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嘱患者卧床休息 B.鼓励患者多饮水 C.体温超过39℃不宜物理降温 D.给予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 E.病房定时通风
A.5个月末 B.6个月末 C.7个月末 D.8个月末 E.9个月末
A.胎儿背侧 B.胎儿臀侧 C.胎儿腹侧 D.胎儿头侧 E.胎儿足侧
A.2008年8月4日 B.2008年8月2日 C.2008年7月9日 D.2008年7月11日 E.2008年6月20日
A.子宫大小 B.胎产式 C.胎先露 D.胎方位 E.胎心率
A.每位孕妇在首次产前检查时,均应进行骨盆内测量 B.测量时,孕妇取伸腿仰卧位 C.坐骨棘间径又称对角径,正常值约10cm D.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 E.骨盆内测量还应明确胎先露和胎方位情况
A.产妇疲劳和宫颈水肿 B.胎儿窘迫 C.羊水混浊 D.胎膜早破 E.产程加速
A.宫缩乏力 B.头盆不称 C.胎儿过小 D.羊水过多 E.羊水过少
A.血压及脉搏 B.子宫收缩情况 C.阴道流血量 D.膀胱充盈情况 E.乳汁分泌情况
A.可使用1:200苯扎溴铵溶液冲洗 B.可使用1:500碘伏溶液冲洗 C.可使用1:5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 D.会阴部有水肿者,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 E.嘱产妇向会阴伤口侧卧,以便于分泌物流出
A.是反映胎儿在宫内发育及孕妇健康情况的动态曲线图 B.是首次产前检查所得的血压、体重、宫底高度、胎位、胎心率数值绘制出来的图 C.其中孕妇体重曲线是最主要的曲线 D.检查结果在正常怀孕情况下人群的第20百分位线和第80百分位线检查值之间,提示妊娠基本正常 E.如测得孕妇宫底高度超过第90百分位线,提示可能胎儿发育不良
A.吸氧 B.保暖,护温 C.提供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D.蓝光治疗 E.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A.髂嵴间径 B.坐骨棘间径 C.骶耻外径 D.坐骨结节间径 E.髂棘间径
A.胎盘残留 B.胎盘粘连 C.胎盘部分植入 D.胎盘嵌顿 E.子宫收缩乏力
A.阴道后穹隆穿刺不出暗红色血性液体,则表明不存在输卵管妊娠 B.血压下降、腹痛加剧、肛门坠胀感明显是病情进展的指征 C.疑患者腹腔内大量出血者应立即进行腹腔镜检查 D.阴道出血量与腹腔内出血量成正比 E.患者月经过期,表明其有停经史
A.60次/分钟 B.80次/分钟 C.100次/分钟 D.120次/分钟 E.140次/分钟
A.教会产妇正确母乳喂养的姿势 B.协助母亲进行第一次哺乳 C.为该女婴沐浴 D.让该女婴游泳 E.为该女婴测定血型
A.直肠和腹部的联合检查 B.阴道和腹部的联合检查 C.直肠和阴道的联合检查 D.子宫和腹部的联合检查 E.直肠和外阴的联合检查
A.保持外阴清洁 B.夫妇双方同时治疗 C.复查白带找滴虫,3次均阴性为治愈 D.滴虫阴性后继续1疗程以巩固疗效 E.妊娠早期不宜阴道用药,可口服甲硝唑
A.糜烂愈合过程 B.不典型增生 C.宫颈息肉 D.癌前病变 E.原位癌
A.原发性闭经 B.下丘脑性闭经 C.垂体性闭经 D.卵巢性闭经 E.子宫性闭经
A.防止清宫时大出血造成休克 B.用于术前给药 C.术前需要输血 D.患者要求 E.医生建议
A.解除对手术的恐惧感 B.清洁皮肤、备皮 C.晚餐禁食 D.睡前肥皂水灌肠 E.临睡前遵医嘱予安眠药
A.卵巢子宫内膜瘤剔除术 B.子宫切除术 C.全子宫切除术加双附件切除术 D.期待疗法 E.假孕疗法
A.局部溃疡治愈后再放托 B.可取蹲位放置 C.大小以不脱落、无不适感为度 D.放置3天内不要取出,以免错位 E.用托后第1、3、6个月各复查一次
