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胆固醇 B.胆汁酸 C.胆酸 D.胆红素和胆绿素 E.胆汁
A.体积 B.表面积 C.数量 D.比重 E.叠连
A.左心室压力升高速度最快的是等容收缩期 B.房室瓣开放见于等容舒张期末 C.主动脉瓣关闭见于等容舒张期开始 D.快速射血期末左室内压力最高 E.心室充盈主要靠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A.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 B.可导致心率加快 C.可导致房室交界的传导加快 D.可导致心房和心室肌收缩力加强 E.肾上腺素受体可阻断其作用
A.激活胃蛋白酶原 B.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 C.促进胰液分泌 D.促进小肠对铁的吸收 E.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A.磷酸肌酸 B.ADP C.ATP D.环磷酸腺苷 E.葡萄糖
A.100ml/min B.125ml/min C.200ml/min D.250ml/min E.500ml/min
A.切割 B.牵拉 C.缺血 D.痉挛 E.炎症
A.血液中前列腺素的浓度降低 B.血液中孕酮水平升高,雌二醇水平下降 C.血液中孕酮和雌二醇水平下降 D.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 E.血液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浓度升高
A.胰岛 B.甲状腺 C.腺垂体 D.肾上腺 E.性腺
A.它和乙酰胆碱竞争终板膜上的受体 B.它增加接头前膜对Mg2+的通透性 C.抑制Ca2+进入接头前膜 D.抑制囊泡移向接头前膜 E.抑制终板膜的离子通道开放
A.醛固酮 B.促红细胞生成素 C.肾素 D.1,25-(OH)2D3 E.前列腺素
A.-NCCNNCCNNCCN- B.-CONHCONHCONH C.-CHNOCHNOCHNO- D.-CNOHCNOHCNOH- E.-CNHOCNHOCNHO-
A.核糖 B.含氮碱基 C.核苷 D.核苷一磷酸 E.核苷三磷酸
A.Km值越小,亲和力越大 B.Km值越大,亲和力越大 C.Km值越小,亲和力越小 D.Km值与亲和力有联系但不固定 E.Km值与亲和力无关
维生素B6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
A.甲基钴胺素 B.磷酸钴胺素 C.吡哆醇 D.磷酸吡哆胺 E.氨基苯甲酸
A.心 B.肝 C.肾 D.脑 E.肺
A.线粒体内膜 B.线粒体外膜 C.细胞膜 D.核膜 E.内质网膜
A.HMG-CoA合酶 B.HMG-CoA裂解酶 C.HMG-CoA还原酶 D.MVA激酶 E.乙酰CoA羧化酶
A.嘌呤碱的合成 B.嘧啶碱的合成 C.血红蛋白的合成 D.糖异生作用 E.以上都对
A.DNA复制的模板 B.RNA转录的模板 C.遗传的物质基础 D.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E.基因的结构基础
A.4 B.16 C.61 D.64 E.81
A.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B.活化成骨细胞 C.抑制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D.抑制胶原蛋白聚合 E.促进钙盐沉积
A.药理作用与副作用 B.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 C.对症治疗与对因治疗 D.预防作用与治疗作用 E.原发作用与继发作用
可激动骨骼肌N2受体的药物是()
A.毛果芸香碱 B.新斯的明 C.毒扁豆碱 D.琥珀胆碱 E.筒箭毒碱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酚妥拉明 E.普萘洛尔
A.N受体 B.M受体 C.5-HT受体 D.DA受体 E.α受体
A.螺内酯 B.氨苯蝶啶 C.阿米洛利 D.氢氯噻嗪 E.甘露醇
A.恶心、呕吐 B.便秘 C.腹泻 D.心率加快 E.中毒可出现休克
A.增强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 B.增强机体应激性 C.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 D.拮抗抗生素的副作用 E.抗炎、抗免疫、抗毒、抗休克、缓解毒血症症状
A.胰岛素 B.苯乙双胍 C.二甲双胍 D.甲苯磺丁脲 E.阿卡波糖
A.青霉素 B.氨苄西林 C.磺胺甲基异噁唑 D.红霉素 E.头孢噻肟
A.慢性心功能不全 B.心房颤动 C.心房扑动 D.室性心动过速 E.室上性心动过速
A.多粘菌素 B.克拉霉素 C.林可霉素 D.链霉素 E.克拉维酸
A.参与个体数 B.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样本的总和 E.总体中研究对象的总和
A.8个月婴儿开始会说单词 B.3个月婴儿开始咿呀发音 C.6个月婴儿能认识熟人和陌生人 D.7个月婴儿能发出"爸爸"、"妈妈"等复音,但无意识 E.3岁时能说短歌谣,数几个数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均数与标准差 D.均数与极差 E.中位数与四分位数
