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天 B.2~3天 C.3~4天 D.4~5天 E.5~6天
A.30%以上 B.40%以上 C.50%以上 D.70%以上 E.80%以上
A.6kg,55cm B.7kg,60cm C.8kg,75cm D.9kg,75cm E.10kg,90cm
A.吗啡 B.溴化钠 C.地西泮(安定) D.苯巴比妥 E.水合氯醛
A.按坐高计算 B.按体重计算 C.按年龄计算 D.成人剂量减半 E.按体表面积计算
A.OT试验 B.链霉素皮试 C.PPD试验 D.卡介苗试验 E.TAT试验
A.4岁 B.5岁 C.6岁 D.7岁 E.8岁
A.眼 B.口周 C.手掌 D.前臂 E.足底
A.祛除病因 B.改善饮食 C.药物治疗 D.合理运动 E.输注红细胞
A.含铁丰富的食物 B.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 C.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 D.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E.含叶酸丰富的食物
A.0周 B.2周 C.4周 D.6周 E.8周
A.感染 B.出血 C.营养不良 D.髓外白血病 E.颅内压增高
A.化疗期间的患儿应避免接受减毒活疫苗的注射,以免发病 B.白血病患儿可与其他病种患儿同室居住 C.提倡通过穿刺注射的方式给药 D.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纤维素的饮食 E.鼓励患儿剧烈运动以提高身体素质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8小时 E.10小时
A.间歇正压呼吸 B.呼吸末正压呼吸 C.持续正压呼吸 D.间歇指令通气 E.连续正压呼吸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E.5年甚至更长
A.注意姿势,减轻疼痛 B.预防压疮 C.保持关节功能位 D.保持关节屈曲姿势 E.使用支架,避免关节畸形
A.饭前服用 B.同时服用氢氧化铝 C.可加用维生素K D.监测肝功能 E.出汗多时及时更换衣服
A.需口服或静脉滴注补充液体 B.应用活菌制剂 C.双歧杆菌为活菌制剂 D.止泻药为首选治疗方法 E.注意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E.90°
A.应快速送管 B.可等待片刻,让患儿放松 C.调整位置 D.给患儿做被动握拳松拳动作 E.一边送管一边推注生理盐水
A.50cm B.60cm C.70cm D.80cm E.90cm
A.入暖箱保暖 B.鼓励母乳喂养 C.做好皮肤护理 D.做好预防接种 E.保持呼吸道通畅
A.生后迅速清除口、鼻分泌物 B.经常检查清理鼻孔 C.仰卧位时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仰 D.俯卧位时头偏一侧 E.吸氧
A.简易鼻塞瓶装法的压力为3~5cm B.尽早使用持续正压呼吸CPAP C.简易鼻塞瓶装法早产儿的起始压力为2~3cmHO D.水封瓶放在患儿水平位下30~50cm处 E.采用CPAP病情仍无好转,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加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
A.室温22~24℃,肤温35~36℃ B.室温22~24℃,肤温36~36.5℃ C.室温20~22℃,肤温35~36℃ D.室温20~22℃,肤温36~36.5℃ E.室温24~26℃,肤温35~36℃
A.避免声光刺激 B.头肩抬高15°~30° C.输入液体应加温到35℃ D.重症持续正压给氧 E.蓝光照射
A.5mg/kg B.10mg/kg C.15mg/kg D.20mg/kg E.25mg/kg
A.饥饿 B.缺氧 C.便秘 D.失水 E.低热
A.1小时 B.2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A.补充乳类营养素的不足 B.为断奶做好准备 C.有利于训练小儿的吞咽功能 D.逐步培养婴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E.锻炼了小儿进食的自理能力