A.外阴溃疡 B.阴道炎 C.前庭大腺囊肿 D.子宫脱垂 E.阴道前、后壁膨出
A.出血常发生于放置后3个月内 B.腰酸腹胀一般不需处理 C.节育器嵌顿确诊后应立即行门诊手术 D.发生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取出节育器 E.节育器脱落多发生于放置后3~6个月
A.术后闭经均为宫颈粘连所致 B.术后持续阴道流血主要由感染所致 C.空气栓塞为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 D.人工流产综合征主要在心脏病患者中多见 E.子宫穿孔多因子宫位置及大小检查不清所致
A.月经干净后10天 B.月经干净后3~7天 C.月经来潮前 D.预测排卵期 E.预测排卵期后
A.安全期避孕 B.口服避孕药 C.阴道隔膜 D.带孕酮宫内节育器 E.带铜宫内节育器
A.无排卵周期呈单相型 B.有排卵周期呈双相型 C.受雌激素影响体温上升0.3℃ D.需连续测3个月以上 E.睡眠不足影响结果
A.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临床表现 B.初潮是指第一次月经来潮 C.月经周期是指上次月经结束到下次月经开始的时间 D.正常月经量约为30~50ml E.呈暗红色的不凝血,可混有小的凝血块
A.妊娠18~20周孕妇开始自觉胎动 B.孕妇每日早、中、晚各数1小时 C.每小时胎动数3~5次 D.12小时胎动累计数不小于20次为正常 E.12小时胎动累计数小于10次,或逐日下降>50%而不能恢复者,应考虑胎儿宫内缺氧
A.宫口扩张程度 B.胎膜是否破裂 C.骨盆腔情况 D.胎儿成熟情况 E.胎先露及下降程度
A.宫缩时左手向下按压胎头枕部,帮助胎头俯屈 B.胎头俯屈后由枕下前囟径变为枕额径 C.宫缩时用右手掌托住会阴,间歇时右手可放松 D.若宫缩过强,为预防会阴撕裂,可在宫缩间歇期让产妇稍向下屏气,使胎头缓慢娩出 E.胎头娩出后右手仍应注意保护会阴
A.75%酒精 B.95%酒精 C.白酒 D.2.5%硝酸银溶液 E.1%甲紫
A.产后12小时体温37.5℃ B.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半月宫底在耻上1横指 C.产后4天仍为血性恶露 D.产后3天下腹部阵痛,有时需服用止痛药 E.产后1周内尿量增多
A.增加肛查次数,及时了解产程进展 B.严格无菌操作 C.及时更换会阴垫,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D.选择有效抗生素 E.加强营养提高体抗力
A.待产时尽量排空膀胱 B.大小便后及时清洁外阴 C.每4~6小时更换会阴垫一次 D.产后鼓励产妇多饮水 E.产后至少每4小时排空膀胱一次
A.甲胎蛋白 B.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C.游离雌三醇 D.游离孕酮 E.抑制素A
A.<2周 B.2~4周 C.5~6周 D.7~8周 E.>8周
A.阴道分泌物呈稀薄泡沫状 B.可出现尿频、尿痛 C.外阴瘙痒 D.阴道黏膜红肿 E.阴道黏膜上可见白色膜状物
A.脐带 B.胎膜 C.胎盘 D.羊水 E.母血
A.黏膜层 B.肌层 C.浆膜层 D.周围结缔组织 E.间质部
A.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 B.宫颈管柱状上皮 C.宫颈鳞柱上皮交界处 D.宫颈管腺上皮 E.宫颈鳞状上皮增生区
A.家庭遗传史 B.心脏病的种类 C.有无并发症 D.心功能分级 E.患者一般状况
A.规律宫缩并逐渐增强 B.胎心率正常 C.胎头入盆 D.胎动正常 E.胎头下降及宫口扩张
A.平铺胎盘,看胎盘母体面小叶有无缺损 B.提起胎盘,看胎膜是否完整 C.检查胎儿面边缘有无断裂的血管 D.疑有少许小块胎膜残留,应手入宫腔取出 E.疑有副胎盘或部分胎盘残留可手入宫腔取出
