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条图 B.线图 C.直方图 D.圆图 E.散点图
A.传入与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 B.中枢突触的多少 C.刺激的强弱 D.感受器的敏感性 E.效应器的敏感性
A.胞体 B.树突 C.轴突 D.轴突始段 E.树突始段
A.DNA酶 B.磷酸化酶 C.蛋白激酶 D.腺苷酸环化酶 E.磷酸二酯酶
A.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 B.分泌过多时可引起脂肪向心性分布 C.降低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应激反应 D.对儿茶酚胺的心血管效应有允许作用 E.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
A.1,25-(OH)2D3 B.雌二醇 C.睾酮 D.醛固酮 E.促甲状腺激素
A.2% B.4% C.6% D.8% E.10%
A.rRNA B.tRNA C.冈崎片段 D.hnRNA E.mRNA
A.底物浓度 B.酶的浓度 C.反应体系的pH D.反应体系的温度 E.酶原的浓度
NAD+和NADP+中所含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PP B.生物素 C.泛酸 D.维生素C E.维生素B1
A.生物素 B.维生素K C.维生素B12 D.维生素E E.维生素B6
A.蛋白质可转变为糖 B.脂肪可转变为蛋白质 C.糖可转变为脂肪 D.葡萄糖可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的碳架部分 E.脂肪中甘油可转变为糖
A.含铁卟啉的结合蛋白质 B.包括a、a3、b、c1和c等 C.a和a3结合很紧密 D.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 E.不能将电子传递给氧
A.磷脂 B.胆固醇酯 C.甘油三酯 D.蛋白质 E.游离胆固醇
A.生成SAM B.四氢叶酸的再生 C.一碳单位-CH3的去路之一 D.叶酸的再生 E.使FH4-CH3成为甲基的间接供体
A.是一段双链DNA序列 B.是一段RNA序列 C.是模板链 D.是反意义链 E.是有意义链
A.甲硫氨酸 B.脯氨酸 C.羟脯氨酸 D.赖氨酸 E.谷氨酸
A.Y蛋白-胆红素 B.Z蛋白-胆红素 C.清蛋白-胆红素 D.葡萄糖醛酸-胆红素 E.胆绿素
A.副作用 B.变态反应 C.后遗效应 D.耐受性 E.继发反应
A.毛果芸香碱 B.筒箭毒碱 C.麻黄碱 D.乙酰胆碱 E.卡巴胆碱
A.有机磷酸酯 B.阿托品 C.碘解磷定 D.毛果芸香碱 E.新斯的明
A.帕金森综合征 B.静坐不能 C.运动不能 D.急性肌张力障碍 E.迟发性运动障碍
A.1小时内 B.2小时内 C.3小时内 D.4小时内 E.4小时以上
A.氢氯噻嗪 B.呋塞米 C.螺内酯 D.乙酰唑胺 E.山梨醇
A.低血钙 B.高血钾 C.低血钠 D.高血磷 E.钙、磷排泄减少
A.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 B.抑制胰岛α细胞,使胰高血糖素释放减少 C.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 D.抑制肝脏胰岛素酶 E.减少葡萄糖的吸收
A.军团菌对其高度敏感 B.通过抑制菌体蛋白合成而达到抗菌作用 C.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 D.易产生耐药性,但停药可恢复对细菌的敏感性 E.作为革兰阳性菌感染的首选药
A.氨苄西林 B.米诺环素 C.庆大霉素 D.四环素 E.环丙沙星
A.对正常心肌的电生理特性无明显影响 B.缩短普肯耶纤维和心室肌的APD C.加快部分除极的心肌纤维的传导 D.减慢梗死区缺血的普肯耶纤维的传导 E.在细胞外低钾时可减慢传导
A.使心率减慢和心肌收缩力减弱,降低心肌耗氧量 B.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 C.使游离脂肪酸形成减少,改善心肌代谢,降低耗氧 D.促进氧合血红蛋白解离,增加供氧 E.缓解细胞内钙超载现象
A.反复多次试验中,均没有发生的事件 B.一次试验中,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件 C.反复多次试验中,发生概率仍然为零的事件 D.发生的概率大于0.05的事件 E.一次试验中,绝对不会发生的事件
A.随机抽样即任意抽取样本 B.应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均有同等的可能性被抽到 C.抽出的应该是总体中某些有特殊意义的样本 D.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研究者应精心选取调查对象 E.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不能减少研究者有意无意给样本带来的偏性
A.集中位置偏向数值较大的一侧 B.峰偏左,长尾向右侧 C.峰偏右,长尾向左侧 D.均数小于中位数 E.适合用算术均数描述其集中位置
A.可反映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B.总体标准差用σ表示,样本标准差常用s表示 C.标准差与原资料的单位不相同 D.两组资料的单位不同时,仍可以采用标准差来比较其离散程度 E.标准差适合表示偏峰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
