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若a·b=a·c,则b=c B.若a×b=a×c,则b=c C.a·b=b·a D.a×b=b×a
A.[-a,1-a] B.[-a,1+a] C.[a,1-a] D.[a,1+a]
设函数f(x)=(1-2x),当定义f(0)为何值时,则f(x)在x=0处连续()?
A.e B.e C.e D.e
一直线过点A(2,1,3),且与直线垂直相交,则此直线的方程是()。
A. B. C. D.
A.x-20y+7z=12 B.x+20y+7z=12 C.x+20y-7z=12 D.x-20y-7z=12
空间直线在xoy坐标面上的投影曲线为()。
极限的值是()。
A.2 B.0 C.1 D.1/3
函数,在X=0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左导数存在,右导数不存在 B.右导数存在,左导数不存在 C.左右导数存在,但导数不存在 D.导数存在
设,则的值为()。
A.0 B.3/2 C.-2/3 D.-1/2
设曲线与直线x=-1的交点为P,则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方程是()。
A.y-3x+1=0 B.x-y+3=0 C.2x-y-3=0 D.2x-y+3=0
,则f(x)的值为()。
A.(1+x)lnx+c B.lnx+c C. D.xlnx+c
若,(k≠0),则k等于()。
A.1 B.-1 C.3/2 D.1/2
下列()项是的值,其中D是椭圆域。
A.A B.B C.C D.D
设F(x,y)是连续函数,则等于()。
已知,则()。
A.收敛于1 B.收敛于A C.发散 D.收敛于a-a0
已知级数是收敛的,则下列结果成立的是()。
A.必收敛 B.未必收敛 C. D.发散
下列关于级数收敛性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0 B.1 C.p>1时条件收敛 D.2
已知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中,系数a3的值是()。
微分方程yy“-y‘2=0的通解为()。
A.y=Asinx B.y=Acosx C.y=sinx+Bcosx D.y=Asinx+Bcosx(A,B为任意常数)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为()。
A.0.8 B.0.33 C.0.5 D.0.2
设X1,X2,…,为正态总体N(μ,4)的一个样本,样本均值,则<1}的值为()。
A.0.6754 B.0.8977 C.0.9544 D.0.9655
A.|A+B|=|A|+|B| B.AB=BA C.|AB|=|BA| D.(A+B.-11=A-1+B-1
A.A的行向量组线性无关 B.A的行向量组线性相关 C.A的列向量组线性无关 D.A的列向量组线性相关
设A是3阶矩阵,是A的属于特征值1的特征向量,是A的属于特征值-1的特征向量,则()。
A.是A的属于特征值1的特征向量 B.是A的属于特征值1的特征向量 C.是A的属于特征值2的特征向量 D.是A的属于特征值1的特征向量
温度相同的氦气和氮气,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和平均平动动能的关系是()。
A.和都相等 B.相等,而不相等 C.相等,而不相等 D.和都不相等
A.30% B.40% C.50% D.60%
A.等压过程 B.等体过程 C.等温过程 D.三个过程相同
A.1/4 B.2/7 C.1/3 D.2/5
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已知x=a(a<λ)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cos(ωt+),波速为u,那么x=0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A.y=Acos[ω(t+a/u)+] B.y=Acos[ω(t-a/u)+] C.y=Acos[ωt+a/u+] D.y=Acos[wt-a/u+]
A.λ/4 B.λ/2 C.3λ/4 D.λ
A.4/π,2π/3,8/3 B.2π/3,4/π,8/3 C.π/4,2π/3,8/3 D.4/π,3/2π,3/8
A.4.0×10-3 B.4.8×10-3 C.8.0×10-4 D.3.6×10-4
A.3个 B.6个 C.9个 D.2个
A.完全偏振光且折射角为30° B.部分偏振光且折射角为30° C.完全偏振光且折射角为60° D.部分偏振光且折射角为60°
A.减小望远镜的孔径,或者减小光的波长 B.减小望远镜的孔径,或者加大光的波长 C.加大望远镜的孔径,或者加大光的波长 D.加大望远镜的孔径,或者减小光的波长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A.水位 B.水位差 C.对高度的习惯称呼 D.水的源头
A.液体和气体的黏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液体的黏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气体的黏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C.液体的黏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气体的黏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液体和气体的黏性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如图所示,1/4圆弧面的静水总压力F方向为()。
A.α=45° B.α=60° C. D.