A.5~10分钟,不超过15分钟 B.5~10分钟,不超过25分钟 C.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D.10~20分钟,不超过40分钟 E.20~30分钟,不超过60分钟
A.继续观察 B.肥皂水灌肠 C.人工破膜 D.立即内检 E.立即剖宫产
A.嘱患者多休息 B.监测生命体征 C.及时肛查,了解孕妇的详细情况 D.做好床边护理 E.给患者做心理辅导,缓解其紧张情绪
A.极性 B.节律性 C.对称性 D.缩复作用 E.间歇性
A.吸吮动作 B.前列腺素 C.大剂量雌激素制剂 D.孕激素制剂 E.口服溴隐亭
A.定期复查B超 B.定期复查胸部X线 C.定期复查血常规 D.定期复查HCG E.定期做妇科检查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6周
A.提高妇科手术技术水平 B.提高产科质量,正确处理异常分娩 C.防止意外伤害 D.积极开展计划生育 E.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A.保持会阴局部清洁干燥 B.阴道内塞纱布者需在手术后12小时内取出 C.会阴裂伤修补术后5天内进少渣半流质饮食 D.应控制5天内不排便,可服用鸦片酊 E.术后第5天服用液状石蜡使粪便软化
A.支持子宫和阴道壁并使其维持在阴道内 B.使病人局部清洁舒适 C.减轻病人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 D.防止外阴部继发感染 E.是手术治疗者的术前准备措施
A.月经来潮前1天 B.月经干净后1天 C.月经干净后2~5天 D.月经干净后3~7天 E.月经周期中的任意时间
A.最好在排卵后24小时内进行性生活 B.男女双方都应该做必要的检查 C.最好采用人工授精及胚泡植入等技术 D.鼓励病人坚持接受正规的治疗方案 E.教会不孕症妇女预测排卵的方法
A.不孕症 B.月经失调 C.子宫异常出血 D.子宫颈癌 E.子宫内膜癌
A.腹膜外气肿 B.气栓 C.感染 D.膈肌脓肿 E.误伤腹腔脏器
A.保护妇女身心健康,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 B.定期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C.每半年对女性进行普查,可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D.普及新法接生,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E.根据妇女生理特点,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劳动条例及规定
A.一般发生在葡萄胎清宫术后1年内 B.部分病人没有葡萄胎病史 C.病人均有葡萄胎病史 D.可以发生在足月产后 E.部分病人发生在自然流产后
A.呼吸减慢 B.尿量增多 C.尿量减少 D.膝腱反射亢进 E.膝腱反射消失
A.羊水过多 B.双胎 C.巨大儿 D.胎盘早期剥离 E.先兆子宫破裂
A.宫缩乏力 B.胎盘胎膜残留 C.胎盘植入 D.软产道损伤 E.凝血功能障碍
A.容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B.不宜静脉点滴催产素 C.产妇自觉持续性腹痛,无间歇 D.潜伏期宜使用哌替啶 E.子宫收缩有正常节律性、极性及对称性,仅收缩力弱
A.不变 B.增高 C.逐渐减少 D.变化不定 E.骤然下降
A.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 B.口服氯苯那敏等药物 C.用碱性溶液清洗外阴 D.到医院检查 E.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A.多吃蔬菜、水果 B.摄入易消化的蛋白 C.饮食应多样化 D.孕晚期可适当补铁、钙 E.粗粮不好消化,避免摄入