A.算术均数 B.四分位数间距 C.几何均数 D.标准差 E.变异系数
A.均数 B.标准差 C.t检验 D.方差分析 E.以上都是
某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理论上在(-2.585,+2.58S)范围内的变量值个数占全部例数的()
A.95% B.97.5% C.98% D.99% E.99.5%
若随机变量X~N(μ,σ2),下面可使其曲线的形状变得越“矮胖”的是()
A.μ越大 B.μ越小 C.σ越大 D.σ越小 E.μ越大,σ不变
A.最好选用百分位数法 B.最好选用正态分布法 C.最好选用t分布法 D.最好选用正态近似法 E.应根据原始数据的分布类型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A.样本标准差减小 B.当n趋近无穷大时,标准差降至0 C.标准误减小 D.标准误波动范围增大 E.标准误、标准差都不改变
已知t0.05/2,18=2.101,则区间(-2.101,2.101)与曲线所围面积是()
A.2.5% B.5.0% C.95.0% D.97.5% E.99.0%
A.α=0.01 B.α=0.05 C.α=0.10 D.α=0.15 E.α=0.20
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 C.拒绝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 D.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 E.过于武断,未考虑实际意义
A.各对比组样本均数相等 B.各对比组总体均数相等 C.至少有两个对比组总体均数相等 D.各对比组总体均数不等 E.各对比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A.完全等价且F=t B.完全等价且F=√t C.完全等价且√F=∣t∣ D.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 E.t检验结果更准确
A.单项发育指标的等级 B.多项发育指标的等级 C.单项发育指标的等级发育速度 D.单项发育指标随年龄发育变动的趋势 E.各发育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A.由于混杂因素而引起的样本率与总体率之间的差别 B.由于重复测量而引起的样本率与总体率之间的差别 C.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率与总体率之间的差别 D.由于来自不同总体而产生的差别 E.由于研究者经验不足而引起的差别
独立样本3×5列联表作χ2检验,其自由度是()
A.6 B.8 C.10 D.12 E.15
A.利用抽样研究方法得到的样本率肯定存在抽样误差 B.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含量为n的样本,率的抽样误差等于p-π C.样本率与总体率的差异一定是由抽样原因引起的 D.各样本率之间的差异不能反映率的抽样误差 E.统计学原理和方法不能控制率的抽样误差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E.随格子的实际频数增减而增减
四格表χ2检验,可用于()
A.两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 B.两中位数比较的假设检验 C.两样本率比较的假设检验 D.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假设检验 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
A.下等 B.中等 C.中上等 D.中下等 E.上等
A.t检验 B.χ2检验 C.秩和检验 D.方差分析 E.t′检验
A.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 B.4~6个月添加辅食 C.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 D.婴儿膳食要少糖、少盐、少加调味剂 E.注意饮食卫生
A.Ⅰ型错误不变 B.Ⅰ型错误增大 C.Ⅱ型错误增大 D.Ⅰ型错误减少 E.Ⅱ型错误不变
时,可认为两变量X、Y之间()
A.有因果关系 B.有正相关关系 C.不一定有直线关系 D.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E.有负相关关系
A.n B.n-1 C.n-2 D.2n-1 E.2n-2
A.依存关系 B.函数关系 C.相互关系 D.因果关系 E.相关关系
A.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直方图 D.条图 E.百分条图
A.两者标题都在上方 B.两者标题都在下方 C.统计表标题在下方,统计图标题在上方 D.统计表标题在上方,统计图标题在下方 E.可由研究者随意设定位置
A.条图 B.半对数线图 C.直方图 D.线图 E.散点图
A.随机化、盲法、对照 B.重复、随机化、配对 C.随机化、盲法、配对 D.随机化、重复、对照 E.齐同、随机化、均衡
