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补充维生素 B.给予叶酸 C.补充铁剂 D.输新鲜血 E.增加蛋白质
A.增加胰岛素 B.加用格列本脲(优降糖) C.静脉注射葡萄糖 D.给呼吸兴奋剂 E.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A.狼疮细胞 B.抗核抗体 C.抗双链DNA抗体 D.抗Sm抗体 E.抗HBS抗体
A.清水 B.生理盐水 C.1:15000高锰酸钾 D.2%碳酸氢钠 E.1:20000高锰酸钾
A.病史及临床表现 B.胃肠钡餐造影 C.幽门螺杆菌检测 D.纤维胃镜检查 E.胃液酸度分析
A.深静脉回流试验 B.多普勒超声检查 C.下肢静脉压测定 D.下肢静脉造影 E.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
A.100g/L B.110g/L C.120g/L D.130g/L E.140g/L
A.20%甘露醇静脉注射 B.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C.5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 D.呋塞米静脉注射 E.10%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
A.心力衰竭 B.低血钾症 C.低血钠症 D.低血钙症 E.低血糖症
A.血红蛋白降低较红细胞降低明显 B.骨髓象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C.血清铁蛋白降低 D.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 E.骨髓象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正常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 E.青春期
A.控制感染时用青霉素不少于2周 B.早期治疗可用免疫抑制剂 C.心脏炎者宜早期使用泼尼松 D.多发性关节炎可给予阿司匹林 E.有舞蹈病者可口服苯巴比妥等
A.阿司匹林 B.青霉素 C.泼尼松 D.地高辛 E.布洛芬
A.糖皮质激素 B.红霉素 C.利巴韦林 D.青霉素 E.维生素B12
A.发热者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B.阿昔洛韦宜在发病后48小时应用 C.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可缩短病程 D.可用维生素B12肌内注射 E.尽快减量或停用正在应用的激素
A.异烟肼、利福平 B.异烟肼、吡嗪酰胺 C.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 D.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 E.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A.使孕妇半卧位 B.注射尼可刹米 C.注射肾上腺素 D.注射地塞米松 E.注射10%葡萄糖酸钙
A.B超检查 B.宫腔镜检查 C.腹腔镜检查 D.阴道后穹隆穿刺 E.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
A.0.5%醋酸 B.1%乳酸 C.2%~4%碳酸氢钠溶液 D.0.02%呋喃西林溶液 E.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
A.腰椎X线 B.查血白细胞 C.查尿常规 D.作膀胱镜 E.查血红蛋白
A.支气管哮喘 B.瘫痪 C.肺气肿 D.下肢水肿 E.肺淤血
A.酚红排泄试验 B.内生肌酐清除率 C.血尿素氮测定 D.血肌酐测定 E.夜尿量测定
A.基础代谢率测定 B.甲状腺摄碘率 C.血清总T3、总T4测定 D.T3抑制试验 E.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A.尿糖 B.随时血糖 C.葡萄糖耐量试验 D.糖化血红蛋白 E.餐后2h血糖
A.肝内 B.肺 C.左锁骨上淋巴结 D.骨 E.腹腔内种植
A.平卧,骨折处垫枕,数天后腰背肌后伸锻炼 B.平卧硬板床,双踝悬吊法过伸复位 C.俯卧位使脊柱过度后伸复位 D.牵引复位后石膏背心固定 E.手术复位后石膏背心固定
A.镇痛 B.及时手术探查 C.应用升压药物 D.补充血容量 E.禁食
A.肠套叠 B.肠扭转 C.麻痹性肠梗阻 D.粘连性肠梗阻 E.蛔虫性肠梗阻
A.禁食 B.输液 C.给泻剂 D.空气灌肠 E.钡灌肠
A.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 B.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C.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D.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E.深静脉通畅
A.预防肺部感染 B.做好五官护理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清创后采用暴露疗法 E.早用TAT,预防破伤风
A.自乳头呈放射状切口 B.沿乳房下皱褶处弧形切口 C.沿乳晕做环形切口 D.在乳房中部竖行切口 E.沿乳晕做十字切口
A.胆囊切除术后 B.胆囊造口术后 C.高位胆管切开取石术后 D.胆总管探查术后 E.胆肠内引流
A.关节病变常呈对称性,伴有压痛,反复发作 B.无关节外病变损害 C.与环境、感染、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D.类风湿因子为阳性 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A.使用广谱抗生素 B.联合用药,使用周期尽可能长 C.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用药 D.选用高级抗生素 E.间断使用抗生素
患者,男性,51岁。昏迷,因过度换气,肌肉抽搐,面颊潮红。血气分析示:PaCO231mmHg,CO2CP23%。最佳的护理措施是()
A.给予呼吸兴奋药 B.低流量持续吸氧 C.高流量间断吸氧 D.用长筒袋罩住患者口鼻 E.低浓度二氧化碳吸入
A.停止再用麻醉药 B.快速补液 C.注射镇静药 D.给予硫喷妥钠 E.高流量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