹、胸闷 E.咳粉红泡沫样痰
A.31℃左右 B.33℃左右 C.35℃左右 D.37℃左右 E.39℃左右
A.急性盆腔炎病人 B.痔疮病人 C.外阴炎病人 D.阴道炎病人 E.肛门脓肿病人
A.DDT中毒 B.敌敌畏中毒 C.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D.敌百虫中毒 E.氰化物中毒
A.浓缩红细胞 B.洗涤红细胞 C.新鲜血浆 D.血小板浓缩悬液 E.库血
A.保持舒适 B.避免细菌进入阴道内 C.避免药物渗出阴道污染内裤 D.利于药物扩散至整个阴道组织 E.放松病人会阴位置的肌肉
A.建设期 B.初始期 C.工作期 D.发展期 E.结束期
A."1、2、3"溶液 B.生理盐水溶液 C.肥皂水溶液 D.液状石蜡 E.植物油
A.办理入院手续 B.根据病情进行卫生处置 C.介绍入院须知 D.通知病区接受患者 E.护送患者入病区
A.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焦虑 B.各种诊疗护理活动相对集中 C.协助患者自我放松 D.尊重患者休息习惯 E.满足患者一切要求
A.辐射 B.对流 C.传导 D.蒸发 E.接触
A.低盐半流饮食 B.软质饮食 C.低脂饮食 D.普通饮食 E.流质饮食
A.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 B.灯距为20~30cm C.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D.暴露治疗部位 E.时间为20~30min
A.先脱健肢,先穿患肢 B.先脱患肢,先穿患肢 C.后脱患肢,后穿患肢 D.先脱健肢,先穿健肢 E.先脱患肢,先穿健肢
A.坐骨结节处 B.骶尾部 C.肩胛骨 D.大转子处 E.第七颈椎
A.关闭门窗,遮挡患者 B.不可给予破损便盆 C.水温为40~45℃ D.按顺序擦拭脸、颈、全身 E.用50%乙醇按摩骨隆突处
A.选用干燥注射器和针头 B.避免过度震荡 C.采血后去针头沿管壁将血液和泡沫缓慢注入 D.标本应及时送检 E.需全血标本时,应采用抗凝管
A.输液压力过低 B.针头滑出血管外 C.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D.静脉痉挛 E.针头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