A.饼干 B.烂面条 C.稠粥 D.水果泥 E.碎肉
A.花色尽量单一,可使小儿集中精力进食 B.软硬程度同成人 C.蛋白质仍以优质蛋白为主 D.按需进食 E.每日6餐
A.以液体为主 B.从乳类变谷类 C.细、软、碎,易于咀嚼、便于消化 D.定时进餐 E.每日3餐加2~3次点心
A.软硬同成人 B.提倡课间加餐 C.食物种类同成人 D.保证早餐营养价值 E.以植物蛋白为主,以增强记忆力
A.因生长发育平稳,蛋白质供给能量占15% B.脂肪供能占45% C.蛋白以动物性蛋白为主 D.提倡课间加餐 E.粗粮、细粮搭配
A.调整饮食 B.控制感染 C.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D.对症治疗 E.尽早使用止泻剂
A.乳酸杆菌制剂 B.双歧杆菌制剂 C.粪链球菌制剂 D.蜡样芽孢杆菌制剂 E.地衣杆菌制剂
A.1~3天 B.3~5天 C.5~10天 D.7~14天 E.两周以上
A.注意观察大便的性质、次数和量 B.禁食,行胃肠减压 C.腹痛严重时给予止痛剂 D.腹胀明显时可行肛管排气 E.腹胀消失,大便潜血阴性,有觅食表现,可试喂少量5%葡萄糖水
A.烦躁、惊厥 B.血压正常或稍低 C.口渴不明显 D.细胞外液渗透压高 E.血清钠浓度>150mmol/L
A.等张含钠液 B.1/2含钠液 C.1/3含钠液 D.1/5含钠液 E.1/4含钠液
A.3~4周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E.6个月
A.观察小儿的一般情况 B.用中性沐浴露清洁皮肤 C.选用质软、吸水性强的尿布 D.沐浴水温略高于体温 E.可含着母亲乳头入睡
A.护理新生儿之前要洗手 B.鼓励亲友探视和亲吻 C.食具用后要消毒 D.定时开窗通风 E.有人感染时不宜接触新生儿
A.简单、宽松、便于穿脱 B.最好穿连衣裤有利于胸部发育 C.尿布外可用橡胶单防止尿液漏出 D.按季节随时增减衣服和被褥 E.衣服上不宜用纽扣
A.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信赖感 B.表现出明显的自主性 C.有进取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 D.形成勤奋的个性 E.确立自我认同感
A.接种对象是新生儿 B.初种次数为1次 C.用热水送服 D.需要复种加强 E.接种方法为肌内注射
A.37℃ B.37.5℃ C.38℃ D.38.5℃ E.38℃以下
A.1~2L B.2~4L C.4~5L D.5~6L E.6~7L
A.祛痰药 B.雾化吸入法 C.体位引流法 D.使用镇咳药 E.拍背、更换体位
A.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B.佝偻病 C.软骨发育不全 D.垂体性侏儒症 E.先天性巨结肠
A.先天愚型 B.软骨发育不全 C.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D.垂体性侏儒症 E.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A.垂体性巨人症 B.肢端肥大症 C.溢乳-闭经综合征 D.垂体性Cushing综合征 E.尿崩症
A.地理因素 B.文化因素 C.气候因素 D.医疗卫生状况 E.生活条件
A.拌面 B.碎肉 C.饼干 D.动物血 E.馒头
A.第1~2腰椎间隙 B.第2~3腰椎间隙 C.第3~4腰椎间隙 D.第4~5腰椎间隙 E.第5腰椎与第一骶椎间隙
A.5~10mg/kg B.10~20mg/kg C.20~30mg/kg D.30~50mg/kg E.50~70mg/kg
A.治疗开始越早,效果越好 B.给予低苯丙氨酸奶粉喂养 C.每日仍应保证30~50mg/kg的苯丙氨酸摄入 D.饮食控制至少需持续至青春期 E.添加辅食以蛋白质类食物为主
A.可试喂米汤 B.应果断进行人工喂养 C.及时哺喂葡萄糖水 D.配合进行静脉输注葡萄糖液 E.等待母亲乳汁开始分泌再开奶
A.肝功能检查 B.血型及血型抗体检查 C.血培养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D.红细胞G-6DP活性测定 E.血清甲胎蛋白含量测定
