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由于当事人各方均与中国没有实际联系,因此我国法院没有管辖权 B.若乙公司在中国法院起诉承运人,我国法院可以基于当事人的协议管辖约定行使管辖权 C.若我国广州海事法院拟受理该案,则在受理之前须报广东省高院,广东省高院认为可以受理,则应报最高院,最高院答复前暂不得受理 D.我国法院受理后,在处理该纠纷时,应适用我国实体法
A.坚持科学立法,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必要前提 B.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法治国家对政府行政活动的基本要求 C.实现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是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 D.依法治国这种制度和法律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A.执法为民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B.执法为民是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实践创新的必由之路 C.执法为民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顺利推进的唯一动力 D.坚持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高度统一是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要求
A.法治的通常理解就是法律之治,即通过法律治理国家 B.法治也可指通过法律使权力和权利得到合理配置的社会状态 C.法治是法治理念发展的内在动力 D.法治理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法治事业的兴衰成败
A.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明确地把追求执政党和国家根本利益的实现,服从和服务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使命 B.服务大局要求警惕各种利益集团对于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影响,消除法律实施中的"禁区",用法制的统一性体现和实现大局的统领性 C.为了践行服务大局的重要使命,法治机关在法律适用时应当优先考虑党和国家的政策 D.在处理各种案件时,要善于把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总体要求导人案件的处理之中,通过能动的执法和司法,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法治服务大局的重要使命
A.我国的基本法律必须由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 B.我国法的渊源以制定法为主,判例对法官判案没有任何作用 C.国际惯例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在任何情况下,党的政策都不可以作为我国法的渊源
A.法治要求法律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这意味着法律取代了其他社会调整手段 B.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同 C.实现了法制,就不会出现牺牲个案实体正义的情况 D.法治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
A.体系解释 B.语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目的解释
A.评价作用 B.强制作用 C.预测作用 D.教育作用
A.《律师法》第13条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业务;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此规定为禁止性规则 B.《中小企业促进法》第31条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此规定为强行性规则 C.《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 D.《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62条规定:"军队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据本条例制定。"此规定为准用性规则
A.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时代、民族的永恒不变的争议或道德准则 B.法学作为科学,无力回答正义的标准问题 C.法在本质上是内涵一定道德因素的概念 D.凡同道德对抗的法均是法
A.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质"、"剂"有别,"质",是买卖兵器、珍异等小件物品使用的较短契券;"剂",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 B.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傅别"。"傅"是把债的标的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别"是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札上的字为半文 C.宋朝买卖契约分为绝卖、活卖与赊卖三种。绝卖是指一般买卖;活卖是指附条件的买卖,当所附条件完成,买卖才算最终成立;赊卖是指采取类似商业信用或预付方法,而后收取出卖物的价金 D.宋朝的借贷契约因袭唐制,对借与贷做了区分。借是指使用借贷;贷是指消费借贷;把不付息的使用借贷称为负债,把付息的消费借贷称为出举
A.唐律的自首与现代自首原则不同,是以犯罪未被举发而能到官府交代罪行的,才称为自首 B.唐律的自首原则不适用于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无法挽回的犯罪 C.唐律规定自首者如果对犯罪情节交代不彻底,则以未交代的罪行来论罪,至于如实交代的部分,不予追究 D.唐律规定,在审问他罪时,即使犯罪人自首了其余罪行的,也不能免除其余罪行
A.《大明律》 B.《大清律例》 C.《大清会典》 D.《明大诰》
