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75.00 B.3223.94 C.3357.00 D.4125.00
A.住宅市场和写字楼市场 B.买卖市场和租赁市场 C.使用市场和投资市场 D.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
A.减少房地产开发环节的税收 B.增加房地产开发环节的税收 C.增加买方的税收 D.增加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
A.76.30 B.79.68 C.80.69 D.82.35
A.毛租金乘数法 B.潜在毛收入乘数法 C.有效毛收入乘数法 D.净收益乘数法
A.建筑物财务成本 B.建筑物开发成本 C.建筑物市场价值 D.房地产市场价格
A.拍卖价值 B.招标价值 C.挂牌价值 D.抵押价值
A.高于一般物价上涨率 B.低于一般物价上涨率 C.与一般物价上涨没有关系 D.等于一般物价上涨率
A.2 B.3 C.5 D.10
A.194.64 B.197.31 C.324.40 D.328.69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潜在价值 D.有效价值
A.7452 B.7553 C.7700 D.8339
A.公有住房出售的标准价格 B.公有住房出售的成本价格 C.新建商品住房的出售价格 D.新建经济适用住房的出售价格
A.超低收入者 B.低收入者 C.中等收入者 D.高收入者
A.773.58 B.930.17 C.961.99 D.1249.86
A.期房价格高于现房价格 B.期房价格低于现房价格 C.期房价格与现房价格相等 D.期房价格与现房价格没关系
A.物质折旧 B.功能折旧 C.经济折旧 D.技术折旧
A.4223元/m2 B.4228元/m2 C.4357元/m2 D.4500元/m2
A.服务价格 B.源泉价格 C.使用价格 D.租赁价格
A.基准价格修正 B.市场供求状况调查 C.征求专业人士意见 D.市场竞争
A.23万元 B.27.5万元 C.28.6万元 D.29.8万元
A.2500万元 B.2600万元 C.3500万元 D.3600万元
A.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B.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C.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D.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和现钞汇率
A.20.00% B.25.00% C.33.33% D.68.00%
A.皆执行5% B.皆执行5.5% C.前一个还款期执行5%,后一个还款期执行5.5% D.前一个还款期执行5%,后一个还款期执行分别以5%和5.5%按实际天数分段计息
A.400 B.500 C.600 D.700
A.贷款人以借款人的信用 B.借款人以自己的信用 C.贷款人以自己的信用 D.借款人以保证人的信用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高低不确定
A.暂时性 B.偿还性 C.收益性 D.风险性
A.3.67% B.3.81% C.4.69% D.4.76%
A.房地产估价机构 B.保险机构 C.房地产信托机构 D.房地产经纪机构
A.50% B.55% C.60% D.65%
A.房地产信托基金 B.集资信托 C.房地产特约信托存款 D.房地产普通信托存款
A.筹集资金 B.融通资金 C.流通手段 D.结算服务
A.信托投资公司 B.金融租赁公司 C.财务公司 D.信用合作社
A.本币币值下降 B.本币币值上升 C.本币不动外币动 D.外币不动本币增多
A.银行 B.借款人 C.担保人 D.保证人
A.1250.00 B.2472.11 C.3432.09 D.5614.17
A.契约型基金 B.公司型基金 C.开放型基金 D.封闭型基金
A.保证合同 B.连带责任担保合同 C.契约合同 D.担保从合同
A.银行券 B.存款单 C.银行票据 D.商业票据
A.抵押房地产的价值 B.抵押房地产的开发成本 C.抵押房地产的原始价值 D.抵押房地产的投资价值
A.负责房屋开发的一级开发机构 B.负责土地一级开发的机构 C.负责住宅与工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机构 D.负责房地产开发二级(含二级)以上的开发机构
A.贷款价值比率 B.偿还比率 C.月房产支出与收入比 D.月所有债务支出与收入
A.324.54元 B.777.78元 C.1107.11元 D.1616.94元
A.银行为某商业房地产项目开发提供贷款 B.居民利用公积金和现款购房 C.投资公司代居民理财为增值购房 D.银行为居民提供装修贷款
A.信用贷款 B.保证贷款 C.信用保险贷款 D.定值保险贷款
A.借款人已偿还贷款占未偿还贷款的比率 B.借款已偿还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率 C.借款人月偿还额占其家庭月收入的比率 D.借款人年偿还额占其家庭年收入的比率
A.购房者与置业担保公司签订的担保合同为主合同 B.置业担保公司与银行签订的合同为主合同 C.购房者与贷款银行签订的合同为主合同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A.名义利率 B.复利利率 C.单利利率 D.浮动利率
