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每月一次 B.每季度一次 C.每半年一次 D.每年一次 E.觉得消毒达不到要求时再监测
A.病人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有细菌定植,但尚未有炎症表现 B.新生儿在院内经产道感染链球菌 C.新生儿在院内经胎盘感染单纯疱疹 D.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误吸未被污染的羊水形成肺炎 E.术后3日内病人体温升高,3日后恢复正常
A.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可能接触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污染的器械 B.护理两个病人之间 C.脱手套后 D.护理人员给病人测血压后,进行导尿前 E.与病人交谈后
A.加强营养 B.在可能条件下,尽量缩短住院时间 C.术前2天开始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D.缩短手术时间 E.术前做好术区皮肤准备
A.老年妇女 B.幼女 C.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女性患者 D.月经期妇女 E.哺乳期妇女
A.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8CFU/ml B.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7CFU/ml C.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 D.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5CFU/ml E.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4CFU/ml
A.10天内 B.30天内 C.60天内 D.120天内 E.180天内
A.被乙肝病毒污染的针头刺伤可感染乙肝 B.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透析装置也可传播乙肝 C.乙肝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行传播 D.HBsAg阳性者是传染源之一 E.患有乙肝的妇女所生的婴儿一定会得乙肝
A.普通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0% B.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 C.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在全院的构成比是20% D.普通外科医院感染在全院的构成比无法计算 E.妇产科医院感染在全院的构成比是10%
A.思想教育方法 B.法律方法 C.社会心理学方法 D.行政方法 E.经济方法
A.法约尔 B.泰勒 C.韦伯 D.梅奥 E.卢因
A.整体性 B.目的性 C.相关性 D.层次性 E.环境适应性
A.以经济为中心 B.以整体人为中心 C.以工作为中心 D.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E.以人际关系为中心
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微观决策 D.个人决策 E.战略决策
A.名义集体决策法 B.头脑风暴法 C.德尔菲法 D.电子会议法 E.个人决策法
A.文化性 B.实践性 C.自觉性 D.整合性 E.综合性
A.责权一致原则 B.分工协作原则 C.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D.最少层次原则 E.目的统一性原则
A.处理医嘱 B.输液前准备 C.交接班 D.晨间护理 E.书写护理记录
A.品格因素 B.才能因素 C.资历因素 D.知识因素 E.感情因素
A.视能授权 B.合理授权 C.合法授权 D.监督控制 E.权责对等
A.信息源环节 B.编码环节 C.传递信息环节 D.解码环节 E.反馈环节
A.方法一致 B.途经一致 C.目标一致 D.感情一致 E.认知一致
A.传统观点 B.人际关系观点 C.相互作用观点 D.建设性冲突观点 E.现代观点
A.故意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B.失职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C.过错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D.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E.失误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A.吃饭 B.性行为 C.逃避行为 D.选择健康生活方式 E.睡眠
A.最基本的反射 B.自我控制 C.顺应 D.应对 E.应激
A.2~5人 B.3~6人 C.6~10人 D.10~15人以上 E.15~20人
A.开放式提问 B.封闭式提问 C.探索式提问 D.复合式提问 E.偏向式提问
A.插入"是的"等语言 B.点头 C.微笑 D.沉默 E.插入"是吗"、"哦"等语言
A.确保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 B.行为干预 C.确立健康教育的诊断 D.健康教育的过程 E.健康教育的效果
A.社会诊断 B.流行病学诊断 C.行为诊断 D.环境诊断 E.资源诊断
A.对生活满意度的感受 B.生活的物理环境 C.生活的经济环境 D.生活的文化状况 E.目标人群的疾病状况
A.医嘱 B.咨询 C.口头教育 D.书面 E.辅助
A.入院教育 B.出院教育 C.门诊教育 D.病房教育 E.社区教育
A.医疗效果 B.病情现状 C.发病机制 D.继续用药 E.定期复查
A.评定错误 B.暗示效应 C.霍桑效应 D.选择因素 E.回归因素
A.强化因素 B.促成因素 C.倾向因素 D.环境因素 E.学习因素
A.门诊咨询处方 B.自我保健处方 C.治疗处方 D.健康教育处方 E.治疗方案
A.内衣 B.被褥 C.浴巾 D.马桶 E.碗筷
A.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B.人不易感 C.主要病原体为汉坦病毒 D.人成为传染源的情况很少 E.可经鼠咬、革螨、羌螨、蚤、蚊虫叮咬传播
