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毛细水 B.潜水 C.承压水 D.岩溶水
A.磨成细粉烘干,用李氏瓶测定其体积 B.度量尺寸,计算其体积 C.破碎后放在广口瓶中浸水饱和,测定其体积 D.破碎后放在已知容积的容器中,测定其体积
A.用于基础垫层 B.用于砌筑砂浆 C.用于硅酸盐水泥的原料 D.用于屋面防水隔热层
A.水泥的体积和重量 B.拌和水量 C.水泥的细度 D.硬化时间
A.Ⅰ、Ⅱ B.Ⅰ、Ⅲ C.Ⅴ、Ⅵ D.Ⅰ、Ⅳ
A.Ⅰ、Ⅲ、Ⅳ、Ⅴ、Ⅵ B.Ⅱ、Ⅲ、Ⅳ、Ⅴ C.Ⅱ、Ⅲ、Ⅳ、Ⅵ D.Ⅱ、Ⅲ、Ⅴ、Ⅵ
A.Ⅰ、Ⅱ、Ⅳ B.Ⅰ、Ⅴ、Ⅵ C.Ⅰ、Ⅱ、Ⅴ D.Ⅲ、Ⅴ、Ⅵ
A.在一般情况下,花岗岩的耐磨性优于大理石 B.在一般情况下,花岗岩的耐蚀性优于大理石 C.在一般情况下,花岗岩的耐火性优于大理石 D.在一般情况下,花岗岩的耐久性优于大理石
A.相对高程 B.高差 C.标高 D.绝对高程
A.P、O B.O、P C.M、N D.N、M
A.视准轴不垂直横轴 B.横轴不垂直竖轴 C.度盘偏心 D.A、B和C
A.±18mm B.±3mm C.±4.5mm D.±6mm
已知直线AB的方位角,则直线BC的方位角为:()
A.23° B.157° C.337° D.-23°
1995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中规定,符合下列哪几个条件者可申请参加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 ①取得建筑学学士学位或相近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并从事建筑设计或相关业务2年以上的 ②取得建筑学学士学位或相近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并从事建筑设计或相关业务3年以上的 ③具有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或相矩专业大专毕业以上学历,并从事建筑设计或相关业务7年以上的 ④取得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并从事建筑设计或相关业务5年以上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A.2倍 B.5倍 C.8倍 D.10倍
A.1个月内 B.3个月内 C.15天内 D.1年内
A.所有国内的工程都应监理 B.由业主决定是否要监理 C.国务院可以规定实行强制监理的工程范围 D.监理是一种服务,所以不能强迫业主接受监理服务
A.铲运机 B.推土机 C.正铲挖土机 D.反铲挖土机
A.低温,超过钢筋的屈服强度 B.常温,超过钢筋的屈服强度 C.低温,小于钢筋的屈服强度 D.常温,小于钢筋的屈服强度
A.柱子绑扎点、柱脚中心和杯口中心三点共圆 B.柱子绑扎点、柱顶中心和杯口中心三点共圆 C.柱子绑扎点和杯口中心二点共圆 D.柱子绑扎点和柱脚中心二点共圆
A.确定施工进度计划 B.选择施工方案 C.设计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D.确定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某工程双代号网络图如图所示,工作①-③的局部时差为几天?()
A.1 B.2 C.3 D.4
图示体系的几何构造性质是:()
A.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B.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 C.几何常变 D.瞬变
图示桁架,杆①的轴力为:()
A.拉力 B.压力 C.零 D.不能确定
图示结构,截面K的弯矩MK的值(单位为kN·m)是:()
A.36 B.48 C.60 D.72
图示结构,截面A、B间的相对转角为:()