A.提倡母乳喂养 B.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C.合理添加辅助食品 D.供给含锌较多的食物如谷类 E.避免交互感染
A.蔬菜 B.瘦肉 C.蘑菇 D.谷类 E.玉米
A.摇晃患儿,确认是否意识清楚 B.立即吸氧 C.将患儿头偏向一侧 D.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E.上下牙间放牙垫,防止舌咬伤
A.从1小时开始 B.尽量只暴露头面部 C.一周活动一次 D.夏季避免阳光直射 E.冬季在室内关窗活动
A.静脉输入10%葡萄糖液 B.静脉输入林格氏液 C.给予口服补液盐(ORS液) D.少量多次给予温开水 E.少量多次给予米汁
A.1%甲紫 B.红霉素软膏 C.硫酸锌软膏 D.鞣酸软膏 E.硝酸咪康唑霜
A.平卧位,头稍低 B.侧卧位,头稍高 C.膝胸卧位,头稍低 D.抬高头、肩部 E.仰卧位,头稍高
A.出现心力衰竭 B.出现呼吸衰竭 C.出现脓胸等并发症 D.出现肺不张 E.感染新的病原体
A.保持室内安静 B.使患儿侧卧,抬高头肩部 C.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 D.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E.静脉用降颅压药应先慢后快
A.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饮食 B.注意食物卫生 C.为保证化疗效果,化疗期间禁服止吐药 D.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 E.提供易消化的饮食
A.常染色体不完全性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不完全性显性遗传 C.常染色体完全性隐性遗传 D.伴性隐性遗传 E.伴性显性遗传
A.感染 B.出血 C.贫血 D.休克 E.发热
A.注意体温变化 B.保证营养摄入 C.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D.严格消毒隔离 E.注意休息
A.有窒息的危险 B.有受伤的危险 C.活动无耐力 D.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E.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A.足月儿 B.早产儿 C.巨大儿 D.过期产儿 E.大于胎龄儿
A.给予高糖饮食 B.给予高蛋白饮食 C.监测血糖变化 D.防止外伤 E.注意保暖
A.正常新生儿 B.轻度窒息 C.中度窒息 D.重度窒息 E.极重度窒息
A.气体交换受损 B.有感染的危险 C.潜在并发症 D.营养失调 E.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A.调整饮食结构 B.口服锌剂 C.避免感染 D.补充谷类食物 E.补充鱼肝油和钙
A.腹泻 B.长期食入谷类食物 C.反复失血 D.外伤 E.长期食入动物性食物
A.尿路常见症状 B.贫血 C.呼吸困难 D.血尿 E.酸中毒
A.绝对卧床休息 B.剪短指甲,避免抓伤皮肤 C.衣服宽松以免损伤皮肤 D.用丁字带托起阴囊 E.避免肌内注射
A.螺内酯 B.环磷酰胺 C.双嘧达莫 D.泼尼松 E.右旋糖酐-40
A.隔离 B.注射水痘疫苗 C.加强抗生素治疗 D.激素尽快降至生理需要量 E.给予特异性高效价免疫血清
A.血培养 B.脑脊液检查 C.疱疹液病毒分离 D.疱疹液病毒培养 E.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A.水痘 B.脓疱疹 C.药物疹 D.带状疱疹 E.丘疹样荨麻疹
A.肿大后1周 B.肿消退后1周 C.肿大后10天 D.肿消退后10天 E.完全消肿
A.3天 B.5天 C.7天 D.10天 E.15天
A.给予1/5~1/4张含钠液 B.不超过0.15% C.按总量的3/4补充 D.按总量的2/3补充 E.按常规补充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脊髓灰质炎 C.中毒性痢疾 D.乙型肝炎 E.腮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