A.随机化分组 B.重复 C.均衡性 D.须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 E.样本含量相等
A.受试对象、实验效应、观察指标 B.随机化、重复、设置对照 C.齐同对比、均衡性、随机化 D.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 E.设置对照、重复、盲法
某单位98名正常成年女子的血清总胆固醇(mmol/L)频数分布如下表: 该资料宜绘制成()
A.条图 B.百分比条图 C.线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
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 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 C.环境污染治理 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 E.环境质量评价
A.生理代偿的变化 B.体内负荷增加的变化 C.正常调节的变化 D.出现严重中毒 E.生理异常的变化
A.遗传决定的 B.后天获得的 C.由遗传和后天的因素共同决定的 D.不会改变的 E.感染以后产生的
A.包括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 B.主要产生神经毒性 C.主要引起过敏反应 D.主要是致癌性 E.毒性一般低于环境污染物
A.扩散 B.微生物分解 C.氧化 D.植物吸收 E.沉降
A.增加食物中碘的比例 B.提倡用碘油 C.多吃海带 D.供给碘化食盐 E.改善居住环境
A.75μg/d B.100μg/d C.150μg/d D.200μg/d E.250μg/d
A.1~10岁 B.15~20岁 C.25~35岁 D.70岁以后 E.50岁以后
A.脉搏 B.皮温 C.出汗量 D.体温 E.温热感
A.护肤霜 B.香粉 C.爽身水 D.烫发剂 E.防晒霜
A.该污染物在水中的含量,对居民进行生物监测 B.该污染物在水生生物和水中的含量,对居民进行生物监测 C.该污染物在水中及底质中的含量,对居民进行生物监测 D.该污染物在水中、水生生物及底质中的含量,对居民进行生物监测 E.该污染物在水中、水生生物及底质中的含量,不需对居民进行生物监测
A.沉降于水中砂土的含量 B.悬浮于水中胶体颗粒物的含量 C.悬浮于水表面混杂物质的含量 D.存在于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E.存在于水体中有机盐的含量
A.水体自净中最重要的是物理自净 B.河水复氧速度与需氧微生物量有关 C.河水溶解氧与水温有关 D.水温越高,溶解氧含量越高 E.河水溶解氧与水温无关
A.10m B.50m C.100m D.500m E.1000m
A.紫外线法 B.臭氧法 C.氯化消毒法 D.超声波法 E.反渗析法
A.金属镉 B.有机锡 C.苯并A.芘 D.邻苯二甲酸酯 E.2,4-二氯苯酚
A.氨化,再硝化 B.腐殖质化,再硝化 C.腐殖质化,再无机化 D.硝化,再氨化 E.无机化,再硝化
A.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B.任何一处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C.该地区未受污染的天然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D.土壤中某种元素的含量 E.土壤表层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A.黑脚病 B.水俣病 C.大骨节病 D.痛痛病 E.肝癌
A.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生态系统 B.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 C.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支撑系统、生态系统 D.自然系统、人类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生态系统 E.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公共系统
A.医术是最重要的,有了精湛医术必然有高尚医德 B.医德是最重要的,有了高尚医德必然有精湛医术 C.医德与医术密不可分,医学道德以医学技术为依托,医学技术以医学道德为指导 D.医德与医术没有关系,医德高尚的不一定是医术精湛的 E.医德与医术没有关系,医术精湛的不一定是医德高尚的
A.患者的病情 B.患者的医疗方案 C.患者的性别 D.医务人员的家庭住址 E.医院及医务人员的特色、特长
A.如果患者拒绝医生的治疗方案,医生只能听之任之 B.家属可以代替患者行使知情同意权,因此,如果患者拒绝而家属同意,医生也可执行自己制订的治疗方案 C.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是不影响医患关系的确立 D.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是不影响医生治疗方案的选择 E.只要患者有知情同意的能力,就要首先考虑患者自己的意志
A.内省 B.反省 C.省悟 D.慎独 E.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