A.摄取高铁、高蛋白质及高维生素C食物 B.如果服用铁剂时胃肠道反应较轻,则不需同服维生素C C.应列为高危妊娠加强母儿监护 D.重点评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状况 E.给予心理支持,减少心理应激
A.出生体重为3000g的足月儿 B.出生后12小时的新生儿 C.出生体重为2000g的早产儿 D.体温为38.2℃的新生儿 E.有腹泻、呕吐的新生儿
A.可在出生后12小时开始 B.可在新生儿沐浴过程中进行 C.每次抚触的时间一般20~30分钟 D.抚触时温度应在28℃以上 E.抚触部位是新生儿胸部和腹部,不包括头面部
A.给予心理支持 B.告之病人减少性生活的频率 C.鼓励病人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含铁量高的食物 D.建议病人淋浴或擦浴,禁止盆浴 E.嘱病人准确按医嘱用药
A.在第一产程应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尿量、胎心及自觉症状等 B.尽量缩短第二产程 C.胎儿娩出前肩后立即静脉推注麦角新碱 D.胎儿娩出后测血压,病情稳定后方可送回病房 E.重症病人产后应继续硫酸镁治疗
A.控制感染 B.做好接生准备 C.促胎肺成熟 D.抑制宫缩 E.左侧卧位休息
A.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者,常规于前肩娩出后静注催产素 B.子宫收缩间歇时,娩出胎肩及胎体 C.密切注意胎盘剥离征象,及时娩出胎盘 D.产后2小时内在产房观察阴道出血、宫缩及一般情况 E.胎儿娩出后,阴道流血多时,立即协助胎盘娩出
A.子宫收缩 B.宫底高度 C.膀胱充盈情况 D.会阴、阴道有无血肿 E.新生儿喂养情况
A.用吸奶器吸乳 B.生麦芽煎汤喝 C.少喝汤水 D.让新生儿多吸吮 E.皮硝敷乳房
A.入产房待产 B.肥皂水灌肠 C.每隔1~2小时听一次胎心 D.静滴催产素加速产程 E.每4小时做一次肛查
A.生后24小时的出生体重为3000g的足月儿 B.出生后12小时的新生儿 C.出生体重为2000g的早产儿 D.体温为38.2℃的新生儿 E.有腹泻、呕吐的新生儿
A.配合抢救 B.做好常规阴道手术准备 C.注意保暖 D.给予氧气吸入 E.抽血配血
A.重点监测胎心率的变化 B.如果服用铁剂时胃肠道反应较轻,则不需同服维生素C C.应列为高危妊娠加强母儿监护 D.重点评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状况 E.给予心理支持,减少心理应激
A.嘱患者卧床休息 B.体温超过39℃不予物理降温 C.鼓励患者多饮水 D.病房要定时通风 E.给予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
A.为防止交叉感染,进行床边隔离 B.产妇平卧,臀部抬高 C.体温超过38℃应停止哺乳 D.保证营养摄入 E.保持外阴清洁
A.鼓励产妇少量多次进食 B.指导产妇每隔2~4小时自解小便一次 C.已破膜者,禁肛门检查 D.胎头未入盆,宫缩不紧,可在室内活动 E.做好心理护理
A.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B.保持病房光线充足 C.保持环境安静 D.各项治疗操作集中进行 E.监测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
A.尽快使患者平卧位 B.立刻注射尼可刹米 C.立刻注射肾上腺素 D.立刻注射地塞米松 E.立刻注射10%葡萄糖酸钙
A.加强孕期保健 B.产时尽量少做肛查 C.产前、产时常规用抗生素 D.产褥期保持外阴清洁 E.掌握阴道检查适应证
A.0.5g/h B.1g/h C.1.5g/h D.2.0g/h E.2.5g/h
A.首选青霉素 B.性伴侣应同时治疗 C.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D.早期足量用药 E.治疗后随访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