A.组距相等 B.原始数据分布对称 C.原始数据呈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 D.原始数据呈对数正态分布 E.首先对原始数据从小到大排序
A.95% B.84.14% C.68.27% D.31.73% E.15.87%
A.用正态分布法求95%的参考值范围,其公式一定是±1.96S B.如果测定值在性别间或年龄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和实际意义,则无法确定参考值范围 C.某项指标超出参考值范围的人是异常或不健康的 D.医学参考值范围是绝大多数"正常人"的生理、生化等指标的波动范围 E.求偏峰分布资料的参考值范围时,P25~P75近似于±1.96S
A.s小 B.sx小 C.s大 D.n小 E.CV小
区间±1.96S可用来()
A.估计95%的医学参考值范围 B.估计样本均数的95%置信区间 C.表示95%的总体均数在此范围内 D.估计总体均数的95%置信区间。 E.表示样本变量值的分布情况
t检验中,,拒绝检验假设,其基本依据是()
A.H0已不可能成立,故应该拒绝 B.H0成立的可能性很小,可以认为其不能成立 C.计算结果表明检验假设是错误的 D.原假设的内容极为荒谬,应予以拒绝 E.H1错误的概率很小,P<0.05,因此有很大把握接受它
A.仅仅表示处理因素造成的差异 B.仅仅反映了个体差异 C.是表示全部变量值总的离散程度的指标 D.反映了个体差异和测量误差的综合结果 E.是表示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
A.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 B.各样本均服从正态分布 C.各样本的总体方差相等 D.样本含量较大 E.ABC均是
A.胎儿期 B.胎儿早期 C.青春期 D.幼儿期 E.胎儿后期
A.两个或多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B.两个或多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C.多个总体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 D.多个样本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 E.不仅可检验多个样本均数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还可以考察多个样本方差是否相同
A.麻疹患者人数 B.麻疹易感人数 C.获得麻疹终身免疫人数 D.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A.使计算的结果相同 B.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的影响 C.减少Ⅰ型错误 D.减少第Ⅱ类错误 E.减少抽样误差
A.两者是性质不同的两个概念 B.概率取值不可能大于1,而频率可以 C.同一事件的频率和概率值必定相等 D.有限次试验中,若某事件发生频率为m/n,当n趋向无穷大时,m/n的数值接近此事件的概率 E.有限次试验中,事件的概率大小可以上下波动,而发生频率值是唯一的
A.两个样本率的差别大 B.两个样本率的差别小 C.两个样本率均较大 D.两个样本率均较小 E.两个样本含量均较大,且两个样本率均不接近0也不接近1
在3×3列联表χ2检验中,χ2=163.01,确定P值时,自由度等于()
A.3 B.1 C.9 D.4 E.6
三个样本频率比较,,可以认为()
A.各总体频率不全相等 B.各总体频率均相等 C.各样本频率不全相等 D.各样本频率均不相等 E.各总体频率全不相等
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其检验统计量χ2值()
A.小于3.84 B.大于3.84 C.大于0.05 D.小于0.05 E.不会是负数
A.χ2界值表 B.H界值表 C.T界值表 D.F界值表 E.Z界值表
A.t检验 B.H检验 C.T检验 D.χ2检验 E.γs检验
A.5 B.-5 C.7 D.5.5 E.6
A.Y增加一个单位,X平均减少30% B.X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减少30% C.X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减少0.30个单位 D.Y减少一个单位,X平均减少0.30个单位 E.X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增加0.30个单位
A.各观测点距回归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 B.各观测点距回归直线的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 C.各观测点距回归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 D.各观测点距回归直线的垂直距离平方和最小 E.各观测点距回归直线的纵向距离最小
A.p=0时,r=0 B.|r|>0,b>0 C.r>0时,b<0 D.r<0时,b<0 E.|r|=l,b=1
A.所有统计图的纵坐标都必须从"0"开始 B.所有统计图的坐标中都不能有折断线 C.条图、散点图和直方图的纵坐标必须从"0"开始 D.线图和直方图的纵坐标必须从"0"开始 E.条图和直方图的纵坐标必须从"0"开始