A.分散风险 B.组织经济补偿 C.融通资金 D.安全保障
A.保险代理人 B.保险公估人 C.保险经纪人 D.保险受益人
A.职业责任保险 B.保证保险 C.意外伤害保险 D.财产损失保险
A.定值保险 B.不定值保险 C.保证保险 D.法定保险
A.危险发生与否不能确定 B.危险发生的时间不能确定 C.危险导致的后果不能确定 D.危险的发生对被保险人来说必须是故意的
A.法定保险 B.信用保险 C.人身保险 D.定值保险
A.管理模式 B.信用等级 C.经济制度 D.金融体制
A.赔偿实物 B.支付货币 C.恢复灭失的实物 D.转移风险
A.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B.定值保险和不定值保险 C.自愿保险和法定保险 D.特定危险保险和一切危险保险
A.不定值保险 B.定值保险 C.一切危险保险 D.法定保险
A.7.5万元 B.11.4万元 C.12万元 D.38万元
A.统计报表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A.三者有可能是一致的 B.众数有可能最大 C.中位数有可能最大 D.算术平均数有可能最大
A.访问调查 B.邮寄调查 C.座谈会 D.实验法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A.年末家庭数 B.人均居住面积 C.年末房屋建筑面积 D.商品房销售面积
A.6.68% B.7.50% C.8.03% D.15.56%
A.房地产项目的位置 B.房地产项目的总面积 C.房地产项目的价格 D.房地产项目的容积率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判断抽样调查
A.比例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A.民族 B.文化程度 C.考试类型 D.考试时间
A.统计总体 B.总体单位 C.样本容量 D.统计个体
A.结构 B.比例 C.比较 D.强度
A.客观性标志 B.综合素质标志 C.品质标志 D.数量变异标志
A.比例 B.比较 C.动态 D.强度
A.比较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结构相对指标 D.动态相对指标
A.商品房可预售面积 B.商品房预售面积 C.商品房出租面积 D.商品房空置面积
A.10687.5万元 B.12187.5万元 C.12500万元 D.14000万元
A.需要 B.性格 C.气质 D.能力
A.独立性 B.果断性 C.坚定性 D.自制力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尊重需要
A.倾向性心理 B.敏感性心理 C.习惯性心理 D.感受性心理
A.抢购心理 B.待购心理 C.择优心理 D.逆反心理
A.倾听 B.眼神 C.表情 D.动作
A.抑郁质类型 B.胆汁质类型 C.多血质类型 D.黏液质类型
A.向信任的朋友、同事或师长寻求帮助 B.制定时间表,使每天的生活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C.对于过去所犯的错误铭记在心,时刻告诫 D.适当改变原来的思维方式
A.感觉 B.想象 C.观察 D.知觉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感觉
A.求廉动机 B.求实动机 C.求美动机 D.求同动机
A.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B.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C.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 D.现实需要和潜在需要
A.求实 B.求美 C.求新 D.求名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经验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心理过程
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感觉
A.需要 B.兴趣 C.信念 D.动机
A.抑郁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黏液质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A.主导动机 B.求实动机 C.享受需要 D.独立型性格
A.理性 B.信念 C.能力 D.性格
下列关于人际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际关系反映着在群体中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和相互吸引与排斥的心理状态 B.人际关系的性质和亲密程度影响着交往的内容和交往的频率 C.人际关系是由认识、情感、行为和心理四个成分组成 D.需要的互补、距离的远近可以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A.利益 B.经济 C.权力 D.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