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1 B.3:1:2 C.8:1:1 D.7:1:1 E.8:2:1
A.5g B.10g C.20g D.25g E.30g
A.硬脂酸 B.甘油 C.硬脂酸钠 D.硬脂酸+甘油+水 E.硬脂酸与甘油
A.制剂手册 B.中成药处方集 C.中药大辞典 D.药品生产管理规范 E.中国药典
A.常用的空气洁净技术为层流洁净技术 B.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分为A、B、C、D四个级别 C.A级相当于100级(层流),为高风险操作区 D.高风险操作区包括配液区、容器洗涤区、灌装区等 E.B级相当于100级(动态),指高风险操作A级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A.使用有机溶剂 B.溶剂循环使用 C.浸提液受热时间较长 D.适用于对热稳定成分的提取 E.在提取过程中能保持较高的浓度梯度
A.CMC B.PEG C.AUC D.CRH E.HLB
A.润湿剂 B.絮凝剂 C.增溶剂 D.乳化剂 E.去污剂
A.增溶剂 B.防腐剂 C.润湿剂 D.絮凝剂 E.助悬剂
A.乳化剂 B.助悬剂 C.增溶剂 D.防腐剂 E.抗氧剂
A.水溶性 B.耐热性 C.滤过性 D.带电荷性 E.不挥发性
A.低渗溶液 B.高渗溶液 C.等张溶液 D.等渗溶液 E.既是等渗又是等张的溶液
A.一次注射超过15ml的注射液 B.小剂量肌内注射液 C.静脉输液 D.椎管内注射液 E.脑池内注射液
A.清洁皮肤 B.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 C.使膏剂中药物保持离子状态 D.使用促渗剂 E.增大药物的使用面积
A.羊毛脂 B.O/W型乳剂基质 C.W/O型乳剂基质 D.羧甲基纤维素 E.聚乙二醇
A.栓剂中药物可通过直肠上静脉进入大循环,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 B.栓剂中药物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进入大循环,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 C.栓剂中药物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 D.将药物制成栓剂可避免药物受胃肠道pH或酶的破坏 E.栓剂既可起到局部治疗作用,又可起到全身作用
A.患者性别 B.就诊时间 C.患者年龄 D.就诊科别 E.患者联系方式
A.3天 B.4天 C.11天 D.7天 E.5天
A.毒性中药的收购、经营由各级医药管理部门指定的药品经营单位负责 B.毒性中药的包装容器上必须印有毒药标志 C.调配后处方保存2年 D.处方一次有效 E.毒性中药的每次处方用量不得超过5日剂量
A.9~18g B.9~45g C.12~45g D.18~45g E.30~60g
A.上层中间 B.下层右侧 C.中层左侧 D.低层易抽拉的一侧 E.高层
A.三岔茸的主干 B.四岔茸的主干 C.二杠茸的主干 D.三岔茸的侧枝 E.二杠茸的侧枝
A.芎菊上清丸 B.通宣理肺丸 C.万氏牛黄清心丸 D.疏肝和胃丸 E.加味保和丸
A.枳壳 B.木香 C.槟榔 D.陈皮 E.酸枣仁
A.药剂科及时按需购买,后补办相关报批手续 B.经过正常手续审批 C.经过正常手续领用 D.主管医疗的院长审批 E.临床救治医师直接购买
A.先将木炭烘干,然后用皮纸包好,夹置于易潮易霉的中药内 B.为防止污染中药,木炭一般用塑料袋装好 C.可以有效防止中药包装中的内潮发热现象 D.木炭不易与中药发生反应 E.运输时常采用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