如图,从水位恒定的水箱接出水管,水管上装阀门,若关小阀门,则()。
A.A-A断面中心压强增大,流速不变 B.A-A断面中心压强不变,流速增大 C.A-A断面中心压强增加,流速减小 D.A-A断面中心压强减小,流速增大
A.1.00m/s B.0.02m/s C.2.00m/s D.0.12m/s
A.只要原型与模型雷诺数相等,即自动相似的区域 B.只要原型与模型佛劳德数相等,即自动相似的区域 C.处于水力光滑区时,两个流场雷诺数不需要相等即自动相等 D.在素流粗糙区中,只要满足几何相似,即可自动满足力学相似
如图示恒定流水箱,水头H=5m,直径d1=200mm,d2=100mm,不计水头损失,则粗管中断面平均流速V1为()m/s。
A.2.47 B.3.52 C.4.95 D.4.35
有一恒定出流的圆柱形外管嘴如图示,作用水头H0=4m,孔口直径d=2cm,则其出流量Q为()m3/s。
A.2.28×10-3 B.2.00×10-3 C.3.15×10-3 D.2.55×10-3
A.0.06 B.0.15 C.0.29 D.0.037
A.0.66 B.0.53 C.0.40 D.0.33
A.数字和文字 B.数字和运算符号 C.操作码和操作对象 D.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
A.软件之间的接口 B.进行程序编译 C.控制和管理系统的使用 D.进行编译转换
A.控制器 B.运算器 C.微处理器 D.内存储器
A.不能读但能写 B.不能读也不能写 C.只能读不能写 D.能读写
A.关系运算 B.算术运算 C.逻辑非运算 D.逻辑与运算
A.1 B.2 C.4 D.8
A.10204570801514 B.14204570801510 C.80204570101514 D.20457080151410
A.0.0 B.1.0 C.8.0 D.10.0 E.ND
A.0 B.24 C.120 D.144
A.BeCl2 B.BF3 C.SO2 D.NH3
A.色散力 B.色散力、诱导力 C.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D.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氢键
A.L=2,m=0的电子有2个 B.L=1,m=-1的电子有4个 C.L=3,m=+1的电子有2个 D.ms=+1/2的电子有15个
A.KOH溶液和KN03溶液 B.50mL0.5mol/L的HCl溶液和25mL0.5mol/L的NaOH溶液 C.25mL0.5mol/L的HAc溶液和50mL0.5mol/L的NaOH溶液 D.30mL0.1mol/L的NH3·H2O溶液和20mL0.1mol/L的HCl溶液
A.25 B.101.3 C.248 D.227
某一温度中,反应C(s)+CO2(g)2CO(g)在一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则加入氮气后平衡将()。
A.右移 B.左移 C.不移动 D.无法确定
某一元弱酸的浓度为0.01mol/L,pH值为4.55,则其电离常数为()。
A.5.8×10-2 B.7.6×10-3 C.9.8×10-7 D.8.0×10-8
A.正极 B.负极 C.阴极 D.阳极
电极反应Zn2++2e-=Zn(s)的,298.15K时将金属锌放在0.0100mol/dm3的Zn2+溶液中,此时测定其电势值应是()V。
A.-0.822 B.-0.763 C.+0.763 D.-0.793
A.聚碳酸酯 B.顺丁橡胶 C.尼龙66 D.环氧树脂
A.聚碳酸酯 B.丁腈橡胶 C.酚醛树脂 D.涤纶
并联交流电路如图所示,已知Z1=jXL,Z2=jXc,I=4A,I2=1A,电感呈感性,I1等于()A。
A.5 B.3 C.4.12 D.3.87
观察图示直流电路,可知,在该电路中()。
A.Is和R1形成一个电流源模型,Us和R2形成一个电压源模 B.理想电流源Is的端电压为0 C.理想电流源Is的端电压由U1和Us共同决定 D.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与Is无关
由两个主从型JK触发器组成的逻辑电路如图a所示,设Q1、Q2的初始态是0、0,已知输入信号A和脉冲信号CP的波形,如图b所示,当第二个CP脉冲作用后,Q1、Q2将变为()。
A.1、1 B.1、0 C.0、1 D.保持0、0不变
图示电路中,当电压U的有效值保持不变而频率厂改变使电路达到谐振时,谐振时电流I0等于()。
A.0 B.U/R C. D.
