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结构取A支座反力为力法的基本未知量X1(向上为正),当1I增大时,则柔度系数δ11()。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A.周期是3π的周期函数 B.周期是π/3的周期函数 C.周期是(2/3)π的周期函数 D.不是周期函数
A.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B.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C.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D.材料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值
A.生石灰 B.欠火石灰 C.过火石灰 D.石灰石
A.C3S B.C2S C.C3A D.C4AF
A.加入适量的水 B.加入适量的水泥 C.加入适量的砂子 D.按原混凝土的水灰比,同时加入适量的水和水泥
A.骨料与水泥的比例 B.砂率 C.水与骨料的比例 D.水与水泥的比例
A.强度提高,塑性降低 B.强度提高,塑性提高 C.强度降低,塑性降低 D.强度降低,塑性提高
A.合金钢 B.低碳钢 C.中碳钢 D.高碳钢
A.水平线 B.垂直线 C.铅垂线 D.子午线
A.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B.粗平-精平-瞄准-读数 C.对中-粗平-瞄准-读数 D.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记录如下表。经计算水平角∠AOB为()。
A.180°10'06" B.180°00'06" C.179°49'54" D.179°59'54"
A.瞄准误差和读数误差 B.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C.对中误差和整平误差 D.读数误差和计算误差
A.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程相同 B.是闭合曲线 C.除在悬崖、绝壁处,等高线不能相交 D.等高线在图上可以相交、分叉或中断
A.建设单位 B.设计单位 C.施工单位 D.监理单位
A.项目批准文件 B.城市规划 C.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D.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深度要求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登记表 D.前三项全部
A.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避免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 B.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按照资质等级和评价范围,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C.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为建设单位推荐或指定对其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 D.各主管部门预审、审核、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A.正铲挖土机 B.反铲挖土机 C.拉铲挖土机 D.抓铲挖土机
A.20m B.15m C.10m D.5m
A.2.0N/mm2 B.1.2N/mm2 C.1.0N/mm2 D.0.6N/mm2
A.开始时间 B.持续时间 C.间歇时间 D.完成时间
A.55mm B.60mm C.45mm D.53mm
A.几何不变体系 B.几何可变体系 C.瞬变体系 D.几何不变体系或瞬变体系
A.都增加到原来的n倍 B.都增加到原来的n2倍 C.都增加到原来的倍 D.一部分增加,一部分减少
A.校核任意截面的相对水平位移 B.校核任意截面的相对水平转角 C.校核任意截面的绝对位移 D.校核任意截面的相对竖向位移
A.无变形、无位移、无内力 B.有变形、有位移、有内力 C.有变形、有位移、无内力 D.无变形、有位移、无内力
图示桁架结构中杆1的轴力为()。
A.P B.-P C.P/2 D.0
图示结构中,和Rb应为()。
A.=P/4(顺时针),Rb=0 B.=0,Rb=P(向上) C.=0,Rb=P/2(向上) D.=P/4(顺时针),Rb=P/2(向上)
图示结构取A支座反力为力法的基本未知量X1(向右为正),EI1为常数,EI2为无穷大,则()。
A.X1>0 B.X1<0 C.X1=0 D.不确定
A.忽略受弯直杆的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 B.弯曲变形是微小的 C.变形后杆件截面仍与变形曲线相垂直 D.假定A与B同时成立
图示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的基本未知量个数为()。
A.8 B.9 C.10 D.7
图示结构用位移法求解可得()。
A.△=Ph2/12i1 B.△=Ph/12i1 C.△=Ph2/24i1 D.△=Ph/24i1
图示三铰拱的拉杆NAB的影响线为()。
A.斜直线 B.曲线 C.平直线 D.三角形
若不计杆件分布质量和轴向变形,图示体系的动力自由度个数为()。
A.1 B.2 C.3 D.4
图示单自由度体系阻尼比系数ξ=0.05,已知θ2=64EI/m/3,则稳态振动时,最大动力弯矩幅值为()。
A.0.709Pl B.0.059Pl C.0.25Pl D.2.016Pl
A.500 B.450 C.400 D.300
A.ρ大的构件钢筋大 B.ρ大的构件钢筋小 C.两构件的钢筋相同 D.哪个构件的钢筋大不能确定
A.提早对构件进行加载 B.采用高强水泥,减少水泥用量 C.加大水灰比,并选用弹性模量小的骨料 D.增加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养护湿度