A. B. C. D.
图示连续梁,中间支座截面的弯矩MB(以下侧受拉为正)等于:()
A.-1/8ql2 B.1/8ql2 C.1/16ql2 D.1/32ql2
图示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振幅表示为,其中α值应为:()
A.1/48 B.1/36 C.1/24 D.1/12
A.用可靠性指标β,不计失效概率Pxf B.用荷载、材料的分项系数及结构的重要性系数,不计Pxf C.用口表示Pxf,并在形式上采用分项系数和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 D.用荷载及材料的分项系数,不计Pxf
A.取ξ=ξb B.取As=As' C.使x=2as' D.取ρ为0.8%~1.5%
A.两者相等 B.后张法大于先张法 C.后张法小于先张法 D.谁大谁小不能确定
钢结构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构件的截面类别和构件两端的支承情况 B.构件的截面类别、长细比及构件两个方向的长度 C.构件的截面类别、长细比和钢材的牌号 D.构件的截面类别和构件计算长度系数
A.高强度螺栓的材料不同 B.摩擦面的处理方法不同 C.施加的预加拉力不同 D.受剪的承载力不同
某带壁柱砖墙及轴向压力的作用位置如图,设计时轴向压力的偏心距e不应小于:()
A.161mm B.193mm C.225mm D.321mm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液限 D.塑限
A.拉应力引起的拉裂破坏 B.压应力引起的剪切破坏 C.压应力引起的拉裂破坏 D.剪应力引起的剪切破坏
A.RQD和节理密度 B.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和岩体的完整性指数 C.地下水和RQD D.节理密度和地下水
A.软化性强,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B.软化性强,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C.软化性弱,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D.软化性弱,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A.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B.火成岩、熔岩、变质岩 C.沉积岩、喷出岩、变质岩 D.变质岩、火成岩、岩浆岩
A.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堆积阶地 B.侵蚀阶地、内叠阶地、基座阶地 C.基座阶地、上叠阶地、埋藏阶地 D.堆积阶地、内叠阶地、基座阶地
A.最稳定 B.不稳定 C.基本稳定 D.不易判断
A.Ⅰ B.Ⅰ、Ⅱ C.Ⅰ、Ⅱ、Ⅲ D.Ⅰ、Ⅱ、Ⅲ、Ⅳ
A.崩塌 B.岩堆 C.泥石流 D.滑坡
A.坡积物 B.残积物 C.洪积物 D.冲积物
A.垂直岩溶发育带、水平和垂直岩溶交替发育带、水平岩溶发育带、深部岩溶发育带 B.垂直岩溶发育带、水平岩溶发育带、深部岩溶发育带 C.水平岩溶发育带、垂直岩溶发育带、水平和垂直岩溶交替发育带 D.垂直岩溶发育带、水平和垂直岩溶发育带、水平岩溶发育带
A.坑探、钻探、地球物理勘探 B.钻探、坑探、电法勘探 C.地震勘探、触探、坑探 D.冲击钻探、坑探、磁法勘探
A.载荷试验 B.十字板剪切试验 C.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D.标准贯入试验
A.换土垫层 B.碾压夯实 C.强夯法 D.挤密振冲
A.甲级、乙级建筑 B.甲级、部分乙级建筑 C.所有建筑 D.甲级、乙级、部分丙级建筑
A.破坏状态 B.极限平衡状态 C.安全状态 D.主动极限平衡状态
A.地基土将出现塑性区时的荷载 B.地基土中出现连续滑动面时的荷载 C.地基土中出现某一允许大小塑性区时的荷载 D.地基土中即将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时的荷载
A.σcz/σz≤0.2 B.σz/σcz≤0.2 C.σz/σcz≤0.1 D.σcz/σz≤0.1
A.抗冲切条件 B.抗弯条件 C.抗压条件 D.抗拉条件
A.377kN B.480kN C.754kN D.1508kN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A.β=α B.β>α C.β<α D.β≥α
A.开挖回填 B.钢筋混凝土板铺盖 C.固结灌浆 D.锚杆加固
A.不均匀岩体 B.薄层脆性岩体 C.厚层泥质岩体 D.多层异性岩体
A.>45° B.>60° C.>75° D.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