A.以对数的1/2值作纵横轴尺度 B.必须以横轴为算术尺度,纵轴为算术尺度 C.必须以横轴为算术尺度,纵轴为对数尺度 D.必须以横轴为对数尺度,纵轴为算术尺度 E.横纵轴都必须为对数尺度
A.母乳喂养可持续到1岁,期间不需要添加辅食 B.母乳中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 C.母乳中含多种免疫成分,可以提高婴儿免疫力 D.母乳喂养有利于良好的母子关系 E.母乳喂养经济、方便,婴儿不易出现过敏反应
A.牛乳 B.羊乳 C.牛初乳 D.配方奶粉 E.全脂奶粉
A.评价学习成绩 B.评价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水平 C.评定儿童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水平 D.评估儿童或青少年的智能水平 E.气质测量和人格测量
A.当年全部人口数 B.年平均人口数 C.年初人口数 D.年末人口数 E.该年任意时刻人口数
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B.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 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 E.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A.≤0.1μm B.≥1μm C.≤2.5μm D.≤10μm E.≤100μm
A.基准实质上等同于标准 B.基准有法律效力,标准无法律效力 C.基准和标准都有法律效力 D.基准是标准的科学依据,标准是基准内容的实际体现 E.基准是标准内容的实际体现,标准是基准的科学依据
A.甲状腺对碘的浓集能力下降 B.妨碍酪氨酸的氧化,使甲状腺素合成减少 C.促使碘从甲状腺中排出增加 D.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使血浆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 E.抑制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利用能力,使甲状腺素合成减少
A.在食盐中加入碘化钾或碘酸钾 B.在食用油中加入碘盐 C.消除其他致甲状腺肿的物质 D.净化或更换水源 E.服用含碘药物
A.食物氟含量过高 B.土壤中氟含量过高 C.饮水氟含量过高 D.饮水氟含量过低 E.维生素A和钙缺乏
A.金黄色葡萄球菌数 B.肺炎球菌数 C.细菌总数 D.白喉杆菌数 E.结核杆菌数
A.室窗系数 B.采光系数 C.通风系数 D.室深系数 E.窗地系数
A.1985年 B.1987年 C.1991年 D.1996年 E.2001年
A.使用的部位不同 B.获取的渠道不同 C.涂抹的方式不同 D.剂量和时间上的不同 E.剂型的不同
A.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 B.冷却水、洗涤污水、化工污水 C.有机污水、无机污水、混合性污水 D.物理性污水、化学性污水、生物性污水 E.一次性污染、经常性污染
清洁水BOD205一般应小于()
A.1mg/L B.2mg/L C.3mg/L D.4mg/L E.5mg/L
A.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的总量 B.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无机物的总量 C.水体中氧化和还原性有机物的总量 D.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总量 E.水体中有机物的总量
A.BOD B.悬浮固体 C.总固体 D.氮肥等营养物质 E.细菌
A.每1ml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CFU B.每1ml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CFU C.每1ml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0CFU D.每100ml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CFU E.每1000ml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CFU
A.DO B.COD C.TOD D.HOC1 E.BOD
A.鞭虫卵 B.蛔虫卵 C.血吸虫卵 D.钩虫卵 E.活寄生虫卵
A.土壤富含大量的腐殖质 B.土壤的pH较高,呈碱性 C.土壤处于还原状态 D.土壤呈酸性状态,pH较低 E.土壤富含无机矿物质胶体
A.痛痛病 B.克山病 C.大骨关节病 D.地方性甲状腺肿 E.黑脚病
A.预防疾病 B.增进人民身心健康 C.延长寿命 D.提高生活质量 E.以上都是
A.希波克拉底 B.恩格尔 C.帕兹瓦尔 D.胡弗兰德 E.皮内尔
A.保持健康和恢复健康的责任 B.服从医生制订的医疗方案 C.帮助医务人员工作 D.服从医院的行政领导 E.要求家属帮助护士工作
A.医学行为目的合乎道德是医学行为合乎道德的必要条件 B.道德的医学行为有时需要"必要伤害"的手段,因此,伤害性手段是医学必需的 C.医务人员选择的医学手段应该是经过医学实践证明是最佳的 D.医务人员选择医学手段应该实事求是 E.总体上注意行为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A.主动-被动型 B.指导-合作型 C.共同参与型 D.平等-互补型 E.共同协商型