A.在法律渊源中的重要性不如普通法和衡平法两种判例法 B.不可对判例法进行调整、修改 C.社会立法是在制定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近现代最重要的制定法被称为"基本立法"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的上议院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态 C.中困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构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5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 B.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3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 C.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才可以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对本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质询案 D.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3人以上联名,才可以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对本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质询案
A.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B.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的规定 C.由国务院裁决 D.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A.重庆市有权批准在丰都县增设一镇和巫山县减设一镇的建置 B.云南省人民政府有权决定大理白族自治州下的某镇和某彝族民族乡的合并 C.国务院有权决定天津市、福建省福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北京市密云县、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镇的区域划分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批准广东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建置
A.法国实行专门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体制 B.我国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都有国家主席的设置 C.新中国四部宪法都规定r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 D.1993年宪法修正案将县级人大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
A.宣布甲、乙当选 B.宣布甲当选,同时以乙为候选人另行选举 C.宣布甲当选,同时以乙、丙为候选人另行选举 D.宣布无人当选,以甲、乙、丙为候选人另行选举
A.湖北省甲企业生产的"黄河"白酒在该省有较高知名度,所使用的葫芦型酒瓶为其所独创。河北省乙企业生产的"红娘"白酒也独立设计出了葫芦型酒瓶并在本省销售 B.北京"白家大宅门"酒店坐落于一仿古院落,家具都是从民间搜集的清代红木桌椅,服务人员统一穿着清官仿古服饰。南京鸿福酒店也使用了同样的营业场所的装饰、营业用具的式样和营业人员的服饰 C.张某平时喜欢饮用"西凤"白酒。某日在街头买到一瓶后感到口感不对,仔细观察原来该白酒商标为"两凤",但包装与"西凤"完全一样 D.德国阿迪达斯公司拥有的"阿迪达斯"商标是世界驰名商标。1997年,公司在中国注册了"阿迪达斯"商标。上海万达奴公司在招商过程中,大量使用"美国阿迪达斯·万达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授权"的宣传文字,在招商洽谈中还声称"这是阿迪达斯的一个系列"
A.丙公司认为属于产品质量问题,应找丁公司解决 B.乙公司称自己与产品质量问题无关,不应承担责任 C.丁公司认为产品已交丙公司包销,自己不再负责 D.甲公司称展销会结束后,丙公司已撤离,自己无法负责
A.更换行长 B.变更持有资本总额或者股份总额10%以上的股东 C.变更注册资本 D.变更分支行所在地
A.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B.工资、薪金所得 C.劳务报酬所得 D.因福利彩票中奖所得
A.李某患病不能继续工作,尚在试用期间 B.陈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黄某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又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但已有3个月的身孕 D.尚某严重失职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A.顾某可能拥有甲乙丙丁四国的国籍 B.顾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丙三国的国籍 C.顾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丁三国的国籍 D.顾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两国的国籍
A.甲国可以随时不加解释即通知乙国威廉为不受欢迎的人 B.甲国必须解释具体的理由,才能宣布威廉为不受欢迎的人 C.如果甲国不解释具体的理由,乙国可以不接受 D.乙国可以不理睬甲国的这一宣布,仍派遣威廉到甲国就任
A.乙国可以申请国际法院指令甲国的国内法院强制执行该判决 B.乙国可以申请由国际法院执行庭对该判决强制执行 C.乙国可以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申诉,请求由安理会作出建议或采取行动,执行该判决 D.乙国可以向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提出申诉,由法律委员会决定采取行动,执行该判决
A.我国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仅在适用外国法律将违反我国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才可以适用,其结果为排除相关外国法律的适用 B.在英美普通法系国家中,"公共秩序"的概念一般表述为"公共政策" C.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已经为国际条约所规定 D.我国法律中常常采用"社会公共利益"来表述"公共秩序"的概念
