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黏土隧道 B.黏土路堑 C.粉土填料 D.粉土隧道
A.硫酸盐渍土、碱性盐渍土发育 B.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的盐沼 C.山前倾斜平原的灌丛砂堆与盐渍土的过渡 D.滨海盐田及咸水区
A.应布置一定数量的勘探点控制地下水位的变化 B.作盐渍土分析的扰动样,均质土不宜少于500g,非均质土不宜少于1000g C.作盐渍土分析时,取样深度一般为1.0m D.一般性工程可通过查表法确定地基的承载力
A.地层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如滑坡等) B.地下水动态,毛隙强烈上升高度、含盐量、含水率 C.路基的稳定性、次生盐渍化、建筑物的腐蚀等 D.简易气象观测
A.总含水率 B.融化后的潮湿程度 C.土的名称(类型) D.塑限wp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A.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的土 B.粒径小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5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 C.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5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三级场地(简单场地) D.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
A.完整 B.较完整 C.较破碎 D.破碎
A.1:50000~1:5000 B.1:10000~1:2000 C.1:2000~1:500 D.1:200~1:100
A.粒径小于5mm的各类土 B.粒径小于5mm的黏性土 C.粒径等于、大于5mm的各类土,且其中粒径大于20mm的土质量应小于总土质量的10% D.粒径等于、大于5mm的各类土,且其中粒径大于20mm的土质量等于、大于总土质量的10%
A.在软土、砂土中宜采用泥浆护壁 B.如使用套管,应保持管内水位低于地下水位,取样位置应低于套管底1倍孔径的距离 C.采用冲洗、冲击、振动等方式钻进时,应在预计取样位置1m以上改用回转钻进 D.采取土试样宜用快速静力连续压入法
A.<0.1 B.在0.1~1之间 C.在1~3之间 D.>3
A.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沉降量超过0.04d(d为承压板直径) B.在某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C.本级沉降量大于前一级沉降量的5倍 D.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1
A.P、SH、SV B.P、SH C.P、SV D.R
A.地下水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均匀,连续性好 B.一般呈层状分布,同一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并具有同一的地下水面 C.地下水的流动多呈层流流态,符合达西定律 D.地下水空间分布不均匀,水力联系各向异性
A.电测深法 B.电位法 C.地质雷达 D.激发极化法
A.30~60MPa B.5~15MPa C.15~30MPa D.>60MPa
A.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详细设计、施工图 B.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 C.规划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 D.规划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详细设计
A.由于开挖,在一定范围内,滑移或塌落的岩体以重力的形式直接作用在支架上的压力称为松动压力 B.在相同围岩与支护形式条件下,支护结构刚度越大所受围岩变形压力越小 C.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是围岩应力超过其弹性极限,岩体内聚集的弹性变形能突然猛烈的释放,从而产生对支护结构的压力 D.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围岩压力与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A.碎石、砾石 B.不含碎砖碎石块的粉质黏土 C.含有适量石块的粉质黏土 D.颗粒粒径小于15mm的粉质黏土配制的灰土
A.置换 B.排水固结 C.保温 D.化学处理消除膨胀原因
用砂性土填筑的路堤,高3m,顶宽26m,坡率1:1.5,采用直线滑动面验算其边坡稳定性,=30°,c=0,假设滑动面倾角α=30°,抗滑稳定系数K为()。
A.1.15 B.1.0 C.1.12 D.1.37
A.明挖回填截水槽 B.混凝土防渗墙 C.灌浆帷幕 D.上游防渗铺盖
A.当墙背与土体间摩擦角增加时,主动土压力下降,被动土压力也下降 B.当填土的重度增加时,主动土压力增加,被动土压力下降 C.内摩擦角增加时,主动土压力增加,被动土压力减小 D.当内聚力增加时,主动土压力减小,被动土压力增加
A.预应力锚索由锚固段,自由段及紧固头三部分组成 B.锚索与水平面的夹角以下倾15°~30°为宜 C.预应力锚索只适用于岩质地层的边坡及地基加固 D.锚索必须做好防锈防腐处理
A.100kN B.200kN C.300kN D.400kN
A.雨水渗入坡体 B.发生地震 C.坡脚堆载 D.坡顶堆载
A.安全系数越大越好 B.安全系数应根据工程安全等级来选取 C.当采用峰值抗剪强度参数设计边坡时,应取小值 D.当采用残余抗剪强度参数设计边坡时,应取大值
A.注浆加固 B.预应力锚索加固 C.放缓边坡 D.抗滑桩
A.越短 B.黏性土较长 C.砂性土较长 D.黏性土较短
A.圆弧形 B.圆弧形或直线形 C.直线形或折线形 D.折线形
A.宜为10%~50% B.不宜小于15% C.不宜大于7% D.宜为7%
A.结构内力 B.抗滑安全系数 C.抗倾覆安全系数 D.地基稳定性
A.多遇地震作用 B.偶遇地震作用 C.罕遇地震作用 D.对应基本烈度的地震作用
A.0.08 B.0.12 C.0.16 D.0.24
A.卓越周期长 B.震动持续时间长 C.振幅较大 D.震害较轻
A.避免在极不稳定的土壤进行建设 B.为安全考虑,对于各类场地条件,均按最不利状态确定地震作用 C.根据地基土质和结构特点,采取适宜的抗震措施 D.根据土质条件和地震烈度对地基承载力进行调整
A.场地覆盖层厚度,是指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和坚硬土层顶面的距离 B.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来划分 C.采用桩基础或深基础时,可改变建筑场地的类别 D.公路工程中,确定场地土类型时,当覆盖土层厚度超过20m时,取20m范围内土层的平均剪切波速值
A.处理深度应使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减小,当判别深度为15m时,其值不大于4 B.处理深度应使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减小,当判别深度为20m时,其值不大于6 C.8度区(一组)场地,采用冲振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捶击数不大于10 D.7度区(二组)场地,采用冲振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捶击数不大于8
A.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单桩基的竖向和水平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平均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 B.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应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震作用的分担作用 C.8度时高度不超过50m的多层框架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D.7度和8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A.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 B.全员参与原则 C.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 D.全面质量管理原则
A.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工程 B.采用特定的专利或专有技术的工程,经主管部门批准 C.项目总投资额为2000万元人民币,勘察合同估算价为80万元人民币 D.项目总投资额为4000万元人民币,勘察合同估算价为40万元人民币
A.4385元 B.8002元 C.8714元 D.8770元
A.营业税 B.城乡维护建设税 C.企业所得税 D.教育费附加
A.责令改正,并处以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B.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 C.吊销资质证书 D.责令改正,并处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
A.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B.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 C.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 D.合同价款2倍以上5倍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