如图所示,两长直导线的电流I1=I2,L是包围I1、I2的闭合曲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L上任一点的H等于I1、I2在该点的磁场强度的叠加 B.L上各点的H等于0 C.L上各点的磁场强度H的量值相等,不等于0 D.L上各点的H无法确定
A.输出机械功率 B.输入电功率 C.既是输入功率也是输出功率 D.电动机消耗的功率
电路如图所示,发生并联谐振时,已知I=20mA、Ic=10mA,IL最接近于()mA。
A.10 B.17 C.22 D.25
如图所示正弦交流电路a、b两端的等效复阻抗为()Ω。
A.5 B.20 C.30 D.10
运算电路如图所示,要使应取()kΩ。
A.8 B.12 C.18 D.15
图示电路可进行减法运算,已知输出电压u0=12V,两输入信号电压与之间的关系是()。
A.1 B.2 C.3 D.4
A.一定是一合力 B.一定是一合力偶 C.或一合力,或一合力偶 D.一定是一合力与一合力偶
桁架结构中只作用悬挂重块的重力W。此桁架中杆件内力为零的杆数为()。
A.2 B.3 C.4 D.5
重块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二者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f。欲使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则必须满足条件()。
A.tanf<θ B.tanf>9 C.tanθ D.tanθ>f
在半径为R的圆内挖一半径为r的圆孔,剩余面积的重心()。
两个几何尺寸相同、绕线方向不同的绕线轮,在绳的拉力下沿平直固定轨道做纯滚动,设绳端的速度都是ν在图a、b两种情况下,轮的角速度及轮心的速度分别用表\示,则ω1与与的相互关系分别是()。
A.ω1=ω2转向相同, B.ω1<ω2转向相同, C.ω1>ω2转向相反, D.ω1<ω2转向相反,
如图所示机构中,AB和CD两杆在E点用铰链相连,它们相互垂直,水平杆AH的A端与AB杆铰接,而其中点D与CD杆的D端为光滑接触。滑块B置于水平光滑面上,各构件的重量不计。当机构在图示铅直力P和水平力Q作用下处于平衡时,P、Q两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是()。
A. B. C.Q=P D.Q=2P
A.ω=0,α=0 B.ω=0,α≠0 C.ω≠0,α=0 D.ω≠0,α≠0
一弹性系数为k的弹簧下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若物体从静平衡位置(设静伸长为δ)下降△距离,则弹性力所做的功为()。
图示力,对x轴之矩为()。
质量为m1的匀质杆OA,一端铰接在质量为m2的匀质圆盘中心,另一端放在水平面上,圆盘在地面上做纯滚动。圆心速度为v,则系统的动能为()。
图示系统的自由度数是()。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在图示机构的D点上作用水平力P,图中AC=BC=EC=FC=DE=DF=L,为保持机构平衡,在滑块A处所作用的铅直力Q的大小是()。
在下面的现金流量图中,若横轴的时间单位为年,则大小为40的现金流量的发生时点为()。
A.第2年年末 B.第3年年初 C.第3年年中 D.第3年年末
A.所得税 B.销售税金 C.利息支出 D.经营成本
A.施工定额 B.预算定额 C.概算定额 D.概算指标
A.16000 B.18000 C.20000 D.24000
A.建筑工程费用 B.安装工程费用 C.预备费 D.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A.现金流量表 B.资产负债表 C.损益表 D.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A.150 B.200 C.250 D.300
A.4.75 B.5 C.7.25 D.8.255
有甲、乙、丙、丁四个投资方案,设定的基准折现率为12%,已知(A/P,12%,8)=0.2013,(A/P,12%,9)=0.1877,(A/P,12%,10)=0.1770。各方案寿命期及各年净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用年值评价方案,应选择()方案。
A.甲 B.乙 C.丙 D.丁
图示杆件受外力作用,杆件的抗拉(压)刚度为EA,则杆件的总伸长为()。
A.零 B. C. D.
A. B. C. D.σ0=2σ
若梁的受力情况对于梁的中央截面为反对称(如图),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Q图和M图均为反对称,中央截面上剪力为零 B.Q图和M图均为正对称,中央截面上弯矩为零 C.Q图反对称,M图正对称,中央截面上剪力为零 D.Q图正对称,M图反对称,中央截面上弯矩为零
如图所示一长为L、半径为R、抗扭刚度为的圆轴如图所示。受扭形情况下,则此轴横截面上的扭矩T及两端截面的扭转角为()。
A.一定为二向应力状态 B.一定为二向应力状态或三向应力状态 C.可能是单向、二向或三向应力状态 D.可能是单向、二向、三向应力状态,也可能为零应力状态
如图一圆形截面,O点为它的形心,m-n线平行于z轴且将截面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两个部分的面积分别为A1、A2对z轴的静矩分别为,则()。
A. B. C. D.不能确定
如图所示一支架,荷载F=40kN,三根杆的材料相同,弹性模量E=200GPa,各杆横截面面积分别为A1=200mm2,A2=200mm2,A3=400mm2,则各杆的内力为()。
A.F1=35.5kN,F2=10.76kN,F3=7.5kN B.F1=22.5kN,F2=8.96kN,F3=12.4kN C.F1=35.5kN,F2=8.96kN,F3=7.76kN D.F1=35.5kN,F2=25.2kN,F3=7.76kN
A.正应力最大,剪应力为零 B.正应力为零,剪应力最大 C.正应力和剪应力均最大 D.正应力和剪应力均为零
一抗弯刚度为EI的简支梁受荷载如图所示,则梁中点的挠度为fc()。
梁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已知EI=5×103kN·m2,其中q=20kN/m,P=30kN,则其剪力图和弯矩图为()。
按照第三强度理论,则图示两种应力状态中,更为危险的是()。
A.A.更危险 B.B.更危险 C.两者相同 D.不能确定
细长压杆,若其长度系数μ增加一倍,则压杆的临界力的变化为()。
A.增加1倍 B.为原来的4倍 C.为原来的1/4 D.为原来的1/2
A.成比例增加 B.保持不变 C.按(l/A.2变化 D.按(a/l)2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