A.可选择Q235钢 B.可选择Q345钢 C.钢材应有冲击韧性的保证 D.钢材应有三项基本保证
A.在低温下抵抗弯曲的能力 B.在常温下加工时,对塑性变形的抵抗能力 C.在常温下加工时,对产生裂缝的抵抗能力 D.在低温下承受弯曲时,对产生裂缝的抵抗能力
角钢100×8与厚为8mm的钢板用两侧角焊缝连接,角钢肢尖与钢板间的侧焊缝焊角尺寸为()mm。
A.5 B.6 C.7 D.8
用公式计算工字形梁的抗弯强度,取=1.05,则梁的翼缘外伸肢宽厚比不大于()。
A. B. C. D.
A.高 B.低 C.相等 D.不能确定
关于砌体强度设计值的调整系数,下列()项不正确。
A.由于水泥砂浆和易性差,在验算用水泥砂浆砌筑的砌体时,取<1 B.验算施工中房屋构件时,因为砂浆没有结硬,砌体未达到设计强度,取<1 C.因为截面面积较小的砌体构件,局部碰损或缺陷对强度的影响较大,当无筋砌体截面面积A<0.3M2,<1 D.考虑吊车对厂房的动力影响和柱受力的复杂性,验算有吊车房屋或跨度大于9m的房屋时,取<1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3600同截面的附加4000a如题图所示,附加圈梁的长度为()mm。
A.2400 B.3200 C.3600 D.4000
A.测点位置应具有代表性 B.测点位置便于测读 C.测点数量宜多不宜少 D.应布置一定校核性测点
A.二集中力三分点加载 B.二集中力四分点加载 C.四集中力八分点加载 D.八集中力十六分点加载
A.10×10-6 B.20×10-6 C.40×10_-6 D.80×10-6
A.模型材料不必和原型结构的材料完全相似,只需在试验过程中具有完全的弹性性质 B.试验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型混凝土及模型钢筋的材料和原结构材料材性的相似程度 C.并不要求模型和原结构直接相似,这种不直接的模型试验结果对它的试验目的来说,并不失去其准确性 D.只要求模型表现这种结构的共同特点,即要求与该类结构的大体相似
A.旧有建筑的剩余寿命 B.确定结构构件的承载力 C.评定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 D.确定已建结构构件的材料强度
A.土粒相对密度、含水量、密度 B.空隙比、含水量、密度 C.干密度、含水量、密度 D.土粒相对密度、饱和度、密度
A.粒径小于0.04的土 B.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 C.塑性指数大于7的土 D.塑性指数大于11的土
某正常固结饱和黏性土的有效应力强度参数为c’=0,=30°,如在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中围压σ3=150kPa,破坏时测得试件中的孔隙水压力u=100kPa,问此时大主应力σ1为()kPa。
A.200 B.250 C.225 D.275
A.1.3 B.1 C.2 D.1.5
一挡土墙高4m,墙背垂直、光滑、墙后填土面水平,填土为均质c=10kPa,=20°,K0=0.66,γ=17kN/m3。若挡土墙没有位移,则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点位置为()。
A.h=3.33m,E0=89.76kN/m B.h=1.33m,E0=99.76kN/m C.h=1.33m,E[0]=89.76kN/m D.h=1.33m,E[0]=77.63kN/m
A.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 B.埋深应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的要求 C.任何情况下埋深不能小于2.5m D.应考虑冻胀的影响
松砂地基条件用砂桩处理,已知松砂地基emax=0.9,emin=0.6,e0=0.8,砂桩为等边三角形布置,d=0.6m,l=6m,加固后地基相对密度为0.7,砂桩间距s为()m。
A.2.31 B.1.07 C.1.5 D.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