A.中国法律 B.巴拿马法律 C.美国法律 D.船舶所在地国法律
A.应适用法国法律,因法国为其注册地 B.可以适用中国法律,因为中国是其主营业地 C.应适用中国法律,因为中国是其主营业地 D.可以重叠适用法国和中国法律,因为它在法国注册,而主营业地在中国
A.货物越过船舷的风险由买方承担,故卖方不承担责任 B.买方应先从承运人处接收货物 C.买方可以要求卖方减价 D.只有在食糖与合同不符构成根本违反合同时,买方才可以要求卖方交付替代物
A.承运人依照提单载明的卸货港所在地法律规定,必须将承运到港的货物交付给当地海关或者港口当局的 B.承运到港的货物超过法律规定期限无人向海关申报,被海关提取并依法变卖处理 C.承运人按照指示提单托运人的要求将货物交给其他收货人 D.承运人应托运人要求签发了一式数份正本提单,其已向最先提交正本提单的人交付货物
中国太阳公司与韩国月亮公司签订了向韩国出口5万瓶月亮牌洗手液的合同,交易条件为CIF(Incoterms2010)釜山,3月1日前信用证交单付款,2012年2月28日前装船。2012年2月15日太阳公司即将货物装船运往韩国,该轮于2月16日下午抵达釜山港。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货物的提前交付,月亮公司只能拒绝接收 B.在月亮公司未有机会对货物进行检查核实之前,太阳公司无权得到货款 C.若太阳公司交付的实际货物数量为5.5万瓶,则月亮公司可以接受多交付的货物,这部分货物的货款按市场价格结算 D.如果在货物到达韩国后,太阳公司发现部分洗手液型号与合同约定不符,则在2月28日前可以另行交付符合合同的货物以替换不符的货物,但由此给月亮公司造成损失和费用,太阳公司应承担
A.开证银行无付款义务 B.开证银行有付款义务 C.受益人向开证银行补交了符合要求的单据后,开证行必须付款 D.开证行一旦开出信用证,就必须保证付款
A.补贴不必具有专向性 B.补贴必须由政府直接提供 C.接收者必须获得利益 D.必须采取支付货币的形式
A.法律职业道德只具有道德的约束性 B.法律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法律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 C.法律所规范的主体只包括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这三类法律职业的专业人员 D.法律职业道德属于社会道德的一种,因此不具有规范性
A.自收到处分、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该法官可以向原处分、处理机关申请复议 B.自收到处分、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该法官可以向原处分、处理机关上级机关申诉 C.在复议和申诉期间,对法官的处分、处理决定暂停执行 D.对法官处分或者处理错误的决定造成法官经济损失的,该法官有权获得赔偿
A.甲检察官在业余时间担任某大学法制辅导员,在推辞无效的情况下收下学校付给的每年5000元的酬金 B.乙检察官办理余某涉嫌贪污案时,由于其贪污数额极大,社会影响恶劣,以公诉人的身份在网上发帖建议法院判处余某死刑立即执行 C.丙检察官从检察院离任5年以后,以律师的身份担任各类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D.丁检察官为其检察院周年活动寻求赞助,向其正在负责的案件的被告公司拉到30万元赞助
A.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 B.受委托的律师自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材料 C.受委托的律师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D.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代理、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但是,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恶意诽谤他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除外
A.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法律援助申请 B.被告人是盲人并且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在经济审查后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C.我国的法律援助实行部分无偿服务、部分为"缓交费"或"减费"形式有偿服务的制度 D.李律师在办理无偿的法律援助案件之后,收取受援人500元辛苦费
A.金法官连续旷工超过20天被其所在法院辞退,金法官向所在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该院依法停止了对覃法官辞退决定的执行 B.孙检察官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和总结,对本院检察工作提出了多项改革建议,效果显著,受到了本院的嘉奖 C.由法官从法院离任2年后作为丈夫的代理人向原所在法院起诉,要求其丈夫的合伙人继续履行合同 D.房某读研究生期间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毕业后在一家公证处实习满1年,她应当具备担任公证员的资格
A.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保障, B.司法权威来源于国家强制力,即司法权受到绝对的不容置疑的尊重 C.司法高效意味着对于法律给予当事人的时限,应当予以充分尊重,但为了缩短办案时间,可对法律规定的当事人的时限予以缩减或限制 D.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权力运作符合法律规则,而与法律原则没有必然联系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B.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A.法律在诞生之前对行为的调整是针对一般行为进行的 B.法律对人的行为的调整从规范性调整逐步发展为个别性调整 C.人类社会的早期法律规范和宗教道德规范是为一体的 D.道德规范对人的行为的调整主要是个别性调整,而法律规范对人的行为调整主要是规范性调整
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 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