A.新生儿呕吐 B.新生儿水痘 C.新生儿红斑 D.新生儿黄疸 E.新生儿脐红
A.免疫系统疾病 B.腰穿 C.长期服用抗生素 D.慢性咽炎 E.长期静脉输液
A.出现菌群移位 B.出现菌群交替症 C.去除失调因素后,正常菌群可恢复 D.正常菌群的结构、比例失调呈相持状态 E.出现二重感染
A.同期新发医院感染病例(例次)数/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100% B.同期已发医院感染病例(例次)数/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100% C.同期新发各种感染病例(例次)数/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100% D.同期已发各种感染病例(例次)数/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100% E.同期可能发生医院感染病例(例次)数/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100%
A.5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B.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C.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D.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E.3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A.含氯制剂 B.碘伏 C.过氧乙酸 D.季铵盐类消毒剂 E.醇类和复方季铵盐消毒剂
A.7天 B.14天 C.1个月 D.3个月 E.6个月
A.50cfu/ml B.100cfu/ml C.200cfu/ml D.500cfu/ml E.2000cfu/ml
A.紫外线照射法 B.乙醇浸泡法 C.环氧乙烷灭菌法 D.压力蒸汽灭菌 E.含氯消毒剂擦拭法
A.20cm×30cm×50cm B.30cm×30cm×25cm C.30cm×30cm×50cm D.30cm×40cm×50cm E.50cm×30cm×50cm
A.≤7天 B.≤14天 C.≤21天 D.≤28天 E.≤1个月
A.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不需加盖 B.含氯消毒剂适用于物品、物体表面、分泌物、排泄物等的消毒 C.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30分钟 D.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400~7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分钟 E.配制漂白粉等粉剂溶液时,医务人员不需任何保护性措施
A.70%以上 B.80%以上 C.90%以上 D.95%以上 E.100%
A.1分钟 B.3分钟 C.5分钟 D.10分钟 E.20分钟
A.≥0.5cm B.≥1cm C.≥1.5cm D.≥2cm E.≥2.5cm
A.≥10分钟 B.≥30分钟 C.≥15分钟 D.≥50分钟 E.≥60分钟
A.在手术野及其外扩展≥5cm部位由内向外擦拭 B.在手术野及其外扩展≥5cm部位由外向内擦拭 C.在手术野及其外扩展≥10cm部位由内向外擦拭 D.在手术野及其外扩展≥10cm部位由外向内擦拭 E.在手术野及其外扩展≥15cm部位由内向外擦拭
A.≤4cfu/(5分钟·直径9cm平皿) B.≤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C.≤10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D.≤15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E.≤20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A.处置血液和被血液污染的器械戴手套 B.谨慎处理利器 C.戴好口罩及护目镜 D.采用不直接接触的操作技术 E.将用后利器放入利器盒
A.粪口途径 B.密切接触 C.垂直传播 D.粪便污染食物 E.粪便污染水源
A.通过共同就餐传播 B.通过拥抱传播 C.通过共用牙刷和剃刀 D.通过空气传播 E.通过握手传播
A.地面清水擦拭,不必消毒 B.物体表面用低效消毒剂擦拭消毒即可 C.污染的被褥用低效消毒剂消毒 D.被污染的手用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E.被污染的手应先洗手再进行手消毒
A.市管理系统达到高度统一 B.利于对常规问题处理 C.受决策者水平的限制 D.保证整个系统计划、目标的实现 E.灵活有效的解决各种例外问题
A.角色管理 B.组织管理 C.人员管理 D.业务管理 E.质量管理
A.人际关系 B.严格的纪律 C.统一的指挥 D.科学的领导 E.自我控制
A.整体性 B.目的性 C.相关性 D.内部适应性 E.层次性
A.战略性计划 B.战术性计划 C.综合性计划 D.长期计划 E.综合性计划
A.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B.员工参与管理 C.重视成果 D.强调自我评价 E.以共同制定的目标为依据
A.标准化消耗时间 B.将一般事件安排在无干扰时间 C.保持时间连续性 D.充分利用最佳工作时间 E.选择好的助手
A.程序化决策 B.非程序化决策 C.战术决策 D.不确定性决策 E.确定性决策
A.头脑风暴法 B.名义集体决策法 C.德尔菲法 D.电子会议法 E.团体决策法
A.易接受性 B.群众性 C.针对性 D.独特性 E.交流性
A.全脱产学习 B.业余大学培训 C.电视大学 D.科室轮转 E.自学高考
A.信息源 B.编码 C.传递信息 D.解码 E.反馈
A.目的不明 B.表达模糊 C.选择失误 D.过度加工 E.言行不当
A.使用正式沟通的方式 B.考虑接受者的观点和立场 C.充分利用反馈机制 D.以行动强化语言 E.避免一味说教
A.善于掌控下属发言内容 B.善于启发下属聆听,控制情绪 C.善于启发下属讲真情实话 D.善于抓住所有问题 E.善于规避敏感话题
A.语言因素 B.信息过滤 C.选择性知觉 D.沟通渠道因素 E.情绪因素
A.妥协 B.强迫 C.回避 D.顺应 E.协作
A.目的 B.计划 C.步骤 D.评价 E.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