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体系,已知刚度矩阵,第一主振型Y11:Y21=1:3,则第二主振型为()。(提示:利用正交性)
A.1:1 B.1:(-1) C.1:2 D.1:(-2)
A.强度较高,变形较小 B.强度较低,变形较小 C.强度较低,变形较大 D.强度较高,变形较大
A.石灰 B.石膏 C.水泥 D.水玻璃
A.沸煮安定性不合格 B.SO3超标 C.MgO超标 D.终凝时间不合格
A.水泥用量 B.水泥品种 C.密实度 D.最大粒径
A.该混凝土细骨料的总表面积增大,水泥用量提高 B.该混凝土细骨料的总表面积增大,水泥用量减少 C.该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不良 D.该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良好
A.木质素系减水剂 B.萘磺酸系减水剂 C.水溶性树脂系列减水剂 D.以上三种均可以
A.降低 B.提高 C.不变 D.无关
已知D点所在的6°带的高斯坐标值为:,则D点位于()。
A.21°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 B.36°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 C.21°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 D.36°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
A.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的误差 B.十字丝横丝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C.读数误差 D.圆水准器轴与竖轴不平行的误差
A.±7.5" B.±9.2" C.±20" D.±6.7"
A.比例符号表示 B.非比例符号表示 C.半比例符号表示 D.等高线表示
A.沉降观测和位移观测 B.沉降观测和安装就位 C.竣工测量和安装就位 D.竣工测量和倾斜观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⑤ D.④⑤⑥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A.建设单位 B.市招标办公室 C.监理单位 D.评标委员会
A.大于300 B.250~300 C.200~250 D.小于200
A.测定冷拉率时的冷拉应力高于控制应力法冷拉钢筋的冷拉应力,该法冷拉后的钢筋不宜用做预应力筋 B.测定冷拉率时的冷拉应力高于控制应力法冷拉钢筋的冷拉应力,该法冷拉后的钢筋宜用做预应力筋 C.测定冷拉率时的冷拉应力低于控制应力法冷拉钢筋的冷拉应力,该法冷拉后的钢筋不宜用做预应力筋 D.测定冷拉率时的冷拉应力低于控制应力法冷拉钢筋的冷拉应力,该法冷拉后的钢筋宜用做预应力筋
A.1.0 B.1.2 C.1.8 D.2.0
A.60% B.75% C.80% D.90%
A.施工 B.设计 C.建设 D.质检
图示体系是()。
A.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B.几何不变,有1个多余约束 C.几何不变,有2个多余约束 D.几何可变
图示刚架中截面D的弯矩为()。
A. B.0 C. D.
图示组合结构中,杆DE的轴力为()。
A.15qι/32 B.9qι/16 C.21qι/32 D.3qι/4
图示刚架EI=常数,结点B的水平位移为()
A. B. C. D.
图示刚架EI=常数,截面C和D的相对转角为()。
图示桥架杆件的线膨胀系数为a,当下弦杆件温度升高20℃时,结点B的竖向位移为()。
A.20aa(↓) B.30aa(↓) C.40aa(↓) D.50aa(↓)
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
A.33 B.34 C.35 D.36
用力法且采用图b所示的基本体系计算图a所示梁,为()。
A.A B.B C.C D.D
A.系数-位移;自由项-力 B.系数-力;自由项-位移 C.都是位移 D.都是力
用位移法计算图a所示梁(EI=常数),基本体系如图b所示,k11为()。
A.6EI/ι B.7EI/ι C.8EI/ι D.9EI/ι
图示刚架,EI=常数,结点A的转角是()。(提示:利用转动刚度的概念)
图示刚架,EI为常数,结点A的转角是()。(提示:利用对称性和转动刚度的概念)
图示梁中截面C的弯矩Mc的影响线纵标的最小值为()。
A.0 B.-0.75m C.-1.0m D.-1.5m
图b所示的是梁的某截面C的弯矩Mc的影响线,单位为m。在图a所示移动荷载作用下,Mc的最大值为()。
A.48.okN·m B.53.6kN·m C.56.8kN·m D.57.4kN·m
A.强度高的钢筋△σs大 B.两种钢筋△σs相等 C.As大的钢筋△σs大 D.As小的钢筋△σs大
A.As=0.002bh B.解方程组求得的值 C.按式确定的值 D.按A、C式计算取大值
A.增加截面尺寸 B.选择直径较小的钢筋,增加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减小裂缝截面的钢筋应力 C.选择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D.选择直径较大的钢筋
A.6度以上的地震 B.8度以上的地震 C.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大于2%~3%的地震 D.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大于10%的地震
A.良好的韧性 B.高强度 C.良好的塑性 D.质地均匀,各向同性
A.提高梁的抗弯性能 B.提高梁的抗剪性能 C.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性 D.提高梁的局部稳定性
工字形截面梁受压翼缘,保证局部稳定的宽厚限值对Q235钢为钢,此宽厚比为()。
A.小于15 B.大于15 C.等于15 D.无法确定
图示的角焊缝在P的作用下,最危险点是()点。
A.a、b B.b、d C.c、d D.a、c
A.370mm×370mm B.240mm×370mm C.240mm×240mm D.180mm×240mm
A.300 B.240 C.180 D.120
A.砌体的抗压强度主要随砂浆与砖的强度提高而提高 B.砌体的抗压强度与砂浆的强度及砖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 C.砌体的抗压强度小于砂浆及砖的抗压强度 D.砌体的抗压强度比砂浆的强度大,而比砖的强度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某一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相邻测点仪器读数也随之增大 B.某一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相邻测点仪器读数可能变小 C.某一测点仪器读数不变,相邻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 D.某一测点仪器读数不变,相邻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减小
A.测试角度 B.浇筑面 C.碳化深度 D.骨料粒径
A.应变片电阻值的大小 B.单位应变引起的应变片相对电阻值变化 C.应变片金属丝的截面积的相对变化 D.应变片金属丝电阻值的相对变化
A.增大重力加速度 B.增加模型尺寸 C.增加模型材料密度 D.增大模型材料的弹性模量
A.恢复力 B.作用力 C.位移 D.变形
A.0.502 B.0.595 C.0.716 D.0.832
A.102.6kPa B.83.2kPa C.92.8kPa D.61.6kPa
已知某土样的压缩系数,在100kPa压力作用下压缩24小时后,该土样的孔隙比为0.96,则在200kPa压力作用下压缩24小时后,该土样的孔隙比为()。
A.0.88 B.1.02 C.0.43 D.0.91
已知挡土墙高4.5m,墙背直立、光滑,墙后填土为砂土,填至墙顶,,_,地下水位面位于墙顶,则距墙顶深度4m处的主动土压力强度为()。
A.18.0kPa B.10.8kPa C.12.0kPa D.16.1kPa
A.桩上的荷载全部由桩侧摩擦力承受的桩 B.桩上的荷载由桩侧摩擦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的桩 C.桩端为锥形的预制桩 D.不要求清除桩端虚土的灌注桩
A.原地基的自重应力 B.冲填土自重 C.冲填土自重及建筑物荷载 D.建筑物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