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压力蒸汽灭菌 B.环氧乙烷灭菌 C.2%戊二醛浸泡 D.75%乙醇擦拭 E.3%过氧化氢浸泡
A.医护人员必须贯彻WHO的三条安全注射标准 B.选择合适的导管 C.植入时应严格无菌技术 D.加强插管部位的护理 E.以上都是
A.穿刺部位感染 B.穿刺部位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C.穿刺部位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 D.穿刺部位无菌化脓不属于感染 E.以上都不是
A.术后发热 B.呼吸道感染 C.血管相关性感染 D.手术切口感染 E.因肝病引起的发热
A.常导致深部感染 B.可致肺部和消化道感染 C.造成的医院感染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D.主要引起泌尿道和血液的感染 E.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
A.消化道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接触隔离 D.床边隔离 E.保护性隔离
A.菌群移位 B.菌群失调 C.二重感染(三度失调) D.细菌内毒素 E.细菌外毒素
A.继续抗生素治疗 B.理疗 C.切开引流 D.免疫治疗 E.外敷中药膏
A.急性胃肠炎 B.痢疾 C.伤寒 D.内源性医院感染 E.食物中毒
A.灭菌前应将物品彻底清洗干净 B.尽量多个物品包装在一起以节省空间 C.重量不超过7kg D.穿刺针和管腔内部应先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润湿后再灭菌 E.装载时不能贴靠门和四壁
A.检查包装的完整性,若有破损应在12小时内立即使用 B.若灭菌包包布沾有液体,晾干后可正常使用 C.只需检查包外指示胶带变色情况 D.不得与未灭菌物品混放 E.若未经使用,夏天可保存10天,冬季20天
A.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B.≤10cfu/件 C.≤15cfu/件 D.≤20cfu/件 E.≤30cfu/件
A.1%增效戊二醛,30min B.1%增效戊二醛,40min C.2%戊二醛,30min D.2%戊二醛,1h E.2%戊二醛,10h
A.无水乙醇棉球 B.75%乙醇棉球 C.生理盐水棉球 D.次氯酸钠棉球 E.碘伏棉球
A.更换紫外线灯管 B.延长消毒时间 C.缩短消毒时间 D.降低室内温度 E.增高室内温度
A.严密隔离预防 B.保护性隔离预防 C.消化道隔离预防 D.接触隔离预防 E.空气隔离预防
A.空气传播 B.粪便传播 C.接触传播 D.血液传播 E.体液传播
A.抬高患肢 B.减慢输液速度 C.更换注射部位 D.局部50%硫酸镁湿热敷 E.送导管尖端进行培养
A.选择口径合适的导管 B.局部使用透明敷料 C.局部涂擦抗生素软膏 D.3~5天更换导管插入部位 E.输液器每24小时更换一次
A.发热反应 B.急性肺水肿 C.静脉炎 D.空气栓塞 E.肺炎加重
A.用0.5%的过氧乙酸消毒尸体 B.将消毒剂喷洒在尸体上 C.用含有效氯30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 D.消毒剂作用120min E.消毒处理后尽快火化尸体
A.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15min B.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 C.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60min D.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 E.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60min
A.用含有效氯25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 B.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 C.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 D.用0.1%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30min E.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